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好婆婆事跡材料

時間:2024-07-31 17:59:38 事跡材料 我要投稿

[精選]好婆婆事跡材料15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要用到事跡材料的地方還是很多的,事跡材料有兩種用途:一是宣傳典型,二是評選先進。一起來參考事跡材料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好婆婆事跡材料,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選]好婆婆事跡材料15篇

好婆婆事跡材料1

  XXX是XXX鎮XXX村二組一位通情達理,持家有道,鄰里鄉親公認的好婆婆,有著傳統婦女的.淳樸和善良,她用自己全身心的愛,讓這個家庭始終堅持著一種祥和溫馨的氛圍,她平時在生活中很注重節儉,從不浪費一點食物,也知道賺錢的不容易,養育兒女也要從儉,她們互相尊重,關愛,體諒,家中大小事務商量為主,共同解決。常言說做婆婆好難,但她卻覺得做個好婆婆不難,只要不把媳婦當外人看,當作自己的女兒一樣對待,真心包容,愛護,家庭就會和諧美滿,兒子和兒媳常年在外打工,她擔起照顧和教育孫子的重任,也要承擔家中的農活,支持他們的工作,兒子和兒媳偶爾發生矛盾了她也從不偏袒兒子。等他兩平靜下來找他們兩個談心。直到他們化解矛盾。

好婆婆事跡材料2

  俗話說:“婆媳關系兩張皮,互不理解矛盾起。”可是67歲的XXX在處理婆媳關系、照管孫子孫女的過程中,不僅使這個家庭和諧美滿,還贏得了村民的一致贊譽。

  19xx年結婚,丈夫是一名民辦老師,整天忙碌在學校,操持家務的重擔就落在她一個人的肩上,既要照看老人,又要撫養孩子,還要下地干活,整天有做不完的活,操不完的心,吃不完的苦。

  苦難中走過來的人,深知生活的艱苦,在兩個兒子成婚后,她把兩個兒媳當親閨女一樣對待,每天早早起床做飯,從不給子女、兒媳添麻煩,只要有空閑的時間就把全家的衣服洗得干干凈凈,被子也是該拆就拆,該洗就洗。

  人們都知道村里人重男輕女,可當她的兩個媳婦第一胎都生了女孩時,她不嫌棄是孫女,還安慰媳婦。一邊用心給媳婦做好吃的,一邊精心照料孩子,兩媳婦都很感激她,孩子長大上學了,她總是忘不了用一些故事和身邊的榜樣教育孩子刻苦學習,全面發展,還不時給于鼓勵。

  XXX平時很節約,從不浪費糧食,也深知掙錢不容易,從不亂花一分錢。不僅自己如此,也教育自己的兒子兒媳也要這樣做。平時兒子兒媳很忙,她就在家準備一日三餐,接送孫子孫女們上學放學,任勞任怨。

  有一次,雨下的很大,孫子們忘了帶雨具,她冒著雨給孩子們送傘,她當時雖然打著傘,但全身還是被雨水打透了。當時孩子正站在學校門口徘徊著怎么回家,突然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朝他們走過來,趕快上前說奶奶這么大的雨你怎么來了?她看到孩子的第一句話是雨下這么大怎么在門口呢?趕快把傘遞給孩子。每當想起這件事,孩子們都很感動。

  還有一天晚上,兒媳突患重感冒,發高燒,作為老人,她著實不放心。當時兒子不在家,她急急忙忙找來車,把兒媳送到醫院,在她的精心照顧下,兒媳很快康復了。每當提起這事,兒媳老覺得過意不去,說叫婆婆為自己操了這么多心,受了這么多累。XXX卻說,只要家人健康,全家平安,和和睦睦過日子,吃再多苦,受再多的累,她也心甘情愿。

  兒行千里母擔憂,為了生活更好,她兩個兒子和媳婦都去北京開飯店。她不遠千里去看望,還帶去他們平時愛吃的家鄉特產。兒子媳婦感到老人總想著自己,個個心里暖暖的。

  20xx年她的大孫子患了癱瘓癥,為了讓兒子媳婦在外安心,她擔起了伺候大孫子的重擔,精心護理,洗頭洗腳,摳屎端尿,擦背搓身。有時侯孩子心情不好,她就背著孩子到外面曬太陽,沒事陪孩子聊天,給他講故事。有一次孩子有輕生的念頭,拒絕進食,她就給孩子講了許許多多的勵志故事,增添了孩子戰勝病魔的勇氣,同時找來小伙伴陪他玩。就這樣,十幾年如一日,她無怨無悔,用自己的行動,努力營造溫馨的家庭環境,呵護著濃濃的親情。

  愛是家庭和睦的基礎,愛是人與人之間和諧相處的紐帶,愛是中華民族永恒的傳統美德,XXX用愛的奉獻點燃了家庭和諧的希望。

好婆婆事跡材料3

  她,一個普通的農村婦女;她,一個平凡的農家婆婆;她叫xxx,1943年9月生,現生活在橋頭集鎮小韓村唐崗組。與千千萬萬個天下母親一樣,是一位勤勞、善良的農村婦女,她雖沒有文化,但識大體、顧大局,有著中國婦女的傳統美德。與丈夫生活幾十年來,操持家務,任勞任怨,有一個三代同堂之家,她的家庭和睦、鄰里和諧,勤勞、善良、純樸是她們一家做人的標準,是鄰里們羨慕的家庭。人們常說,世上的關系最難相處的就是婆媳關系,但在她看來卻不然,她常說:“我與媳婦之間的關系是很和諧融洽的。我們之間與其說是婆媳關系,不如說是母女關系。”因為她給予媳婦的關心與愛并不亞于一位母親對女兒的愛,她常常對兒子說:“兒子呀,你得了個好妻子,我得了個好媳婦,你不準欺負她。

  xxx,是左鄰右舍出了名的好婆婆。問起她對于如何做個好婆婆有些什么竅門時,她說:“人和人之間哪會沒有什么矛盾呢?更何況老年人和年輕人在思想上又有著很大差異。因此,和睦相處主要靠彼此寬容,平時我也盡量不拿自己的標準去要求他們年輕人。”

