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學期七年級上冊測驗試卷
走進2009年的9九月,你走進了人生的又一處驛站,也攀上了語文的又一級臺階。在這個庭院里,花香滿徑,足夠你采英擷華。當初中的第一份語文試卷在你的眼前徐徐展開時,廣闊的生活畫卷也在你的人生中緩緩打開!
一、積累與運用 (共23分)
1、請將下面一段話正確、端正、整潔地抄寫在方格內,標點要占格。(4分)
看不厭,看不厭那些跑沙跑水在大野與草原上奔馳的馬群;看不厭,看不厭那些戰風戰浪在藍天中搏擊云海的飛鳶和在波峰濤谷中飛翔的白帆;看不厭,看不厭那些穿山穿嶺在大地上呼嘯著前進的列車。
2、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注音全正確的一組是( )(2分)
A 誘惑(yòu ) 聳立(shǒng) 藐小(mǎo)
B 癡想(chī ) 屢次(lǚ ) 凹凸(āo )
C 凝成(nínɡ) 嶙峋(xún ) 蝦蟆( xiā )
D瞬間(shùn) 迸濺(bìng ) 鶴唳 ( lì )
3、找出下列句子中錯別字并加以改正,(2分)
①、給我的幼想打了一個零分。 ( )
②、今天啊,我競沒想到/一顆從小飄來的種子/卻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 )
③、在山的那邊,是海!是用信念疑成的海。 ( )
④、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來/一次次慢濕了我枯干的心靈…… ( )
4、下列句子填空恰當的一項是 ( ) (2分)
①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腳去 那塊巖石,而且踩到了它。
②朋友說:“那本來的生活歷程就是這樣。它為了生命 ,必須好好活著。
③小時候,我常伏一窗口 --山那邊是什么呢?
A、①踩 ②延長 ③瞎想 B、①探 ②延續 ③癡想
C、①探 ②漫長 ③暢想 D、①踩 ②繼續 ③幻想
5、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 (2分)
A、為了提高學習成績,我無時無刻都在努力學習。
B、通過老師的教育,使我懂得了做人要講誠信。
C、漫步花叢,我聞到了大自然的鳥語花香。
D、新興香荔遠近馳名,是嶺南佳果之一。
6、小明要背誦一篇篇幅較長、難度較大的文章,他覺得這個作業很難完成。在學了《走一步,再走一步》這篇文章后,請你邦小明想一個好辦法來完成這個背書任務。(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默寫 (8分)
(1)__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__________________,壯心不已。
(2)綠樹村邊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寄愁心與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寫出一個含有“日”的完整的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閱讀(共14分)
童趣
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昂首觀之,項為之強。又留蚊于素帳中,徐噴以煙,使之沖煙而飛鳴,作青云白鶴觀,果如鶴唳云端,為之怡然稱快。
余常于土墻凹凸處,花臺小草叢雜處,蹲其身,使與臺齊;定神細視,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見二蟲斗草間,觀之,興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蝦蟆,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覺呀然一驚。神定,捉蝦蟆,鞭數十,驅之別院。
8、解釋加點詞語:(4分)
①、觀之,興正濃 ②、鞭數十 ③項為之強
④又留蚊于素帳中
9、翻譯句子。(4分)
①、蓋一癩蝦蟆,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
譯文:
②、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空。
譯文:
10、文中的描寫帶有作者的夸張想像。作者是把 ___ 想像為野獸,將 _想象為樹。(2分)
11、仔細閱讀全文,簡要說說“我”能得到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么?“我”從小就有如此情致,以致后來成為文學家,請簡要說說你從中得到什么啟示?(4分)
三、現代文閱讀(共33分)
(一)閱讀《走一步,再走一步》節選,完成第12至16題(共18分)
那是費城七月里一個悶熱的日子,雖然時隔五十七年,可那種悶熱我至今還能感覺得到。當時和我一起的五個小男孩,因為玩彈子游戲玩厭了,都想找些新的花樣來玩。
“嗨!”內德說,“我們很久沒有爬懸崖了。”
“我們現在就去爬吧!”有個孩子叫道。他們就朝一座懸崖飛跑而去。
我一時拿不定主意。雖然我很希望自己也能像他們那樣活潑勇敢,但是自我出世以后,八年來我一直有病,而且我的心里一直牢記著母親叫我不要冒險的訓誡。
“來呀!”我最要好的朋友杰利對我叫喊,“別做膽小鬼。”
“我來了!”我一面應著,一面跟著他們跑。
我們最后來到一處空地。那座懸崖就聳立在空地的另一邊。它是一堵垂直的峭壁,壁面有許多凸出來的巖石、崩土和蓬亂的灌木。大約只有二十米高,但在我眼中卻是高不可攀的險峰。
其他孩子一個接一個地向上爬,朝著一塊離崖頂還有三分之二路程的狹小巖石架進發。我落在最后,全身顫抖,冷汗直冒,也跟著他們向上爬。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咚咚直跳。
我終于爬上去了,蹲在石架上,心驚肉跳,盡量往里靠。其他的孩子慢慢地向石架邊緣移動,我看在眼里,嚇得幾乎暈倒。
接著,他們又開始向崖頂攀爬。他們打算從崖頂沿著一條迂回的小路下山回家。
“嗨,慢著,”我軟弱地哀求道,“我沒法--”
“再見!”其中一個孩子說。其他孩子跟著也都哈哈大笑起來。
他們左折右轉地爬上了崖頂,向下凝視著我。“如果你想待在那里,就待著好了。”有個孩子嘲笑道,“不用客氣。”杰利看來好像有點不放心,但還是和大家一起走了。
我從石架向下望,感到頭暈目眩;我絕對沒法爬下去,我會滑倒摔死的。但是,往崖頂的路更難爬,因為它更陡,更險。我聽見有人啜泣,正納罕那是誰,結果發現原來是我自己。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暮色開始四合。在一片寂靜中,我伏在巖石上,恐懼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動彈。
暮色蒼茫,天上出現了星星,懸崖下面的大地越來越暗。這時,樹林里有一道手電光照來照去。我聽到了杰利和我父親的聲音!父親的手電光照著我。“下來吧,孩子,”他帶著安慰的口氣說,“晚飯做好了。”
“我下不去!”我哭著說,“我會掉下去,我會摔死的!”
