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一年級認識時間練習教案

時間:2024-04-03 08:35:28 試題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一年級認識時間練習教案(精選11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我們經常跟練習題打交道,只有多做題,學習成績才能提上來。學習就是一個反復反復再反復的過程,多做題。還在為找參考習題而苦惱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一年級認識時間練習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一年級認識時間練習教案(精選11篇)

  一年級認識時間練習教案 1

  教學內容:

  認識時間的練習課。

  練習十五第5—8題。

  教學目標:

  1.進一步鞏固鐘表的讀法和時刻的寫法,能比較熟練地說出鐘表上的時間,并能在鐘面上撥出指定的時刻,正確、熟練的記錄時刻。

  2.珍惜時間,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進一步提高抓緊時間、勤奮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

  3.通過關注升國旗,培養學生愛國旗、愛祖國的思想情感。

  重點、難點:

  1.能正確讀出整時和幾時幾分的時刻。

  2.讀準鐘面所表示的各個時刻。

  教學準備:

  視頻儀,教學掛圖,教具,學具鐘表。

  教 學 過 程

  一、情境引入,回顧再現

  1.投影出示天安門廣場的升旗儀式,及升旗時間和降旗時間。

  提問:你知道我們中國國旗的知識嗎?

  仔細觀察圖,你看到了什么?

  (照片是在天安門廣場升國旗時拍攝的,照片有國旗班的叔叔們正在準備升旗。 升旗時間:4:48 ; 還有降旗時間:7:37)

  我們都要熱愛我們的國旗。

  2.我們已經學會了讀時刻和寫時刻,誰來說說怎樣讀時刻和寫時刻?

  這節課,我們來進行有關認識時間的練習。

  二、分層練習,強化提高

  (一)基本練習。

  1.讀時間。

  師: 剛才我們是8:10上第一節課,現在已經過了5分鐘,現在是幾時幾分?(8:15)

  你是怎么想的?看誰能想到和別人不同的辦法?

  獨立思考,在小組內交流不同的想法:

  (1)5分5分的數 。

  (2)1分1分的數。

  (3)通過鐘面判斷分針的位置,再讀出時間。

  (4)用加法來解決這樣的問題。

  2.撥一撥。

  老師說出一個時間,讓學生在鐘面撥出來,再說方法.

  9時5分

  (先把時針撥過刻度9,指向刻度9和刻度10之間,再撥分針指向刻度1,表示5分。

  2時35分

  (先把時針撥過刻度2,指向刻度2和刻度3之間,表示2時多,再撥分針指向刻度7,表示35分、

  7時43分

  (先把時針撥過刻度7,指向刻度7和刻度8之間,,再撥分針指表示示40分,將分針向前撥3小格,麥示43分)

  師小結:幾時,時針就剛走過幾時;幾分,分針就從12走過幾個小格。

  (二)綜合練習。

  1.找朋友。( 課本練習十五第6題,)

  把時間和相應的鐘表連起來。

  (讓學生獨立完成,展示幾生答案,全班交流。)

  2.撥一撥,填一填。(練習十七第7題。)

  投影出示鐘表圖。學生撥一撥學具。

  (1) 現在是幾叫幾分?(3時)

  想一想過5分是幾時幾分?(過5分,分針再向前轉過5 小格,指向刻度1,過5分是3時5分) 板書:過5分是:3時5分,3:05。

  (2) 現在是幾時幾分?(9時33分。)

  想—想過2分址幾時幾分?(過2分,分針再向前轉過 2小格,正好指向刻度7,過2分是9時35分。) 板書:過2分是:9時35分,9:35。

  (3) 現在是幾時幾分?(5時45分。)

  想-想過6分是幾時幾分?(過6分,分針再向前轉過6小格,正好指向刻度lO前面1小格,過6分5時51分。) 板書:過6分是:5時51分,5:51。

  (4)現在是幾時幾分?(7時22分。)

  想一想過10分是幾時幾分?(過10分,分針再向前轉過10小格,正好指向刻度6前面2小格,過10分是7時 32分) 板書:過10分是:7時32分,7:32。

  (三)提高練習。

  1.出示“快樂的星期天”圖。(練習十五第8題。)

  (1)先讓學生按圖中的四個事件順序講一下這個小朋友干了什么事?先干什么,后干什么?講一個小故事。

  (2)看上面的4個時間,哪個最早,對應哪個事件?

  (3)把四個時間利四個事件一對應,進行連線,看是不符合實際,

  起床—8:07

  出門--9:15

  踢球—10:35

  回家—12:05

  (4)讓學生按時間的先后順序再講一遍這個小故事。

  三、自主檢測、評價完善

  (一)自主檢測。

  1.小小填空知識多,可要認真做一做!

  (1)鐘面上一共有( )個大格,每兩個數字中間有( )個小格,鐘面上一共有( )個小格。鐘面上長針是( ),短針是( )。

  (2) 時針走一大格是( )小時,分針走一大格是( )分鐘,分針走一小格是( )

  分鐘,分針走一圈經過的時間是( )小時,時針走一圈是( )小時。

  (3)早上,哥哥和妹妹同時從家去學校,哥哥7:30到校,妹妹7:35到校,( )走個快,( )走得慢。

  (4)我們現在所學的時間單位是( )、( )。1時=( )分。

  (5)時針和分針重合在一起是( )時整,時針和分針成一條線是( )時整。

  2.我會認時間,我是守時好孩子。

  3.挑戰對與錯。(選一選)

  (1)吃一頓飯用了( )。

  A、30分 B、5小時 C、50秒

  (2)我們的課間休息時間是( )。

  A、25小時 B、15小時 C、10分鐘。

  (3)上一節課是( )。

  A、45小時 B、45分 C、45秒

  (4)1小時可以寫成( )。

  A 、1:0 B、1 C、1:00

  (二)評價完善。

  一生匯報答案,其余自我核對,矯正錯誤。

  四、歸納小結,拓展延伸

  這節課我們主要練習了什么?最大的收獲是什么?感覺自己表現的怎么樣?

  板書設計:

  作業設計:

  基礎:找朋友。

  拓展提升:

  (生活體驗題 )家里的報時鐘真有趣,幾點鐘就響幾下,每半點鐘也要響一下。有一次,丁丁聽到鐘響了一下,沒過多久又響了一下,過了一會又響了一下。你知道這三響各是什么時間嗎?請寫下來。

  第一下:___ , 第二下:___ , 第三下:___ 。

  教學反思:

  一年級認識時間練習教案 2

  教學目標:

  1. 進一步學習鐘面上的時刻,能更準確的讀出鐘面上的時間。

  2. 經歷1分的時間,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養成遵守和愛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3. 在認識時分的過程中,培養觀察能力、探索能力以及積極的學習情感與態 度。

  教學重難點:

  正確地用1分1分數的方法讀取時間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或掛圖、鐘表模型。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出課題

  1、故事引入。

  小朋友,聽過龜兔賽跑的故事嗎?上一次小白兔輸得很不服氣,于是它約小烏龜到操場比賽,看誰先跑完一圈,還請小紅當裁判。它們站到同一起跑線上,小紅一說開始,它們跑起來。

  2、提出問題。

  (1)它們所跑的路程一樣長嗎?小烏龜跑了多少?小白兔跑了多少呢?