  其實,她算是跟得上時代步伐的老人,兒女們的穿戴時尚啊、發型時髦啊等等,她都能接受。和兒媳相處幾十年從未紅過臉。兒媳錯了,她耐心說服,兒子錯了他耐心批評。兒子和媳婦吵架時,她從不說兒媳婦不對,總是從兒子身上找缺點。前幾年兒女們家庭不是很富裕,她總是幫了這家幫那家,哪家需要她她就去幫忙,20xx年大兒媳帶著剛滿周歲的孫子回娘家吃飯,在路上被車撞成了植物人,孫子也不幸的骨折了。當時大兒子還在外地打工,一時間照顧媳婦和孫子的重擔一下就落到了xxx的肩上。

  每天,不但要照顧年幼的孫子,還要給病床上生活不能自理的媳婦端茶倒水,送吃送喝的。起早貪黑,從沒半句怨言。她媳婦常常眼含淚花的望著年邁的婆婆,每當這時,xxx就安慰媳婦:“孩子,別難過,一切都會過去的,你會慢慢好起來的媽媽有信心,我們都要有信心。”

  她一面操持家務,一面照顧兒媳婦,在忙里忙外的同時,她抱著治好兒媳婦的.希望,四外投醫問藥給她治病。媳婦住院期間她親自護理,平時按時給兒媳婦服藥,合理安排兒媳婦的生活,飲食起居精心照顧,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她親自扶兒媳婦上廁所,親自給兒媳婦穿衣服、梳頭、洗臉、端荼送水,她千方百計讓兒媳婦吃好、住好、使兒媳婦生活的開心,每周她定期給兒媳婦洗頭、洗腳、剪指甲、洗衣服、被褥、勤洗勤換、即使遇到農忙時,她仍抽空推著兒媳婦出門散步談心,就這樣,她熱心照顧兒媳婦,從沒叫過一聲苦,也沒說過一聲累。

  為了能讓兒媳婦早日康復,xxx咨詢了很多醫務人員,掌握了不少護理知識,通過多年來的精心護理,目前兒媳婦的病情和精神狀態大有好轉。來探視兒媳婦的親屬都說:多虧了你婆婆的細心照顧,xxx每次都靦腆的笑著說:“照顧她是我該做的事”,媳婦也時常激動地說:“很幸運有這樣一個好婆婆照顧我、鼓勵我、陪伴我、我感到生活得很幸福”。

  生活中這樣的細節還很多,不少人問她:“你為什么這樣照顧兒媳婦”?xxx回答說:“她是我兒媳婦,就是我的女兒,我的孩子。我們長輩誰不想孩子們好啊?他們過得好了,我們做長輩的心里才覺得踏實些,好受些”,這就是質樸、善良的xxx。

  人們常說找個好媳婦難,其實找個好婆婆更難,找一個既善良又能干的婆婆難上加難,xxx認為做一個好婆婆并不難。用她自己的話說,兒子、兒媳、孫子、孫女都是自己的親骨肉,同是一家人,十個指頭不一般長但咬咬哪個都疼。婆婆和媳婦的關系不好處,就象鍋和勺,沒有不叮叮當當響的,但她覺得這種事只有兩好才能擱一好,只要真心實意待兒媳,像親閨女一樣,人心都是肉長的,以心換心就沒有處不好的。她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xxx不光持家有方,和鄰里的關系也處得十分融洽。鄰里的老人們說起xxx一個勁的豎大拇指:“那可是個好人!”鄰里有難她總是熱心幫助。多年來,她通情達理,持家有方,愛護晚輩,團結鄰里,家庭和睦的事跡廣為鄰里所稱道。她用家庭婦女特有的勤勞、善良、純樸,用她全身心的愛讓她的家庭始終保持著一種祥和的氣氛。

好婆婆事跡材料4

  錢桂琴,城南經濟新區管伙村東老組村民,她通情達理、持家有道、愛護晚輩、團結鄰里,是個婆媳關系相處融洽、鄰里公認的好婆婆。十多年前,兒子由于身患重病去世了,為了不讓這個美好的`家庭破碎,錢桂琴強忍著失去兒子的悲痛,還安慰媳婦說我們永遠是一家人,你不再是我媳婦,你是我的親閨女。下雨了,兒媳上班沒帶傘,她冒著大雨送去;兒媳生病,她不分白天黑夜陪伴,精心照顧。媳婦看到婆婆的好,對她也很孝順,逢年過節,都給老人買點補品,送件服裝。十多年過來了,這一家人過得其樂融融,充滿了幸福。

