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歷史下冊試題匯編
班級姓名考號
1.有人說:“隋朝,猶如一顆流星劃過歷史的夜空,時間雖然短暫卻光芒四射。”下列對光芒四射理解不正確的是()
A.滅掉陳,使南北重歸統一B.隋煬帝的勵精圖治
C.隋朝時我國科舉制度正式誕生D.開鑿大運河,促進南北經濟發展2.隋唐時期,國家新設置的政治制度中,最突出的是()A.三省六部制,皇帝制B.中央集權制,科舉制C.中央集權制,郡縣制D.三省六部制,科舉制3.魏晉以后、隋唐之前,把持了中央和地方政權的是()
A.中小地主子弟B.出身卑微但有學識的人C.世族門閥D.庶族子弟4.現在世界各地凡華人居住的地方多被稱為“唐人街”,中國人常被稱為“唐人”。這些名稱的由來是因為()
A.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望B.中國人是唐朝人的后代C.唐朝時許多絲綢運往國外D.唐朝時中國才開始對外交往5.當代史學家郭沫若稱贊一位封建皇帝的統治時說:“政啟開元,治宏貞觀。”這位封建皇帝是()A.唐高祖B.唐太宗C.唐玄宗D.武則天6.穩定了武則天后期動蕩政局的皇帝是()
A.唐太宗B.唐玄宗C.唐高祖D.唐高宗7.“開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訛,不六七年間,天下大理。”“天下大理”的局面被譽為A.開皇之治B.開元盛世C.貞觀之治D.文景之治8.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三人治理國家時共同注意的問題是()
A、善于納諫B、輕徭薄賦C、重用人才D、減輕刑罰9.如果我們想去日本探尋中日友好的實物見證,可以去()A、唐招提寺B、大昭寺C、大雁塔D.那爛陀寺10.有四位同學對學過的隋唐史進行概括,你認為其中較為準確的是()
A.中華文明的起源B.中華民族大融合C.繁榮與開放的社會D.的衰弱
11.歷史影視作品是對歷史進行的藝術加工,但必須尊重歷史事實。某攝制組正在拍攝一部以盛唐歷史為背景的電視劇,下列場景符合歷史事實的是()
①外國客人在長安城內經商②新創的釉彩陶以青、綠、黃為主色調③農民在長安的坊里出售農產品④皇帝乘船經大運河到揚州體察民情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12.唐朝時期,日本10多次派遣唐使到中國的主要目的是()
A.傳播先進的日本文化B.加強兩國間的友誼C.學習中國的先進文化D.求取佛教經義
13.“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根據詩歌內容,判斷出詩歌作者生活的歷史時期()
A.南北朝B.唐朝C.五代十國D.南宋
14.金庸在《天龍八部》中有一段描寫丐幫幫主喬峰與群雄相斗的慘烈文字,導火索是群雄發
現了喬峰是契丹人的身世,發生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A、當時契丹與北宋沖突加劇,雙方處于戰爭狀態B、丐幫幫規不允許契丹人做幫主C、因為喬峰欺騙了大家D、有人嫉妒喬峰,想找借口把他除去15.中國經濟重心南移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從唐朝中后期開始,最后完成于A.隋朝B.唐朝C.北宋D.南宋
16.瓦舍在宋代城市盛行,主要是因為()A.士大夫的提倡B.市民階層不斷壯大C.農民的需要D.達官貴人的需要17.郭靖和楊康是金庸膾炙人口的小說《射雕英雄傳》中的兩個重要人物。請分析,他們名字中的“靖”“康”與下列哪一歷史事件有直接關系
A.金滅遼B.澶淵之盟C.金滅北宋D.元滅西夏18.后人仿照杜甫憑吊諸葛亮的詩句“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所寫的“出師未捷身冤死,常使后人淚滿襟”的詩句表達了后人對哪位歷史人物的痛惜、懷念和敬仰之情?()A.岳飛B.文天祥C.寇準D.秦檜
19.在現代社會中,刷卡消費已經成為一種時尚,但是紙幣仍然在流通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世界上最早的紙幣出現于()
A.唐朝長安B.北宋東京C.北宋四川D.南宋臨安
20.右圖是蒙古錢幣,錢幣中人物的貢獻是()①統一蒙古各部②建立蒙古政權
③正式定國號為元④滅亡南宋,完成統一A、①②B、②③C、①④D、①②③
