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一多詩歌意象藝術嬗變特征的探討論文
聞一多詩歌意象藝術的嬗變特征只要表現在前期意象藝術與后期意象藝術,其中前期意象藝術主要是對中國古代詩歌的意象表現進行了一定的利用,并以詩歌的表現手法進行了視覺性的創作,體現了聞一多對“五四運動”后期詩歌發展的反思;而后期的意象藝術主要表現了聞一多對傳統審美觀念、傳統文化的重點審視,體現了西方文化對現代詩歌的影響。下面主要從前期意象藝術與后期意象藝術對聞一多的詩歌特征進行了一定的探討,希望能夠更好地加深人們對聞一多詩歌的認識與了解。
一、前期意象藝術表現
聞一多的詩歌藝術表現兼多種詩風于一體,具有豐富的藝術內涵。從聞一多個人方面上來說,他本身一方面承接著“五四”時期詩歌的探索精神,在詩歌創作上力求尋找豐富的創新資源,另一方面又對“五四”時期詩歌脫離傳統文化、盲目西化的現象進行深刻的反思,希望能夠從西方文化中吸取新型的創作能源,促進詩歌的進一步發展。在“五四”時期,聞一多就接觸過多種文藝新思潮的影響,在詩歌創作上非常重視意象藝術的表現手法,這不僅是因為意象藝術富有提示性、暗示性,且還具有豐富的含蓄性與表達性,具有“言有盡而意無窮”的表達效果,這對于詩歌的表達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此外,聞一多不僅在詩歌理念上重視意象藝術的表現效果,而且在詩歌創作中更具有鮮明的意象藝術體現。例如,在聞一多的《雨夜》一詩中則具有很好的說明。這首詩歌的主旨是展示作者失眠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生存的基本態度。在詩歌的創作上,作者從多方面角度展示了意象藝術的表現效果,如詩中的“一陣狂風還喊來要捉那軟弱的樹枝,樹枝拼命地扭來扭去,但是無法躲避風的爪子”,作者將狂風、樹枝進行意象藝術的創作,從自然景物中抒發了作者的人生感受。借助自然風霜表達現實人生的感懷,這是中國古典詩歌的一種傳統,聞一多通過詩歌創作在自然形象中尋找了自我生存的映照,從而賦予了詩歌豐富的寓意。再比如,聞一多的另一首較為早期的詩歌作品《孤雁》,詩歌中作者創造了一種獨特的“孤雁”意象,將詩歌藝術表現的淋漓盡致,完整地表現了作者當時孤獨無助的人生境遇,詩歌的總體表現都從一定程度上突出了意象藝術的象征性和含蓄性,與中國古代藝術詩歌進行了一定的溝通與聯系。
二、后期意象藝術表現
“五四運動”后期,聞一多的詩歌表現效果在中國傳統詩歌的基礎上進行了一定的轉型。隨著西方文化的不斷引進,聞一多希望在保持本地詩歌色彩的前提下,盡量地吸收西方文化的優勢,通過采用中西結合的.方式創作出更具意象藝術的詩歌。在此期間,聞一多又批評一些盲目仿照西方文化的詩歌創作,他偏重于人們應對西方文化采取“取之精華,棄其糟粕”的學習理念。同時,在學習新知識時,詩歌創作者應恢復對傳統文化的信仰,重新審視傳統的理性意識。在后期的詩歌意象藝術表現形式上,聞一多的理論思考不僅是其自身的詩歌創作觀點的表現,也是詩歌發展的一種趨勢,其中聞一多后期的詩歌創作主要是圍繞一個中心店、兩個本體進行展開的,他企圖通過聽覺和視覺上的感受來表現詩歌整體的美感。
聞一多的詩歌創作道路,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從傳統的中國古典詩歌文化出發,并且逐步走向現代化的藝術創作道路的過程。從聞一多詩歌意象藝術的嬗變過程來看,我們可以發現聞一多的詩歌創作特征是從意象傳統出發,再逐步突破意象傳統的創作理念,用西方文化的意象藝術手法加強中國傳統詩歌的表現效果,最終構建意象藝術的詩歌體系。聞一多的《死水》中的詩篇正好反映了作者創作思維、理念的變化,可以從該詩篇中明顯地看出詩歌意象藝術以及色彩的變化,此外作者將詩集命名為《死水》也正是用這部詩集來表現作者的情感態度。從資料上可以看出,聞一多是1925年7月從美國留學回國的,而收集在《死水》中的詩篇除了幾首詩歌以外,其余的都是作者回國后創作的作品。留學回國后,作者的心境發生了一定的變化,通過對外國文化的接觸與認識,作者對傳統文化有了深刻的理解。此外,除了學習文化知識,作者在異國他鄉也時常會受到他人的壓迫與歧視,親身經歷的生活體驗加強了作者的民族屈辱感,從而使作者對于西方文化有了雙重的矛盾態度,這種復雜的心理造成作者在不同時期有著不同的思想感受,從而孕育出不同的創作靈感,而《死水》正是作者在回國后的現實生活中創作出來的藝術作品,對意象的表現效果進行了系統的聯系,其中包含了詩人復雜的情感,是作者創作詩歌理念的一大轉變。
三、對近代詩歌發展的影響
聞一多意象藝術特征的轉變,對于中國現代詩歌也有著一定的影響與意義。首先,聞一多在很早的時期就將意象藝術的表現手法引進我國詩歌的創作發展歷程中,擴大了我國詩歌的創作領域,對我國詩歌的發展產生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我國詩歌發展的初期階段,詩歌創作主要以寫實為主,呈現出了一種直白、淺顯的詩歌效果,使詩歌失去了足夠的詩寓,抑制了我國詩歌的發展,而那時期的聞一多則憑借自己的詩歌藝術直覺較早地將意象藝術引進詩歌創作領域,突破了初期詩歌寫實的困惑,增強了詩歌的審美價值,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詩歌的藝術品位。
其次,聞一多在詩歌的創作歷程中,汲取多方面的文化藝術理念,并且借鑒優秀的文化思想,融合西方文化藝術,為我國詩歌的發展提供了一定的創作空間。例如,聞一多摒棄西方詩歌文化的感傷、頹廢的藝術內涵,而從藝術的表現效果上對西方文化的意象藝術進行一定的改造,實現了對現代詩歌的契合,創造了具有特色的詩歌道路。
此外,充分認識聞一多詩歌意象藝術的嬗變特征,也有利于現代詩歌創作者突破傳統的聞一多詩歌創作理念。通過對聞一多的詩歌進行深層次的研究與評價,人們可以發現具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的藝術作品,有利于現代人更好地把握聞一多詩歌藝術的豐富內涵,,加深對藝術詩歌的認識與理解。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聞一多的詩歌創作在不同的時期經歷著不同的轉變,也具有著不同的藝術特征。通過對聞一多詩歌的意象藝術的嬗變進行一定的分析與認識,人們可以了解到聞一多的詩歌創作歷程,以及其在創作過程中經歷的變化,有利于加強人們對詩歌的藝術掌握及心得體會。意象藝術的表現手法在一定程度上來說也是作者寄托思想感受的一種方式,加強對意象藝術手法的運用,可以提高現代人們對于詩歌創作的能力,有利于進一步促進現代詩歌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