好婆婆事跡材料5

  她一位普通的老人,普通的走在大街上根本就沒人注意她;她又是一位不平凡的老人。她是一個持家有道、愛護晚輩、團結鄰里、婆媳關系相處融洽、鄰里公認的好婆婆。她有著蒙古族婦女的純樸和善良,她用自己全身心的愛讓這個家庭始終保持著一種祥和溫馨的氣氛。

  她平時很注重節儉,從不浪費一點糧食,也深知掙錢不容易,從不亂花一分錢,不僅自己如此,也教育自己的兒子兒媳也要這樣做。他們互相尊重,互相關心,互相體諒,家里有什么事情都互相商量,共同解決,平凡的點點滴滴卻無不展現一個好婆婆的形象。

  20xx年兒媳婦懷孕了,她得知后又高興又擔心,身為一個女人,她知道懷孩子生孩子的辛苦,因為在孕期,孕媽媽的飲食是很重要的,兒媳婦早孕反應比較嚴重,沒有食欲,為了兒媳的營養均衡和胎兒的健康發育,她想盡辦法做她喜歡吃、又有營養豐富的美食,飯菜注重色香味俱全,增強食欲。為了規律生活有個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時間,每天中午12點準時做好飯菜,等兒子兒媳的到來,這樣讓她們早一點吃上午飯有個充足的午睡。

  20xx年她的孫子出生了,自從孫子出生后她每天照看孫子,有時候兒媳婦工作忙,連續上班半個月,她也就每天照看孫子、做家務、做飯不誤一項做到半個月。在兒媳懷孕到生的日子里,雖說自己身體也不是很好,但她還是不分白天黑夜陪伴在媳婦身邊。

  每當想起這事,兒媳總覺的過意不去,說叫婆婆為自己操了這么多心,受了這么多累。老人卻說,人這一輩子,少不了溝溝坎坎,有困難咬咬牙就過去了。她什么也不圖,只要孩子健康,全家平安,和和睦睦過日子,吃再多的苦,受再多的累,她也心甘情愿。更何況兒媳也是她的孩子,有著割不斷的親緣,真心實意疼她們,是一個婆婆起碼的做人做長輩的道德標準。

  她也有位年邁的`母親,今年98歲,有時候母親沒人看護,她安頓好家里的家務,匆匆忙忙去陪伴母親,給她做飯、洗衣服、陪她聊天,照顧老少都不誤,是個孝老愛親的好女兒、好婆婆、好媽媽。

  俗話說:人心都是肉長的,事實證明她的辛苦也得到了回報。兒媳對她們也很孝順,通情達理,逢年過節,都給老人買點補品,送件衣服。特別是她有個頭痛感冒,不愿動彈的時候,孩子們都嚇的不得了,催她去醫院,怕影響她的身體。想想這些,心里覺的挺踏實。

  人們常說做個好婆婆難,但是她卻認為做個好婆婆不難,只要不把兒媳當外人,用心疼愛,真心包容,家庭就會和諧美滿,兒子和兒媳每次回來的時候,她都鼓勵和支持他們,家里的活都承擔下來,讓他們專心工作和學習,用兒媳的話說:只因婆婆當初的鼓勵和支持才有他們現在的工作和生活。兒子兒媳偶爾發生矛盾了,她從不偏袒兒子,等雙方心平氣和后,再問原因,談心、解疙瘩。她總說,媳婦雖說不是親骨肉,但她卻是背井離鄉來到這里要和兒子過一輩子的人,就應當和自己的女兒一樣看待。

  她還常說,媳婦邁進咱家的門就是咱家的人,孩子們大了都有自己的日子要過,我趁現在自己還能自食其力,多干一天是一天,多干一點是一點,只要能動彈,就不要耽誤他們的日子,鄰居都說她是個好婆婆,在兒媳的眼里婆婆也是一個好榜樣。

好婆婆事跡材料6

  XXX,71歲,只要提起XXX,人們的腦海里立馬會浮現出一個神清氣爽,穿衣樸素但時常干凈整潔,做事勤快利落的身影,同時也會稱贊她真是個名副其實的好婆婆。

  XXX通情達理,持家有道,愛護晚輩,婆媳關系相處融洽的事廣為鄰里所稱道,她用她的勤勞、善良、淳樸,用她全身心的.愛讓這個家始終保持著一種祥和的氣氛。

  她曾無微不至的照顧年老體弱多病、臥床不起的婆婆多年,從無怨言,她經常對子女說:每個人都有老的時候,年輕人要把孝順的傳統美德發揚下去。她天天給婆婆梳頭洗臉,一絲不茍的照顧婆婆的生活起居,直到老人去世,說起這些,村民們是夸贊不絕。

  人們常說,婆媳關系是每個家庭最難處的關系。但她覺得,只要像待親閨女一樣真心實意對待兒媳,就沒有處不好的。在她的言傳身教下,兒媳也學會了婆婆勤儉持家、勤勞致富的優良作風。媳婦娶進門后,她并不是安享晚年,而是全力幫助兒子兒媳,做好他們的堅強后盾,照顧孩子,一刻也不閑。如今她的兒子兒媳勤勞儉樸創業,孫子均在學校就讀,一家人和睦,生活幸福,讓人稱道、讓人羨慕。

