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歸總問題應用題及答案

時間:2024-11-20 23:34:47 晶敏 試題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關于歸總問題應用題及答案(精選10套)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生活中,我們都經常看到練習題的身影,多做練習方可真正記牢知識點,明確知識點則做練習效果事半功倍,必須雙管齊下。那么一般好的習題都具備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歸總問題應用題及答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歸總問題應用題及答案 1

  1.要修一條公路,原計劃每天修450米,80天完成。現在要求提前20天完成,平均每天應多修多少米?

  分析:要求平均每天多修多少米,必須知道實際每天修多少米,要求實際每天修多少米,又要先求出這條公路的總長和實際修多少天。

  解: 450×80÷8020)-450

  =450×80÷60450

  =36000÷60450

  =600-450

  =150(米)

  答:平均每天應多修150.

  2. 農具廠生產一批農具,原計劃每天生產120件,28天可以完成任務,實際每天多生產了20件,這樣可以提前幾天完成任務?

  分析:要求提前幾天完成任務,先要求出實際生產了多少天,要求實際生產了多少天,又要求出這批農具一共有多少件。

  解: 28-120×28÷(120+20)

  =28-120×28÷140

  =28-3360÷140

  =28-24

  =4(天)

  答:可以提前4天完成任務.

  3. 面粉廠用汽車裝運一批面粉,原計劃用每輛裝24袋的汽車9輛15次可以運完,現在改用每輛裝30袋的汽車6輛來運,幾次可以運完?

  分析:要求幾次可以運完,先要求出運的這批面粉共有多少袋。

  解:24×9×15÷30÷6

  =216×15÷30÷6

  =3240÷30÷6

  =18(次)

  答:18次可以運完.

  4. 修一條公路,原計劃每天工作7.5小時,8個人6天可以修完,實際增加了2個工人,準備4天完成,這樣每天要工作幾小時?

  分析:要求每天工作幾小時,先要求出這條公路的總工作量,即由1個工人來做共需要多少小時,再求最后問題。

  解:7.5×8×6÷4÷(8+2)

  =7.5×8×6÷4÷10

  =60×6÷4÷10

  =360÷4÷10

  =9(小時)

  答:每天要工作9小時.

  5. 一項工程,預計30人15天可以完成任務。工作4天后,又增加3人。如果每人工作效率相同,這樣可以提前幾天完成任務?

  分析:要求提前幾天完成任務,必須知道實際工作的天數。要求實際工作天數,又要先求工作4天后,余下的`工作需要幾天完成,求余下的工作量應用總工作量(15×30)減去4天的工作量(4×30).

  解:15-〔(15×30-4×30)÷(30+3)+4〕

  =15-〔(450-120)÷33+4〕

  =15-〔330÷33+4〕

  =15-〔10+4〕

  =15-14

  =1(天)

  答:可以提前1天完成任務.

  6. 一個工地上有120名工人,食堂為這些工人準備了30天的糧食。實際工作5天后,由于工期緊張,又調來30名工人,食堂原來準備的糧食只夠吃幾天?

  分析:先要求出準備的糧食共有多少,也就是1人能吃多少天,再求出5天后余下的糧食夠用多少天。

  解: 30×120-5×120)÷(120+30+5

  =3600-600)÷150+5

  =3000÷150+5

  =20+5

  =25(天)

  答:食堂原來準備的糧食只夠吃25.

  7. 一項工程原計劃8個人每天工作6小時,10天可以完成。現在為了加快工作進度,增加2人,每天工作時間增加2小時,這樣可以提前幾天完成這項工程?

  分析:要求可以提前幾天完成,要先求現在這項工程需要多少天。要求現在完成這項工程需要多少天,又要先求這項工程的總工作量是多少。

  解:10-6×10×8÷8+2)÷(6+2

  =10-6×10×8÷10÷8

  =10-60×8÷10÷8

  =10-480÷10÷8

  =10-48÷8

  =10-6

  =4(天)

  答:可以提前4天完成這項工程.

  歸總問題應用題及答案 2

  1、甲乙兩地相距255千米,兩輛汽車同時從兩地對開。甲車每小時48千米,乙車每小時行37千米,幾小時后兩車相遇?

