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思念家鄉的詩句盤點
導語:思念家鄉的詩句,大家來了解一下,進行積累吧。下面是小編帶來的思念家鄉的詩句,供各位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思念家鄉的詩句
1、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2、砧杵敲殘深巷月,井梧搖落故園秋。——陸游《秋思》
3、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張祜《宮詞·故國三千里》
4、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 九月九憶山東兄弟》
5、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岑參《逢入京使》
6、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杜甫《秋興八首·其一》
7、不知何歲月,得與爾同歸?——韋承慶《南中詠雁詩》
8、寫不成書,只寄得、相思一點。——張炎《解連環·孤雁》
9、望闕云遮眼,思鄉雨滴心。——白居易《陰雨》
10、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11、此地動歸念,長年悲倦游。——王籍《入若耶溪》
12、君家何處住,妾住在橫塘。——崔顥《長干行·君家何處住》
13、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溫庭筠《商山早行》
14、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張籍《秋思》
15、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高適《除夜作》
16、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杜甫《春望》
17、若為化得身千億,散上峰頭望故鄉。——柳宗元《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
18、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李白《關山月》
19、遠書歸夢兩悠悠,只有空床敵素秋。——李商隱《端居》
20、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處。——李清照《永遇樂·落日熔金》
21、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王灣《次北固山下》
22、長江悲已滯,萬里念將歸。——王勃《山中》
23、心逐南云逝,形隨北雁來。——江總《于長安歸還揚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賦韻 / 長安九日詩》
24、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于謙《觀書》
25、行人無限秋風思,隔水青山似故鄉。——戴叔倫《題稚川山水》
26、二月江南花滿枝,他鄉寒食遠堪悲。——孟云卿《寒食》
27、磧里征人三十萬,一時回向月明看。——李益《從軍北征》
28、古臺搖落后,秋日望鄉心。——劉長卿《秋日登吳公臺上寺遠眺》
29、蝴蝶不傳千里夢,子規叫斷三更月。——辛棄疾《滿江紅·點火櫻桃》
30、青山朝別暮還見,嘶馬出門思舊鄉。——李頎《送陳章甫》
31、夜聞歸雁生鄉思,病入新年感物華。——歐陽修《戲答元珍》
32、一別家山音信杳,百種相思,腸斷何時了。——施耐庵《蝶戀花·一別家山音信杳》
33、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佚名《悲歌》
34、從今后,夢魂千里,夜夜岳陽樓。——徐君寶妻《滿庭芳·漢上繁華》
35、翻被梨花冷看,人生苦戀天涯。——張炎《朝中措·清明時節》
36、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盧照鄰《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37、畫圖恰似歸家夢,千里河山寸許長。——辛棄疾《鷓鴣天·送元濟之歸豫章》
38、回首故山千里外,別離心緒向誰言?——楊徽之《寒食寄鄭起侍郎》
39、劍花寒,夜坐歸心壯,又是他鄉。——張可久《滿庭芳·客中九日》
40、階下青苔與紅樹,雨中寥落月中愁。——李商隱《端居》
41、故園書動經年絕,華發春唯滿鏡生。——崔涂《春夕》
42、秋已盡,日猶長,仲宣懷遠更凄涼。——李清照《鷓鴣天·寒日蕭蕭上瑣窗》
43、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王昌齡《從軍行七首》
44、春風一夜吹鄉夢,又逐春風到洛城。——武元衡《春興》