好婆婆事跡材料7

  xx是xx鎮上黃村上xx人,今年已經66歲了。她有三個兒子一個女兒,自兒子結婚以來,婆媳關系相處融洽,成為村里公認的好婆婆。大兒子當村干部19年,村書記15年,兒媳婦在園區工作,夫妻倆育有一兒一女,都是由xx帶大的;二兒子開了個農資店,有兩個女兒,二媳婦懷孕困難,臥床幾個月,都是由xx照顧;三兒子在浙江東陽一家公司任副總經理,離家遠,家里的大小事情也都是xx在照顧。俗話說“大家難當”,可是盡管她識字不多,卻用質24樸的愛,讓這個家庭始終保持著一種祥和的氣氛。都說找個好婆婆難,找一個既善良又純樸的婆婆難上加難,但在她的眼里,做個好婆婆并不難。用她自己的話說,兒子、媳婦、孫子、孫女都是自己的親骨肉,都是一家人。十個指頭不一般長但咬咬哪個都疼在心上。

  一、關系融洽,視兒媳如親生女兒

  自兒媳娶進家門,她們之間從沒有紅過臉,吵過一次嘴。她們之間互敬互愛,相互關心,婆媳關系處得勝似親娘。在大媳婦剛結婚進門的那段日子,有朋友就說“媳婦是外姓人,有些事要提防著點,現在的孩子都自私,好耍性子,對她再好也沒用,一個不好就啥都不好了,面上過得去就行了。”她沒有聽信這些話,時刻鞭策自己:媳婦雖說不是親骨肉,但她是陪兒子過一輩子的人,既已結成夫妻,就當成自家人去處,就當自己的親姑娘去處。兒子又時常不在身邊,兒媳婦又要上班、回來還幫著做點家務,她也不容易。因此,她和兒媳經常說說貼心話,在生活中,她總是身為長輩,領先垂范,無微不至地照顧兒媳,特別是兒媳在工作忙的時候外,總是想方設法的做點好吃的默默的支持她,遇到困難鼓舞她。

  二、勤勤懇懇,打理一家老小事務

  每天早早起床做飯,從不給子女、兒媳添麻煩,只要有空閑時間,就把全家的`衣服都洗得干潔凈凈的,被子也25是該拆就拆,該洗就洗。兒媳回到家中,看她累得消瘦了許多,便說“媽,你真辛苦了,讓你受累了,把孩子扔給你,我真有些過意不去,看把你累的。”她總是寬慰兒媳說“沒事,只要你倆工作順心,能幫就幫點,再苦再累,為了兒女,我都情愿。你們就踏踏實實地干好你們的工作吧!”有的人見了還說:媳婦的臟衣服你還洗,真是太慣她了。可她從不這樣認為,她總說:媳婦就像我的女兒一樣,只有我在家把家務事都搞好了,孩子們才能安心上班。

  三、勤儉持家,注重搞好鄰里關系

  xx的家庭情況,生活條件雖不能說的上是富裕,但在村里里,也是相對不錯的,但是作為一個一般的家庭,她在生活中,崇尚節約,反對白費,省吃儉用,勤儉持家,還經常教育子女要學會過日子,不能大手大足。自家和睦的同時,還注重鄰里關系的相處。經常對兒媳說“遠親不如近鄰”和鄰居相處,互相關心,鄰家有困難,她就會主動地伸一把手關心他。與鄰居都能夠和睦相處,經常關心鄰居解決家庭中的困難,樂于助人。在對待鄰里關系上,全家人能夠善待左鄰右舍,關心他們排擾解難,鄰里關系十分融洽。

  常言道:家和萬事興。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怎樣做一個好婆婆。

好婆婆事跡材料8

  她身材瘦弱,人們卻說她有山一般的脊梁;她目光如水,人們卻說她有海一般的胸懷;她年近古稀,人們卻說她心燦如蓮。她就是通化鎮通化三村村民小芳。

  小芳今年已經63歲。與千千萬萬個天下母親一樣,是一位勤勞、善良的農村婦女,她雖沒有文化,但識大體、顧大局,有著中國婦女的傳統美德。與丈夫生活幾十年來,操持家務,任勞任怨。

  有人說小芳是菩薩心腸,她卻說,菩薩那是千刀萬刀刻出來的。小芳這尊菩薩確實是歷盡千難萬苦雕成的。43年前,20歲的小芳來到了蘇家,從此便開始了忙忙碌碌的一生。蘇家當時一家7口人,公公常年在外,婆婆疾病纏身,兩個小姑子、一個小叔子尚且年幼。全家上上下下全靠小芳一人操持。四十三年間,她用自己的至純至孝侍奉著公婆;四十三年間,她用自己的至善至美疼愛著小姑;四十三年間,她用自己的至真至柔養育著小叔。

  在她的悉心照料下,公婆安享晚年,小姑子風光出嫁,小叔子成家立業。現如今,兩個兒子也已頂門立戶,鄰里們都說,張媽媽操勞了一輩子,終于可以歇息了。可是,閑不住的張媽媽呦,自兒子結婚以來,由于兒子媳婦常年在外務工,全家10口人,大事小事基本全靠小芳操持。大家難當,盡管小芳識不了幾個字,她的身上卻具有家庭農婦的純樸,她用自己的愛讓這個家庭始終保持著一種祥和的氣氛。

  都說找個好婆婆難,找一個既善良又純樸的婆婆難上加難,但在小芳的眼里,做個好婆婆并不難。用她自己的話說,兒子、媳婦、孫子都是自己的親骨肉,都是一家人。十個指頭不一般長,但咬咬哪個都疼在心上。

