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納的實習報告3篇
在經濟發展迅速的今天,報告使用的次數愈發增長,報告包含標題、正文、結尾等。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寫好報告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出納的實習報告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出納的實習報告 篇1
實習單位:XXXXX公司
實習崗位:出納助理
實習時間:XXXX年XX月XX日——XXXX年XX月XX日
實習內容及過程:
8月份,炎熱又漫長的暑假開始了。我經親戚介紹進入XXXXX公司的財務部實習。實習為期一個半月,我跟著指導老師學了一些出納實務的皮毛,真正把所學的東西用到工作中的其實不多,但我還是受益匪淺。在這將近一個半月的實習中,我覺得自己欠缺的還很多。我一直認為出納的工作更強調實操經驗,但其實理論是否扎實很關鍵,因為出納的專業性很強,具體的出納準則與規定必須深刻理解與掌握。如果沒打好理論基礎,做起實務工作來就會沒有頭緒。
第一天上班的時候,我心里沒底,也很拘束。我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看著前輩們忙碌的身影,感到既新鮮又緊張。新鮮的是能夠接觸很多在學校看不到、學不到的東西,緊張的則是萬一自己做不好工作而受到上級的批評。
公司的財務部人員不多,設有一名財務經理,一名出納,兩名出納。指導我的前輩是一名出納,她不到三十歲,姓王,東北人,笑起來很親切,我叫她王姐。這次實習主要是讓我了解財務軟件的使用和出納處理的流程,并做一些出納憑證。一開始王姐沒讓我干什么,只是讓我看看他們是如何進行財務軟件的使用,看一些做好的出納憑證。然后幫忙打印復印,粘貼憑證,制作出入庫單。再后來我就開始幫忙錄一些原始憑證。
我雖不是出納專業,但也學習過基礎出納和出納實務課程,基本掌握了有關出納的專業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結構體系。但在實務中,這些似乎只是紙上談兵。倘若將這些理論性極強的東西直接搬入實務操作中,我們會無從下手。
剛開始我以為應該不會很難的,因為先前有看過前輩們已經做好的記賬憑證,覺得還是比較簡單的。但是到真正自己來做的時候,就沒那么輕松了,就幾張原始憑證自己還是折騰了一個上午,上出納實務課的時候老師講過的許多類似問題都出現了:當你拿到原始發票的時候你必須判斷這筆業務到底歸屬于那個出納科目。例如,費用單依據憑證既可以歸入管理費用也可以歸集到制造費用,這就要看你對公司業務的流程、生產的流程是否了解、熟悉,我對此并不熟悉,所以做起來還是并不那么順手。我想這就是所說的出納需要經驗的原因吧。在做分錄的時候,一筆業務涉及兩個以上的賬戶時,可以做成復合出納分錄,那時,上課聽得很懂,但到實際操作中又是另外一回事了,碰到這中問題的時候我還把它做成幾個簡單的出納分錄,當時就覺得這樣好像不是很對,總覺得少弄了什么,等我把記賬憑證打印出來一看,才恍然大悟。所以又回頭去修改,把兩個分錄合并起來。雖然這分開做分錄沒有犯什么原則性的錯誤,但是這樣就顯得很不專業,并且使得一筆業務處理得更為繁瑣,也無法全面反映經濟業務的情況。還有原始憑證如發票之類的必須完整。就比方說企業購買原材料業務,相關的發票、請購單、入庫單等都必須齊全才能入賬。之前雖然也學了,也了解,但是這次整理了原始憑證發現自己并沒有把這些東西都串起起來,所以當自己要動手去整理的時候有些沒有頭緒。
在實踐中我還發現,出納具有很強的連通性、邏輯性和規范性。其一,每一筆業務的發生,都要根據其原始憑證,登記入記賬憑證、明細賬、日記賬、三欄式賬、多欄式賬、總賬等等可能連通起來的賬戶。其二,出納的每一筆賬務都有依有據,而且是逐一按時間順序登記下來的,極具邏輯性。其三,在出納的實踐中,漏賬、錯賬的更正,都不允許隨意添改,不容弄虛作假。每一個程序、步驟都得以出納制度為前提、為基礎。體現了出納的規范性。
首先,要根據業務的發生,取得原始憑證,將其登記記賬憑證。然后,根據記賬憑證,登記其明細賬。期末,填寫科目匯總表以及試算平衡表,最后才把它記入總賬。結轉其成本后,根據總賬合計,填制資產負債表、利潤表、損益表等等年度報表。這就是出納操作的一般順序和基本流程。