三、材料解析題(共30分)
21.閱讀下列材料:(6分)材料一
第1頁(共8頁)七年級歷史試卷第2頁(共8頁)
☆☆☆☆☆☆☆☆☆☆☆☆☆☆☆☆☆☆☆☆☆☆☆☆☆☆☆☆☆☆☆☆☆☆☆☆☆☆☆☆☆☆☆☆☆☆☆☆☆☆☆☆☆☆☆☆☆☆☆☆☆☆☆☆☆☆☆☆☆☆☆☆☆☆☆☆☆☆☆☆☆☆☆☆☆☆☆☆☆☆☆☆☆☆☆☆☆☆☆☆☆☆☆☆☆☆☆☆☆☆☆☆☆☆☆☆☆☆☆☆☆☆☆☆☆☆☆☆☆☆☆☆☆☆☆☆☆☆☆☆☆☆☆☆☆☆☆☆☆☆☆☆☆☆☆☆☆☆☆☆☆☆☆☆☆☆☆☆☆☆☆☆☆☆☆☆☆☆☆☆☆☆☆☆☆☆☆☆☆☆☆☆☆☆☆☆☆☆☆☆☆☆☆☆☆☆☆☆☆☆☆☆☆☆☆☆☆☆☆☆☆☆☆☆☆☆☆☆☆☆☆☆☆☆☆☆☆☆☆☆☆☆☆☆☆☆☆☆
閱讀元朝疆域圖,請回答:
材料二“外甥是先皇帝的舅宿親,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合同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樂。”——吐蕃贊普尺帶珠丹給唐朝皇帝的書信請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唐朝與哪個民族的友好關系?請列舉唐朝與這個民族密切交往的兩個事
例。(3分)
1.元朝的建立者是誰?元朝是在攻滅哪一個政權后,在哪一年統一全國的?(3分)
(2)材料一中的兩人對發展漢藏關系作出了哪些貢獻?(2分)
2.元朝時,在地方設立什么機構進行管轄?我國省級行政區的設置開始于哪一個朝代?(2分)
(3)以上這些史料說明了什么問題?(1分)
3.元朝時在中央設置什么機構管理西藏?當時臺灣叫什么名稱、隸屬哪一機構管轄?(3分)
22.閱讀下列材料:(7分)
23、圖中學史(共11分)
第3頁(共8頁)七年級歷史試卷第4頁(共8頁)
················
···
·線·····號···考································名··姓封······························級····班········密····················
第5頁(共8頁)
2011—2012學年第二學期期中考試
七年級歷史試卷答案
一、選擇題(每題1分,共40分)
三、材料解析(共28分)
21,(1)吐蕃。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唐高宗冊封松贊干布為駙馬都尉、西海郡王。(3分)(2)對加強漢藏兩族的聯系,發展漢藏經濟作出了很大貢獻。(2分)(3)說明漢藏關系密切、友好。(1分)
22.(1)南方勞動力大幅度增加;南方是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南方稻米產量舉足輕重。
(2)經濟中心南移。(3)北方戰亂較多,南方相對和平穩定。北人南遷,帶去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工具。江南統治者重視發展農業。南方生產條件和自然條件優越。南北方勞動人民辛勤耕耘,共同開發了江南。23、圖中學史(共10分)
七年級歷史試卷第6頁(共8頁)
1.元世祖忽必烈(1分);元朝是在攻滅南宋流亡政權后,在1279年統一全國的(2分)。2.在地方設立行中書省(簡稱“行省”或“省”)進行管轄。(1分)我國省級行政區的設置開始于元朝。(1分)
3.元朝時在中央設置宣政院管理西藏。(1分)當時臺灣叫琉球,隸屬澎湖巡檢司。(2分)4.元朝時,把包括邊疆少數民族在內的全國各地區都統一置于中央管轄之下,中央與地方、中原與邊疆的聯系大大加強,促進了民族大融合。(2分)
24(1)明朝明太祖(朱元璋)(2)幫助皇帝處理朝廷政務,六部直接對皇帝負責。(3)皇帝直接控制了朝廷的軍政大權,加強了君權。
第7頁(共8頁)七年級歷史試卷第8頁(共8頁)☆☆☆☆☆☆☆☆☆☆☆☆☆☆☆☆☆☆☆☆☆☆☆☆☆☆☆☆☆☆☆☆☆☆☆☆☆☆☆☆☆☆☆☆☆☆☆☆☆☆☆☆☆☆☆☆☆☆☆☆☆☆☆☆☆☆☆☆☆☆☆☆☆☆☆☆☆☆☆☆☆☆☆☆☆☆☆☆☆☆☆☆☆☆☆☆☆☆☆☆☆☆☆☆☆☆☆☆☆☆☆☆☆☆☆☆☆☆☆☆☆☆☆☆☆☆☆☆☆☆☆☆☆☆☆☆☆☆☆☆☆☆☆☆☆☆☆☆☆☆☆☆☆☆☆☆☆☆☆☆☆☆☆☆☆☆☆☆☆☆☆☆☆☆☆☆☆☆☆☆☆☆☆☆☆☆☆☆☆☆☆☆☆☆☆☆☆☆☆☆☆☆☆☆☆☆☆☆☆☆☆☆☆☆☆☆☆☆☆☆☆☆☆☆☆☆☆☆☆☆☆☆☆☆☆☆☆☆☆☆☆☆☆☆☆☆☆☆☆☆☆☆☆☆☆☆☆☆☆☆☆☆☆☆
七年級歷史下冊試題篇二:七年級下歷史期中考試試卷(含答案)