  人們常說,婆婆和兒媳關系不好處,就像鍋和勺,沒有不叮叮鐺鐺響,不鬧動靜的。但是她覺的,這個事兩好才能擱一好,只要咱真心實意待兒媳,當親閨女待,就沒有處不好的.。比如象她家,兩個兒子和兒媳婦都在外打工,家里四個孫子孫女,地里的農活都是小芳一人在操持。有人問她這樣護著兒媳,什么擔子都往自己肩上扛,苦不苦。她卻常說:媳婦邁進門,就是咱家的人,孩子們大了都有自己的日子要過,我不缺胳膊不缺腿的,乘現在自己還能自食其力,多干一天是一天,多干一點是一點,只要能動彈就不要耽誤他們的日子。

  家里的孫兒輩都是小芳一手帶大的。鄰里經常會逗逗孩子們:“你們是和爸爸親,還是和媽媽親?”孩子們總是稚氣的回答:“都不親,和奶奶親。”聽到這話小芳總是一陣欣慰一陣心酸。欣慰的是自己的付出有了回報,心酸的卻是為這些不在父母身邊長大的孩子。大孫子鑫鑫今年17歲了,現在在運城上學,但每次放假總要吵著回來看奶奶。

  20xx年兒媳生育小孫子時,凌晨四點突然感到肚子疼痛難忍,她知道兒媳是要分娩了。情況緊急,她深夜里找車載著她們去了醫院。產后她也一直陪同兒媳在醫院,她把照顧兒媳的重任毫無怨言得承擔了起來,每天扶著她坐起、躺下擦身、端飯、倒尿,同時她還得照顧孫女。每當提起這事,兒媳老覺的過意不去,說叫婆婆為自己操了這么多心,受了這么多累,就是自己的親娘,也很難做到。小芳說,人這一輩子,少不了溝溝坎坎,有困難咬咬牙就過去了。她什么也不圖,只要孩子健康,全家平安,和和睦睦過日子,吃再多的苦,受再多的累,她也心甘情愿。更何況兒媳也是她的孩子,有著割不斷的親緣,真心實意疼她們,是一個婆婆起碼的做人做長輩的道德標準。俗話說,人心都是肉長的,事實證明她的辛苦也得到了回報。兒媳婦對她們很孝順,通情達理,逢年過節,都給老人買點補品,送件服裝。特別是她有個頭痛感冒,不愿動彈的時候,孩子們嚇的不得了催她去醫院,恐怕她出大毛病。想想這些,心里覺的挺踏實。

  村里的婦女們聚在一起常說,沒有小芳,就沒有婆媳關系這么融洽的好風氣。在兒媳的嘴里卻是:沒有婆婆的以身示范和對我的影響,就沒有我們這么和睦的一家子。

好婆婆事跡材料9

  葉正英,高郵市卸甲鎮張余村葉家組村民,多年前,入贅的丈夫突患重病,撒手而去。留下年邁父母、十歲男孩、三歲幼女、兩個青春稚氣的妹妹。她沒有組合新的家庭,默默一個人挑起了照顧老人,撫養孩子,照顧妹妹的.生活重擔。孤兒寡母,深夜長哭,白天挑擔,她都咬著牙,挺了下來。為改變貧窮的生活,她開始學磨豆腐,用辛勤勞動走上了致富之路。她孝順父母,讓他們安享晚年。兩個妹妹出門,她如同家長一樣隆重操辦。兒子常年在外打工,每逢農忙,為了讓兒子安心工作,從不讓他來回奔波。兒子不在家,葉正英把兒媳婦當做親女兒看待。對鄰里鄉親,她更是一副熱心腸。普法活動、婦女活動、公益捐款,她第一個報名……葉正英也有自己五年規劃:再干兩年,孫女兒到市中讀書,她就到市區陪讀,讓兒子媳婦安心工作。對此,她充滿了憧憬。

  看了“十佳好婆婆事跡材料”的人還看了:

  1、最美母親事跡材料

  2、十佳小學生個人事跡材料4篇

  3、好兒媳事跡材料3篇

  4、20xx年好媳婦先進事跡材料

  5、和睦家庭事跡材料5篇

好婆婆事跡材料10

  XXX,52歲,懷仁鎮三和村人,一家9口人,她有2個兒子、2個兒媳婦、4個孫女。

  兩個兒子長期在外打工,照顧孫女的工作就落在了她和兩個兒媳的身上,XXX本人上午工作,下午幫著兒媳們看孩子,她與兩個兒媳在一個庭院里居住,在一個飯桌上吃飯,其樂融融。與千千萬萬個天下母親一樣,她是一位勤勞、善良的農村婦女,她雖沒有較高的文化水平,但識大體、顧大局,有著中國婦女的'傳統美德,操持家務,任勞任怨,有一個三代同堂之家,她的家庭和睦、鄰里和諧,勤勞、善良、純樸是她們一家做人的標準,更是鄰里們羨慕的家庭。

  如今兩房兒媳生活在一個大家庭里的已經不多見,XXX家卻是個例外,一家9口生活在一起,二十多年來,她們婆媳三人之間從沒有紅過臉,吵過一次嘴。兒子和媳婦吵架,她從不說兒媳婦不對,總是從兒子身上找缺點,婆媳關系處得勝似親母女。