  解:255/(48+37)=3

  2、向群文具廠每小時能生產250個文具盒。多少小時能生產10000個?

  解:設:x小時能生產10000個

  250x=10000

  x=40

  答:40小時能生產10000

  3、一個長方體的鐵盒,長18厘米,寬15厘米,高12厘米。做這個鐵盒的`容積是多少?

  解:18x15x12=3240

  4、一個正方體棱長15厘米,它的體積是多少?

  解:15x15x15=3375

  5、修一條水渠,甲隊單獨修要用30天,已隊單獨修要用20天,兩隊合修多少天可以完成?

  解:1/30+1/20=1/12

  1÷12=12天

  歸總問題應用題及答案 3

  1、一塊三角形土地,底是358米,高是160米,這塊土地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解:s=ah/2=358x160/2=28640

  2、解放軍運輸連運送一批煤,如果每輛卡車裝4.5噸,需要16輛車一次運完。如果每輛卡車裝6噸,需要幾輛車一次運完?

  解:4.5x16/6=12

  3、同學們擺花,每人擺9盆,需要36人;如果要18人去擺,每人要擺多少盆?

  解:36x9/18=18

  4、太陽溝小學舉行數學知識競賽。三年級有60人參加,四年級有45人參加,五年級參加的'人數是四年級人數的2倍。三個年級一共有多少人參加比賽?

  解:45x2+45+60=195

  5、張明和李紅同時從兩地出發,相對走來。張明每分走50米,李紅每分走40米,經過12分兩人相遇。兩人相距多少米?

  解:(50+40)x12=1080

  歸總問題應用題及答案 4

  1、一個滴水的水龍頭一星期要白白流掉84千克水。照這樣計算,一個月要流掉多少千克水?(一個月按30天計算。)

  2、學校開展花香校園活動,四年級3個班,每班準備植樹23棵,三年級5個班,每班準備植樹12棵,兩個年級共植樹多少棵?

  3、兩塊長方形蔬菜地,長都是48米,其中白菜地寬25米,黃瓜地寬12米。白菜地的面積比黃瓜地面積多多少平方米?

  4、動物園的一只大象2天吃450千克食物,一只熊貓4天吃72千克食物。一只大象每日的食量比一只熊貓多多少千克?

  5、停車場停有大貨車45輛,客車的數量是貨車的2倍,小汽車比大貨車和客車的總和還多20輛,停車場有小汽車多少輛?

  1、分析和解答:

  首先算出一天用多少千克的水,一周七天,一周流掉84千克,也就是一天用:84÷7=12千克

  然后一個月按30天計算,也就是一個月流掉水的重量:30×12=360千克

  答:一個月要流掉360千克水。

  2、分析和解答:

  先算出四年級3個班總種植多少棵樹:3×23=69棵,接著計算三年級5個班總種植多少棵樹:5×12=60棵。然后兩個年級共植樹:60+69=129棵。

  答:兩個年級共植樹129棵。

  3、分析和解答:

  先算出白菜占地多少平方,25×48=1200平方米。再算出黃瓜占地多少平方,12×48=576平方米。

  白菜地的`面積減去黃瓜地的面積,就是多出來的地。1200-576=624平方米。

  答:白菜地的面積比黃瓜地面積多624平方米。

  4、分析和解答:

  先算出大象一天食量多少,450÷2=225千克。再算出大象一天食量多少,72÷4=18千克。

  然后算出一只大象每日的食量比一只熊貓多出多少千克:225-18=207千克。

  答:一只大象每日的食量比一只熊貓多207千克。

  5、分析和解答:

  先算出客車的數量:45×2=90輛。接著算小汽車的數量:45+90+20=155輛

  答:停車場有小汽車155輛。

  歸總問題應用題及答案 5

  1、某工廠生產一批玩具,完成任務的五分之三后,又增加了280件,這樣還需要做的玩具比原來的多10%。原來要做多少玩具?(請寫出計算過程)

  解:增加的部分就是原來的:3/5+10%

  所以原來要做:280/(3/5+10%)=400件

  2、某校辦工廠這個月生產本子的增值額為3萬元,如果按增值額的17%交納增值稅,這個月應交納增值稅多少元?(請寫出計算過程)

  解:應該交:30000x17%=5100元

  3、爸爸這個月的工資是2100元,按規定工資在1600元以上的部分應繳納所得稅,如果按5%的稅率繳納個人收入調節稅,爸爸這個月應交納稅多少元?他實際收入多少元?(請寫出計算過程)

  解:應該交:(2100-1600)x5%=25元

  實際收入:2100-25=2075元

  4、解放軍戰士開墾一塊平行四邊形的菜地。它的`底為24米,高為16米。這塊地的面積是多少?