  (2)他們所用的時間相同嗎?

  3、引出“鐘表”。

  在鐘面上,時針和分針也一直在進行這樣的龜兔賽跑。今天我們繼續學習關于鐘表的知識。

  4、你能在你的鐘或表上撥出這些時間嗎?

  7:35 11:05 3:55 5:25

  二、新課教學

  1.感受一分鐘。

  (1)(演示:分針從12起走動1小格。)分針走1小格經過的時間是1分。

  時間像看不見的小馬車,不停地向前走,現在我們一起來聽一段一分鐘的音樂,感受一下一分鐘是多長時間。

  2.讀寫幾時幾分(例2)。

  (1)5分5分地數。

  顯示4時15分的掛圖。觀察后提問:

  師:這個鐘面所表示的是什么時刻?你是怎樣知道鐘面所指的時刻的呢?

  小結:先看時針,時針剛過4時,所以是4時多;再看分針,分針指著3,5分5分地數,正好是15分,所以鐘面上是4時15分。

  (2)1分1分地數。

  顯示4時19分的'掛圖。你知道這個鐘面上的時刻嗎?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學生討論,匯報:A、先看時針是4時多,再看分針從12起1分1分地數是19分,所以是4時19分。 B、先5分5分地數是4時15分,再接著1分1分地數是4時16分、4時17分、4 時18分、4時19分;C、也可先5分5分地數是4時20分,再往回數1分,就是4時19分。

  (3)分組討論兩種寫法并寫出來

  4、數學書上82面第二題上的時間,你會不會寫?試試看。

  (學生匯報,老師及時糾錯。注意:要看清楚分針所指的位置,數清小格;注意數字所對應的小點;電子寫法,不滿10分的要在分鐘的前面加0。)

  三、活動展開。

  如果數字旁邊沒有小格數字來幫助,你還會認出鐘面上的時間嗎?

  1、讓學生小組合作認識時間:小紅是個會合理安排時間的好孩子,和同桌說說,她是什么時間在做什么事情?

  2、學生匯報每幅圖所配的時間。學生匯報時老師加上品德教育的語言:

  (1)、她按時起床從不睡懶覺。

  (2)、她吃飯的時候,從不挑食。

  (3)、她寫作業的時候,不但坐姿正確,而且書寫工整,非常認真。

  (4)、她每天按時睡覺,不貪玩。

  我們也要像小紅學習,養成良好的習慣,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

  3、看時間說說,這時自己在做什么?

  老師這個鐘面現在是幾時幾分?平時這個時間你在做什么呢?

  4、撥鐘,學習再過幾分是幾時幾分:

  (1)老師撥鐘:3時2分,學生說出時間,并說說再過3分鐘是幾時幾分?

  (2) 7時11分,學生說出時間,并說說再過4分鐘是幾時幾分?

  5、畫分針:(7時17分) (5時多)

  學生匯報,注意5時多的時針比較接近6,所以這個時間接近6時。

  在我們學本領的時候,時間一分一秒悄悄地從我們身邊走過,她不能倒流,我們要學會珍惜現在的時間,好好學本領,開開心心度過每一天。

  6、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需要我們準確認識時間,以后我們還要學習更多的有關時間的知識。

  四、課后小結:

  今天你學到了什么知識?怎樣學到的?

  師:世界上最寶貴的是時間,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對你們來說,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速度!時間就是力量!時間是人類所擁有的全部財富。希望你們珍惜每一分鐘,讀好今日書,成為明日才!

  一年級認識時間練習教案 3

  認識時間

  一、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結合經驗學會看整時和半時,數學教案-認識時間。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3、使學生養成珍惜時間和遵守時間的良好習慣。

  二、 教學準備:

  鐘面、課件

  三、 教學過程:

  (一)導入,激趣

  1、電腦展示畫面,你認識它嗎?它能幫助我們做些什么事情?

  2、你能說說家里的小鬧鐘像什么嗎?

  (二)畫鐘面

  1、 我們家里的小鬧鐘真可愛,今天我們自己動手也來做一個。

  2、 四人小組合作一起做,做好后小組內同學互相說一說,你畫了些什么?

  老師要求:

  ①畫好后說一說,畫了些什么?

  ②哪個小組畫好了就把鐘面貼到黑板上來。

  放輕松的音樂《玩具兵進行曲》

  3、 交流展示

  選擇4個鐘面大家來說說,鐘面上分別有些什么?

  4、 落實概念

  時針:鐘面上哪根針是時針?誰能說更準確一些?(又粗又短)

  分針:哪根針是分針? (又細又長)

  12個大格:數一數有幾個格子?

  12個數字:

  ①你怎么記這12個數字的位置?(學生自由說)

  ②教師點撥,弄清位置。

  請你閉上眼睛,記一記這12個數字的位置。

  用手勢指一指。12在哪里?6在哪里?9在哪里?你是怎么記的?

  那么,7在哪里?你能很快找到嗎?

  (三)認識整時

  1、 指第一個鐘面,這是幾時?你能讀出這是幾時嗎?

  2、 你是怎么看的?

  3、 小結:要看幾時,我們應該怎么看?

  (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小學數學教案《數學教案-認識時間》。)

  4、(再指另一個)那這個怎么看?

  分針指12,時針指著4,就是4時。

  (四)鞏固整時,并認識半時

  1、 下面我們一起去看看小明一天的時間安排吧!

  ①鞏固認整時。看著圖你想說什么?

  ②并抽1個說說怎樣看時間?

  ③你認為他這樣安排合理嗎?

  ④滲透遵守時間,珍惜時間,合理安排時間的教育。

  2、 認識半時。

  剛才小朋友們特別聰明,都知道小明一天的時間安排,時間老人他說還想請小朋友來幫一個忙,小朋友們你看:(出示一個半時的鐘面)

  ①你看這是幾時?

  ②這時分針,時針在哪里?

  ③如果2時半,分針、時針在哪里?

  ④8時半呢?

  ⑤小結:看半時它的.分針都指著6,時針呢,指著幾和幾的中間。

  3、 你們想知道老師一天的時間安排嗎?

  出示老師一天的安排:

  你喜歡說哪個就說哪個?

  你是怎么知道的?