在實習期間,我曾覺得整天要對著那枯燥無味的賬目和數字而心生煩悶、厭倦,以至于登賬錯漏百出。愈錯愈煩,愈煩愈錯,甚至產生了不想做的情緒,出納本來就是煩瑣的工作。不過慢慢覺得只要你用心地做,反而又會左右逢源。越做越覺樂趣,越做越起勁。清朝改良派代表梁啟超說過:凡職業都是具有趣味的,只要你肯干下去,趣味自然會發生。因此,做賬切忌:粗心大意,馬虎了事,心浮氣躁。做任何事都一樣,需要有恒心、細心和毅力。
實習總結及體會
作為一名出納人員:
首先,需要在工作中不斷地積累經驗,虛心向他人求教,提高業務水平,同時需要密切關注出納工作的發展方向,學習相關的法律知識,培養正確的法律思想,積累辨別是非的經驗,遵紀守法,誠信做人,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出納處理過程中允許做出必要的判斷和估計,但這種需要判斷和估計的交易和事項并不多。隨著經濟活動的復雜化,企業面臨的風險逐步增加,出納信息使用者(投資者、債權人、企業內部管理人員等)越來越關注企業未來發展前景,要求出納人員提供與未來信息相關的數據資料,促使出納職能進一步向前發展。在基本職能(核算、監督)之外向事前預測、決策方向延伸,因而對出納人員的判斷能力提出了較高要求。
其次,要有嚴謹的工作態度。出納工作是一門很精準的工作,要求出納人員需準確核算每一項出納指標,正確使用每一個公式,在學習過程中需要加強對數字的敏感度,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傳統出納主要是對企業過去及現在的交易和事項進行確認、計量,出納結果是作為明確責任、進行決策的主要依據,它受到企業內部和外部利益關系人的高度重視,并按出納準則的要求對外報告。一般而言,這些交易和事項的出納處理往往有實際憑證做為根據,有很強的可驗證性,出納處理結果是確定的,表現為出納結果與經營活動一致。
再次,要具備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對下要收集出納信息,對上要匯報出納信息;對內要相互配合,共同整理,對外要與社會公眾和各政府部門搞好關系;要學會為人處事,待人接物,同時也要了解相關的禮儀知識,增強與人溝通,與人交往,與人合作的能力。出納需要好的表達能力才能給他們解釋清楚是怎么回事。出納人員不僅要和單位內部人進行交涉,還要同銀行、財政局等機構進行交涉,所以對交際能力要求很高。他們要有好的語言表達能力,要有一個好的服務態度,有一個好的心態,這樣才能勝任自己的工作。
最后,我要感謝所有在我實習期間幫助和指導我的前輩們,尤其是王姐。相信這次珍貴的實習經歷會一直伴隨我以后的工作生活。“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通過這次實習,我更加懂得學習知識的重要性,也發現自己身上的不足之處。邊做邊學,敢于主動參與,敢于承受壓力,使自己在社會實踐中快速成長。
出納的實習報告 篇2
通過緊張的面試,我終于如愿進入到xx有限公司出納崗位實習,實習期為三個月。學財務近四載,但真正的接觸實際的工作,這還是頭一次,心里難免有些忐忑。好在單位給我安排的老師比較理解我現在的心情,馬上帶領我熟悉出納的工作流程。以下是我的實習報告。
一、實習單位介紹
xx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服裝生產加工銷售為一體的xx合資企業,往來款項主要以電匯和承兌匯票為主,現金的收付較少。但由于我初來乍到,對很多業務都不熟悉,老師給我講的第一課便是現金收付時要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收到現金要當面點清金額,還有學會辨別真幣,雖然單位有驗鈔機,但機器只是輔助工具,驗鈔機檢驗過后必須在清點一遍。點清金額后,便要開出收款收據,詳細寫明付款單位的名稱、認證填寫大小寫金額等,在審核無誤后在收款收據上簽字以及加蓋現金收訖章。
二、實習內容
通過環境適應階段,我也基本上跟的上單位的節奏了。但仍是對出納崗位的工作感念有些模糊,之前,我以為出納只是跑一下銀行,算一下現金,認為只不過是些簡單而瑣碎的工作。在實習過程中的探索和工作后,我改變了原來的看法,即使瑣碎的工作也是很不簡單的。單位收付業務主要是通過銀行完成的,所以我的工作量突增,幾乎一半的時間是在各個銀行之間穿梭。掛號、排隊、填寫匯款單、取款單。回到單位后,還要打出銀行對帳單,然后填寫收款收據,加蓋銀行收訖章。最后便運用到在學校學到的知識了,那便是登日記賬。把每一筆款項仔細認真的登記在賬簿上。