  解:s=ah=24x16=384

  5、一塊梯形小麥試驗田,上底86米,下底134米,高60米,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解:s=(a+b)xh/2  (86+134)x60/2=6600

  歸總問題應用題及答案 6

  1.一項工程,甲、、乙兩人合作4天后,再由乙單獨做5天完成,已知甲比乙每天多完成這項工程的1/30.甲、乙單獨做這項工程各需要幾天?

  解:甲做了4天,比乙多做4×1/30=2/15,所以,如果乙做4×2+5=13天,

  完成了1-2/15=13/15,所以,乙單獨做需要13÷13/15=15天,

  那么甲單獨做需要1÷(1/15+1/30)=10天。

  解:甲乙合作4天乙做5天完成,可以看作是甲做了4天乙做了9天完成。

  甲4天比乙4天多做:1/30*4=2/15

  即乙做4天后再做9天可以完成:1-2/15=13/15

  即乙13天完成13/15,所以乙的效率是:1/15

  甲的效率是:1/15+1/30=1/10

  即甲單獨做要:1/[1/10]=10天,乙單獨做要15天

  2.有長短兩支蠟燭,(相同時間中燃燒長度相同),它們的長度之和為56厘米,將它們同時點燃一段時間后,長蠟燭同短蠟燭點燃前一樣長,這時短蠟燭的長度又恰好是長蠟燭的2/3.點燃前長蠟燭有多長?

  我們把長蠟燭和短蠟燭的長度差看作1份,那么當長蠟燭同短蠟燭點燃前一樣長時,

  說明燃了1份,這時,短蠟燭長2份,長蠟燭3份。所以點燃前,短蠟燭長3份,長蠟燭長3+1=4份。所以點燃前長蠟燭長56-24=32厘米。

  3.一批蘋果平均分裝在20個筐中,如果每筐多裝1/9,可省下幾只筐?

  解:把1筐平均分成9份,裝入另外的9筐中,每筐就多裝了1/9,說明原來的9+1=10筐,可以裝成9筐,每10筐就省下1個筐,所以省下20÷10=2個筐。

  解:設總量是單位“1”則一個筐放:1/20現在一個筐放:1/20*[1+1/9]=1/18那么筐數是:1/[1/18]=18只即可以省下:20-18=2只

  4.小明買了1支鋼筆,所用的錢比所帶的總錢數的一半多0.5元;買了1支圓珠筆,所用的錢比買鋼筆后余下的錢的一半少0.5元;又買了2.8元的本子,最后剩下0.8元.小明帶了多少元錢?

  解:還原問題的思考方法來解答。買圓珠筆后余下2.8+0.8=3.6元,買鋼筆后余下(3.6-0.5)×2=6.2元,小明帶了(6.2+0.5)×2=13.4元

  5.兒子今年6歲,父親10年前的年齡等于兒子20年后的年齡.當父親的年齡恰好是兒子年齡的2倍時是在公元哪一年?

  解:兒子20年后是6+20=26歲,父親今年26+10=36歲。父親比兒子大36-6=30歲。

  當父親的年齡是兒子年齡的'2倍時,兒子的年齡就和年齡差相同,那么到那時兒子30歲。

  所以,是在30-6+2007=2031年時。

  6.在一條長12米的電線上,黃甲蟲在8:20從右端以每分鐘15厘米的速度向左端爬去;8:30紅甲蟲和藍甲蟲從左端分別以每分鐘13厘米和11厘米的速度向右端爬去,紅甲蟲在什么時刻恰好在藍甲蟲和黃甲蟲的中間?