“聽我說吧,”我父親說,“不要想著距離有多遠。你只要想著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辦得到的。眼睛看著我電筒的光照著的地方,你能看見石架下面那塊巖石嗎?”
我慢慢地把身體移過去。“看見了。”我說。
“好,”他對我說,“現在你把左腳踏到那塊巖石上。不要擔心下一步。聽我的話。”
這似乎能辦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腳去探那塊巖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頓時有了信心。“很好,”我父親叫道,“現在移動右腳,把它移到右邊稍低一點的地方,那里有另外一個落腳點。”我又照著做了。我的信心大增。“我能辦得到的。”我想。
我每次只移動一小步,慢慢爬下懸崖。最后,我一腳踩在崖下的巖石上,投入了父親強壯的手臂中。我先是啜泣了一會兒,然后,我產生了一種巨大的成就感。這是我永遠忘不了的經歷。
我曾屢次發現,每當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喪氣時,只要記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懸崖上所學到的經驗,我便能應付一切。
我提醒自己,不要想著遠在下面的巖石,而要著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達我所要到的地方。這時,我便可以驚奇而自豪地回頭看看,自己所走過的路程是多么漫長。
12、“大約只有二十米高”的石架,為什么“在我眼中卻是高不可攀的險峰”?你能從文中找出表示原因的詞句嗎?(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畫線的句子中“杰利看來有點不放心”的原因是什么?此處特別提及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中最后一段中,加點詞“經驗”指的是:(2分)
15、從故事中我們可以感受到“父親”是一個什么樣的人?試用一個句子進行表述。(3分)
16、生活中難免遇到困難,你遇到過什么困難?是怎樣處理的?有什么經驗教訓?請簡要寫出來。﹙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下面課外選文,完成19-23題。(共15分)
抬起頭來做人
梁文福
①那一年,那個小男孩,不過八九歲。一天,他拿著一張籌款卡回家,很認真地對媽媽說:“學校要籌款,每個學生都要叫人捐錢。”
②對小孩子來說,直接想到的“人”,就是自己的家長。
③小男孩的媽媽取出5塊錢,交給他,然后在籌款卡上簽名。小男孩靜靜地看著媽媽簽名,想說什么,卻沒開口。媽媽注意到了,問他:“怎么啦?”