  (五)課中操

  學了這么長時間,小朋友們大該都累了吧,時間老人說讓我們小朋友到它家去輕松一下,跟著他一起去跳舞。

  放輕松的音樂《在鐘表店里》跟著音樂做動作。

  (六)電子鐘的認識

  1、小朋友們學得可真認真,時間公公直夸我們呢,他還想考考我們呢?

  出示:7:00 10:30

  2、你在哪里也看到過這樣的時間?

  3、落實寫法

  看老師寫一個,學生寫。

  抽幾個同學到黑板上寫。

  重點講7:30

  (七)總結

  你今天學到了什么?跟你的同桌說一說。

  交流總結。

  并板書課題: 《認識時間》

  數學教案-認識時間

  一年級認識時間練習教案 4

  活動目的:

  1、分辨白天,黑夜,早上,晚上的突出特征。

  2、理解簡單時間先后發生的時序關系。

  活動內容:

  活動一:早上和晚上

  1、出示早上和晚上的`圖片,請孩子觀察。

  2、 比較2張圖片上的不同之處。

  3、表述聯系:

  早上,天亮了!太陽出來了!小朋友起床了!

  晚上,天黑了!月亮,星星出來了!小朋友睡覺了!

  提示:結合一日生活的具體細節給孩子進行相應的語言輸入。

  活動二:我們的一天

  1、 結合家庭實際情況,把孩子和家人一天當中做的事情都記錄下來(照片式的圖片式的)例如:早晨---起床,洗漱,吃早餐,上幼兒園。

  白天---孩子上幼兒園,爸媽上班。

  晚上---回到家,吃完飯,看電視,做游戲,做家務,洗漱,準備睡覺。

  黑夜---天很黑,天上有月亮,星星,大家睡覺了。

  2、對話交流:

  早晨起床之后要做哪些事情?

  白天誰去上幼兒園?誰要上班?

  晚上我們可以做哪些事情?

  天黑了,大家都睡著了,這是什么時候?

  提示:可以根據孩子的理解水平,學習“先……然后/再……”,理解簡單時間的先后順序,比如:“早上起床,我先穿衣服,然后再洗臉刷牙。”“我先洗洗手,然后再吃東西。”

  活動三:游戲

  1、成人說情景,讓孩子判斷是什么時間。(白天,晚上,早上,黑夜)

  如:天黑了,大家都睡覺了---黑夜

  小朋友在幼兒園做游戲---白天

  太陽出來了,小朋友坐在床上穿衣服---早上

  洗澡,準備睡覺----晚上

  2、成人準備不同時間的背景圖,和孩子一起玩過家家的游戲。

  活動要點:

  結合日常生活中的具體活動幫助孩子理解時間的概念。

  一年級認識時間練習教案 5

  分析教材:

  “認識時間”這一教學內容的編排,是用5分5分數的方法來讀取時間,并通過實際的操作,知道1時=60分。與一年級上冊的內容聯系起來看,教材對時間的認識是按照從特殊到一般、從簡單到復雜的順序編排的,這樣的編排既符合兒童的.認知規律,也符合平時人們看表讀時間的經驗與習慣。

  分析學生:

  “認識時間”這一內容的教學是學生在一年級上冊學習了“認識鐘表”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通過以前的學習,學習已經掌握了鐘表及時間的一些知識,如知道鐘面上有時針、分針;有12個數字;有12個大格,有60個小格等,并已經掌握了如何看整時和半時。相信本節課內容的教學,學生掌握并不會感到十分的困難。

  設計理念:

  本節課的教學設計,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知識的呈現與生活實際相結合

  由于時間是一個非常抽象的概念,在教學注意結合生活實際,使學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經驗,更好地理解時間。如在課題的引入時,運用了第二節課上課的時間(9:00)引入,這些是學生已經掌握的知識,過5分鐘后也就是(9:05)這個時間是學生本節課要學習的內容,這樣就很好地引入了新課。最后由下課時間(9:40)進行結束本節課的教學,使教學更加完整。

  二、在直觀中來呈現知識

  在教學時,運用多媒體直觀地演示,通過看鐘面上的陰影部分,用5分5分數的方法讀取時間,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在教學1時=60分時,讓學生自己撥鐘,通過直觀形象的實物操作,就能對時與分的關系一目了然。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教科書一年級下冊第81頁例1及“做一做”第1題、練習十五第1、2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讀、寫幾時幾分。

  2.使學生知道1時=60分。

  3.培養學生珍惜時間的意識和習慣。

  教學重、難點:使學生會讀、寫幾時幾分,知道1時=60分。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實物鐘,學生準備小鬧鐘。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創設情境。

  (讓課鈴響)

  師:上課……

  師:哪位同學說說,現在是第幾節課?(第二節課)你知道我們學校第二節的上課時間是幾時嗎?(邊問邊出示課件,課件顯示一個鐘面,定格在9:00)

  2.復習舊知。

  師:你怎么知道鐘面上表示的時間是9時的?(時針指著12,分針指著9,是9時。)

  3.導入新課。

  (大約過了5分鐘左右,屏幕上的鐘面顯示出9:05)

  師:同學們,你們又知道現在是幾時嗎?

  師:今天,老師就和同學們一起來《認識時間》。(板書課題)

  二、直觀演示,探索新知

  (一)認識鐘面

  1.師:通過上學期的學習,我們知道,鐘面上有些什么?

  2.讓學生在學習小組中討論交流、互相補充。

  3.學生反饋交流結果,教師用課件演示。(鐘面上有時針、分針、12個數字、12個大格、每一個大格里有5小格、一共有60個小格。)

  (二)認識時間。

  1.認識分。

  (1)引導學生觀察分針。(屏幕顯示放大的鐘面,演示分針走1小格)

  師:分針是用來表示“分”的,分針走1小格的時間是1分。

  (2)邊在課件中演示,邊提問:

  ① 分針指著1是幾分?為什么?(一個大格有5小格,所以是5分。)

  ② 分針指著4是幾分?為什么?

  ③ 分針指著7是幾分?為什么?

  2.認識時間。

  教學例1第一個鐘面

  師:時針指著幾?是幾時?分針指著幾?是幾分?(時針指著3多一點,是3時,分針指著1,是5分。)

  一年級認識時間練習教案 6

  教學目標:

  1、知道大格刻度對應分時表示幾分,會正確讀出、寫出鐘面上的時間。

  2、探索看時間的方法,掌握時針走過幾,就是幾時多,分針走過幾小格就是幾分。

  3、通過觀察時針和分針走的關系,知道1時=60分,理解幾時半就是幾時30分。

  4、體會時間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珍惜時間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正確讀出、寫出幾時幾分。

  教學難點:讀出接近整時的時間。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在上學期,我們已經會看幾時和幾時半,但是在生活中,我們還會看到另外的時間,例如,我們每天是什么時候開始上課的?什么時候下課休息的等等。這節課我們就來進一步認識幾時幾分這樣的時間,好嗎?(板書課題:認識時間)

  (二)探究學習

  1、出示課件,認識60小格

  師:要正確讀出時間,我們必須了解鐘面。請你說一說,你在老師出示的這個鐘面上看到了什么?請與你的同桌說一說。

  學生可能說出:

  (1)鐘面上有12個數。

  (2)有時針、分針。

  (3)有12個大格。師:你是怎么知道的?請學生出來指著數一數。

  (4)每個大格里有5個小格,師:你是怎么知道的?請學生出來指著數一數。

  (5)有60個小格,師:你是怎么知道的?請學生出來指著數一數。

  師出示課件進行驗證。

  2、認識時

  課件演示:閃動時針,同時時針從數12走到數1。

  師:時針走1大格經過的時間是幾時?