  村里的大姐們聚在一起常說,沒有XXX,就沒有婆媳關系這么融洽的好風氣。在兒媳的嘴里卻是:沒有婆婆的以身示范和對我的影響,就沒有我們這么和睦的一家子。

好婆婆事跡材料11

  xxx,52歲,家住xxx鎮第三村四組,家中共有6口人。她是一位勤勞、善良的農村婦女,她的家庭和睦、鄰里和諧、純樸本分,是鄰里們羨慕的家庭。兒媳在附近務工,兩個孫子都要她細心照顧,一家的吃喝拉撒,洗洗涮涮,一頓三餐,她從不馬虎,不吃重復飯,別人都午剩飯當晚飯,她從不那樣,她總是笑呵呵的說,兒媳務工那么辛苦,吃飯可不能湊合,不管一年四季,是熱是冷,不管是早飯還是晚飯,她都早早去做好,說兒媳辛苦一天,進門一定得有一碗可口飯菜,兒媳逢人就夸她的'好婆婆。兒媳對她們也很孝順,通情達理,逢年過節,都給她買點補品,送件服裝。她還常說,媳婦邁進咱家的門就是咱家的人,孩子們大了都有自己的日子要過,我趁現在自己還能自食其力,多干一天是一天,多干一點是一點,只要能動彈,就不要耽誤他們的日子,鄰居都說她是個好婆婆,在兒媳的眼里婆婆也是一個好榜樣。

好婆婆事跡材料12

  王xx,今年48歲,家住邵崗鄉邵崗街道,現從事婚娑攝影服務工作。她有兩個孩子,兒子已結婚,卻都還住在一起。這個四世同堂的大家庭里充滿著祥和氣氛。王xx是當地出了名的好媳婦好婆婆。問起王xx對于如何做個好婆婆有些什么竅門時,她說:“人和人之間哪會沒有什么矛盾呢?更何況老年人和年輕人在思想觀念上又有著很大差異。因此,和睦相處主要靠彼此寬容,平時我也盡量不拿自己的標準去要求她們年輕人。”她兒媳婦補充說:“我婆婆不僅是好婆婆,還是好媳婦呢!我們奶奶在得病的時候,我婆婆很細心地照料她,給她洗澡,換洗衣服,倒便盆等。”

  王xx對“孝順”有著自己獨特的理解:花錢為父母、公婆買好吃的、好喝的、好用的東西是“孝”,而不讓老人生氣、擔心則叫“順”。人到老年,老人不太講究吃穿什么的,只要心氣好,比啥都重要。

  結婚時,由于婆家兄弟姐妹十三人,加之當時經濟條件比較差,家庭生活不太富裕,王xx決定婚事新辦,一切從簡,彩禮一份不要,對此,她受到了婆家和鄉親們的好評。婚后她們跟公婆一起住,努力的工作,為家庭增加了不小的經濟收入。生活富裕了,公婆心里也樂滋滋的。工作之余,王xx包攬了家里的"所有家務。公婆不識字,王xx和丈夫商量,給公婆買了個大收音機,并手把手的交給他們如何使用,把他們樂得跟孩子似的。

  后來,她們有了孩子,一家老小更是其樂融融。可在兒子三歲時,公公卻得了重病,經多方治療,病情有了好轉,可后遺癥非常嚴重。她見婆婆一個人忙前忙后的侍奉公公,怕她吃不消,便關閉了婚娑攝影店面,和婆婆一起照顧老人。為了給公公治病,幾乎花掉了全部積蓄,到過的大小醫院不下二十幾家,只要有一線希望,她們就不放棄,就這樣,終于留住了老人。

  婆婆是從舊社會走過來的人,過去的苦日子,讓她落下了不少的病根,有胃病、神經衰落、腰痛病、心臟也不太好,為了讓婆婆身體健康,王xx帶她四處求醫,在飲食上,也是盡量調劑著吃,最近還特意為老太太買了“孟氏拔罐”,和專治腰酸腿疼得膏藥。老太太對媳婦是打心眼里喜歡。

  長時間同婆婆的和睦相處,她們有了許多的相似之處,如:一樣的性格、相同的愛好、喜歡一樣的顏色、就連喜歡吃紅薯、南瓜、和胡蘿卜都一樣。婆婆常說“俺這個媳婦真是隨俺!”二十多年的朝夕相處,她和婆婆從沒有紅過臉,盡量滿足老人的要求。耳濡目染,孩子們也爭著孝順老人,有好吃的總忘不了奶奶,逢年過節也都要給奶奶買上點小禮物。今年春節,王xx建議排全家照,老太太非常高興,兒子爭著跟奶奶合影、媳婦也搶著跟奶奶和照、孫子孫女更是爭著、搶著更她拍照,把老太太樂得合不攏嘴。

  王xx的丈夫一直在機關單位從事小車駕駛工作20多年,因工作經常外出,隨叫隨走。在家時間很少,且不固定,家里家外全靠她一個人張羅。為了支持丈夫工作,不讓丈夫分心,她沒有說過一句怨言,每次丈夫出差臨行前都再三囑咐,注意安全。

  二十多年的婆媳生活,使王xx更加深深的理解了“孝順”的含義。作為媳婦,要做到盡善盡美的“孝順”是不容易,但只要自己真心去做、用心付出,就終會有回報的。

  她是一個通情達理、持家有道、愛護晚輩、團結鄰里、婆媳關系相處融洽、鄰里公認的好婆婆。她有著傳統婦女的純樸和善良,她用自己全身心的愛讓這個家庭始終保持著一種祥和溫馨的氣氛。