····················線··························
··································封···
·密··
······································2011—2012學年第二學期聯考期中考試七年級歷史試卷一、選擇題(請把每道題的正確選項寫在答題卡內,每題1分,共40分)1.有人說:“隋朝,猶如一顆流星劃過歷史的夜空,時間雖然短暫卻光芒四射。”下列對光芒四射理解不正確的是()A.滅掉陳,使南北重歸統一B.隋煬帝的勵精圖治C.隋朝時我國科舉制度正式誕生D.開鑿大運河,促進南北經濟發展2.隋唐時期,國家新設置的政治制度中,最突出的是()A.三省六部制,皇帝制B.中央集權制,科舉制C.中央集權制,郡縣制D.三省六部制,科舉制3.魏晉以后、隋唐之前,把持了中央和地方政權的是()A.中小地主子弟B.出身卑微但有學識的人C.世族門閥D.庶族子弟4.現在世界各地凡華人居住的地方多被稱為“唐人街”,中國人常被稱為“唐人”。這些名稱的由來是因為()A.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望B.中國人是唐朝人的后代C.唐朝時許多絲綢運往國外D.唐朝時中國才開始對外交往5.當代史學家郭沫若稱贊一位封建皇帝的`統治時說:“政啟開元,治宏貞觀。”這位封建皇帝是()A.唐高祖B.唐太宗C.唐玄宗D.武則天6.穩定了武則天后期動蕩政局的皇帝是()A.唐太宗B.唐玄宗C.唐高祖D.唐高宗7.“開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訛,不六七年間,天下大理。”“天下大理”的局面被譽為A.開皇之治B.開元盛世C.貞觀之治D.文景之治8.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三人治理國家時共同注意的問題是()A、善于納諫B、輕徭薄賦C、重用
人才D、減輕刑罰9.如果我們想去日本探尋中日友好的實物見證,可以去()A、唐招提寺B、大昭寺C、大雁塔D.那爛陀寺10.有四位同學對學過的隋唐史進行概括,你認為其中較為準確的是()A.中華文明的起源B.中華民族大融合C.繁榮與開放的社會D.的衰弱11.歷史影視作品是對歷史進行的藝術加工,但必須尊重歷史事實。某攝制組正在拍攝一部以盛唐歷史為背景的電視劇,下列場景符合歷史事實的是()①外國客人在長安城內經商②新創的釉彩陶以青、綠、黃為主色調③農民在長安的坊里出售農產品④皇帝乘船經大運河到揚州體察民情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12.唐朝時期,日本10多次派遣唐使到中國的主要目的是()A.傳播先進的日本文化B.加強兩國間的友誼C.學習中國的先進文化D.求取佛教經義13.“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根據詩歌內容,判斷出詩歌作者生活的歷史時期()A.南北朝B.唐朝C.五代十國D.南宋14.金庸在《天龍八部》中有一段描寫丐幫幫主喬峰與群雄相斗的慘烈文字,導火索是群雄發現了喬峰是契丹人的身世,發生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A、當時契丹與北宋沖突加劇,雙方處于戰爭狀態B、丐幫幫規不允許契丹人做幫主C、因為喬峰欺騙了大家D、有人嫉妒喬峰,想找借口把他除去
15.中國經濟重心南移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從唐朝中后期開始,最后完成于
A.隋朝B.唐朝C.北宋D.南宋班級姓名考號
第1頁(共8頁)七年級歷史試卷第2頁(共8頁)
16.瓦舍在宋代城市盛行,主要是因為()
A.士大夫的提倡B.市民階層不斷壯大C.農民的需要D.達官貴人的需要
17.郭靖和楊康是金庸膾炙人口的小說《射雕英雄傳》中的兩個重要人物。請分析,他們名字中的“靖”“康”與下列哪一歷史事件有直接關系
A.金滅遼B.澶淵之盟C.金滅北宋D.元滅西夏
18.后人仿照杜甫憑吊諸葛亮的詩句“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所寫的“出師未捷身冤死,常使后人淚滿襟”的詩句表達了后人對哪位歷史人物的痛惜、懷念和敬仰之情?()
A.岳飛B.文天祥C.寇準D.秦檜
19.在現代社會中,刷卡消費已經成為一種時尚,但是紙幣仍然在流通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世界上最早的紙幣出現于()
