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提倡教師要用閱讀去輔助和做實自己的研究之路。提倡教師不斷地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注重資料的積累。具體做法:一是運用重復學習方法。搜集整理對自己研究課題有用的信息,反復學習和咀嚼。二是建立資料庫。把需要的資源和信息按科學的方法儲存在電腦里,以備研究之用。三是勤做讀書筆記,在學習的過程中要用批判的眼光接納他人的思想,認真寫教育隨筆,用自己智慧的眼睛去搜索教育過程中的點點滴滴,為自己的教學研究做充足的知識儲備和實踐積累。
我們每一名參與科研立項的教師都經歷了一個過程,那就是由剛剛入門的迷惑,問題重重,到不斷的探索,在失敗中吸取經驗,達到思路清晰,目標明確,再到積累經驗,碩果累累。從被動到主動,從要我研究到我要研究,最后達到我們想要的目標,那就是讓每一位教師走上課題研究這條道路上來。提升辦學理念,提高教學質量。
課題研究帶動了學校工作的全面展開,提高了學校辦學的知名度,通過經常性的反思、總結和有效地交流、分享、合作,教師們發現了許多問題,找出了困惑所在,通過課題研究,提高了教師的理論水平、課堂教學水平和經驗總結水平。
六、成果方面
1、課題研究方面
幾年來,我校在教育教育科研、校本教研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我們一直在走以教育科研的優勢帶動學校整體工作提高的途徑,借助課題研究實驗經驗不斷積累,教育教學質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發展。我校承擔的農安縣“十一五”教科研主導課題——新課程背景下有效教學策略研究的子課題《小學口語交際表達訓練作文實驗研究》被評為優秀課題組,同時,實驗教師馬鳳秋于2008年四月份在縣里上一節作文研討課,得到進修領導高度認可和同行的一致好評。在組織全鄉學生參加全國小學生讀寫知識競賽過程中,馬鳳秋老師所教的實驗班,全班有9名學生參賽,全部獲獎,且包攬了六年級組的前6名,學生和班級均奪得了冠軍,她本人也因此獲得了全國小學語文閱讀委員會頒發的優秀指導教師證書,實驗教師劉會艷所教的中心校四年一班有14人參賽,10人獲獎。也獲得了優秀指導教師的殊榮。
我校充分發揮我校骨干教師的帶頭作用和首席教師的輻射作用。由于全體專任教師的勤奮努力,不斷鉆研,僅2008年,全鄉教師在縣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案例、敘事等共100余篇,僅在長春市第五屆小語年會上,我校就有49篇論文及教學設計獲獎。
2、校本教研方面
為了確保校本教研落到實處,校領導親自抓課改工作,把“以教研促課改,以創新求發展”作為教學改革的基本指導思想。幾年來,由于堅持不懈的抓校本教研,提高了教學效果,促進了教學質量的提高。
教師積極參加縣里的研討課, 2008年全鄉有16名教師參加縣級以上7個學科的教研活動。他們分別是:馬鳳秋(語文)何秋(數學)兩位教師在市里出課。孫冬梅(綜合實踐)金珠(英語)劉延芳(品社)孫蕾(音樂)張麗、翟娟(美術)這6位教師上學期在縣里出課。下學期出課的有:李全軍(體育)張麗(美術)楊陽(綜合實踐)孫蕾(音樂)。在近幾年的星級學校目標管理督導檢查中,我校專任教師平均每年出課均達到8節以上,得到檢查組領導的一致認可。在進修學校組織的教研會和小課題研討活動中,我校每年都有幾名教師進行專題輔導和經驗交流。它至少代表我校各學科教師的教研水平。
在校本課程的開發上,我校從2006年開始啟動,建立了校本課程開發與管理機制,對校本課程開發提出了明確要求,有專項經費用于校本課程開發實施與研究上。由業務領導牽頭,組織成立校本課程開發工作領導小組,廣泛征求教師、學生、家長意見,首先領導小組在廣泛征求意見基礎上確定內容,然后發動教師編寫教材,教材以國學內容為主,并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適當選入現、近代詩詞、西方經典等內容。教材前面有序,后面有教材說明和好詩推薦、修改意見、學生感言、家長建議等。我們邊實踐邊改進,現在校本教材已裝訂成冊,并且全鄉通用,規范運行。領導還經常深入班級聽課,與教師共同探討、摸索校本課的教學模式與方法,被教育局確定為首批校本教材達標校之一。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受到了教師、學生及上級主管部門的好評。現在正申請校本課程示范校。
在反思敘事教研方面,教師能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定期上交一定篇目的敘事,反思與心得。由領導把關審閱,選出全鄉比較好的篇目裝訂成冊,供教師學習與借鑒。去年我們已出版了一本敘事集,今年計劃再出版一本反思集。
在此其間,我校培養出許多骨干教師,2002年只有市骨干教師1人,縣級骨干教師7人。到2008年底,我校有省級骨干教師3人,市級骨干教師6人,縣級骨干教師26人。截止2008年底,各屆專家型教師和十佳教師累計16人次。
幾年來,學校教科研工作由于科學統籌,長抓不懈,教學質量有了明顯的提升,多次受到上級領導的表彰獎勵。2008年,我校被上級主管部門認定為教育質量先進校。
在科研工作過程中有幾點體會:(1)科研促教研,科研促師培;(2)科研工作的推廣過程中,如何運用科研成果指導教師的教育教學實踐。這也是我們一直重點在研究和探討的問題。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們要進一步深化課題研究,樹立“為了每一個學生全面發展”的思想,承認學生的個性差異,聚孩子的個性亮點,走人本化的教育改革之路。張揚學生的個性,激發學生的潛能,使教科研與學校發展一路同行。
申請人:
申請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