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對庫存現金、銀行對賬單以及日記賬進行了全面的清點,做出現金、銀行存款月報表交到出納處。并除去企業必要的零星開支后的多余現金存到銀行,當然這個任務一如既往的交到我手上。月初是財務科最忙的階段,不但要結賬還要填制憑證做出報表并繳納稅金,雖然我不是出納人員但也非常忙碌,要把收到的收據、電匯單據、增值稅發票、車票等等一系列的單據分門別類后交到不同職責的出納處。雖然緊張忙碌但我也感覺到從沒有過的充實,在所有人都忙碌的時候我也身在其中,這讓我感覺到我終于成為財務科的一員。
老師走后,我便獨立完成自己的工作。每天提前到單位,打掃完衛生,迎接一天的忙碌。單位的業務往來很頻繁,所以即使的開出發票是必要的。進入發票管理系統,核實剩余發票張數,然后把購貨方積攢的幾筆銷售認真核實后,開出發票。記得第一次開發票時,按照老師的要求先轉換稅額,把含稅金額轉換成不含稅金額,輸入購貨方資料然后打上銷售商品批號已經數量金額等,最后確定填制人審核人,完成這些后,拿出一張空白發票對齊,緊貼著打印機邊緣放入。
原本以為一切都很完美,誰知打出來后才發現打出的字體都不在本欄內,統一向上挪了一行。老師無奈,把這次的發票作廢后又取出一張新的,并且很嚴肅的告訴我,這是本月作廢的第三章發票了,這時我才知道一個月只能作廢三張發票。現在自己開發票,依然如第一此時那般緊張,為了防止重蹈覆轍,我先把發票打印到一張廢紙上,把發票那下一聯附在上面,確認沒問題后,才正式打印。現在想來無論何時,謹慎都是有必要的。
由于xx有限公司主要是生產服裝生產業務,所以工作人員工資分成兩部分來核算。第一部分是車間工人的工資,第二部分是管理人員工資。不知什么原因,大概是出納們太忙了,所以核算職工工資的任務也落到我的身上。領導對我還是不太放心,在核算完畢后,讓我交給出納部的老師們核實一下,結果證明領導還是很有先見之明的,有幾人的`工資我果然算錯了。
三、實習心得體會
實習真的是一種經歷,一種磨練,只有親身體驗才知其中滋味。課本上學的知識都是最基本的知識,不管現實情況怎樣變化,抓住了最基本的就可以以不變應萬變。還是在學校好啊,到了社會上就明白在學校的好處了。現在,我對公司的環境已經基本熟悉,同事的名字我也基本能叫上來了,我的辦事效率也因此提高了不少,因為去一個地方找一樣東西不用再東找西找東問西問了,看來融入環境對干好工作是很有幫助的。
四、實習總結
越是臨近實習期結束,越會覺得時間過得飛快,但不得不對這里說再見。通過此次實習,將學校所學的出納理論知識與實際想結合起來,對整個出納核算流程有了詳細的認識,熟悉了出納核算工作對象,利用真實的出納憑證、對一定期的經濟業務進行了出納核算,認識并掌握了出納賬簿登記的基本原理,并且認識到了自己的優勢和不足,知道自己要的生活是怎么樣的了。
出納的實習報告 篇3
時間過的很快,到單位已經兩個月了。回想起兩個月我做了些什么,學了些什么,突然之間不知道該怎么說,因為自己真的就沒有學到什么。
以下是本人對于此次工作的崗位總結和一些心得體會.
其實,以前對于出納這份工作究竟是干什么的,以及怎樣干有過一定的了解,只是實操之后才會發現很多實際的工作和自己以往想象的是有很多不同的,這需要重新學習.當然很大一部分還是一樣的。
實際的操作等于幫我全面地復習了一下會計知識,它逼著我重新打開課本看,也逼著記住了很多專業知識,盡管這個過程是系相當辛苦.別人說,出納這份工作不好做,出了社會就知道,對此,我深有體會.不過,隨著社會經濟創新以及知識經濟時代的逐步來臨,不斷地學習新的知識早已經顯得十分重要.經常會聽到那些會計師們說要勤于學習,提高自身素質.還告訴我們知識是浩瀚的海洋.對于還是學生但馬上要走出社會的自己來說,也是一樣的道理.我們一生所能學到的知識相以于這片海洋來說,是及其的渺小.隨著對財務信息處理要求的日益提高,對財務工作者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盡管是小小出納一個,剛學的還是相當多的.
做一行,愛一行.作為出納,我明白身上的責任.總而言之,只有實際操作過才會印象深刻,
【出納的實習報告3篇】相關文章:
出納實習報告范文3000字(通用)03-02
出納會計的實習報告匯編七篇02-28
出納的實習報告范文集合六篇02-24
關于出納的實習報告集合七篇02-16
出納實習總結10-20
出納的述職報告15篇01-22
財務出納述職報告11-08
財務出納個人述職報告02-10
出納述職報告6篇03-30
出納辭職報告【精】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