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場舞社會實踐報告
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有了很大的改變,不僅物質生活有了質的飛躍,業余文化生活也豐富多彩。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廣場舞社會實踐報告,歡迎來參考!
一 廣場舞的定義
廣場舞蹈是舞蹈藝術中最大的一個種類,廣場舞蹈是自娛性與表演性為一體,以特殊的表演形式、熱情歡快的表演內容、以集體舞為主體來表演的舞蹈形式,在歷史的長河中,人民群眾創造了廣場舞蹈,發展了廣場舞蹈,使這一民間藝術之花深深扎根于廣大群眾的社會生活之中。
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黨和政府非常重視民眾文化的建設和發展。特別是進入
20世紀90年代以后,政府在縣以上城市建立了許多文化廣場。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廣場文化作為一種社會文化現象、廣場文化重要表現形式的廣場藝術,已經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廣場舞蹈悄然發生的大變化,廣場舞從鄉村走進城市,成為城市文化建設不可缺少的內容。
它不受場地、舞種等限制,多是群眾自發組織,具有健體、健心、降脂減肥、健腦、健美的功效,因而受到廣大群眾的歡迎。廣場舞蹈的配樂往往是年度“神曲”,例如《最炫名族風》、《荷塘月色》等。
二 杭州市廣場舞的發展狀況
杭州市近幾年廣場舞蓬勃發展,在信義坊湖墅路、吳山廣場、西城廣場、西湖廣場、慶春廣場、近江廣場、大關公園都聚集著很多廣場舞愛好者。為深入了解杭州市廣場舞發展現狀,我們進行了問卷調查和實地走訪。
本次問卷調查,我們通過紙質問卷、網絡問卷的發放,共計回收有效問卷102份。 其中,參與調查的男性有32位,女性有70位。數據分析如下
年齡段分布如下:
職業分布如下:
從問卷第一題可以看出,參與調查的人員可分為兩類,一類是跳廣場舞的,占45.1%,另一類是不跳廣場舞的,占54.9%。
根據題型設計,2-10題不跳廣場舞的人員不做,我們首先分析綜合題,即所有人都要做的題目。
首先是大眾對廣場舞的喜愛程度,由下圖可以看出,多數人對廣場舞呈現一般或是喜歡的態度,只有少數人明確指出其不喜歡甚至極度不喜歡廣場舞。
再對影響大眾參加廣場舞的因素進行分析,由下圖可以知曉,工作忙、家務忙、沒有場地、怕受嘲笑、組織不力、宣傳不足、缺乏培訓這些因素都有影響大眾參與廣場舞。其中比較高的因素是工作和家務忙,這兩者使得人的空閑時間變少,這應該是影響的主要因素——缺少時間。
13、14題均為與廣場舞播放的音樂有關,將其綜合考慮,可以發現,只有少數的人認為廣場舞音量過大,然而大部分人或多或少認為廣場舞是會對周圍居民的休息造成或多或少的影響。
由下圖可知,在大眾眼中,廣場舞帶來的負面影響比重最大的是它的聲音,多數人覺得其聲音太響;其次是其可能造成圍觀現象,造成道路擁堵,可能引發事故;再來是廣場舞的新意不夠;再來,廣場舞多數在公園、街道等地方進行,場所較為簡陋;可能由于大多廣場舞是為了健身而跳,動作方面缺少些許專業舞蹈的優美。
在所有參加廣場舞的人中,參加廣場舞的頻率為一周一到兩次的人占大多數,達到51.34%,而能堅持每天參加的人有10.86%。其中剛接觸廣場舞的人數占32.7%,接觸時
間在半年之內到兩年之間的人數占51.9%,接觸時間有三年以上的人達到15.4%。
據調查發現,參與廣場舞的多數人剛開始是通過朋友帶領的途徑接觸廣場舞的,參與廣場舞的過程中大多數人也是無指導或是有臨時義務人員指導,
