精選生產實習日記范文錦集八篇
不知不覺中一天又要結束了,我們一定有不少所感觸的事情吧,需要認真地為此寫一篇日記了。日記怎么寫才不會千篇一律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生產實習日記8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生產實習日記 篇1
雖然自己目前還不能在項目上做些什么,但通過每天跟著小張去現場和跟他的溝通也開始了解了施工員的一下基本工作。比如每天都要寫施工日志,另外在現場上發現問題,如施工方面做錯了,安全問題,還有材料未能及時清理等,都要寫整改單發到分包商東海勞務局那邊去,通知他們及時整改。
施工員的工作看起來好像是挺輕松的,但自己確實還不能單獨去完成,因為自己不能很全面的發現施工現場中的問題,還要懂的寫施工日記,整改單,和分包商、工人的溝通。一切自己都還要不斷努力去學習。
生產實習日記 篇2
實習日志 第一天 20xx年7月31日
第1次實習,想早點到的,但因為其他原因耽擱了,到9點的樣子才到公司,本以為要被批一頓的,還好,接待師傅比較親切,直接把我帶到的分組的地方。我們這次一共來了9個人,要分到不同的組,一個組一般帶1到2個人,那樣比較容易溝通吧。
沒多久負責人就來了,簡單介紹完之后我們便分了組,我的組長是張青海。他人很和藹可親,總保持有微笑。
因為第一天只是去報道,所以便沒有去基站了,他們準備第二天帶我去看看。
到了小組張師傅給我們講了一些基站的基本知識。基站是通信傳輸中的一個站點,至于具體怎么樣還要等過了明天我才知道。要是信號能夠傳輸就要設置很多的站點,但站點可能會出些故障,從而影響信號的傳輸,我們就是處理故障的。所以的站點都是由監控中心24小時監控的,當監控中心發現有問題,我們就必須馬上到站上去查明到底出了什么問題,再通知相應的部門前去維修。
實習日志 第二天 20xx年8月1日
今天沒出什么事,組長便帶我們去巡查。每個月每個組都要對自己的站點全部巡查一次,不管有沒有問題都得去。而巡查就是去統計一下基站里的設備的型號,數量,規格等。把填好的表放在基站里,以便以后檢查的時候用,今天是8月的第一天,自然開始把所有的站點都清理一遍了。
進去基站,里面的溫度就是23或24。夏天進去特別爽,里面有很多設備。一般分為以下幾個系統:傳輸系統,包括sdh設備,光纜,電纜等等;動力系統,蓄電池,市電等等;動環監控系統;天饋系統;bts主設備;以及其他輔助設備,如空調,防盜門等等。里面的溫度都是保持在23℃或者24℃。因為是夏天進去特別的涼快,不過有的空調壞了,里面的溫度可以達到40℃以上。因為是巡查所以特別簡單。
所謂的巡查便是將基站內的所有設備的名稱,類型,個數,型號等統統做一個統計。可能是為了以后檢查方便一些吧。我們這個組就四個人吧,兩個司機,不過也管轄了大概50多個站點。基站在我的`理解應該是信號傳輸的一個中點吧,就如同公交車的站臺,有了它你才能方便的到各個地方,而有了基站信號也才能傳得更遠更寬。
因為第一天巡查,所以也沒有什么故障問題,我們進去只是把里面的設備的型號,個數等做了個統計,然后放在基站內就完成今天的工作了。明天便是處理故障了。
生產實習日記 篇3
6·28宇海電子陶瓷廠
我看到右邊院墻上的一塊牌子上寫著“濟南大學教學實踐基地”,我心里嘀咕著,這里到底是個什么地方啊?下車后才弄發現原來是家老工廠,現在的名稱是淄博宇海電子陶瓷有限公司,廠址為淄博市博山區趙莊河東街49號。