45、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杜甫《絕句二首》
46、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佚名《行行重行行》
47、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韋莊《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
48、永夜角聲悲自語,客心愁破正思家。——汪元量《望江南·幽州九日》
49、寒燈思舊事,斷雁警愁眠。——杜牧《旅宿》
50、幾度思歸還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杜牧《題木蘭廟》
51、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柳永《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
52、天涯倦客,山中歸路,望斷故園心眼。——蘇軾《永遇樂·彭城夜宿燕子樓》
53、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薛道衡《人日思歸》
54、年年躍馬長安市。客舍似家家似寄。——劉克莊《玉樓春·戲林推》
55、遠夢歸侵曉,家書到隔年。——杜牧《旅宿》
56、如今白首鄉心盡,萬里歸程在夢中。——清江《送婆羅門》
57、日落君山云氣,春到沅湘草木,遠思渺難收。——張孝祥《水調歌頭·過岳陽樓作》
58、故鄉遙,何日去。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周邦彥《蘇幕遮·燎沉香》
59、故國傷心,新亭淚眼,更灑瀟瀟雨。——王瀾《念奴嬌·避地溢江書于新亭》
60、寒眼亂空闊,客意不勝秋。——楊炎正《水調歌頭·登多景樓》
61、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華。——杜甫《秋興八首》
62、清明又近也,卻天涯為客。——曹組《憶少年·年時酒伴》
63、殊方日落玄猿哭,舊國霜前白雁來。——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64、六翮飄飖私自憐,一離京洛十馀年。——高適《別董大二首》
杜甫《春望》賞析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陽春三月,草木茂盛,本來是踏春賞花的季節,但詩人看到國都破敗景象,想到國家動蕩不安,不禁熱淚長流,感傷無限。花被淚水打濕,心被鳥鳴驚擾,離愁別恨恰如滾滾春水。戰火已經持續了仨月,詩人遠在千里之外,生死未卜,更擔心家人安危,他孤苦無依,飽嘗煎熬。戰亂時期,詩人如能發出一封家書,向家人報平安,或者接到一封家書,家人向自己報平安,那么,這一封家書真的可抵萬兩黃金。詩人愁腸百結,一夜發白,他無奈地撓頭,白發越撓越少,幾乎用發卡(qiǎ)都卡(qiǎ)不住了。
“安史之亂”爆發,唐玄宗出逃西南,太子在西北稱帝, 杜甫毅然痛別老婆孩子,孤身前往西北救主,途中不幸被俘。春回大地,鳥語花香,杜甫觸景傷情,肝腸寸斷,他百感交集,寫下了這首傳誦千古的名作。
從小深受傳統文化熏陶,杜甫對 “天地君親師” 無比敬畏,隨時準備為之取義舍生。國難當頭,忠孝不能兩全,杜甫顧全大局,精忠報國,視死如歸,最終成就了忠君愛國的典范。
全詩沉郁頓挫,以樂景反襯傷感之痛,凄美無限。“家書抵萬金”,由于承載了無盡的思親情感,成了千古名句。
為何一封家書竟然價值萬金?筆者認為:“天地君親師”是中國的傳統信仰,辛亥革命后,改為“天地國親師”,她源遠流長,影響深遠:親情血脈相連,生命相依,是各種“情”的基礎和根本,不亞于“天地國師”。
兵荒馬亂,杜甫和親人天各一方,音信全無,生死兩茫,杜甫又被俘,心急如焚,徹夜難眠:老婆孩子還好么?有吃有穿么?一切還好么……這時候,如能收到一封家書,報個平安,該有多好啊,那真比一萬兩黃金還要貴重。
在今天和平年代,家書同樣珍貴,價值萬金:你在外地上學,或在外地工作,爸媽時刻牽掛你:吃得好?睡得香?考得好?適應不?天冷了加衣服?身體健康?有錢花?……中國老百姓活的信念就是孩子,你是爸媽的希望和支柱,沒了你,爸媽的天就塌了。
所以,你一定要好好活著,為自己,更為爸媽。
家書是交流感情的最好方式,寫家書的時候,心是靜的、喜悅的、幸福的,想著爸媽,想到往事,就會感到溫暖,珍惜和眷戀之情油然而生……爸媽看家書的時候,見字如面,字字傳情,那種驚喜和感動,就是無價的親情力量。
現在,電話和微信很方便,很少人寫家書了。但是,最親,請你嘗試著寫一封家書吧,體驗一下寫信時的心情,發信的期待和爸媽看到信的驚喜和感動……你一定收獲良多,并且重新領悟人生。
試想一下,爸媽百般牽掛的時候,你來信了:你平平安安,你工作受到表揚,你提升了經理,你找到朋友了,你要結婚了……爸媽該是多么開心啊!即使你一時失意,你報個平安,爸媽也會高興好幾天,他們放心了,不再擔心了。這封家書,如此溫暖著爸媽,難道不一樣價值萬金嗎?