  師:時針從1走到2是1時。從2走到幾是1時?你還能說一說時針從幾走到幾也是1時?

  師:時針從一個數走到下一個數經過的時間是1時。在生活中,

  有時時針不是正好指著幾時。比如現在時針不是正好指著8,而是過了一些,所示示的時間就是8時多。那么,到底多多少呢?這就要看分針了。

  3、認識分

  師:分針是用來表示“分”的,分針走1小格的時間是1分。(課件演示分針走1小格)

  師:那么分針走1大格是幾分?你是怎么想的?分針從12走到2是幾分?分針從12走到每個數字各是幾分,你能算出來嗎?(寫在練習紙上)想想怎么能很快記住每個數字所表示的幾分。

  4、認識1時=60分

  師:那分針走一圈是幾分?時針走一大格是幾時?那你知道1

  時和60分有什么關系嗎?(板書:1時=60分)

  課件演示驗證。

  5、認識時間

  (1)出示2:05

  師:你會認這個時間嗎?時針指著幾?分針指著幾?

  (2)教學時間的兩種表示方法。

  (3)完成書P82“做一做”1。

  小結:先看時針,時針剛剛走過幾就是幾時多,再看分針,分針走了幾小格就是幾分。

  (三)鞏固練習

  1、做練習十五第1題:同學們你們會用今天學的方法看鐘了嗎?這是小紅一天的`作息時間,請你們用兩種方法寫下來。

  師:這是小紅一天的作息時間表,這樣的一天一定會有很多收獲的。希望同學們都能合理安排好時間,做時間的小主人。

  2、做練習十五第2題: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四)課堂總結

  今天你學到了什么知識?怎樣學到的?下課時間到了,請小朋友們看現在的時間是多少?你知道這節課多長時間嗎?課間我們會休息幾分鐘呢?回家后,把你上午和下午放學到家的時間記下來好嗎?

  一年級認識時間練習教案 7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材第81頁及練習十五第1、2題。

  教學目的

  1、使學生在已認識整時的基礎上掌握認識幾時幾分(整五整十分)。

  2、能正確書寫時間。

  3、學會節約時間,養成按時作息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1、能準確數分(整五整十分)。

  2、能認識幾時幾分。

  教具、學具

  鐘,教學用鐘面模型,紙制的鐘面模型(2至3個),課件,學生用鐘面模型。

  教學方法

  游戲法、操作法

  教學理念

  1、從生活出發,讓學生學有用的數學。

  2、在游戲中學,讓學生體驗學習的快樂。

  3、由易入難,循序漸進,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游戲一:報數接力。以開火車形式讓學生5個5個報數到60,如5、10……60,再全班同學齊數5、10、15……60。

  2、認整時:用教學用鐘面模型讓學生復習整時的認識。

  3、引入新課:課件演示一位小學生睡眼蒙朧,因不認識鐘面的幾時幾分繼續睡導致遲到的小故事。引發討論:他為什么會遲到?他做的對嗎?教育學生要按時作息,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同時還要會認識鐘面上的幾時幾分,從而導入新課。板書課題:時間的認識。

  二、新授

  1、幾時多一些的認識教學

  利用課件做隱藏分針的鐘面,比如3時15分,提問:“是3時整還是3時多一些,為什么?”讓學生學會根據時針距離3的`位置判斷是3時整還是3時多一些,學生判斷完后顯示完整的鐘面。繼續練習用“幾時多一些”來回答鐘面上的時間。(也可以用教學用模型讓學生練習認出“幾時多一些” )。

  用鐘面模型出示“5時20分”,問“幾時多一些?”“多多少?”“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怎樣數分。”引出下一步的教學。

  2、“多少分”的教學

  出示沒有時針和分針的鐘面,讓學生觀察鐘面,鐘面上都有些什么?引導學生觀察并發現:有數字1至12。每兩個數字間有5個小格(用課件放大一部分讓學生數出)。有12大格。

  教師指出,時針走一大格是一時,分針走一小格是一分走一大格是五分。接著出示教材例1第一個鐘面,讓學生練習數分,并完成課本鐘面上的空白。

  利用課件出示只有分針的鐘面,進行“過了多少分”的練習。

  出示剛才的“5時20分”,教師:“我們已經能認出這是5時多一些,那請同學們數數分針走了多少分?

  認識不是整時的時間時要先看時針是“幾時多一些”,再數數過了多少分。

  3、認一認,用課件出示9時5分、9時25分、9時40分……讓學生熟練認出9時過了多少分,再變化時針的位置讓學生認出幾時幾分。

  游戲二:猜分針的位置。

  利用課件出示可以隱藏分的針的鐘面。如4:15,分針隱藏了,問:“4時多少分”學生根據時針距離4的位置判斷是4時多一些還是多很多,繼而猜出多多少分。猜完后現出正確答案,對猜對的學生給予獎勵。繼續猜5:40、6:20等。

  4、時間的書寫教學

  出示紙做成的鐘面,依次讓學生認出,教師板書:10時5分、6時25分。 10:05、6:25。學生動筆寫一寫,教師要強調第二種寫法表示分的部分是兩位數,所以5分時要寫成“05”,另外,第二種寫法中不用文字,如“10:05”不能寫成“10:05分”

  教師用教學模具操作出幾個時間,讓學生認一認并寫出,如5時30分、4時35分……

  5、實踐操作

  “剛才同學們認出了老師撥出的時間,現在請你們也來撥一撥?”學生拿出學具鐘面模型后,教師提出要求:“撥出屏幕上的時間。”如課件依次出示“2:10、 2:30、2:40、2:50”過一會兒后再顯示鐘面,讓學生同學間互相比一比,看誰撥的對。

  演示2:50后繼續撥過10分問“現在是什么時間?”