④小男孩低著頭說:“昨天,同學們把籌款卡交給老師時,捐的都是100塊、50塊。”
⑤小男孩就讀的是當地著名的“貴族學校”,校門外,每天都有小轎車等候放學的學生。小男孩的班級是排在全年級最前面的。班上的同學,不是家里捐獻較多,就是成績較好。當然,小男孩不屬于前者。
⑥那一天,小男孩說,不是想和同學比多,也不是自卑。他一向都認真對待老師交代的功課,這一次,也想把自己的“功課”做好。況且,學校還舉行班級籌款比賽,他的班已領先了,他不想拖累整班。
⑦媽媽把小男孩的頭托起來說:“不要低頭,要知道,你同學的家庭背景,非富則貴。我們必須量力而為,我們所捐的5塊錢,其實比他們的500塊錢還要多。你是學生,只要以自己的品學,盡力為校爭光,就是對學校最好的貢獻了。”
⑧第二天,小男孩抬起頭,從座位走出去,把籌款卡交給老師。當老師在班上宣讀每位同學的籌款成績時,小男孩還是抬起頭來。自此以后,小男孩在達官貴人、富賈豪紳的面前,一直抬起頭來做人。
⑨媽媽說的那-番話,深深地刻在小男孩心里。那是生平第一次,他面臨由金錢來估量人的“成績”的無言教育。非常幸運,就在這第一次,他學習到“捐”的意義,以及別人所不能“捐”到的、自己獨一無二的價值。
17、結合第⑤段說說小男孩在班上是屬于哪種類型的學生?(2分)
答:
18、5肯定比500小,在第⑦段里,小男孩的媽媽為什么說“我們所捐的`5塊錢,其實比他們的500塊錢還要多。”呢?(3分)
答:
19、閱讀第⑧段回答。
(1)簡要說說畫線句“自此以后,小男孩在達官貴人、富賈豪紳的面前,一直抬起頭來做人”的深刻含義。(2分)
答:
(2)簡要說說加點的兩處“抬起頭來”有何相同之處,有何不同之處?(2分)
答:
20、文章說,小男孩學習到了“捐”的意義,這“捐”的意義是什么?(2分)
答:
21、文題“抬起頭來做人”有何深刻含義? 試結合文章內容闡述這一文題中所蘊含的哲理。(4分)
答:
四、作文(50分)
題目:那段___ ___的日子
要求:1、把題目補充完整。
2、書寫工整,卷面清潔。
3、敘事條理清晰,情感真摯感人。
4、字數不少于500字。
參考答案:
1、(略)2、B 3、①、(幻)②、(竟)③、(凝)④、(漫)4、B 5、D 6、把文章分成幾個小段,分段完成背誦,最終就可以完成。7、(1)老驥伏櫪;烈士暮年(2)青山郭外斜(3)曲徑通幽處;潭影空人心(4)隨風直到夜郎西(5)云日相輝映,空水共澄清。南朝·謝靈運《登江中孤島》 (2.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唐·王維《使至塞上》3.溪云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唐·許渾《咸陽城東樓》 4.清風無力屠得熱,落日著翅飛上天。宋·王令《暑旱苦熱》 5.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唐·白居易《憶江南》 6.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元·馬致遠《天凈沙》 7.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唐·劉長卿《送靈澈上人》 8.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唐·王灣《次北固山下》)
8、①、濃厚 ②、用鞭子打 ③、強通僵,僵硬 ④、未染色的帳子
9、①、譯文:原來是一只癩蛤蟆,它舌頭一吐,兩只蟲就全被它吞下去了。 ②、 譯文:夏夜里,蚊群發出雷鳴般的叫聲,我心里把它們比作群鶴在空中飛舞。
10、蟲子,螞蟻/ 草叢 11、有敏銳的觀察力和豐富的想象力;要熱愛生活,要學會觀察和想象,還要有愛心。
12、我的身體孱弱,全身顫抖,冷汗直冒,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冬冬直跳 13、杰利是“我”的朋友,他還在關心“我”;為后文他引爸爸來接我作了鋪墊。14、 要著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達我所要到的地方(這個題目可以答得很簡略,如“走一步,再走一步”;也可文字稍多一點,如“在做一件事時,不管距離有多遠,也不管過程是多么艱險,你只要想著你是在走一小步,而且一步一步地穩穩當當向前走,就能克服困難,達到目的”) 15、父親是一個能引導孩子自己戰勝恐懼的人(諸如父親是一個能給孩子以主意的人,父親是一個即使在危險的情況下也鼓勵孩子自己解決問題的人……等答案同樣給分)16、略
17、成績較好
18從“我們必須量力而為”來看,這個家庭并不富裕;而對擁有百萬家產的家庭來說,即使捐出500塊錢,對他們的生活也絲毫沒有影響。所以男孩的母親這樣說。(意近即可)
19、(1)在經歷了這次教育和考驗之后,小男孩一直充滿自信地做人,以自己的奮斗和成績驕傲地面對那些擁有金錢的人們。
(2)相同之處是:這兩處“抬起頭來”都包含了充分的自信。不同之處是:前一處“抬起頭來”是指小男孩在同學們的紛紛議論中堅守自己的一份自信;后一處“抬起頭來”指男孩在后來的人生道路上一直充滿自信地為人處世,并努力奮斗。
20、這“捐”的意義首先是量力而為,捐出自己的一份真心;其次,你的品學,你的成績,是你對社會最好的捐獻。
21、一個人即使身處貧困的境地,亦不要自卑,要相信自己的價值,相信通過自己的奮斗,能夠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從而昂首生活于這個世界上。
【秋季學期七年級上冊測驗試卷】相關文章:
七年級上冊語文第五單元測驗試卷01-17
小學語文測驗試卷范例12-24
蘇教版語文單元試卷測驗02-11
秋季學期七年級歷史期中試卷06-02
秋季學期七年級政治期中試卷06-05
秋季學期七年級歷史第三單元試卷單選03-18
2013年秋季學期期末檢測七年級語文試卷10-31
七年級上冊生物模擬試卷07-17
七年級政治上冊試卷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