目前,淘寶一封家書名店正在致力于打造中國家庭第二“相冊”——“家書集”,把最美的親情永遠定格在家庭第二相冊里,讓那些充滿親情的難忘時光永遠保留。看到相冊,爸媽就會想到當時的美好情景:可愛的兒女,歡樂的生活,陪伴的幸福,暖暖的親情……好像兒女還陪伴在身邊一樣,這些親情瞬間溫暖了爸媽,爸媽就會開心地歡笑。
王灣《次北固山下》鑒賞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青山外 一作:青山下)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詩以對偶句發端,既工麗,又跳脫。“客路”,指作者要去的路。“青山”點題中“北固山”。作者乘舟,正朝著展現在眼前的“綠水”前進,駛向“青山”,駛向“青山”之外遙遠的“客路”。這一聯先寫“客路”而后寫“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馳故里的飄泊羈旅之小景是難得出現的。如果在三峽行船,即使風順而風和,卻依然波翻浪涌,這樣風平浪靜的小景也是難得出現的。詩句妙在通過“風正一帆懸”這一小景,把平野開闊、大江直流、波平浪靜等等的大景也表現出來了。
讀到第三聯,就知道作者是于歲暮臘殘,連夜行舟的。潮平而無浪,風順而不猛,近看可見江水碧綠,遠望可見兩岸空闊。這顯然是一個晴明的、處處透露著春天氣息的夜晚,孤舟揚帆,緩行江上,不覺已到殘夜。這第三聯,就是表現江上行舟,即將天亮時的情景。
這一聯歷來膾炙人口,說:“‘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詩人已來少有此句。張燕公(張說)手題政事堂,每示能文,令為楷式。”(《河岳英靈集》)明代胡應麟在《詩藪·內編》里說,“海日”一聯“形容景物,妙絕千古”。當殘夜還未消退之時,一輪紅日已從海上升起;當舊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日生殘夜”、“春入舊年”,都表示時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樣匆匆不可待,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詩人頓生思鄉之情呢?這兩句煉字煉句也極見功夫。作者從煉意著眼,把“日”與“春”作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語的位置而加以強調,并且用“生”字“入”字使之擬人化,賦予它們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妙在作者無意說理,卻在描寫景物、節令之中,蘊含著一種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殘夜,將驅盡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現的“春意”,闖入舊年,將趕走嚴冬。不僅寫景逼真,敘事確切,而且表現出具有普遍意義的生活真理,給人以樂觀、積極、向上的藝術鼓舞力量。此句與“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有異曲同工之妙。
海日東升,春意萌動,詩人放舟于綠水之上,繼續向青山之外的客路駛去。這時候,一群北歸的大雁正掠過晴空。雁兒正要經過洛陽的啊!詩人想起了“雁足傳書”的故事,還是托雁捎個信吧:雁兒啊,煩勞你們飛過洛陽的時候,替我問候一下家里人。這兩句緊承三聯而來,遙應首聯,全篇籠罩著一層淡淡的鄉思愁緒。
詩人乘舟來到北固山下,展現在眼前的是山青水碧的壯麗景色。殘夜將盡,旭日從水中孕育而出;時令雖在舊年,春意已經闖入江南。“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一聯,描寫時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著時光的流逝,蘊含自然理趣。
該詩寫冬末春初、作者舟泊北固山下時看到的兩岸春景。先寫青山重疊,小路蜿蜒,碧波蕩漾,小船輕疾。“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描摹長江下游潮漲江闊,波濤滾滾,詩人揚帆東下的壯觀,氣概豪邁。“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為歷來傳誦的名句,描繪了晝夜和冬春交替過程中的景象和心中的喜悅,由此而引動末句的鄉思,以歸雁傳書表達了作者對家鄉的思念,春景和鄉思和諧交融。
總之,這首詩抒寫詩人泛舟東行,停船北固山下,見潮平岸闊,殘夜歸雁而引發的懷鄉情思,熔寫景、抒情、說理于一爐。全詩和諧優美,妙趣橫生。堪稱千古名篇。這首題為《次北固山下》的五律,最早見于唐人芮挺章編選的《國秀集》。唐人殷璠選入《河岳英靈集》時題為《江南意》,但有不少異文:“南國多新意,東行伺早天。潮平兩岸失,風正數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從來觀氣象,惟向此中偏。”本文系據長期傳誦的《次北固山下》。
王灣是洛陽人,一生中,“嘗往來吳楚間”。“北固山”,在今江蘇鎮江市以北,三面臨江。上引《江南意》中首二句為“南國多新意,東行伺早天。”其“東行”,當是經鎮江到江南一帶去。詩人一路行來,當舟次北固山下的時候,潮平岸闊,殘夜歸雁,觸發了心中的情思,吟成了這一千古名篇。詩以對偶句發端,既工麗,又跳脫。“客路”,指作者要去的路。“青山”點題中“北固山”。作者乘舟,正朝著展現在眼前的“綠水”前進,駛向“青山”,駛向“青山”之外遙遠的“客路”。這一聯先寫“客路”而后寫“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馳故里的飄泊羈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間,與末聯的“鄉書”、“歸雁”,遙相照應。