  糾正部分學生“2:60”的錯識認識。分針走完一圈剛好是60分,時針走了一大格,讓學生知道1時=60分,教師在黑板上板書:1時=60分

  同學時互相撥出某一時間給同桌認。

  三、鞏固

  1、游戲三:貼分針

  教師在黑板上貼出沒有時針和分針的紙制鐘面模型,再拿出一根時針和一根分針,根椐的時間先由教師貼出時針的位置(因為學生一時還難以根據過了多少分來把握時針偏離數字的大概位置),再讓學生到黑板前來貼出分針的位置。根據課堂剩余時間的多少可以多貼幾個時間。其他學生則作出判斷。

  2、用投影儀出示課本練習十五第1題,學生填出鐘面時間,結合作業講評,再次教育學生要學會認識時間,合理安排時間,養成按時作息的良好生活習慣。

  3、學生獨立完成第2題。

  四、課堂

  教師利用板書結合鐘面模型如下:時針走一大格是一時,分針走一大格是5分,認識時間時先看時針是幾時或幾時過一些,過了多少則要數分針走了多少格,分針走完一圈是60分,這時時針走完了一大格,1時=60分。

  一年級認識時間練習教案 8

  【教學目的】

  1、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并能記住各月的天數。

  2、幫助學生初步建立年、月、日等時間觀念,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3、通過學生的小組合作,培養他們的合作意識與主動探究的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協助學生記憶各月份的'天數。

  【教學過程】

  一、問題情境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這些有意義的日子嗎?(出示ppt課件:年、月、日)你們知道兒童節是哪一天嗎?植樹節呢? 學生舉手回答,教師展示課件并配合演示。 師:今天,老師帶來一件東西,請同學們猜一猜是什么東西?“一物生來真稀奇,身穿三百六十五件衣;每天給它脫一件,脫到年底剩張皮。” 學生不難猜出是“日歷”。隨后,教師出示20xx年日歷,教案《《年、月、日》教案》。 師:同學們,我們學習、生活了一天,就在日歷上撕下一頁。一天也叫做一日。從1月1日開始,到撕下1月31日這一頁,要經過多長時間?當我們撕下這本日歷的最后一頁,經過了多長時間? 根據學生回答,教師板書:“日、月、年”字。 教師揭示主題: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年月日的有關知識。年、月、日和我們已經學過的時、分、秒,都是常用的時間單位。時、分、秒是表示時間較短的單位,年、月、日是表示時間較長的單位。

  二、自主探索,合作學習 師:老師這里有很多年歷,你們仔細看看,一年有幾個月,各是多少天?

  1、認識年歷 同學們拿出自己的年歷卡片(課前準備好的),認真觀察:你可以從年歷卡片上面了解到哪些知識?

  (1)放開讓學生獨自觀察。

  (2)4人小組討論,互相交流。

  (3)匯報觀察討論的結果。

  (4)你能根據20xx年和20xx的年歷回答問題嗎?(教師從計算機中調取萬年歷來讓學生們逐月觀察,提問學生并指名回答。)

  一年有幾個月?哪幾個月是31天?哪幾個月是30天?二月有多少天?一年有多少天?板書:31天:一、三、五、七、八、十、十二大月(7個) 1年 12個月 30天:四、六、九、十一小月(4個) 28天 29天 二月 特殊月

  2、介紹閏年的由來,播放錄像:“閏年產生的原因” 強調:4年一閏,逢百年不閏,遇400倍數年要閏。

  3、記憶大、小月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了1年有12個月,其中有7個大月,4個小月,1個特殊的二月。那么怎樣記住一年中的大月和小月呢?

  (1)課本上介紹了一種好方法,可以在左拳上數,怎么數呢?教師播放錄像“快速記大、小月的方法”,“記閏年的口訣”。檢查學生情況,全班齊數一次。

  (2)游戲練習。老師任報一個月份,是大月就請男生起立,是小月就請女生起立,誰站錯,站慢就算輸了。

  三、鞏固練習:

  1、一年有( )個大月。

  2、9月1日開學的前一天是( )月( )日;

  3、12月30日的后一天是( )月( )日;

  四、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獲得了哪些知識?

  一年級認識時間練習教案 9

  一、教學目標:

  1.在實際情境中認識時間單位時分,初步建立時間觀念。

  2.知道鐘面有12大格,60小格,了解時、分的關系,知道1時=60分。正確讀寫鐘面上的任何時刻。

  3.培養學生珍惜時間,合理安排時間,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

  4.感受時間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二、教學重點、難點

  1.會讀寫幾時幾分。

  2.知道1時=60分。

  三、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實物鐘表。

  四、教學過程

  1.生活質疑,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請大家看屏幕,誰能說說我們班的同學在做什么呢?

  生:這是早上我們在站隊準備進教室。

  師:對,你能說說我們在早上什么時刻到校嗎?

  生:早上7時30分。

  師:這幅圖上我們在干什么?是什么時間呢?

  生:這是我們上課的時間上午8時。

  師:你能用兩種方法表示鐘面上的時刻嗎?

  生:能。

  師指名板演(7時30分 7:30 8時 8:00)

  師:整時和半時是我們以前學過的知識,大家看這幅圖,你能說出現在鐘面上的時刻嗎?

  生:10時45分,同學們正在做眼操。

  師:你對有關時間的知識了解得真多,老師相信你也一定是一個遵守時間的好孩子。看來除了整時和半時,生活中還有許多時刻也需要我們來認識,這節課我們就進一步認識幾時幾分。

  板書:認識時間——幾時幾分

  2.認識鐘面。

  師:你們想快速準確地讀出鐘面上的時刻嗎?

  生:想。

  師:好。那我們首先要了解鐘面上都有什么,請你仔細觀察:鐘面上都有什么?然后再和同桌說一說,看誰說得最有順序,有條理。

  生:時針和分針,12個數,大格,小格)

  生:鐘面上一共有多少個大格?(動態演示:12個數把鐘面分成了12個大格。)板書:12個大格

  師:每兩個大格中間有多少個小格呢?

  生:(5小格)

  師:我們一起來數一數。

  師:從12到1中間有5個小格,從12到2中間一共有幾個小格?你是怎么知道的?那么12到3呢?12到每一個數中間各有多少個小格,你能算一算嗎?把它填在書p81上。

  集體訂正。一共是多少個小格?板書:60個小格

  師:分針每走一個小格就是1分,你們看他從12走到1,是幾分?從12走到2呢?

