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歷史上冊第三單元測試題
一、選擇題(共40,每小題2)
1.班上來了一位新同學,他在自我介紹的時候說,他的姓和中國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王朝的名稱相同,請問他姓()。
A.夏B.唐C.周D.秦
2.“國家統一,民族融合”是中國歷史的主流,為建立起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而作出杰出貢獻的人物是()。
A.黃帝B.夏啟C.秦始皇D.孝文帝
3.下列關于公元前210年四兄弟的情況的表述,不確切的是()。
A.老大應征去修長城,多年未歸
B.老二應征去戍邊,有人捎信回來說他陣亡了
C.老三是書呆子,整天在街上看諸子散文之類的書
D.老四年收入糧食1500斤,兄弟二人卻經常挨餓
4.唐朝大詩人李白的詩句“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中的.“秦王”是()。
A.秦孝公B.秦始皇C.秦穆公D.秦惠文王
5.秦始皇巡游各地前要向各地頒發圣旨,讓各地作迎駕準備,圣旨上文字的書寫應該是()。
A.金文B.甲骨文C.楷書D.小篆
6.我國最早將貨幣統一圓形方孔錢的朝代是()。
A.秦朝B漢朝C唐朝D宋朝
7.一部電視劇的片頭有這樣一句話:“他建立了一個國家前所未有的威嚴,他的國號成為一個民族永遠的名字。”這個“他”是指()。
A.秦始皇B.乾隆帝C.唐太宗D.漢武帝
8.歷史成語“項莊舞劍,意在沛公”這里的“沛公”是指()。
A.劉邦B.項羽C.陳勝D.吳廣
9“竹帛煙銷帝業虛,關河空鎖祖龍居。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中提到的兩個重大歷史事件是焚書坑儒和()。
A.滅六國,統一中國B.修筑長城
C.秦的暴政D.秦末農民戰爭
10.七年級同學在排演歷史劇《漢武帝》,其中有一場景是漢武帝與朝臣議事。請你指出下列場景設計中有歷史知識錯誤的一項()。
A.頒布“推恩令”B.推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政策
C.商討派誰出使西域D.商議開鑿靈渠
11、“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汗和親識見高”這里的胡指的是
A.蒙古族B.鮮卑族
C.匈奴族D.羌族
12、使匈奴無力再與西漢對抗的事件是
A.長平之戰B.昭君出塞
C.匈奴分為南北兩部D.漠北戰役
13、如果沿著絲綢之路游覽,你認為會看見那個著名的文化遺址
A.都江堰B.龍門石窟
C.承德避暑山莊D.敦煌莫高窟
14、下圖講述了一段漢朝與少數民族友好交往的故事,它發生在
A.漢文帝時B.漢明帝時
C.漢武帝時D.漢元帝時
15、王之渙《涼州詞》中有“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的詩句,漢朝時玉門關和陽關以西的地方稱為
A.大秦B.西域
C.安息D.新疆
16、根據所學知識,說一下下列物品中從西域傳入內地的是
A.絲綢B.水稻
C.小麥D.葡萄
17、華佗的弟子照著老師傳給他的方法去做,活到90多歲,耳不聾,眼不花,牙齒完好,這種方法是
A.常服“麻沸散”B.經常飲酒
C.演練“五禽戲”D.病了就做手術
18、一個東漢地主會計算自家的田地面積,他的知識可能會來自下列那部書?
A.《綴術》B.《九章算術》
C.《傷寒雜病論》D.《道德經》
19、佛教是當今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起源古代印度,他最早傳入我國的那一地區
A.東北地區B.中原地區
C.西南地區D.東南地區
20、秦始皇陵兵馬俑是世界藝術史上的一顆明珠,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它反映了秦朝的
A.雕塑藝術B.繪畫藝術
C.冶鐵技術D.青銅技術
【初一歷史上冊第三單元測試題】相關文章:
初一上冊歷史第三單元測試題06-19
初一歷史上冊第三單元填空題02-03
初一上冊歷史第二單元的綜合測試題06-20
初一生物上冊第三單元測試題06-20
初一政治第三單元測試題04-08
初一上冊第三章單元綜合測試題06-18
初一地理上冊第三單元測試題及答案06-12
初二語文上冊第三單元的檢測試題06-17
初三語文上冊第三單元測試題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