A.唐朝長安B.北宋東京C.北宋四川D.南宋臨安
20.右圖是蒙古錢幣,錢幣中人物的貢獻是()
①統一蒙古各部②建立蒙古政權
③正式定國號為元④滅亡南宋,完成統一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①②③
三、材料解析題(共30分)
21.閱讀下列材料:(6分)
材料一
材料二“外甥是先皇帝的舅宿親,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合同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樂。”
——吐蕃贊普尺帶珠丹給唐朝皇帝的書信
請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唐朝與哪個民族的友好關系?請列舉唐朝與這個民族密切交往的兩個事例。(3分)
(2)材料一中的兩人對發展漢藏關系作出了哪些貢獻?(2分)
(3)以上這些史料說明了什么問題?(1分)
第3頁(共8頁)七年級歷史試卷第4頁(共8頁)
····················線··························
··································封···
·密··
······································班級姓名考號材料二朝廷在故都(東京開封)時,實行東南財賦,而吳(江蘇)中又為東南根柢。語曰“蘇湖熟,天下足”。請回答:(1)上述材料反映南方經濟有哪些發展?(3分)(2)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國古代經濟發展出現了什么重大變化?(1分)(3)南方經濟發展的原因是什么?(3分)23、圖中學史(共11分)閱讀元朝疆域圖,請回答:1.元朝的建立者是誰?元朝是在攻滅哪一個政權后,在哪一年統一全國的?(3分)2.元朝時,在地方設立什么機構進行管轄?我國省級行政區的設置開始于哪一個朝代?(2分)3.元朝時在中央設置什么機構管理西藏?當時臺灣叫什么名稱、隸屬哪一機構管轄?(3分)4.元朝疆域空前遼闊,它對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有何作用?(3分)24.閱讀下列材料,正確回答問題:罷丞相不設,析中書省之政歸六部,以尚書任天下事,侍郎貳(副)之,而殿閣大學士只備顧問,
帝方自操威柄,學士鮮所參決。
——《明史·職官志》
第5頁(共8頁)七年級歷史試卷第6頁(共8頁)
(1)材料反映了哪一朝代官制的變化?文中的“帝”指誰?(2分)
(2)六部有什么作用?它對誰負責?(2分)
(3)上述史料所說的機構變化起了什么作用?(2分)
2011—2012學年第二學期期中考試
七年級歷史試卷答案
一、選擇題(每題1分,共40分)
三、材料解析(共28分)
21,(1)吐蕃。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唐高宗冊封松贊干布為駙馬都尉、西海郡王。(3分)
(2)對加強漢藏兩族的聯系,發展漢藏經濟作出了很大貢獻。(2分)
(3)說明漢藏關系密切、友好。(1分)
22.(1)南方勞動力大幅度增加;南方是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南方稻米產量舉足輕重。
(2)經濟中心南移。(3)北方戰亂較多,南方相對和平穩定。北人南遷,帶去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工具。江南統治者重視發展農業。南方生產條件和自然條件優越。南北方勞動人民辛勤耕耘,共同開發了江南。
23、圖中學史(共10分)
1.元世祖忽必烈(1分);元朝是在攻滅南宋流亡政權后,在1279年統一全國的(2分)。
2.在地方設立行中書省(簡稱“行省”或“省”)進行管轄。(1分)我國省級行政區的設置開始于元朝。(1分)
3.元朝時在中央設置宣政院管理西藏。(1分)當時臺灣叫琉球,隸屬澎湖巡檢司。(2分)
4.元朝時,把包括邊疆少數民族在內的全國各地區都統一置于中央管轄之下,中央與地方、中原與邊疆的聯系大大加強,促進了民族大融合。(2分)
24(1)明朝明太祖(朱元璋)(2)幫助皇帝處理朝廷政務,六部直接對皇帝負責。(3)皇帝直接控制了朝廷的軍政大權,加強了君權。
第7頁(共8頁)七年級歷史試卷第8頁(共8頁)