  解:“恰好在中間”,我的理解是在藍甲蟲和黃甲蟲的中點上。

  假設一只甲蟲A行在紅甲蟲的前面,并且讓紅甲蟲一直保持在藍甲蟲和A甲蟲的中點上。那么A甲蟲的速度每分鐘行13×2-11=15厘米。當A甲蟲和黃甲蟲相遇時,就滿足條件了。

  所以A甲蟲出發時,與黃甲蟲相距12×100-15×(30-20)=1050厘米。

  需要1050÷(15+15)=35分鐘相遇。

  即紅甲蟲在9:05時恰好居于藍甲蟲和黃甲蟲的中點上。

  歸總問題應用題及答案 7

  1.甲、乙、丙、丁四人今年分別是16、12、11、9歲.問多少年前,甲、乙的年齡是丙、丁年齡和的2倍?

  解:因為甲乙和與丙丁和的差是8,所以只有當甲乙和是16時,丙丁的和是8,此時甲、乙的年齡是丙、丁年齡和的2倍,再用(16+12)-16=12,得到兩人年齡共減少的數,然后再除以2,(12/2=6)就得到了6年前。

  解:甲乙年齡和16+12=28歲,丙丁年齡和11+9=20歲,相差28-20=8歲。

  每年前都是少2歲,所以年齡差是不變的。所以在(20-8)2=6年前,符合要求。

  2.在周長為200米的圓形跑道一條直徑的兩端,甲、乙兩人分別以6米/秒,5米/秒的騎車速度同時同向出發,沿跑道行駛.問16分鐘內甲追上乙幾次?

  解:第一次甲追上乙是在200/2/(6-5)=100秒后,然后每200/(6-5)=200秒甲追上乙一次;16分=960秒,(960-100)/200=4次60秒,4+1=5次。

  解:第一次追上2002(6-5)=100秒。

  后來又行了1660-100=860秒,

  后來甲行了8606200=25.8圈,

  乙行了8605200=21.5圈。

  超過1圈追上1次,所以追上了25-21=4次。

  因此共追上4+1=5次。

  3.某公共汽車線路中間有10個站.車有快車及慢車兩種,快車車速是慢車車速的1.2倍.慢車每站都停,快車則只停*中間一個站,每站停留時間都是3分鐘.當某次慢車發出40分鐘后,快車從同一始發站開出,兩車恰好同時到達終點.問快車從起點到終點共用多少時間?

  解:慢車比快車多停了3(10-1)=27分鐘。

  那么慢車比快車多用40-27=13分鐘。

  快車行了13(1.2-1)=65分鐘,

  即共用了65+3=68分鐘。

  4.有5堆蘋果,較小的3堆平均有18個蘋果,較大的兩堆蘋果數之差為5個.又較大的3堆平均有26個蘋果,較小的2堆蘋果數之差為7個.最大堆與最小堆平均有22個蘋果.問每堆各有多少蘋果?

  解法一:(這個方程組解起來有些麻煩,要有耐心,呵)

  設五堆分別為a,b,c,d,e,且ace

  (c+d+e)/3=18

  a-b=5

  (a+b+c)/3=26

  d-e=7

  (a+e)/2=22

  解得:a=31,b=26,c=21,d=20,e=13.

  解法二:

  26*3+5-(18*3-7)]/2=18

  (22*2+18)/2=31

  22*2-31=13

  13+7=20

  31-5=26

  18*3-20-13=21

  依次為 31、26、21、20、13

  解:從小到大我們假設成①②③④⑤。

  有⑤=④+5,②=①+7,①+⑤=222=44個。

  所以有②+④=①+7+⑤-5=44+2=46個。

  ①+②+④+⑤=44+46=90個

  還有①+②+③=183=54個,③+④+⑤=263=78個。

  ③=(54+78-44-46)2=21個。

  ①=(54-21-7)2=13個,

  ②=13+7=20個。

  ④=(78-21-5)2=26個。

  ⑤=26+5=31個。

  5.甲、乙、丙三個班向希望工程捐贈圖書.已知甲班一人捐6冊,有二人各捐7冊,其余人各捐11冊;乙班有一人捐6冊,三人各捐8冊,其余人各捐10冊;丙班有二人各捐4冊,六人各捐7冊,其余人各捐9冊.已知甲班捐書總數比乙班多28冊,乙班比丙班多101冊.各班捐書總數在400冊與550冊之間.問各班各有幾人?