  她平時很注重節儉,從不浪費一點糧食,也深知掙錢不容易,從不亂花一分錢,不僅自己如此,也教育自己的兒子兒媳也要這樣做。他們互相尊重,互相關心,互相體諒,家里有什么事情都互相商量,共同解決,平凡的點點滴滴卻無不展現一個好婆婆的形象。

  有一次,雨下的很大,兒媳忘了帶雨具,她冒著雨趟著水去給兒媳送傘,她當時雖然打著傘,但全身還是被雨水打透,當時兒媳正站在單位門口徘徊著怎么回家,突然看到一個熟悉而瘦小的身影朝自己走過來,她趕快上前說:媽下這么大的雨你怎么來了?她看到兒媳的第一句話是雨下這么大怎么在門口呢?趕快把傘遞給了兒媳。每當想起這件事,兒媳都覺得很感動,說婆婆就像對待親生女兒一樣的對她。

  還有一天晚上,兒媳突患重感冒,發高燒,作為老人,她著實不放心,當時兒子剛好不在,她急急忙忙下樓找的車,把兒媳送到醫院,并連夜輸上液。在兒媳生病的.日子里,雖說自己還患有高血壓、高血脂、腦梗等病。但她還是不分白天黑夜陪伴在媳婦身邊,在她的精心照顧下,兒媳很快康復了。每當提起這事,兒媳老覺的過意不去,說叫婆婆為自己操了這么多心,受了這么多累。陳紅英卻說,人這一輩子,少不了溝溝坎坎,有困難咬咬牙就過去了。她什么也不圖,只要孩子健康,全家平安,和和睦睦過日子,吃再多的苦,受再多的累,她也心甘情愿。更何況兒媳也是她的孩子,有著割不斷的親緣,真心實意疼她們,是一個婆婆起碼的做人做長輩的道德標準。俗話說,人心都是肉長的,事實證明她的辛苦也得到了回報。兒媳對她們也很孝順,通情達理,逢年過節,都給老人買點補品,送件服裝。特別是她有個頭痛感冒,不愿動彈的時候,孩子們都嚇的不得了,催她去醫院,恐怕她出大毛病。想想這些,心里覺的挺踏實。

  人們常說做個好婆婆難,但是她卻認為做個好婆婆不難,只要不把兒媳當外人,用心疼愛,真心包容,家庭就會和諧美滿,兒子和兒媳剛從外地回來的時候,她鼓勵和支持他們,家里的活都承擔下來,讓他們專心學習,用兒媳的話說:只因婆婆當初的鼓勵和支持才有他們現在的工作和生活。兒子兒媳偶爾發生矛盾了,她從不偏袒兒子,等雙方心平氣和后,再問原因,談心、解疙瘩。她總說,媳婦雖說不是親骨肉,但她是背井離鄉來到這里要和兒子過一輩子的人,就應當自己的女兒去處。

  她還常說,媳婦邁進咱家的門就是咱家的人,她說,孩子們大了都有自己的日子要過,我不缺胳膊不缺腿的,趁現在自己還能自食其力,多干一天是一天,多干一點是一點,只要能動彈,就不要耽誤他們的日子,街坊都說陳紅英是個好婆婆,在兒媳的眼里婆婆也是一個好榜樣。

好婆婆事跡材料13

  胡小林,58歲,蕪湖縣陶辛鎮保太村王村村民組村民。她通情達理、持家有道、孝敬老人、愛護晚輩、團結鄰里、家庭和睦、婆媳關系相處融洽,成為村里公認的好婆婆。她用傳統婦女的純樸、用自己全身心的愛讓這個家庭始終保持著一種祥和的氣氛。

  人們常說找個好媳婦難,其實找個好婆婆更難,找一個既善良又能干的婆婆難上加難,但胡小林認為做一個好婆婆并不難。婆婆和媳婦的關系不好處,就象鍋和勺,沒有不叮叮當當響的,但她覺得這種事只有兩好才能擱一好,媳婦邁進門,就是咱家的人,她看的比閨女還珍貴。只要真心實意待兒媳,像親閨女一樣,人心都是肉長的,以心換心就沒有處不好的。她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用胡小林的話說,人這一輩子,少不了溝溝坎坎,有困難咬咬牙就過去了。她什么也不圖,只要孩子健康,全家平安,和和睦睦過日子,吃再多的苦,受再多的累,她也心甘情愿。兒子、兒媳、孫子、孫女都是自己的親骨肉,同是一家人,十個指頭不一般長但咬咬哪個都疼,有著割不斷的親緣,真心實意疼她們,是一個婆婆也是做長輩的基本道德標準。她對孩子們的.付出也換來了兒子兒媳的孝心,特別是兒媳,知道婆婆一向是把自己當閨女看待,也都一直得到婆婆的關愛,都能理解婆婆的苦心。

  胡小林不光持家有方,和鄰里的關系也都處得十分融洽。村里的老人們說起胡小林,都豎大拇指:那真是個好人哪!老人說,這么些年沒有見她和媳婦吵過一次架。鄰里有難,她總是熱心幫助,家里下來新鮮蔬菜就送給鄰居嘗鮮,村里有什么活動,更是積極參加。就是她不能參加,她也會鼓勵孩子們參加,說參加集體活動不光是圖個熱鬧和高興,鄉親們聚在一起也是個交流的好機會。

好婆婆事跡材料14

  提起XXX,當地的左鄰右舍無不豎起大拇指,稱她是出了名的好婆婆,她雖然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村家庭婦女,卻和天底下千千萬萬個母親一樣,勤勞、善良、賢惠,有著中國婦女特有的傳統美德。