七年級歷史下冊試題篇三: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下冊期末試卷及答案
七年級歷史科期末考試題
說明:本卷為開卷考試卷,答題時可參閱教材或其他資料,必須獨立完成,不得傳遞資料或討論,否則以作弊論處。考試時間60分鐘,滿分10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3分,共6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正確選項的英文字母代號填入下表)
1、隋朝末年,家住余杭的商人,想通過最便捷的方式去洛陽,應選擇的最佳出行方式是
A、乘馬車B、坐牛車C、乘船D、坐人力轎子
2、“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描繪的盛世景象是
A、文景之治B、貞觀之治C、開元盛世D、康乾盛世
3、海關是現在國家管理對外貿易的機構。宋朝時相當于海關的機構是
A、瓦子B、圈子C、市舶司D、勾欄
4、某博物館通過考試招聘管理員,其中一道考題是:請將下列四件文物按手工業工藝品歸類,正確的一組是
①②③④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
5、元朝民謠“胡人有婦解漢音,漢女亦解調胡琴”,根本上反映的是...
A、少數民族婦女會說漢語B、漢族女子會彈奏少數民族胡琴
C、出現了民族融合的現象D、漢族與少數民族互學語言樂器
6、我國古代行政區劃變化多樣。今天的省,是從()的行省承襲而來
A、唐朝B、元朝C、明朝D、清朝
7、“石油”是當今世界重要的能源,被稱為“工業血液”。下列哪部作品曾預言“石油”在未來“必大行于世”
A、《天工開物》B、《夢溪筆談》C、《本草綱目》D、《農政全書》
8、請你用情誦讀:“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說一說這一詞句的特點:
A、氣勢豪邁,雄健奔放B、感情真摯,清新自然
C、直白如話,通俗易懂D、語言凝重,技巧高超
9、“舟師識地理,夜則觀星,晝則觀日,陰晦則觀指南針”,這種現象最早出現在
A、戰國B、漢朝C、北宋D、明朝
10、右圖是明代某機構的官印,這一機構是
A、錦衣衛B、東廠C、西廠D、軍機處
11、李小二是明代的讀書人,他寒窗苦讀,準備參加科舉考試,
以求取功名,他必讀的書目有
A、《史記》B、唐詩C、宋詞D、四書五經
12、下列哪位人物屬于反抗外來侵略的民族英雄
ABCD
13、下列哪項不屬努爾哈赤與成吉思汗的共同之處
A、統一本民族各部落B、建立民族政權
C、推動本民族的發展D、先后統一中國
14、某劇組拍攝電視劇《乾隆皇帝》,不能出現的場景是
A、組織兩次雅克薩之戰B、粉碎大、小和卓叛亂
C、妥善安置土爾扈特部D、撒銷議政王大臣會議
15、“黑龍江和烏蘇里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都是中國的領土。”其法律依據是
A、設置臺灣府B、《尼布楚條約》C、雅克薩之戰D、清朝的疆域圖
16、祈愿是藏傳佛教最重要的佛事活動之一。據媒體報道第十一世班禪額爾德尼·確吉杰布于5月21日在北京雍和宮主持了為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遇難同胞舉行的祈愿。清朝冊封班禪封號的是
A、皇太極B、順治帝C、康熙帝D、乾隆帝
17、下列歷史人物中最有可能吃到花生、玉米、馬鈴薯的是
A、李白B、司馬光C、忽必烈D、宋應星
18、明朝中后期出現了“機戶出資,機工出力”的現象,其反映的實質是
A、自給自足的封建小生產B、資本主義性質的生產關系
C、明朝的大商人很多D、明代一些手工業部門規模很大
19、某校歷史興趣小組的同學上網收集了以下幾幅圖,準備進行探究性學習,他們可能探究
的主題是
故宮博物院八達嶺長城《天工開物》封面及插圖
A、昌盛的秦漢文化B、輝煌的隋唐文化
C、燦爛的宋元文化D、時代鮮明的明清文化
20、下列中國古典小說的章節標題中,出自《紅樓夢》的是
A、孫行者大鬧黑風山B、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C、梁山泊義士尊晃蓋D、曹操煮酒論英雄
二、識圖題(共10分)
21、讀右圖,請回答:
(1)右圖故事出自哪個時期的哪部作品?其作者是誰?(3分)
(2)請你簡介這部作品的內容梗概(4分)
(3)通過對作品梗概的了解,你感到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感?(3分)