  解:根據乙班83+6=30冊,很容易看出,乙班的冊數是10的倍數。

  乙班捐書冊數在400+101=501到550-28=522之間。

  所以乙班的冊數有兩種可能,就是510冊和520冊。

  當乙班捐書510時,甲班捐書538冊,(538-6-72)11得不到整數,所以乙班捐書520冊。

  因此有乙班人數是(520-30)10+4=53人。

  甲班有(520+28-6-72)11+3=51人。

  丙班有(520-101-24-67)+8=49人。

  6.某公司彩電按原價銷售,每臺獲利潤60元;現在降價銷售,結果彩電銷量增加了1倍,獲得的總利潤增加了0.5倍,則每臺彩電降價多少元?

  解:現在1+1=2臺獲得利潤60(1+0.5)=90元,每臺獲得利潤902=45元。每臺彩電降價60-45=15元。

  7.一件工程,甲隊獨做12天可以完成,甲隊做3天后乙隊做2天恰好完成一半,現在甲、乙兩隊合作若干天后,由乙隊單獨完成,做完后發現兩段時間相等.則共用幾天?

  解:甲做3天完成3/12,乙每天完成(1/2-3/12)2=1/8。兩段時間相等,說明甲用的時間是乙的1/2。所以乙用了1(1/121/2+1/8)=6天。即共用6天。

  8.兩個杯中分別裝有濃度40%與10%的`鹽水,倒在一起后混合鹽水濃度為30%.如果再加入300克20%的鹽水,則濃度變成25%.那么原有40%的鹽水多少克?

  解:先給個名稱好區分。40%的鹽水稱為甲鹽水,10%的鹽水稱為乙鹽水,20%的鹽水稱為丙鹽水。

  甲鹽水和乙鹽水的重量比是

  (30%-10%):(40%-30%)=2:1

  甲乙混合后的鹽水和丙鹽水的重量比是

  (25%-20%):(30%-25%)=1:1

  所以甲鹽水和乙鹽水共300克。

  所以甲鹽水有300(2+1)2=200克。

  9.甲、乙兩車分別從A,B兩地出發,相向而行.出發時,甲、乙的速度比是5:4,相遇后甲的速度減少20%,乙的速度增加20%,這樣當甲到達B地時,乙離A地還有10千米,那么A,B兩地相距幾千米?

  解:相遇后的速度比是5(1-20%):4(1+20%)=5:6。

  相遇時甲行了5份,乙行了4份,

  相遇后,當甲行完余下的4份時,乙行了46/5=4.8份。

  所以每份是10(5-4.8)=50千米。

  所以AB兩地相距50(5+4)=450千米。

  10.小李和小張同時開始制作同一種零件,每人每分鐘能制作1個零件,但小李每制作3個零件要休息1分鐘,小張每制作4個零件休息1.5分鐘.現在他們要共同完成制作300個零件的任務,需要幾分鐘?

  解:小李4分鐘做3個,小張5.5分鐘做4個。3/4>4/5.5,所以小李速度快。

  小李做3002=150個零件,需要15034=200分鐘。

  因為2005.5=362,所以小張200分鐘做了364+2=146個零件。

  剩下的300-150-146=4個零件,剛好夠2分鐘。

  所以,需要200+2=202分鐘。

  歸總問題應用題及答案 8

  1、體育老師買了8盒羽毛球,每盒12只,共288元,平均每只羽毛球多少元?

  2、李師傅生產一批零件,原計劃平均每小

  時生產50個,6小時完成。實際5小時就完成了任務,實際平均每小時生產多少個?

  3、商店運來5箱水果,共重50千克。如果把這些水果換成小箱來裝,每箱重量是原來的一半,這些水果能裝多少箱?

  4、84千克黃豆可榨12千克油,照這樣計算,如果要榨120千克油需要黃豆多少千克?

  5、學校體育組有36人,美術組的人數比體育組的2倍少12人。學校美術組有多少人?

  6、四年級要買5本相冊和5枝自動鉛筆獎勵三好學生。買相冊用了28.75元,買自動鉛筆用了6.15元,一本相冊比一枝自動鉛筆貴多少元?