這首五律雖然以第三聯馳譽當時,傳誦后世,但并不是只有兩個佳句而已;從整體看,也是相當和諧優美的。
賞析
從海日東升,春意萌動,放舟于綠水之上,聯想起“雁足傳書”的故事,表達了淡淡的鄉思愁緒。全詩和諧而優美。此詩載于《全唐詩》卷一百一十五。下面是中華詩詞學會、中國唐代文學學會副會長霍松林先生對此詩的賞析。
這首《次北固山下》唐人殷璠選入《河岳英靈集》時題為《江南意》,但有不少異文:“南國多新意,東行伺早天。潮平兩岸失,風正數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從來觀氣象,惟向此中偏。”
王灣是洛陽人,生中,“嘗往來吳楚間”。“北固山”,在今江蘇鎮江市以北,三面臨江。上引《江南意》中首二句為“南國多新意,東行伺早天。”其“東行”,當是經鎮江到江南一帶去。詩人一路行來,當舟次北固山下的時候,潮平岸闊,殘夜歸雁,觸發了心中的情思,吟成了這一千古名篇。
詩以對偶句發端,既工麗,又跳脫。“客路”,指作者要去的路。“青山”點題中“北固山”。作者乘舟,正朝著展現在眼前的“綠水”前進,駛向“青山”,駛向“青山”之外遙遠的“客路”。 這一聯先寫“客路”而后寫“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馳故里的飄泊羈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間,與末聯的“鄉書”、“歸雁”,遙相照應。
次聯的“潮平兩岸闊”,“闊”,是表現“潮平”的結果。春潮涌漲,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與岸平了,船上人的視野也因之開闊。這一句,寫得恢弘闊大,下一句“風正一帆懸”,便愈見精采。“懸”是端端直直地高掛著的樣子。詩人不用“風順”而用“風正”,是因為光“風順”還不足以保證“一帆懸”。風雖順,卻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順風,又是和風,帆才能夠“懸”。那個“正”字,兼包“順”與“和”的內容。這一句寫小景已相當傳神。但還不僅如此,如王夫之所指出,這句詩的妙處,還在于它“以小景傳大景之神”《姜齋詩話》卷上。可以設想,如果在曲曲折折的小河里行船,老要轉彎子,這樣的小景是難得出現的。如果在三峽行船,即使風順而風和,卻依然波翻浪涌,這樣的小景也是難得出現的。詩句妙在通過“風正一帆懸”這一小景,把平野開闊、大江直流、風平浪靜等等的大景也表現出來了。
讀到第三聯,就知道作者是于歲暮臘殘,連夜行舟的。潮平而無浪,風順而不猛,近看可見江水碧綠,遠望可見兩岸空闊。這顯然是一個晴明的、處處透露著春天氣息的夜晚,孤舟揚帆,緩行江上,不覺已到殘夜。這第三聯,就是表現江上行舟,即將天亮時的情景。
這一聯歷來膾炙人口。“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當殘夜還未消退之時,一輪紅日已從海上升起;當舊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日生殘夜”、“春入舊年”,都表示時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樣匆匆不可待,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詩人頓生思鄉之情呢?這兩句煉字煉句也極見功夫。作者從煉意著眼,把“日”與“春”作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語的位置而加以強調,并且用“生”字“入”字使之擬人化,賦予它們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妙在作者無意說理,卻在描寫景物、節令之中,蘊含著一種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殘夜,將驅盡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現的“春意”,闖入舊年,將趕走嚴冬。不僅寫景逼真,敘事確切,而且表現出具有普遍意義的生活真理,給人以樂觀、積極、向上的藝術鼓舞力量。此句與“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有異曲同工之妙。
海日東升,春意萌動,詩人放舟于綠水之上,繼續向青山之外的客路駛去。這時候,一群北歸的大雁正掠過晴空。雁兒正要經過洛陽的啊!詩人想起了“雁足傳書”的故事,還是托雁捎個信吧:雁兒啊,煩勞你們飛過洛陽的時候,替我問候一下家里人。這兩句緊承三聯而來,遙應首聯,全篇籠罩著一層淡淡的鄉思愁緒。這首五律雖然以第三聯馳譽當時,傳誦后世,但并不是只有兩個佳句而已;從整體看,也是相當和諧優美的。
【思念家鄉的詩句盤點】相關文章:
思念家鄉的詩句06-23
思念家鄉的詩句06-07
思念家鄉詩句04-15
思念家鄉的詩句01-05
思念家鄉的詩句08-21
思念家鄉的詩句04-24
思念家鄉的詩句08-27
思念家鄉的詩句精選09-15
思念家鄉詩句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