  對口令的游戲:分針指1,是分

  分針指2,是分

  分針指3,是分

  分針指4,是分

  分針指5,是分

  分針指6,是分

  分針指7,是分

  分針指8,是分

  分針指9,是分

  分針指10,是分

  分針指11,是分

  分針指12,是分

  師:分針走1小格經過的時間是1分;分針走了幾個小格,經過的時間就是幾分;那分針走一圈,經過的時間就是60分。

  3. 讀寫鐘面時刻。

  師:我們知道了分針指幾相對應的分鐘數,那么我們一起來看看xx同學的作息時間。

  黑板貼出三個鐘面圖:

  早上出門 午休時間 下午大課間結束的時間

  學生嘗試用兩種方法表示,說出自己的方法。

  7時5分 11時35分 2時20分

  7:05 11:35 2:20

  師:注意5分不足10分時,要在5前面寫0占位。

  師小結:要讀出一個時間,必須根據時針和分針的位置來共同確定。先看時針剛走過數幾就是幾時多,再看分針從12起走了幾個大格,就是幾個5分,這時鐘面上的時刻就是幾時幾分。

  這是下午大課間結束的時間(2:55)你知道這是幾時幾分嗎?

  我們在看時間的時侯,不但要看清楚時針和分針,還要注意時針和分針之間的聯系,下面我們就來研究一下時和分的關系。

  4、 時分關系

  師:老師撥表,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快速地記下鐘面上的時刻。

  出示鐘面(12時),學生自己寫時間;

  分針、時針同時開始轉動,當停下來時(12時30分),學生自己寫時間;

  再次轉動分針和時針,停下來時(1時),學生再寫時間。

  出示(12時和1時兩鐘面)

  師:比較一下,時針和分針各是怎樣變化的?

  生:時針從12開始轉動,轉到了1,走了一大格,是一個小時。

  分針從12開始轉動,又回到了12,轉了一圈,是60分。

  師:時針和分針同時開始轉動,同時停下,你們發現什么了嗎?

  生:1時=60分

  5、拓展練習

  (1)師:同學們,你們想了解老師的時間安排嗎?那老師就給你們看看我的作息時間表,你能說說老師什么時間要做什么事嗎?(學生說)

  你能把這些時刻用兩種方法表示出來嗎?

  集體訂正。這是我每天的時間安排,希望同學們在學過認識時間一課后,也能合理安排好時間,做時間的小主人。

  師:其實,在我們的教室里就有一句話,它時刻提醒著我們要珍惜時間、好好學習,這句話在哪里,誰找到了,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2)拓展延伸:

  師:請同學們在你的鐘表上撥出8時5分,那么如果再過3分鐘你會撥嗎?你能讀出這個時刻嗎?

  生:再繼續撥到8:08,學生讀時刻。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一個重要的時刻嗎?

  生:奧運會開幕式。

  師:對了,就是在2008年的8月8日,晚上8時8分,第29屆奧運會就要在北京召開了,讓我們一起為中國加油,為北京加油!

  6、總結:

  師:同學們,今天你學到了什么知識?你是怎樣學到的?

  一年級認識時間練習教案 10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讀、寫幾時幾分。

  2.使學生知道1時=60分。

  3.通過觀察、操作、思考、討論等活動,初步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和合作學習意識。

  4.培養學生珍惜時間的意識和習慣。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81頁內容。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鐘表模型、手表。

  教學設計

  生活質疑、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我們每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規律,你們能說說自己的一些作息時間嗎?

  學生匯報(教師板書有關的時間)。

  師:看來同學們都能用我們學過的整時或用幾點半表示時間,還有的同學用像7∶20這樣的時間來表示。你能從表面上正確讀出這樣的時間嗎?(課件顯示)請同學們看這是小紅同學的午飯時間。你知道是多少嗎?(學生猜測。)

  有的學生猜是2時,有的猜是12時10分。

  師:有沒有不同意見?(讓學生盡可能說出自己的想法。)

  師:看來同學們對這一時間有不同的看法,那么怎樣才能正確的讀出這樣的時間呢?這節課我們就來進一步認識幾時幾分這樣的時間,好嗎?(板書課題:認識時間)

  [這一環節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出發,選擇學生身邊最常見的吃午飯的時間這一事件,讓學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經驗進行嘗試、猜測。在出現不同答案時進行質疑,從而激發學生自主探究的欲望,由學生內心的真正需要,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

  自主探究學習

  1.認識鐘面。

  師:要認識這樣的時間,首先我們要了解鐘面。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屏幕上顯示的'鐘面或手中的學具鐘面,互相說一說:你看到鐘面上有些什么?

  a.小組觀察交流,教師巡視。

  b.分組匯報議論結果,小組間互相補充。

  鐘面上有時針和分針,有12個大格,每個大格里有5個小格。有12個數。

  [先讓學生仔細觀察,然后四人一組探索交流,讓不同水平的學生在小組學習中進行互補、互學,使學生進一步認識了鐘面,同時初步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力和合作學習的意識。]

  2.認識幾分。

  a.師:同學們都知道:時針是用來記時的,分針是用來記分的。你知道時針走多少是1時?分針走多少是1分嗎?

  生:時針走一個大格是1小時,分針走1小格是1分。

  師:對。(課件演示1分。)

  師:分針走1大格是幾分?為什么?(5分。)

  b.現在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數一數、算一算:分針從12走到每一個數字各是幾分?

  c.小組交流后,匯報進幾分。(課件演示10、15、20等)也就是說分針走一圈是多少分針?(60分。)你能很快記住每個數表示幾分嗎?(學生想辦法記住。)

  d.課件演示分針走到5、8各是幾分?

  [認識每個數字各代表幾分,是這節課的難點,因為他們沒有學習乘法口訣,只能通過一個格一個格的數或5個5個的加,因此對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說難度比較大。在這里老師又設計了第二次小組學習活動,給予了學生充足的獨立思考和探究交流的時間,同時又借助課件直觀形象的動態演示,加深了學生對這一難點的理解和掌握,為后面正確讀出幾時幾分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3.認識1時=60分。

  師:下面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分針走一圈,時針有什么變化(課件顯示。)

  生: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了一個大格。

  師:分針走一圈是多少分?(60分。)時針走一大格是幾時?(1時。)

  這說明1時和60分是什么關系?(相等。)

  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1時=60分。

  [用課件生動的演示時和分的關系,讓學生自己發現1小時=60分,即加深了學生的認識,突破了重點,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4.教師小結:剛才同學們認識了鐘面,知道了時針和分針從12走到每個數字各表示幾時或幾分了。

  5.學習讀時間

  師:現在你知道小紅的午飯時間是幾時幾分了嗎?愿意把你的方法介紹給同學們嗎?先在小組內交流一下,說說你是怎樣看出是12時10分的?

  a.小組交流,教師巡視。

  b.介紹方法。

  生:我的方法是:時針指著12就是12時,分針指著2就是10分,所以是12時10分。

  師:這位同學的方法是先看時針,再看分針。誰還想說一說你的方法?