  7、東關小學體育隊有71人,其中15人是籃球隊員,田徑隊員的人數是籃球隊員的2.4倍,其余的是足球隊員。足球隊有多少人?

  8、商店運來16筐蘋果,每筐42.5千克。運來的梨比蘋果重量的2倍少120千克。運來的梨有多少千克? .

  9、同學們做操,每25人排成一排,男生排了30排,女生排了28排。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

  10、小明看一本180頁的故事書,已經看了3天,平均每天看24頁。剩下的.平均每天看36頁,還要幾天才能看完?

  參考答案

  1、288÷(8×12) =288÷96 =3(元)

  答:平均每只羽毛球3元。

  2、解:6×50÷5 =300÷5 =60(個)

  答:實際平均每小時生產60個.

  3、解:50÷[50÷5÷2] =50÷5 =10(箱)

  答:這些水果能裝10箱。

  4、每千克油所需大豆×油的總量=所需大豆

  解:(84÷12)×120

  =7×120 =840(千克)

  答:如果要榨120千克油需要黃豆840千克。

  5、解:36×2-12 =72-12 =60(人)

  答:學校美術組有60人。

  6、解:28.75÷5-6.15÷5 =5.75-1.23 =4.52(元)

  答:一本相冊比一枝自動鉛筆貴4.52元.

  7、解:71-15-15×2.4 =71-15-36 =20(人)

  答:足球隊有20人。

  8、解:(16×42.5)×2-120 =670×2-120 =1340-120 =1120(千克)

  答:運來的梨有1120千克.

  9、解:(30-28)×25 =2×25 =50(人)

  答:男生比女生多50人.

  10、解:(180-3×24)÷36 =108÷36 =3(天)

  答:還要3天才能看完.

  歸總問題應用題及答案 9

  1、一個果園里栽了125棵蘋果樹,梨樹的棵數比蘋果樹的4倍少20棵。這個果園一共栽了多少棵樹?

  解題思路:仔細觀察題目,要求的是這個果園一共栽了多少棵樹,那么我們需要求出梨樹的棵數,然后加上蘋果樹的棵數。已知梨樹的棵數比蘋果樹的4倍少20棵,所以梨樹的棵數是125×4-20=480(棵),然后加上蘋果樹的棵數,即125×4-20+125=605(棵)。所以這個果園一共栽了605棵樹。

  參考答案:125×4-20+125=605(棵)

  答:這個果園一共栽了605棵樹。

  2、一段路長324米,已經修了240米,剩下的計劃4小時修完。平均每小時修多少米?

  解題思路:已知一段路長324米,已經修了240米,那么還剩324-240=84(米),剩下的米數計劃4小時修完,要求平均每小時修的米數,列式計算得84÷4=21(米),所以平均每小時修21米。

  參考答案:(324-240)÷4=21(米)

  答:平均每小時修21米。

  3、大光印刷廠裝訂一批日記本,前三天共裝訂了960本,后16天平均每天裝訂420本。這批日記本一共有多少本?

  解題思路:仔細觀察題目,找出已知條件和題目要求的是什么,題目要求的'是這批日記本一共有多少本,已知前三天共裝訂了960本,后16天平均每天裝訂420本,那么后16天一共裝訂了16×420=6720(本),要求這批日記本的本數,把前三天和后16天一共裝訂的本數相加,列式計算得,16×420+960=7680(本),所以這批日記本一共有7680本。

  參考答案:16×420+960=7680(本)

  答:這批日記本一共有7680本。

  4、一個打字員4分鐘輸入200個漢字。照這樣計算,輸入3000個漢字需要多少分鐘?

  解題思路:題目要求輸入3000個漢字需要多少分鐘,要求時間,我們需要先求出打字員每分鐘輸入多少個漢字,已知一個打字員4分鐘輸入200個漢字,那么每分鐘輸入漢字的個數就是200÷4=50(個),輸入3000個漢字則需要3000÷50=60(分鐘)。

  參考答案:

  200÷4=50(個)3000÷50=60(分鐘)

  答:輸入3000個漢字需要60分鐘。

  5、3袋面粉共重75千克,8袋面粉重多少千克?

