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詩兩首的課文鑒賞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很多優秀的古詩吧,古詩的篇幅可長可短,押韻比較自由靈活,不必拘守對仗、聲律。還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詩?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詩兩首的課文鑒賞,歡迎閱讀與收藏。
關于詩兩首的課文鑒賞1
《詩兩首》課文鑒賞──感人至深的親情美。
展示、歌頌母愛,是《金色花》和《紙船》共同的主題。《金色花》借助豐富的想像,把兒童想像成一朵金色花,最美麗的圣樹上的花朵,按時間順序敘寫了一天時間里孩子與媽媽的三次嬉戲,在親昵、親熱的氛圍中,讀者感受到的是純真的母子之愛。孩子活潑、天真是母愛沐浴的結果,孩子要讓媽媽看書不傷眼睛,是對母親深厚的愛的回報。“你到哪里去了,你這壞孩子?”是母親找不著孩子,內心焦急、惶恐的反映,嗔怪中透出的是至真的母愛。而《紙船》一詩更側重于直接抒發熱愛母親、思念母親之情。“母親,倘若你夢中看見一只很小的白船兒,不要驚訝他無端入夢。這是你至愛的女兒含著淚疊的,萬水千山,求他載著她的愛和悲哀歸去”。詩句中“含淚”、“悲哀”都是由于遠離慈母,對母親的深切眷戀,字里行間母子深情盡現。
關于詩兩首的課文鑒賞2
《金色花》與《紙船》分別是印度詩人泰戈爾和中國詩人冰心的經典詩作,二者皆以細膩的情感、獨特的意象和優美的語言,表達了子女對母親深深的眷戀與敬愛之情,宛如兩首動人心弦的親情樂章。
泰戈爾的《金色花》充滿了奇幻與童真。詩中的孩子化身為一朵金色花,巧妙地與母親捉迷藏。“假如我變成了一朵金色花,為了好玩,長在樹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搖擺,又在新葉上跳舞,媽媽,你會認識我嗎?”這一開篇便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充滿幻想的世界。孩子以金色花的視角,默默地關注著母親的一舉一動,“當你沐浴后,濕發披在兩肩,穿過金色花的林蔭,走到做禱告的小庭院時,你會嗅到這花香,卻不知道這香氣是從我身上來的。”他看著母親工作、沐浴、禱告,時而為母親送去花香,時而為母親投影遮陰,時而與母親嬉戲,卻始終不暴露自己的身份。這種純真而俏皮的情感表達,使整首詩洋溢著溫馨與歡樂。泰戈爾以其獨特的想象,將母子間的親情描繪得如童話般美好,金色花這一意象不僅象征著孩子的純潔與美好,更成為了母子間情感交融的紐帶,讓讀者深切感受到了孩子對母親那種細膩而深切的愛,以及對母愛的渴望與珍視。
冰心的《紙船》則以一種更為質樸、真摯的情感打動人心。詩人以紙船為寄托,抒發了對母親的思念與眷戀。“我從不肯妄棄了一張紙,總是留著——留著,疊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兒,從舟上拋下在海里。”這些小小的紙船,承載著詩人無盡的思念,隨著海浪漂向遠方,漂向母親所在的彼岸。“有的被天風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濕,沾在船頭上。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疊著,總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詩人明知紙船可能無法抵達母親身邊,但依然執著地疊著、拋著,這份堅持體現出了思念的深沉與濃烈。詩中的紙船,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實物,更是詩人情感的具象化,它跨越了空間的距離,將女兒對母親的愛與牽掛傳遞得淋漓盡致。在簡潔的語言背后,是詩人那顆對母親熾熱而純粹的心,使讀者能深刻體會到遠在他鄉的游子對母親深深的眷戀和無盡的思念之情。
這兩首詩,雖出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詩人之手,但都以對母親的愛為核心,以獨特的藝術手法展現了人類情感中最珍貴、最動人的部分。它們讓我們在閱讀中感受到親情的溫暖與力量,也讓我們領略到詩歌在表達情感上的無窮魅力。無論是《金色花》中的奇幻童真,還是《紙船》中的質樸深沉,都如涓涓細流,淌入讀者心田,喚起我們內心深處對母親、對親情的美好回憶與深深敬意,成為了世界文學寶庫中兩顆璀璨的明珠,永遠閃耀著愛的光輝。
【詩的課文鑒賞】相關文章:
離騷課文鑒賞11-29
離騷課文鑒賞11-14
《離騷》課文鑒賞10-06
王安石的詩鑒賞09-17
李商隱詩鑒賞08-02
杜牧詩鑒賞10-30
李白的詩鑒賞10-10
木蘭詩鑒賞11-25
雪詩鑒賞08-11
經典送別詩鑒賞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