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地理上冊第三單元試題
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60分)
1.下列各項中,不屬于自然資源的是( )。
A.土地B.水泥C.森林D.水能
2.有關人類與自然資源的關系,敘述正確的是( )。
A.自然資源可以不斷開發利用,不必節約和保護
B.旱澇災害等都是人類不合理利用自然資源所致
C.可再生資源要注意保護和培育,才能永續利用
D.非可再生資源,應加以保護,嚴禁使用
3.對于我國自然資源的描述,正確的是( )。
A.我國自然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B.我國自然資源非常貧乏
C.我國自然資源總量豐富,但人均占有量嚴重不足
D.我國自然資源狀況十分樂觀
4.我國資源總量居世界首位的是( )。
A.森林總面積B.耕地總面積
C.水能資源儲藏量D.河流年徑流量
5.塑料袋主要是以石油為原料制成的。我國從2008年6月1日起正式實行塑料袋有償使用制度,并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限塑令”的頒布可以( )。
①增加塑料袋的使用 ②減少木材的使用量,保護森林資源 ③促使人們使用竹籃、布袋等替代品 ④節約能源和資源,保護環境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6.2013年“六五”世界環境日中國主題:“同呼吸共奮斗”,下列做法不符合該主題的是( )。
A.2013年我國“兩會”所有用紙都是用石頭做的再生紙,筆是由廢物綜合利用制成的
B.過節日時,給朋友們寫了好多張賀卡
C.推廣節能空調、高效照明燈具
D.加強植樹造林,提高森林覆蓋率
7.在土地上種莊稼,種了一季又一季,收獲了一年又一年,這說明( )。
A.土地是可再生資源
B.土地是非可再生資源
C.可再生資源可隨意使用,不用擔心其枯竭
D.土地的生產能力是不會下降的
8.下列措施有利于土地資源保護的是( )。
A.毀林開荒B.毀草造田
C.圍湖造田D.限制城市、工業用地
9.下列地形區中,耕地面積最廣闊的是( )。
A.四川盆地B.橫斷山區
C.內蒙古高原D.塔里木盆地
讀“我國四種農業生產地區示意圖”,完成第10~11題。
10.①②農業生產地區的土地利用類型主要是( )。
A.耕地B.林地
C.草地D.沙漠
11.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出發,④地最適宜發展的農業是( )。
A.種植業B.林業
C.水產養殖業D.畜牧業
12.符合我國自然資源分布特點的是( )。
A.水資源——華北多、西南少B.草地——東南多、西北少
C.林地——西北多、東北少D.耕地——東部多、西部少
13.漫畫反映的問題,在下列哪個地區突出( )。
小草的哀求
A.塔里木盆地B.長江中下游平原
C.內蒙古高原D.珠江三角洲
14.下列關于我國自然資源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我國自然資源多種多樣,各種資源都很豐富
B.我國土地資源豐富,林地、草地面積廣大
C.我國水資源的利用效率低,浪費現象嚴重
D.大量墾荒種糧是提高我國糧食產量的有效途徑
15.我國主要的淡水資源是( )。
A.河流水和湖泊水B.高山冰雪融水
C.大氣水D.地下水
16.造成我國水資源短缺的自然原因是( )。
A.水資源的時空分布不均B.水污染
C.社會經濟的發展D.人口增長過快
17.下圖長江武漢段徑流量的逐月變化能反映的地理規律是( )。
A.水資源南多北少
B.水資源空間分布不均
C.水資源時間分配不均
D.河流流量的年際變化
讀“我國部分流域人均水資源擁有量柱狀圖”,完成第18~19題。
18.該圖反映出我國水資源的分布特點是( )。
A.東多西少B.南多北少
C.東南多,西北少D.夏秋多,冬春少
19.針對圖中反映的水資源分布不均狀況,我們采取的措施為( )。
A.興建水庫B.引黃濟青
C.南水北調D.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
20.下列灌溉方式屬于節水農業的是( )。
A.大量使用農藥、化肥B.選擇耗水量大的農作物
C.采用大水漫灌、自流灌溉的灌溉方式D.推廣噴灌、滴灌技術
練習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了,我們必須好好來學習知識。對此初中頻道編輯為大家整理了初二年級上冊地理第四單元考試卷。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1.交通運輸自古有之。在現代,人們使用的交通運輸工具就更多了。下面四種交通運輸工具中,有一種不屬于現代交通運輸工具,你知道是哪一種嗎?( )
A.飛機 B.輪船 C.馬車 D.汽車
2.在我國,有許多城市是綜合交通運輸樞紐。下列城市,哪個是鐵路—水運樞紐呢?( )
A.烏魯木齊 B.武漢 C.濟南 D.北京
3.有一種運輸方式,它具有運量小,運費高,速度快的特點。這是哪一種運輸方式呢?( )
A.鐵路運輸 B.公路運輸 C.航空運輸 D.水路運輸
4.由于對地區經濟的發展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被人們形象地喻為經濟發展的“先行官”的是( )A.農業 B.工業 C.旅游業 D.交通運輸
5.鐵路線的命名方法有多種。下列鐵路線,哪一條是以起止點所在的省級行政單位的簡稱來命名的呢?( ) A.隴海線 B.湘黔線 C.蘭新線 D.京廣線
6.有關我國交通運輸網絡的分布,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東部地區交通運輸網稠密,西部地區稀疏
B.長江中下游一帶海陸空交通運輸網發達
C.我國現有的高速公路大部分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
D.西部還有部分省區未通公路
7.各種交通運輸方式中,你知道哪一種是我國最重要的運輸方式嗎?( )
A.鐵路運輸 B.公路運輸 C.水路運輸 D.航空運輸