  讓學生盡可能多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在做好充分的知識準備的基礎上,讓學生回過頭來,自己來思考、探索讀幾時幾分的方法。通過第三次合作學習,讓學生小組交流、同桌交流,去發現、經歷和體會讀幾時幾分這一時間的方法。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又進一步培養了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c.根據學生回答,教師小結:從剛才同學們的介紹中,老師學會了讀時間的方法,這就是先看時針,時針剛剛走過幾就是幾時多,再看分針,分針走了幾個小格就是幾分,對嗎?

  d.練習。那你能用這個方法讀出小紅的這些作息時間各是幾時幾分嗎?(課件顯示。)

  學生回答后,教師問:同學們都能正確讀出這些時間,你能把它們記下來了嗎?

  學生獨立寫,兩生上黑板寫。寫完后,教師講解說明兩種不同的記時法。

  鞏固練習

  同學們都能正確的讀出和寫出時間,下面我們做幾個練習,看誰學的最棒,好不好?

  1.讀出鐘面上的時間。

  2.連線。

  3.撥表練習。

  同學們想不想知道老師的一些作息時間。(想。)

  你能在表上撥出這些時間嗎?(能。)請同學們拿出表準備好。(課件顯示。)

  我上午8時15分上第一節課,11∶20下班。下午2∶10上班,4時55分下班。

  同位合作,每人說一個時間,另一個同學撥出來。

  撥完一個就集體訂正,或同位互相檢查。

  [學習生活中的數學是課程標準精神的體現。教師結合生活實際設計了一些基本練習,使學生感到數學知識就在生活中。同時讓學生動手撥出時間,既培養了學生動手、動腦的好習慣,又有利于培養靈活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堂小結

  引導學生自己總結:今天你學到了什么知識?怎樣學到的?

  [讓學生自己總結,不但使學生懂得了操作實踐、合作交流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而且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突出了學生的主動地位。]

  師:下課時間到了,請同學們看現在的時間是多少?(讓學生觀察實物投影儀上的手表。)

  回家后,把你上午和下午放學到家的時間記下來好嗎?

  專家評析

  在本節課中新課改的教學理念在以下幾個方面體現的尤為突出:

  1.教師角色的變化。

  教師在此課堂教學中真正起到了一個參與者、引導者、組織者的作用,他時而參與學生的觀察、研究、討論;時而恰到好處的引導、點撥;時而對學生匯報時不理解的地方進行講解;時而為學生匯報的研究成果加以重點強調或升華;在整堂課中,教師的角色和作用根據不同的需要,隨時發生改變,并非一成不變的。

  2.充分運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在這節課中,教師為學生提供了三次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機會。在這三次探究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再在小組內互相交流討論自己的發現和解決方法,然后全班交流,此過程學生的個性思維方法得到了充分的展現,每個同學都能從同學們的匯報交流中獲取到自己需要的信息。這樣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這幾個方面都得到了較好的處理,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3.注重了學生的個性發展教育。

  在整堂課中,教師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獨立思考的空間,尊重了學生的個性,使不同層次地學生思維能力得到了發展。學生在此過程中不僅僅學會了讀寫時間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每個人都有獨立發展的空間,既有情感的體驗,又培養了搜集、獲取有價值信息的能力,學會了解決問題的辦法。

  4.整節課的設計與現實生活緊密相連。

  無論從課的導入,還是新知識的探究學習,最后的鞏固練習,都是源于現實生活,用于生活。讓學生感到數學知識就在我們的身邊。

  一年級認識時間練習教案 1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正確讀、寫鐘面時刻,知道1時=60分,初步建立時間觀念。

  2.培養學生認真觀察事物、善于思考問題的好習慣。

  3.教育學生要珍惜時間,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進一步提高抓緊時間、勤奮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81頁。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儀、多種水果鐘面等。

  教學設計

  一、導入新課

  1.猜謎語引入時間觀念。

  以猜謎語的形式導入,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我有一個好朋友,嘀噠嘀噠不停走,叫我學習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幫手。這是什么?(鐘表)鐘表可以告訴我們什么?(時間)你能說出你什么時間做什么嗎?

  2.主題圖導入。

  教師請學生說一說圖上畫的是什么,再說一說鐘表上表示的時間是多少?揭示課題。

  通過學生說出生活中的具體事例和多媒體展示的主題圖,使學生對時間產生親切感,明白時間與生活息息相關。

  二、新授

  1.認識鐘面。

  媒體出示鐘面,教師提問:鐘面上有些什么?(12個數、時針、分針、格子)

  鐘面上一共有多少個大格?(動態演示:12個數字把鐘面分成了12個大格)

  每一個大格里有幾個小格呢?(動態演示:每一大格里有5個小格)

  從12到1里面有5個小格,從12到2里面有幾個小格呢?你是怎么想的?12到3呢?

  你知道每個數對應的小格數嗎?同桌的同學先討論討論,再打開課本第81頁在括號里填出相應的數。

  填好后,多媒體核對答案。你知道鐘面上一共有多少個小格嗎?(60個)

  2.認識時。

  媒體演示:閃動時針,并且時針從數12走到數1。時針走1大格經過的時間是1時。

  師:時針從1走到2是1小時。從4走到幾是1小時?你還能說一說,時針從幾走到幾也是1小時?

  師:時針從一個數走到下一個數經過的時間是1時。

  3.認識分。

  媒體演示:閃動分針,并且分針從12起走動1小格。分針走1小格經過的時間是1分。

  通過多媒體的使用,使抽象的知識得以形象的體現,進而能使學生體會、理解所學知識。

  媒體演示分針從12走到1的過程,提問:分針從12走到1經過了幾分,你是怎樣想的?(12到1有5個小格,分針走1小格的時間是1分,走5小格的時間就是5分)

  師:分針從12起走到2是幾分?你是怎樣想的?分針從12走到4、9、11各是多少分?分針走一圈又是多少分?

  師:分針走1小格經過的時間是1分,走幾小格經過的時間就是幾分。

  4.感受一分鐘。

  電腦計時,學生分組活動。第一組:讀課文。第二組:寫字。第三組:口算。第四組:數數。

  通過讀、寫、算、數等活動,親身體驗1分鐘的時間觀念。

  一分鐘結束后,提問:

  A.一分鐘讀多少字?(統一讀一篇課文)

  B.一分鐘寫多少字?(統一抄寫字)

  C.一分鐘做多少口算?(預先印好題)

  D.一分鐘數多少個數?

