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資料員實習日記四篇
一天又結束了,相信大家這一天里都收獲頗豐吧,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日記了。怎樣寫日記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資料員實習日記4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資料員實習日記 篇1
今天是實習的第五天。
早上,茶姐就跟我說:“一般工程的竣工驗收資料都要一式三份,一份原件送給城建檔案館保管,兩份復印件,一份給建設單位保存,一份給我們施工單位自行保存。”所以,我今天就復印了一天的《鋼筋隱蔽工程質量驗收記錄》。雖然是比較枯燥,但是我學會了使用復印機,復印A3、A4紙張,換紙卡機會,放大縮小,調教濃度等等現在對我來說都不成問題。
回想這個星期的實習工作,好像沒有學習到什么東西,其實并不是這樣,因為很多東西都是要慢慢積累的,一步做不好以后的道路就很難走,所以我不能急躁,我要慢慢來,總有一天我會成為一名出色的資料員。
資料員實習日記 篇2
人非生而知之,要求得知識,一靠學習,二靠實踐,離開了實踐,學習也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本。實踐離不開正確理論的指導,否則在實踐中就會彷徨、猶豫、無所適從;懂得了書本知識,有了理論,不付諸于實踐,知識、理論就又成了裝橫門面的東西。這是我在兩個半月實習中的一點體會感悟。現在將我在上海市建科建設監理咨詢有限公司下的上海西站綜合交通樞紐南廣場及地下空間(一期)工程項目部實習做如下總結:
在XX年11月16日,我以實習生的身份來到該工程項目部。本工程主體建筑為一個局部含夾層的地下2層的結構,主要由交通換乘、公共配套服務和地下車庫組成,基地面積約為13500 ,平面為一不規則四邊形。本工程北側與已經建成的上海市軌道交通11號線北段工程中的上海西站站相鄰,東側部分與上海市軌道交通網絡中的15號線上海西站站相接,南臨桃浦路,西側為規劃商辦用地。主體結構采用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圍護結構采用地下連續墻支護,其中北側圍護結構利用已有11號線上海西站站的地下連續墻,東側部分結合15號線上海西站的圍護結構。基坑開挖深度約為13.25m,北區采用順作法施工,南區采用逆作法施工。
首先師傅讓我看了很多監理資料員的管理手冊、監理規范、監理實施細則、監理計劃,使我對監理工作有了初步的認識和了解。其次我又學習了監理工作的依據:⑴工程施工圖紙、技術說明及設計交底、會審紀要;⑵監理合同及經建設方同意的《監理規劃》;⑶監理合同、總承包合同及分包合同(包括業主與各方簽訂的各種協議);⑷政府有關政策、法令、監理法規等;⑸其它有關文件國家法律、法規、建設單位與施工單位簽定的施工合同或協議。后來師傅又幫我講解了監理的主要工作內容:“三控、兩管、一協調”,在現場控制工程的質量、進度、投資;進行合同、信息管理;積極協調參建各方的關系。
為了保證工程又快又好的完成,監理人員還會采取必要的'措施:
1、對于關鍵部位、重要工序進行現場旁站監理,檢查符合有關規定后,才允許進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2、對于施工中重要建筑材料,在進入現場時必須檢查產品出廠合格證書,或者進行見證取樣,送到有相關資質的檢測單位進行檢驗。
3、做好監理日志,詳細記錄每一天工程所發生的事情,以防工程出現質量問題,從而能夠有依可查。
在實習期間,師傅對于我的疑惑不解總是耐心講解,并帶領我進行監理資料員的實際操作。在這兩個半月的實習中,我學到了很多課本之外的知識,明白了在課本上永遠無法理解的東西,有了很大的進步。在大學里,我的專業是市政工程技術,所涉及的對于資料方面的知識較少。雖然我考取了資料員證書,但還沒有運用到實踐中,對于理論上的知識知道的也只有皮毛。剛接觸資料員的時候,現場項目總監代表、師傅給予我大力的支持和幫助,教我學習了很多崗位知識。而我自己通過翻閱以前的資料、仔細閱讀監理規范、閱讀公司的質量、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方面的指導書、通過詢問總監代表、專業監理工程師和師傅來學習監理的崗位知識,了解監理工作。在實習前我就具備一定的電腦應用功底,而現場文字資料的編輯對電腦編輯及文學功底又有更高的要求,我通過互聯網查詢、向總監代表、師傅請教,對自己的知識進行補充。例如最初寫會議紀要時,即使會議上所說的話全部記錄,但是對施工現場不了解,還是不能夠寫出一份合格到位的會議紀要,直到經過了一個多月的學習與鍛煉,到現在已能獨立編寫大部分文字資料。
資料員實習日記 篇3
今天我主要和項目施工技術人員進行了大體積混凝土的測溫工作及檢查對大體積混凝土的覆蓋養護情況。今天共進行了4次測溫,每個測溫點有3個測溫孔,分別在混凝土的上中下三個部位。具體位置為下部測溫孔距底20CM,中間在中間位置,上部距混凝土上表面10CM。經過4次30個點位的測溫,發現28個點位滿足溫差少于20度的規定,但有兩個點位大于溫差20度的規定,經分析這兩個點位為循環水出水孔位置并覆蓋不到位,經技術人員共同制定措施將出水孔改為入水孔并加強了覆蓋,兩小時后測量溫度差小于20度滿足要求。 通過今天的實習我學會了在大體積砼施工中實際對工程質量控制和發現問題后如何處理的方法。
資料員實習日記 篇4
今天是實習的第六天,這么快就到了星期六了。
今天,我沒有呆在辦公室,而是跟了吳工去工地看模板支護,通過吳工的介紹我了解到:模板工程施工,首先應組織工人熟悉圖紙、并對柱梁板按圖紙變更、會審內容進行翻樣。后澆帶、施工縫處按規范執行,在組合配模后,應進行編號堆放,支模時按編號進行鋪設。
本工程基礎施工作業流程為:基礎底板→基礎反梁→地下二層墻柱→地下一層梁板→地下一層墻柱→地下室頂板。施工過程中,要注意模板設計的基本原則:保證模板的平整度及剛度,保證混凝土脫模后的整體效果;采用定型化、整體化、工具化的模板,提高工效,縮短工期。模板要清理干凈,支模前要刷脫模劑,封閉前應清除雜物,拆模后應及時進行清理和檢查,如有損壞就及時修理,待清理和檢查完畢按編號堆放,以便下一施工段流水使用。
【資料員實習日記】相關文章:
資料員的實習日記05-15
資料員實習日記05-29
資料員實習日記精選03-31
資料員實習日記06-18
資料員實習日記范文06-03
工地資料員實習日記07-20
監理資料員實習日記05-07
工程資料員的實習日記05-02
園林資料員實習日記04-24
資料員頂崗實習日記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