三、材料題:(14分)
22、材料一:材料二:
榜葛剌國王用大象將明朝使臣接到王宮
材料三:……期間,將中國的7大類22種產品輸入亞非各國,換回各國的貨物11大類191種,出口品類多為基本生活用品,而進口類多為奢侈品,無怪乎史書形容鄭和船隊的載貨物“堆積如山”謂之“寶船”……
——人教版《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教學參考書
請回答:
(1)以上三則材料反映的是哪個朝代的哪一重大歷史事件?(2分)
(2)據材料一歸納這一航海事件的特點。(4分)
(3)據材料二和所學相關知識,請以鄭和的身份,用第一人稱(我或我們)描述當年到榜
葛剌國時的所見所聞。(6分)
(4)據材料三,談談這一事件的歷史意義。(2分)
四、簡答題(共16分)
23、隨2008年奧運會的臨近,北京已成為全世界矚目的焦點。讓我們再次共同了解北京,
宣傳北京,為北京奧運盡一份力量。
1、假如你是一名奧運自愿者導游,請你向外國朋友介紹北京的歷史沿革。
(1)北京是我國的六大古都之一,曾定都北京的朝代有、、。
最早把北京作為全國性政治中心的少數民族是;1421年明成祖遷都北京時,
在的基礎上修建了北京城。(5分)
(2)請你介紹北京的文化魅力:北京在故宮又叫(1分),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
組織評定為世界文化遺產,因為故宮??(請介紹三點原因,共6分)
2、談談你對奧林匹克精神的理解。(2分)
3、請你為北京奧運寫一句公益廣告。(2分)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3分,共60分)
21、(1)元朝《竇娥冤》關漢卿(3分)
(2)作品描寫了一個孤苦無依的年輕婦女竇娥,遭無賴陷害,反被賄的貪官判處。竇娥的冤情無處伸張,臨死發出誓愿:她的鮮血要濺在刑場的旗桿白練上,六月天飄起漫天大雪。(4分)
(3)參考一:寄托了作者鮮明的愛憎,反映了廣大人民伸張正義、懲治邪惡的愿望和反抗精神。參考二:揭露了元代吏治的殘酷,反映了當時的社會,歌頌了竇娥的善良心靈(3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
三、材料題:(14分)
(1)明朝,鄭和下西洋(2分)
(2)時間早、航海規模大、次數多,到達地區的范圍廣,在世界航海史上是空前的,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滿分4分,答對三點給滿分4分,答對二點給3分,答對一點給2分)
(3)我們到榜葛剌時,當時的榜葛剌國王派上千騎兵,到海邊歡迎我們的到來,然后用大象把我們接到王宮外的廣場,并親自在廣場主持盛大的歡迎儀式,非常之隆重,就象過盛大的節日一樣,之后把我們迎入王宮,設宴款待??(言之有理即給分,6分)
(4)促進了中國和亞非各國的經濟交流,加強了我國和亞非各國的友好關系。(2分)
四、簡答題(共16分)
23、
1、(1)金、元、明、清等;蒙古;大都(一空一分,共5分)
(2)紫禁城(1分);因為:①它是當今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建筑最雄偉、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和古建筑群。②規模大;③構造嚴謹;④裝飾精美,⑤文物之眾多;⑥在中國古建筑中絕無僅有,是世界著名的皇宮建筑群等。(言之有理即給分,每一方面2分,共6分)
2、奧林匹克精神主要有:①和平與友誼的精神。②尊崇公正、平等、競爭的精神。③追求人體健美的精神。④以取勝為快的追求奮進精神。⑤更高、更快、更強;⑥積極拼搏的精神等等(答對一點即給滿分,共2分)
3、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手拉手,和平友誼”等(酌情給分,共2分)
“
【七年級歷史下冊試題】相關文章:
七年級歷史下冊試題02-27
七年級下冊歷史試題03-01
七年級歷史下冊期末試題05-21
七年級下冊歷史考試題02-17
七年級歷史下冊期中模擬試題06-23
七年級歷史下冊期中試題及答案04-16
七年級歷史下冊材料題暑期練試題06-22
七年級下冊歷史暑假作業測試題06-12
關于七年級歷史下冊期中檢的測試題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