  每組推薦兩人匯報。

  5.讀寫鐘面時刻。

  媒體出示鐘面,有時時針不是正好指著幾時。比如,現在時針不是正好指著9,而是過了一些,所表示的時間就是9時多。那么,到底多多少呢?這就要看分針了:現在分針從12走到了1,分針走過了多少分呢?(5分)

  認讀鐘面時刻是本課教學的難點,針對這一難點,教師先示范講解,再讓學生討論、交流,最后共同總結出規律,從而較好地突破了難點。

  因此,現在所表示的時間就是9時5分。它有兩種表示方法,第一種是中文表示方法,是幾時幾分,就寫成幾時幾分;第二種是像電子表那樣,用兩個小圓點把左邊的時和右邊的分隔開。有幾時就寫幾再打兩個小圓點寫右邊的分。所要注意的是表示分的數要占兩個位置,不滿10分的要用0來占位。比如,9時5分,不滿 10分,我們就先寫0再寫5。(板書)

  出示第二個鐘面,你能讀、寫鐘面上的時間嗎?你是怎樣想出來的?四人一小組互相討論。

  討論好后,學生匯報。

  師生共同總結讀時間的方法:要讀出一個時間,要根據時針和分針的位置來共同確定。先看時針剛走過數幾就是幾時多,再看分針從12起走了幾個小格,就是幾分,這時鐘面上的時刻就是幾時幾分。

  6.時分關系。

  媒體出示鐘面,現在時針指向幾,分針指向幾,是幾時?(分針和時針重合,都指向12,是12時)

  再仔細觀察(媒體演示),分針和時針是怎樣走動的?同桌討論。(分針和時針是同時、同方向、不同速度地行走。時針從12轉到了12和1的正中間,時針轉過了半大格。同時分針從12轉到了6,也就是分針轉過的是整個鐘面的一半)

  通過多媒體演示分針、時針走動的畫面,讓學生在觀察、討論中,認識時分的關系。

  鐘面上表示的時間是幾時?(12點半,12時30分)

  媒體再演示,時針和分針現在又怎樣走動了?四人一組互相討論。(時針走到了數字1,分針走到了數字12,時針一共走了一大格,分針剛好走了一圈)

  這說明什么?(1時=60分)

  7.總結。

  三、鞏固練習

  1.做練習十五的第1題。

  你們會用今天學的方法看鐘嗎,這兒有個小朋友的時間安排,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小芳出場,畫外音: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好朋友小芳,我現在已經是小學生了,我要學會獨立生活。自從我學會看鐘以后,我的生活安排得有序多了,你能說出我什么時候干什么嗎?

  將練習中的四幅圖用電腦動畫、畫外音等創設情境,通過講述“小芳一天”的故事,從而巧妙地與所學內容聯系上。在情境中讓學生產生興趣,憑著興趣,自覺、自愿地學習,以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小芳講述自己的一天,請學生回答她的作息時間。

  看來大家都會讀時間,你們會寫時間嗎?請同學們把小芳一天的作息時間用兩種方法寫下來。

  寫好后,集體訂正。

  這是小芳一天的作息時間表,這樣的一天一定會有很多收獲的。希望同學們都能合理安排好時間,做時間的小主人。

  2.給小動物找座位。

  大家今天表現很不錯。老師有個好消息要告訴大家,森林樂園里要開聯歡會了,可是小動物還沒找到自己的位置,請同學們幫助找一找,要求小動物身上的時間與座位上的時間一樣。

  媒體出示:小動物身上的時間和椅子上的時間,請同學們給小動物對號入座。例如:4∶25=4時25分

  小松鼠怎么還沒有坐下呀?給它一把椅子,請一個同學寫出它的時間。

  3.“吃”水果,認時間。

  此處選取了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內容,通過給小動物找座位和“吃”水果,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感到非常快樂,從而真正體驗了學數學的樂趣。

  小松鼠非常的開心,是我們的小朋友們幫助了它。小松鼠為了感謝大家,準備了一些水果。有蘋果、梨子、香蕉、西瓜、草莓……它們好吃極了,忍不住讓人直流口水,但是它只想把水果送給表現好的小朋友,如果你能讀出鐘面上的時間,就把它送給你。

  投影展示各種水果鐘面,請同學們認時間。

  四、配樂朗誦

  在優美抒情的.音樂聲中,朗誦聲起。

  媒體出示一分鐘價值圖片,“世界上最寶貴的是時間,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你們看一分鐘能創造多少財富,做多少事情,時間的價值是多么巨大呀!小朋友們,對你們來說,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速度!時間就是力量!時間是人類所擁有的全部財富。希望你們珍惜每一分鐘,讀好今日書,成為明日才!

  讓學生在優美的樂曲聲中受到美的熏陶,體驗時間的價值。

  教學設計說明

  “認識時間”是在一年級上學期認識鐘表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的,由于時間是一個很抽象的概念,學生難以理解,因此,教學時,我注意選取富有情趣的學習素材并借助多媒體的輔助教學,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時間概念。教學伊始,我利用猜謎語的形式和課本的主題圖引入,使學生感受到時間與生活的關系,并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新授部分分為這幾個層次:首先,多媒體展示了一個鐘面,讓學生清楚地看到鐘面上有12個數、指針和格子。緊接著,通過圖像的閃爍及聲響效果,讓學生了解到12個數字把鐘面分成了12個大格,每個大格又被分成了5個小格。然后,再通過動態演示時針走一大格,分針走一小格的過程,讓學生清楚地認識了時和分。接著,通過動畫演示和色彩的變化,時針走一大格,分針正好走一周的過程,讓學生得出1時等于60分,較好地突破了本節課的重難點。最后通過 “小芳的一天”、給小動物找座位、“吃”水果,認時間這幾個活動來鞏固新知,貼近學生生活,體現了“生活數學”的新理念。

  專家評析

  這節課,首先教師能抓住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年齡特征來組織教材、制定目標。教學目標分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德育目標,符合新的課程標準與學生的認知規律。新課由猜謎導入,既能調動學生的求知欲,又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通過多媒體的演示,創設學生喜愛的情景,讓學生感到,時間與我們息息相關,在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問題,激發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其次,教學方法的采用,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既傳授知識,又培養能力,同時注意德育滲透。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多媒體的使用,使原來抽象的概念具體化、生動化,增強了學生的直觀認識,使學生很輕松地認識了鐘面,知道鐘面上一共有12個大格,60個小格,以及1小時等于60分等概念。

  第二,教師注意創設生動的情景,讓學生在情景中產生探索知識的動機,增強了學生對數學的親切感,體驗了用數學的樂趣。如,練習十五的第1題,通過配樂、畫外音等,培養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

  第三,能注重體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這節課里,教師多次給學生提供了充分參與數學活動的時間和空間,多次給他們討論、交流的機會,讓學生在討論交流中,分享成功的喜悅,從而更好地理解數學的基本知識,形成基本技能。

  最后由配樂朗誦結束全課,巧妙地進行了德育滲透。

【一年級認識時間練習教案】相關文章:

認識時間教案 《認識時間》教案05-10

認識時間教案03-08

《認識時間》教案06-17

《認識時間》教案06-05

倍的初步認識的練習教案08-25

認識時間教案模板05-15

《認識時間》的學習教案05-05

關于《認識時間》教案05-05

認識時間單位教案05-05

除法的初步認識練習課教案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