  解題思路:題目要求8袋面粉重多少千克,我們需要先求出每袋面粉的重量,已知3袋面粉共重75千克,我們可以求出每袋面粉的重量,就等于總的重量÷袋數,即75÷3=25(千克),所以8袋面粉就是8×25=200(千克)。

  參考答案:75÷3×8=200(千克)

  答:8袋面粉重200千克。

  6、一個鋼鐵廠,煉750千克鋼需要用5噸水。照這樣計算,鋼鐵廠一天節約15噸生活用水,可以煉鋼多少千克?

  解題思路:已知題目要求鋼鐵廠15噸生活用水可以煉鋼多少千克,我們需要先求出1噸水可以煉多少千克的鋼,已知煉750千克鋼需要用5噸水,所以750÷5=150(千克),1噸水可以煉150千克,那么15噸水就可以煉出15×150=2250(千克)。

  參考答案:750÷5×15=2250(千克)

  答:可以煉鋼2250千克。

  7、5箱蜜蜂一年可以釀375千克蜂蜜。照這樣計算,20箱蜜蜂一年可以釀多少千克蜂蜜?

  解題思路:已知5箱蜜蜂一年可以釀375千克蜂蜜。我們需要先求出每箱蜜蜂一年可以釀多少千克蜂蜜,即375÷5=75(千克),題目要求20箱蜜蜂一年可以釀多少千克蜂蜜,也就是20×75=1500(千克),所以20箱蜜蜂一年可以釀1500千克蜂蜜。

  歸總問題應用題及答案 10

  1、用一根150厘米長的繩長圍成一個等邊三角形。這個等邊三角形的每條邊的長是多少厘米?

  2、等腰直角三角形兩條相鄰的邊分別是8米、5米,它的周長是多少米?

  3、用20分米和50分米的木條圍成一個等腰三角形,所得等腰三角形的周長是多少?

  4、等腰三角形頂角度數是一個底角的一半,這個三角形頂角和底角各是多少度?

  5、一個等邊三角形和一個正方形的周長相等。正方形的邊長是12厘米,等邊三角形的邊長是多少厘米?

  6、幸福小區內建了一個正三角形的花壇,在花壇的每一邊都擺了15盆菊花(每個頂點都有一盆),一共擺了多少盆?

  7、下圖中的a、b兩條直線是互相平行的,下面四個三角形中底邊上的高,長度相等嗎?為什么?

  8、一種果汁每瓶的容量是650毫升,一箱這樣的果汁一共重多少毫升?

  9、孫軍把1升牛奶倒入2個相同的杯中,如果每個杯中的牛奶都是300毫升,那么牛奶瓶中還剩多少毫升牛奶?

  10、一毫升水大約有5滴,全班50人,每人每天節約1滴水有多少毫升?11.6月14日為“世界獻血日”。這天中午,某市共有320人參加了義務獻血,義務獻血者每次獻血量一般為200毫升,獻血量共是多少升?

  12、一種感冒藥,一瓶裝藥液100毫升,上面有每次用量提示(如下表)。小軍10歲了,他喝完一瓶藥最少幾次,最多呢?

  13、93號汽油現在每升的價格大約是7元,出租車按一天用20升汽油計算,每個月(按30天計算)要用多少元?

  14、學校組織同學們參加植樹活動。低年級植樹72棵,中年級植樹的棵數是低年級的3倍,高年級比中、低年級植樹的總和還多20棵。高年級植樹多少棵?

  15、水果店運來香蕉625千克,橘子480千克。香蕉每筐25千克,橘子每筐20千克。香蕉比橘子多多少筐?

  16、文具店有鋼筆30支,圓珠筆比鋼筆的3倍還多12支。圓珠筆比鋼筆多多少支?

  17、車輛廠要生產1440輛三輪車,原計劃每天生產60輛,實際每天生產80輛。可以提前多少天完成?

  18、叔叔分期購買一臺筆記本電腦。首付3000元,以后每月付245元,共付12個月。如果一次付款,只需付5200元。分期付款比一次性付款多花多少元?

  19、軍看一本故事書,每天看25頁,看了5天后,再看5頁,就正好是這本書的一半。這本書有多少頁?