淄博宇海電子陶瓷有限公司(原淄博無線電瓷件廠)創建于1966年,是全國最早生產敏感元件與傳感器的專業廠家之一,是中國鐵電壓電陶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會員單位。公司現有員工228名,各類技術人員54名,固定資產800萬元,廠房面積8993。69平方米,占地面積20324平方米,用于敏感元件與傳感器的專用設備150多臺(套),具備干壓、軋膜、等靜壓成型的先進工藝手段及加工平面、外圓、內圓、球體等其他異形元件的高精度設備,并擁有完善的質量監控系統。
淄博宇海電子陶瓷有限公司是全國生產敏感元件與傳感器、尤其是敏感元件品種較多的企業。有水聲、電聲、超聲、計量、通訊、探測、自動控制、引燃引爆等用途的成熟材料配方30多個,每年為國內幾十個行業、四百多個廠家及科研單位提供上千個品種的產品,為我國人造地球衛星的發射、海上第一條等浮電纜的研制、海上運載火箭的發射、第一顆人造通訊衛星的發射等重點工程配套提供了優質的產品。多次受到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國防科工委的嘉獎。部分產品出口國外,企業在國際國內贏得了較高的聲譽。公司堅持以人為本的治廠方針,堅守“質量第一、信譽第一”的原則,以建立現代化的企業管理制度為目標,以加快科技和科技成果轉化為前提,與數家大專院校、科研單位建立了合作關系。
排好隊后我們被分成兩組,分別有一個技術人員帶領我們參觀。帶我們這一組參觀的是一個年輕的小伙子,一問才知道,他竟然跟我們學的是同一個專業。他首先帶我們來到第一個環節——配料室。這個工廠主要生產壓電陶瓷,原料為氧化鋯、氧化鈦。各用一個大盤裝,一盤有50公斤左右,用天平配料,采用人工配料方式,一次配5公斤。
第二步是混料。配完料后要進行混料。混料有三種方式:攪拌,滾動和振動。其中攪拌和滾動介質是水,如果原材料中含有溶于水的物質則只能選振動的方式。
第三步是預燒。用壓力罐將料漿中的水壓出,壓成料餅后進行預燒,讓配好的料在850~950度的溫度下進行反應。預燒在隧道窯(臥窯)中進行,由控制柜控制。預燒溫度根據料不同而有變化。非BT的預燒溫度為850~950,BT的為1100~1200。隧道窯中采用了熱電偶來傳熱。燒成溫度為1250~1350。燒成前要進行排塑,用隧道窯,隧道窯內溫度630度,燒結時間為22~24小時。產品形狀不一樣,溫度也不一樣。而燒成采用的設備是JLS150型立式爐,宜興市飛達電爐電氣設備廠出產的。料從進下出,熱氣下進上出,形成對流。窯內溫度為1200~1350,立式爐的保溫性比隧道窯好。
第四步為成型。成型分為自動成型和手動成型,形狀復雜的用手動成型,大批量生產的時候用自動成型的方式,大部分都是用手動成型。成型之前的一個過程是加PVA粘合劑造粒。PVA是一種高分子,高溫揮發。成型方式有三種,分別為:干壓。等靜壓,扎膜。干壓和扎膜在成型前都必須加PVA,等靜壓可以不加。等靜壓也叫靜水壓。壓成快沉浮24個小時破碎過篩先過40|30目取之間顆粒可成型。原料成型后要對原材料進行取樣檢驗,用標準片20*2檢驗原材料是否符合標準。
第五步,加工,分為加工粗磨和加工細磨。加工細磨有四道平磨機,加工粗磨加磨砂——金剛砂。參觀完粗磨和細磨后,師傅又帶領我們分別參觀了磨外圓,內圓,斜面,平面。
第六步:上電極,涂銀漿。在燒成好的陶瓷表面鍍氧化銀,在700~800攝氏度的溫度下
加熱,氧化銀分解。給壓電陶瓷上電極,極化后用電容紙包起來,不讓銀氧化。燒銀后極化具有壓電效應,
第七步為測試,測試內容有以下幾個方面:1、電容;2、頻率;3、介電常數;4、阻抗;5、諧振頻率;6、反諧振;7、幾點阻礙使電軸趨向一個方向,給它一個電場;8、損耗(介電);
生產實習日記 篇4
20xx年X月X日 星期X 晴