8.九江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四大“米市”之一,你知道它當時與周邊聯系的主要方式是什么嗎?( )A.公路運輸 B.水路運輸 C.航空運輸 D.鐵路運輸
9.哪一種經濟作物,是我國南方和北方都有較大面積種植的呢?( )
A.甜菜 B.油菜 C.棉花 D.水稻
10.下列哪個地區,農作物僅能一年一熟呢?( )
A.成都平原 B.華北平原 C.東北平原 D.珠江三角洲
11.我國人口眾多,對糧食的需要量很大,因此在許多地區建立了商品糧基地。下列平原中,不屬于商品糧基地的是( )A.三江平原 B.鄱陽湖平原 C.華北平原 D.成都平原
12.位于暖溫帶、半濕潤地區,普遍種植小麥和玉米,且是全國三大棉區之一。你知道這是哪個地區嗎?( )A.東北平原 B.華北平原 C.長江中下游平原 D.新疆南部
13.我國有四大牧區,它們在自然條件方面的共同特征是( )
A.濕潤、半濕潤的平原,水源豐富 B.河湖眾多
C.降水較少,有廣闊的天然草場 D.地形陡峭,水土易流失
14.我國農業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也面臨人口、耕地、環境等問題的嚴峻挑戰。你認為我國農業今后發展的方向應是( )
A.努力開墾荒地、林地,增加耕地面積
B.增加農產品進口量,滿足人們生活需要
C.增加農業人口的數量,以增加糧食產量
D.建立商品糧基地,發展多種經營,發展優質、高產、高效農業
15.下列生產過程,不屬于工業生產過程的是( )
A.開采鐵礦 B.將大米加工成雪米餅
C.生產化肥、農藥 D.人工養殖珍珠
16.按生產產品的不同,工業有重工業和輕工業之分。下列工業部門,屬于輕工業的是( )
A.機械工業 B.食品工業 C.石油化工 D.鋼鐵工業
17.工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以下說法哪個是對的?( )
A.工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 B.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導
C.工業與我們的日常生活關系不大 D.工業生產水平對農業影響不大
18.以下有關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分布與發展特點,說法正確的是( )
A.呈現出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點
B.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多依附于中小城市
C.地理位置不同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其產業開發重點都相同
D.沿海地區多發展與軍工有密切關系的高新技術產業
19.工業布局要求合理。你認為下列哪個地區最適宜發展制糖工業呢?( )
A.華北平原 B.東北平原 C.青藏高原 D.長江中下游平原
20.與傳統工業相比,高新技術產業有自己的特點。你知道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最重要條件是什么嗎?( )
A.自然資源豐富 B.科技力量雄厚 C.位置優越 D.勞動力資源充足
二、綜合題(共40分)
21.(12分)讀漫畫“愁”,完成下列問題。
(1)地球母親為何發愁?
(2)這幅漫畫揭示了世界各國共同關心的問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國是否存在這些問題?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解決這些問題的主要途徑有哪些?
22.(12分)讀漫畫,完成下列問題。
(1)漫畫A反映的問題是________,解決的措施有________。
(2)漫畫B反映的問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決的措施有______。
(3)漫畫C反映的問題是_____________,針對我國土地利用存在的問題,制定的土地基本國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8分)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當今,全球約有60%的地區水資源緊張。北京市年均需水41.2億噸,而來水量只有18億噸。這是北京地區每個人面臨的嚴峻現實。
(1)北京的人均水量約為全國人均水量的________,約為世界人均水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北京的水資源狀況是__________________,北京的主要供水源是________。
(3)北京地區嚴重缺水的人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然原因是_______
(4)解決北京地區水資源短缺的主要途徑有________________。
24.(8分)閱讀下面的材料,并結合漫畫“不同輩分的井深”,分析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我國約90%的煤炭資源分布在秦嶺以北地區;華北地區耕地約占全國耕地總面積的23%,水資源總量約占全國的3.8%。
材料二:我國農田灌溉水的利用率為25%~40%,工業用水重復使用率為20%~30%。
(1)材料一說明我國資源存在的問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說明我國水資源利用的問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在于目前我國生產技術和管理水平相對落后。
(3)漫畫中反映的問題是( )。
A.人多力量大,打井深
B.人口急劇增加是水資源短缺的.重要原因
C.人們打井的技術越來越先進
D.地下水是使用最多的水資源
(4)請你根據以上材料中說明的問題和漫畫中反映的問題簡要說明作為21世紀的中學生應該怎么做。
歡迎大家去閱讀由小編為大家提供的秋期八年級地理上冊第三單元試題大家好好去品味了嗎?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加油哦!