  20、有重量相同的一堆梨和一堆桃,梨賣出17千克,桃賣出41千克,剩下的梨的`重量是剩下的桃的重量的3倍。原來有多少千克梨?

  21、王曉亮從家走到圖書館借書。每分鐘走105米,大約28分鐘走到圖書館。他家離圖書館大約幾千米?(估算)

  22、聲音的傳播速度是每秒鐘340米。廣場上有一支腰鼓隊正在表演,18秒后,聲音傳播的距離是多少米?

  23、五年級有三個班,一班有45人,二班有48人,三班有46人。本學期學校組織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每人交活動費80元。這次活動一共需要費用多少元?

  24、王大伯去年在山坡上植樹125棵,今年計劃植樹的棵樹比去年的6倍少40棵。今年計劃植樹多少棵?

  25、實驗小學買來78套相同尺寸的校服,每件上衣95元,每條褲子80元。買這些校服共用了多少元?

  26、張平準備8月份到北京旅游。預計開支情況如下表:

  往返火車票(元)飲食(元/天)住宿(元/天)門票、購物(元/天)550 40 120 200

  如果在火車上呆2天,還要游玩15天。

  (1)請算一算,門票、購物方面要花費多少元?

  (2)需要伙食費多少元?

  參考答案:

  1.150÷3=50(厘米)

  答:這個等邊三角形的每條邊的長是50厘米。

  2. 8+5+5=18(米)

  答:它的周長是18米。

  3.20+50+50=120(分米)

  答:所得等腰三角形的周長是120分米。

  4. 180÷(1+2+2)=36° 36°×2=72°(次)

  答:這個三角形頂角是36°,底角是72°。

  5. 12×4÷3=16(厘米)

  答:等邊三角形的邊長是16厘米。

  6. 15×3-3=42(盆)

  答:一共擺了42盆。

  7.答:這些高的長度相等。因為這四個三角形底邊上的高都是這組平行線之間的距離,而平行線之間的距離是處處相等的。

  8.650×12=7800(毫升)

  答:一箱這樣的果汁一共重7800毫升。

  9. 1升=1000毫升

  1000-300×2=400(毫升)

  答:牛奶瓶中還剩400毫升牛奶。 10.50÷5=10(毫升)

  答:有10毫升。

  11. 320×200=64000(毫升)

  64000毫升=64升

  答:獻血量共是64升。

  12.(1)100÷12≈8(次)

  答:他喝完一瓶藥最少需要8次。

  (2)100÷8≈12(次)

  答:,他喝完一瓶藥最多需要12次。

  13. 7×20×30=4200(元)

  答:每個月要用4200元。

  14.72+72×3+20=308(棵)

  答:高年級植樹308棵。

  15. 625÷25-480÷20=1(筐)

  答:香蕉比橘子多1筐。

  16.30×3+12-30=72(支)

  答:圓珠筆比鋼筆多72支。

  17. 1440÷60-1440÷80=6(天)答:可以提前6天完成。

  18. 300+245×12-5200=740(元)

  答:分期付款比一次性付款多花740元。

  19.(25×5+5)×2=260(頁)答:這本書有260頁。

  20.(41-17)÷(3-1)×3=36(千克)答:原來有36千克梨。

  21.105×28≈100×30=3000(米)3000米=3千米

  答:他家離圖書館大約3千米。

  22.340×18=6120(米)

  答:聲音傳播的距離是6120米。 23.45+48+46=139(人)

  139×80=11120(元)

  答:這次活動一共需要費用11120元。

  24. 125×6-40=750-40=710(棵)答:今年計劃植樹710棵。

  25.(95+80)×78=13650(元)答:買這些校服共用了13650元。

  26.(1)200×15=3000(元)

  答:門票、購物方面要花費3000元。

  (2)(15+2)×40=680(元)

  答:需要伙食費680元。

【歸總問題應用題及答案】相關文章:

歸一歸總應用題帶答案04-03

相遇問題應用題及答案02-27

行程問題應用題及答案07-18

歸一與歸總應用題教案09-20

工程問題應用題帶答案02-27

倍數問題應用題11-09

奧數專項訓練應用題及答案之時間行程的問題05-18

稅率應用題及答案07-04

時間應用題及答案09-13

路程應用題及答案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