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七年級歷史期中調研測試題

時間:2024-04-12 18:52:59 登綺 試題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七年級歷史期中調研測試題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生活中,我們很多時候都會有考試,接觸到試題,借助試題可以更好地考核參考者的知識才能。那么你知道什么樣的試題才能有效幫助到我們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七年級歷史期中調研測試題,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七年級歷史期中調研測試題

  七年級歷史期中調研測試題 1

  1.公元6世紀80年代,中國在結束了200多年的分裂局面之后又一次走向統一。引領中國又一次走向統一的帝王是

  A.秦始皇 B.漢武帝 C.隋文帝 D.唐高祖

  2.唐太宗李世民虛心納諫,厲行儉約,輕徭薄賦,各民族融洽相處,被各族人民尊稱為“天可汗”,為后來唐朝進一步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下列史實與他無關的是

  A.以民為本,勤于政事 B.輕徭薄賦,發展生產

  C.任用賢才,虛心納諫 D.用酷吏打擊舊勢力

  3.武則天是我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下列說法與她相符的是

  A.政治清明,經濟發展,唐朝進入全盛時期

  B.重用人才,社會經濟文化繼續發展

  C.打擊政敵,任用酷吏,唐朝歷史發生倒退

  D.死后墓前立無字碑,意為無功也無過

  4.唐朝的“開放”是全面的開放,包括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各個方面。下列能說明唐朝選官制度開放的是

  A.接待遣唐使 B.統治者都善于納諫

  C.實行科舉制 D.長安是國際大都市

  5.拉薩大昭寺前的唐蕃會盟碑,是我國古代漢藏友好交往的歷史見證之一。當時在位的唐朝皇帝是

  A.唐太宗 B.武則天 C.唐玄宗 D.唐中宗

  6.在中日交往史上,曾留下了許多美好的回憶。右圖“遣唐使船”最能說明

  A.日本開始接受唐朝冊封 B.日本成為唐朝藩屬

  C.日本造船技術高超 D.唐朝文化遠播四海

  7.下列能正確反映北宋與少數民族政權并立的示意圖是

  8.《舌尖上的中國》揭示了頗具魅力的`民族美食文化。早在宋代,中華飲食文化己空前繁榮,那時人們的主要飲食習慣包括

  ①北方以面食為主,南方以稻米為主 ②北方吃羊肉為主,南方以豬肉或魚為主

  ③飲茶之風盛行 ④歐美的飲食方式備受歡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史學家湯因比說:“如果讓我選擇,我愿意活在中國的宋朝。”他這樣說是因為宋朝

  A.商品經濟發達 B.可以逛夜市

  C.宋代交通工具種類多 D.景德鎮瓷器精美無比

  10.從元朝開始,歷代中央政府都重視對地區的管轄。元朝和清朝管轄地方事務的機構或官員分別是

  A.宣政院、伊犁將軍 B.澎湖巡檢司、烏里雅蘇臺將軍

  C.宣政院、駐藏大臣 D. 澎湖巡檢司、駐藏大臣

  11.明太祖時,全國重大軍政事務都由他親自處理,忙得不可開交。這是因為

  A.廢除了丞相 B.廢除了行中書省 C.廢除了三司 D.廢除了錦衣衛

  12.有學者指出,在中國政治傳統中,君權與相權的關系,是一部不斷摩擦不斷調整的歷史。在這一個“此消彼長”的過程中,君權達到頂峰的標志是

  A.隋朝設置三省六部 B.元朝設立行省制度

  C.明朝實行廠衛統治 D.清朝設置軍機處

  13.某班同學準備以“抗擊外來侵略,捍衛國家主權”為主題辦一期歷史板報。他們應該收集哪些歷史人物的資料

  ①岳飛②文天祥③鄭成功④戚繼光⑤康熙帝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③④ D.②③④⑤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24分。第14題6分,第15題6分,第16題12分)

  14史實與推論:科學全面地解讀史料,可以得出正確的歷史推論。請對下面表格中的推論作出判斷,正確的打“√”,錯誤的打“×”。(每小題1分,共6分)