要想提高成績,我們還需要對所學的知識點進行練習。因此,小編精心準備了這篇初二年級上地理第三單元考試試卷,以供大家參考。
一、選擇題(每空2分,共44分)
1.判斷以下幾項內容中,哪一項不是自然資源?()
A.空氣B.魚C.水D.書本
2.下列自然資源,全部屬于可再生資源的是
A.石油、森林、煤炭、太陽能B.鐵礦、天然氣、鈾礦、陽光
C.陽光、土地、水、草原D.森林、水、天然氣、鐵礦
3.下列自然資源中屬于不可再生資源的是()
A.生物資源B.礦產資源C.水資源D.氣候資源
4.下列關于我國自然資源的敘述正確的是()
A.礦產資源總量豐富,但種類不齊全
B.資源總量大,人均占有量小
C.對資源的開發利用成績顯著,沒有浪費
D.我國自然資源狀況十分樂觀
5.我國自然資源人均占有量不斷減少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資源數量有限,難以大量增加
B.自然資源不可再生,用一點少一點
C.我國人口不斷增加,數量眾多
D.自然資源開發利用不合理,浪費嚴重
6.對我國土地資源描述正確的是()
A.我國土地資源豐富,沒有后顧之憂
B.我國人均耕地資源豐富
C.我國土地資源構成比例不合理,而且分布不均
D.我國難利用的土地資源比可利用的土地資源多
7.有關我國耕地的說法正確的是()
A.水田與旱地的分界線是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分界線
B.水田分布在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的地區
C.旱地分布在年降水量200至400毫米之間的地區
D.我國耕地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部地區
8.下列哪一項不是我國土地資源開發利用中的主要問題()
A.耕地破壞,水土流失嚴重
B.草場超載,草質下降
C.過度開墾、放牧,引起土地荒漠化
D.土地價格過低
9.我國人與地突出的問題是()
A.國土面積大,耕地總面積很小
B.后備耕地資源豐富
C.人口增長迅速,人均耕地越來越少
D.草場過度放牧,草地遭受破壞,數量減少
10.我國把“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作為基本國策,主要原因是()
A.土地資源分布不均
B.土地資源不可再生
C.土地資源多種多樣
D.人口多耕地少
11.我國主要的淡水資源是()
A.江河湖泊水B.高山冰雪融水C.大氣水D.地下水
12.我國水資源的空間分布特點是()
A.北方多,南方少B.西北多,西南少
C.南方多,北方少D.東北多,西南少
13.解決水資源地區分布不均的有效辦法之一是()
A.興修水庫B.節約用水C.跨流域調水D.開發地下水
14.我國水資源時間分布的特點是()
A.冬春多,夏秋少B.冬春少,夏秋少
C.東部多,西部少D.東部少,西部多
15.調節河水水量季節變化的有效措施是()
A.興修水庫B.節約用水C.跨流域調水D.防止水污染
16.我國水稻種植相對集中分布在()
A.長江以南B.黃河以南C.秦嶺_淮河以南D.陰山_遼河以南
17.我國林地主要分布在()
A.濕潤區B.半濕潤區C.半干旱區D.干旱區
18.下列做法,不利于節水的是()
A.自流灌溉B.噴灌C.滴灌D.生活用水,一水多用
19.南水北調工程東線方案的主要優勢是()
A.輸水線路較短B.人口少,最為經濟
C.可以利用已有河道及天然湖泊D.南高北低方便引水
20.近年來北方冬季頻繁發生沙塵暴,這是()發展的表現
A.水土流失B.荒漠化C.氣候驟變D.亂占耕地
21.隨著人口的增長和社會經濟的發展,總量越來越少,甚至有可能枯竭的自然資源是()
A.土地資源B.氣候資源C.生物資源D.礦產資源
22.我國人均耕地占有量相當于世界人均值的約()
A.1/2B.1/3C.1/4D.1/5
【八年級地理上冊第三單元試題】相關文章:
語文上冊第三單元試題05-08
初二八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試題08-20
八年級地理上冊第三章單元試題09-30
七年級(上冊)地理第三單元試題09-27
初二語文上冊第三單元試題08-17
初中上冊英語第三單元試題03-06
關于八年級地理上冊第三章單元試題10-01
第三單元試題04-08
初二上學期地理第三單元試題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