今天是實習的第一天,上學期我們參加了生產實習,接下來我們要進入到畢業實習階段。生產實習我去了施工現場,體驗了現場的施工。對現場施工程序和操作有了一定的了解。這次的畢業實習我來到了廈門的***建筑設計院實習,今天是報到的第一天,第一次來到這個陌生的城市,對我來說是一個挑戰。這里的一切都是新的,沒有同學和朋友的幫助。所以,在這里,我將面臨新的開始。認識新的朋友,學會獨立生活,接觸新的工作環境,融入到社會這個圈子里去。雖然周圍的一切都是那么的陌生,讓我心里有些不適應。但我會努力去適應它,盡早的習慣這里的生活。調整好心態,積極面對新的環境和新的挑戰。
第一天來到設計院,所以今天的任務就是熟悉這里的工作環境,下午看圖紙,了解院里當前的工作任務。今天看的圖紙是龍巖動漫城時髦飛人的建施圖和結構圖。
生產實習日記 篇5
20xx年3月26、27日 晴
這兩天我們主要學習、了解建筑物基礎施工測量和灰土地基的有關技術問題
從師父那里我們了解到基礎施工測量的步驟和要點大約如下:
一、基槽開挖深度的控制,就是在基槽開挖到一定深度時,要適時地測設一些高程控制樁,以指導施工具體做法是:用水準儀在槽壁上測設一些水平的木樁,使各木樁的上表面離槽底的設計標準為一固定值
二、基礎墊層彈線,墊層打好以后,根據軸線控制樁或者龍門板上的中心釘,墻邊或基礎邊線等標志,用經緯儀把上述軸線投測到墊層面上,也可通過吊線錘拉線投測,然后在墊層上用墨線彈出墻邊線和基礎邊線,由于這些線使基礎施工的基準線,此項工作非常重要,不能又半點差錯,彈線后要嚴格進行校核
三、基礎標高控制建筑物基礎的高程控制使用基礎皮桿來控制的基礎皮數桿使一根木制的桿子,在桿上事先按設計尺寸將磚灰縫厚度畫出線條,并標明±0,防潮層等的標高位置
四、基礎面標高檢查基礎施工結束以后,一定要檢查基礎面是否水平,其標高是否達到設計要求,檢查方法是在基礎上適當位置安置水準儀,分別在基礎的四角和其他軸線交點豎立水準尺,若水準儀的各處水準標尺的續數一樣,則說明基礎面水平,否則哪處標尺讀數小就說明哪處高,說明基礎面低
五、基礎面直角的檢查因為一般的建筑物都呈矩形,所以基四角應為直角具體檢查方法:在軸線(或墻邊線)四周交點上安置經緯儀,以一個邊的軸線(或墻線)定向,測定另一個邊上的軸線(或墻邊線)之間的夾角
27日我們主要看了對地基進行處理,有些不懂的地方,通過向師父請教,才略懂皮毛地基處理的要點如下
一、操作工藝
(1)灰土拌合:采用商品 3:7灰土澆水濕潤,拌合時必須均勻,至少翻拌兩次
(2)分層鋪灰土:每層的灰土鋪攤厚度為30cm每步
(3)碾壓密實:采用12t壓路機,不少于三遍碾壓軌跡交錯相壓10cm,行行相連,縱橫交叉灰土地基每層碾壓后用環刀取土送檢
(4)考慮到本工程進入雨季,控制好商品灰土的含水率,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必須作到隨拌、隨鋪已保證灰土含水率和壓實系數,認真執行分層夯實的規定
二、質量標準
(1)主控項目
1)基底的土質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2)灰土的干土質量密度或貫入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的規定
(2)一般項目
1)配料正確,拌合均勻,分層虛鋪厚度符合規定,夯壓密實,表面無松散、翹皮
2)留槎和接槎,分層留接槎的位置、方法正確,接槎密實、平整
三、成品保護
(1)施工時,應注意保護定位樁、軸線樁、標高樁,防止撞壞位移
(2)灰地地基打完后,應及時進行基礎施工和回填基坑(槽),否則應臨時遮蓋,防止日曬雨淋夯實后的灰土,三天內不得受水浸泡
生產實習日記 篇6