  史實 推論 判斷

  (1)“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資冶通鑒》 唐太宗重視處理和改善與少數民族的關系,他被各族首領奉為“天可汗”。

  (2)“政由己出,明察善斷,故當時英賢亦競為之用。”——《資冶通鑒》 武則天主政期間,分析問題英明精準,處理事情堅決果斷,發現重用很多有才干之人。

  (3)“茶坊每五更點燈,買賣衣服圖畫花環之類,至曉即散,謂之‘鬼市子’……大抵諸酒肆瓦市,不以風雨寒暑,白晝通夜。”——《東京夢華錄》 從材料中可以看出宋代都市生活豐富,商業繁榮。

  (4)“方朝廷在故都(北宋東京)時,實仰(依靠)東南財賦。”——《宋史》 兩宋時期,南方地區成為全國的經濟重心。

  (5)“八股之害,等于焚書,而敗壞人才,有甚于咸陽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科舉制發展到明清之際己經逐漸走向消極衰落。

  (6)“開辟荊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復先基;田橫尚有三千客,茹苦間關不忍離”——鄭成功 詩中“荷夷”指荷蘭侵略者,“十年始克”指1662年收復臺灣,“復先基”指把臺灣再次納入中央政府管轄之中。

  15.情境分析:(6分)

  (1)情境一:唐朝時考中進士被稱為“登龍門”。新科進士發榜之后在京城長安的曲江參加國宴,皇帝有時垂簾觀看,是為“曲江盛會”;宴后,新科進士還要登上大慈恩寺的大雁塔游玩,并乘興在塔壁上題名留念。

  解析:我國古代科舉制度創立于 (朝代),考中進士第一名稱為 。

  (2)情境二:生產工具的創新和改進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也是社會生產力顯著提高的標志。唐朝生產力空前發展,離不開生產工具的革新。

  解析:根據圖片,這兩種勞動工具分別是 、

  (3)情境三:……屋宇雄壯,門面廣闊,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動即千萬,駭人聞見,……街南桑家瓦子。其中大小勾欄五十余座。內中蓮花棚、牡丹棚……瓦中多有貨藥、賣卦、喝故衣、探搏、飲食、剃剪、紙畫、令曲之類。終日居此,不覺抵暮。

  解析:文字描述的是宋代 發達;瓦子的功能是 。

  16.綜合探究:(12分)

  中華文明亙古久遠,瑰麗多彩。且不說秦漢雄風、魏晉風度,單是大唐氣象就讓多少人蕩氣回腸、百轉千回。錦繡兩宋,大元一統,物華大明,康乾輝煌猶如一幅幅流光溢彩的畫卷,溶進了中華民族的血脈,凝固成人類的精神家園。

  【盛世大唐】

  材料一 隋唐時期是全世界公認的中國最強盛的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最令人振奮的一段時期。唐朝國力在中國歷史上數一數二,因此華人也被稱為“唐人”,現今西方華人聚居處也被稱為“唐人街”。

  (1)請寫出唐朝的第一個盛世名稱及鼎盛時期的統治者。(2分)

  (2)繁榮富庶、天下太平的唐朝不僅有吸納世界文化精華的魄力,也有遠播中華文化的氣度與能力,試從唐朝的對外關系中各舉一例說明。(2分)

  【錦繡兩宋】

  材料二 南宋偏安江南之后,中西陸路交通幾乎斷絕,海外交通空前發達,“海上絲綢之路在宋朝達到空前繁盛”。——摘自《中外文化交流史》

  (3)為經營宋代海上絲綢之路,政府在主要港口設立什么機構加以管理?(1分)南方的賦稅收入在國家財政中的比重也已經超過北方。這說明了什么經濟現象?(1分)

  【大元一統】

  材料三 若元(元朝),則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滅女真,臣高麗,定南詔,遂下江南,而天下為一,故其地北逾陰山,西極流沙,東盡遼左,南越海表。元東南所至不下漢、唐,而西北則過之,有難以里數限者矣。——《元史》