  她有一個三代同堂的十口之家,這在我們當地是很少見的,日常生活中,他們一家和睦相處其樂融融,是一個幸福美滿的大家庭。

  XXX不僅是一名家庭主婦,更是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她的丈夫李飛榮是浩勒報吉村黨支部書記,他擔任這一職務已有20多個年頭,工作上很有成效,俗話說的好,“每一個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個不辭勞苦的女人”,她很好地詮釋了這句話,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和付出,可以說李飛榮支書的成功離不開她。

  作為村支書的夫人,要求要比普通人更高一些,她處處身先士卒,家里種著100多畝地,40多頭毛驢,40多頭牛,90多只羊,要想把這些事情處理的有條不紊,可想而知需要付出多大的精力。有時候別人做不到的事情她做到了,久而久之,磨煉她成為了料理這些事物的行家里手,但她毫無怨言。她起早貪黑的辛勤付出都看在了兩個兒子和兒媳的眼中,她的大兒媳在康巴什照看兩個孩子上學,二兒媳在烏審旗上班工作,一有空回來也都爭相著幫忙料理這些家務事。

  有時兒媳之間產生矛盾,她總是先找兒子的缺點,然后才引導兒媳應該如何處理家庭矛盾,她的這些所作所為深得兩個兒媳的敬佩,為處好婆媳關系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老一輩人們常說“最難處好的關系就是婆媳關系,鍋勺哪有不可碰的”,但是在他們家卻恰恰相反,婆媳關系非常融洽。她對待兩個兒媳如同親生女兒一樣,無微不至的關心她們的'生活起居,任何事都是相互的,同樣的,兩兒媳對他們也是相當孝順。鄰里鄰居和她兒媳聊天“一直也沒聽你們說過婆婆的不是”,兒媳卻是振振有詞的說:“憑婆婆在我們家里的表現,整天辛苦卻從不抱怨,對我們都好,像親女兒一樣,我們說好都來不及呢,怎么會說婆婆的不是!”,當鄰居們問起她兒媳們對你們怎么樣,她肯定的回答說:“兒子們有眼光,有福氣,娶了兩個好媳婦,對待我們沒說的!”。通過這些聊天以及點點滴滴的小事,說明了她們的關系是建立在互相理解和寬容之上的,也同樣說明了愛和尊重是相互的。

  特別一提的是去年臘月,李支書邀請同學和好友去他家做客,當時到他家后的一個和諧畫面出現在眾人面前:兩個兒子在擺布餐桌,兩個兒媳都在廚房圍著萏ㄗXX和孫子們則在一旁幫忙擇菜,大家各司其職,忙的不亦樂乎,不多時兩大桌豐盛的農家宴就呈現在大家面前。當時有一位領導是這樣總結的:今天我在這里才體會到了什么是幸福,像這樣一家三代十口人生活在一起,還是很少見的,不管從家庭產業規模,環境衛生還是家庭氣氛都給人一種和諧的感覺,這就叫做自給自足,大家動手,豐衣足食,真正體現除了“家和萬事興”。這席話既體現出了這個大家庭的真實面貌,又體現出家庭成員各個角色的相互配合、付出、尊敬。

  XXX不僅在家里充當了好老婆、好婆婆、好奶奶,在鄰居眼中她也是一個好鄰居、熱心人,她本人也多次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家里也被評為“十星級文明戶”、“五好家庭”、“道德模范戶”、“養殖示范戶”,這些成績的取得充分肯定了XXX的辛勤付出,她就是用理解和寬容組織、支撐起這個和諧美滿的大家庭。

好婆婆事跡材料15

  她的家庭和睦、鄰里和諧、勤勞善良,淳樸是他們一家做人的標準,是鄰里羨慕的家庭。

  她與媳婦之間的關系是很和諧融洽的,與其說是婆媳關系,不如說是母女關系,因為她給予媳婦的關心和愛并不亞于一個母親對女兒的關懷。

  她是左鄰右舍出了名的好婆婆。在村里,每當誰遇到麻煩事總會來與她講,誰家遇到紅白喜事也都會請她幫忙,有的生活上遇到困難,她盡力幫忙,大家都說她是一個樂善好施、扶貧濟困的熱心人。

  在媳婦眼里,她是一個疼愛媳婦的好婆婆,用她自己的'話說,兒子、媳婦、孫子、孫女,都是自己的親骨肉,十個指頭不一樣長,但咬那那個都疼在心上。她認為,婆媳之間相處融洽,兒子也會幸福,她才會開心,兒子與兒媳吵架,她從來不會指責兒媳,總是先問清來由,她也總說,媳婦雖不是親骨肉,但她是背井離鄉來到這里要和兒子們過一輩子的人,就應當自己的女兒去相處。

  她為這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操勞了55年,用婦女特有的勤勞,善良、淳樸,用她全身心的愛讓她的家始終保持著一種祥和的氣氛。

【好婆婆事跡材料】相關文章:

好婆婆事跡材料02-15

好婆婆事跡材料07-05

好婆婆事跡材料優秀03-21

農村好婆婆事跡材料06-18

好媳婦好婆婆先進事跡材料09-22

好婆婆先進事跡材料09-23

好婆婆事跡材料(精選17篇)07-24

好婆婆先進事跡材料07-06

好婆婆事跡材料20篇07-18

好婆婆事跡材料15篇(熱)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