今天艷陽高照~張頭說今天沒什么事情了,就是去工地轉轉,看看有沒有什么需要。轉悠的時候突然聽到附近的房間傳來陣陣猛烈的錘擊聲,嚇了我一跳,一問,張頭說應該是工人在用錘敲擊剪力墻以找出預留孔道的位置,以便修復在澆注混泥土的時候堵塞預埋的管道,敲擊是施工中經常采用的方法,不過這次沒什么效果,施工人員本來想采用沖擊鉆探測的,但當時因為害怕傷害到墻體而沒有采用。這次的原因可能是水泥已經填滿了管道,或者是管道偏離的位置實在太遠了,張頭還告訴我,預埋管的質量是可能出問題的,如果真在澆混泥土后發現管道出現破壞影響使用的情況,就只能敲開混泥土從新鋪設澆注。只是對不同種類的管道的處理面積不一樣而已,如果是水管的處理就相對電線管道的要麻煩。
生產實習日記 篇7
我實習的地方離家一小時車程(自行車),上午一大早去工地見了生產部經理吳經理,我本以為年齡總得40+,結果是個三十出頭的年輕人。上午沒有進施工現場,和吳經理談了很多,畢業后的流向,施工單位的運作,人員啟用等等~ 工程的完成度已經很高了,工地上的工人,技術人員看上去也比較輕松,并沒有原本想象中的忙碌景象。
工地的中午十二點半開工,一點左右我跟著幾個技術施工員戴著安全帽正式開始了我的生產實習。南京最近一直持續高溫,今天最高有36度,今天得蛻層皮了~施工員的年齡都不大,跟我相若,幾個小兄弟告訴我我來的不走運,正好開始放線,比較辛苦。
跟著施工員給剪力墻、門洞放線。隨后,他叫我門跟他一起去三樓“平水”。剛聽到“平水”二字我一頭霧水,到了現場才知道是進行水平線的定位。 現場施工的時候,施工員問我要不要試一試。如此好的機會,豈有不試之理,我毫不猶豫的答應了。于是我又有了一個實際操練的機會。對于水準儀的操作在學校的時候已經操作過,但實際操作的機會較少。熟練程度就可想而知。事實上在操作過程中還是犯了不少錯誤,比如在觀測基準線的時候不是把尺的下端貼住基準線,而是想的到一個整數而去調整標尺。這是明顯的概念不清晰。好在施工員及時的給我提出來;再者,在十字叉絲模糊的時候,未能及時的使用目鏡去調整其清晰度。
開始兩小時,我興趣正濃,滿頭大汗跟著一起,但是兩小時已過,反反復復的工作消磨光了興趣,疲乏感一時上涌,再堅持一小時后結束了今天的工地之旅~
生產實習日記 篇8
有了兩天清閑的日子之后,今天有放線的活了,小李喊我去幫忙,我們帶上安全帽,拿上墨斗,長尺等進軍工地了。倒不是因為每天在太陽底下揮汗如雨的辛苦,而是覺得有些看不到邊際的無奈:學的是土木工程,在工地里干的卻是絕對的測繪工作,到夕陽西下時滿手墨汁,不,膀子上腿上,衣服上都是墨汁,蹬著小車騎一個小時回家。一種很不是滋味的感覺。不知不覺就有了離開甩手的沖動,但是實習任務還沒完成;想全身心投入去做吧,又不愿意,畢竟現在還僅僅是實習,而且時間也不長,更重要的是,還不想讓自己這么快就習慣這份生活。不過,十幾天下來,我對眼前的這份活還是有些微詞的——效率著實不怎么高。
工友們早就說過:活是做不完的,提前完成沒獎勵,延遲了頂多晚上加班就是了,而且一個臺班8個人,少你一個干起活來一點感覺都沒有。每天忙來忙去,工作都差不多,最多的,也就是樓層的頂層放線。其實也就確定兩個點再確定一條直線的原理,做起來就和畫CAD圖一樣,都會,就是時間不一樣,多的能差幾個小時,一出錯更麻煩。
今天的情緒很不好,南京的天氣在短暫的陰涼過后又回復了“火爐”的本性,也許是35+高溫的折磨,只想著早點兒回家吹空調,睡大頭覺~
【生產實習日記】相關文章:
生產實習的日記05-02
生產實習日記簡單06-07
制藥生產實習日記06-07
生產實習日記范本06-07
車間生產的實習日記05-26
車間生產實習日記06-02
物流生產實習日記07-23
生產學生實習日記05-04
數控生產實習日記05-03
有關生產的實習日記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