  (4)元朝疆域空前遼闊,元的統一促進了民族大融合,舉兩例說明。(2分)

  【物華大明】

  材料四 明初海上絲綢之路得以空前繁榮。從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間,鄭和連續7次統率百艘巨艦,27000多名官兵,渡南洋,過印度洋,達紅海,航程總計16萬海里,歷經東南亞、東非30多個國家和地區。——《偉大的和平使者》

  (5)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最遠到達哪里?(2分)

  【落日輝煌】

  材料五 曾經評論說,康熙皇帝頭一個偉大貢獻是打下了今天我們國家所擁有的這塊領土,我們今天繼承的這大塊版圖基本上是康熙皇帝時牢固地確定了的。

  (6)右圖《清時期全圖》中我國疆域南到哪里?今天,一些國家在南海興風作浪,妄圖將占有的島礁合法化。從維護國家統一角度出發,你有何感想?(2分)

  答案:

  一 、單項選擇題: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C D B C D D C A A C D A D

  14.史實與推論:(1)√ (2)√ (3)√ (4)√ (5)√ (6)√

  15.情境分析:(6分)

  (1)隋朝;狀元(2分)

  (2)曲轅犁;筒車(2分)

  (3)商品經濟;娛樂場所(2分)

  16.綜合探究:(12分)

  (1)貞觀之治 唐玄宗(2分)

  (2) 遣唐使、吉備真備,阿倍仲麻呂等人來到唐朝、唐與朝鮮的友好關系、玄奘西行、鑒真東渡等(注意一來一往)(2分)

  (3) 市舶司(1分); 經濟重心南移(1分)

  (4)回族、新漢人的形成(2分)

  (5)宣揚國威,加強與海外聯系;紅海沿岸、非洲東海岸(2分)

  (6)南海諸島(南海)(1分);維護國家統一,反對外來侵略;統一是國家富強的前提;

  南海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不容分割;維護統一,人人有責等(1分)

  七年級歷史期中調研測試題 2

  1. 中國古代史:夏商周時期的社會制度、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秦漢統一與封建社會的形成、三國兩晉南北朝的分裂與民族交融、隋唐盛世與文化繁榮、宋元明清的`政治變遷及科技文化成就等。

  2. 中國近現代史:鴉片戰爭與近代中國的開端、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新中國成立等。

  3. 世界古代史:古埃及文明、古巴比倫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希臘羅馬文明等。

  4. 世界近現代史:文藝復興、新航路開辟、早期資產階級革命(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獨立戰爭、法國大革命)、工業革命、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的帝國主義擴張、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等。

  基于上述內容,以下是一些可能的題型示例:

  選擇題

  1. 下列哪一項不屬于秦始皇鞏固統一的措施? A. 統一度量衡 B. 實行郡縣制 C. 焚書坑儒 D. 創立禪讓制

  2. 以下哪場戰役標志著全民族抗戰的開始? A. 九一八事變 B. 盧溝橋事變 C. 平型關大捷 D. 臺兒莊戰役

  判斷題

  1. 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中的儒家主張“仁政”,道家倡導“無為而治”。

  2. 《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填空題

  1. 隋朝開創了科舉制度,通過______、______兩級考試選拔官員。

  2. 第一次工業革命中,______的改進和應用成為其顯著標志。

  簡答題

  1. 簡述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

  2. 舉例說明古羅馬在法律方面的貢獻,并分析其對后世的影響。

  材料分析題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內容略)

  1. 材料反映了哪個歷史事件?該事件有何重大影響?

  2. 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材料中某一觀點的看法。

【七年級歷史期中調研測試題】相關文章:

初一歷史下冊期中檢測試題及答案03-20

七年級政治期中測試題11-04

歷史調研報告02-22

七年級語文期中的調研試題及答案09-26

歷史調研報告【優秀】11-21

七年級語文上期中調研試題及答案09-25

七年級地理上冊期中檢測試題及答案03-07

七年級歷史下冊期中試題及答案09-24

七年級上冊歷史期中試卷參考10-25

初中歷史調研報告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