廣場舞是一種非常休閑的舞蹈方式,同時也不需要參與人員有較多的金錢付出。據調查發現將近50%的人一個月參與廣場舞的消費不到10元,只有10%的人花費過百。
綜上所述,現如今參加廣場舞的人以女性為主,40歲以上年齡段的人參與眾多,廣場舞的資金花費比較少,舞種豐富,音樂也是多種多樣,以小區空地和附近小廣場為主要跳舞場地。由于廣場舞蹈的特殊性,在娛樂中起到健身美體的作用,所以廣場舞越來越受到杭州市中老年女性的喜愛,但在其發展中出現了跳舞時間過長,音量過大,影響附近居民休息的情況,在一些小區出現居民屢屢投訴,甚至有爭執發生,而調查也反映出年輕人參與度不高,執教的人少且多非專業,舞曲單調的情況。目前杭州市廣場舞發展呈現快速發展,但后勁不足的態勢。
三.杭州市廣場舞興起的原因分析
1.中老年人健康需求水平提高
調查顯示,廣場舞參與主體的年齡集中在45-59歲,這個群體的特征是工作、家庭都達到了人生的穩定期,他們基本沒有什么煩心事,壓力也小,因而能有更多的時間和空間來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另一方面,這個年齡段的群體機體功能開始衰退,往往表現出體質虛弱、免疫力降低的狀況,不僅是整個社會越來越關注中老年人的健康問題,老年人自身也對健康有著迫切地追求。國內外大量研究表明,廣場健身舞具有降血壓、舒筋活血、調節體重、增強肺活量、促進消化吸收、提高免疫力、緩解精神壓力等作用,如廣場舞中的甩手舞,簡單易學,是一種健康減肥、疏通經絡的良好方式。因此,廣場舞一經興起便受到追求健康生活、注重提高生活品質的廣大中老年人的歡迎和支持。
2.廣場舞豐富了中老年人的空巢生活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老齡化問題日益突出,其中“空巢老人”現象尤其引人關注,已經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 當子女由于工作、學習、結婚等原因而離家后,獨守“空巢”的中老年夫婦平時缺少社交活動,極易產生心理失調癥狀,變得低沉緩慢和淡漠。而廣場舞作為一個中老年人較為集中的群體,能夠很好地滿足他們的社會交往需要,在一起學習、一起舞動、一起鍛煉的過程中,找到了屬于自己的空間,追求了自己的愛好,排遣孤獨,結交朋友,老有所學,老有所樂。另外,廣場舞是作為一種舞蹈,其與生俱來的宗旨就是追求美、鍛煉美,這能使老年人在舞蹈中找到屬于自身的價值。清晨或暮晚,優雅的音樂,陶冶心靈;清新的空氣,舒暢心脾。伴隨節奏將內心壓抑或疲勞釋放在舞姿上,注意力轉移在肢體的協調,久而久之,自然能調節情緒,做到身心愉悅。“發展的全面性是指:無論是這個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還是其組織、管理、生產、分配及決策實施等,只有能夠體現出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表現出發展的全面性特點,才能真正體現出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才能實現社會的和諧發展。”廣場舞的興起無疑就是發展全面行的一個體現,讓老年人充分享受到國家發展所帶來的好處,豐富其精神生活,促進了社會的和諧發展。
3.廣場舞符合老年人保守節儉的消費特征
中老年人觀念保守,做事謹慎,在消費上講究實用廉價,健身房等鍛煉場所對老年人來說也算是一筆不小的消費,很多人往往不愿承受。而廣場舞因陋就簡,具有自發性等特征,即自發組織跳廣場舞,自掏腰包添置設備,主動從網上看視頻學習舞蹈,甚至到外地“取經”,學會后教大家,教群眾跳舞的領舞者,也往往不計報酬。在廣場舞的消費上,也是從“自愿”出發,調查顯示,對廣場舞表現出無比熱愛且有經濟條件的老年人往往會購置一些相關服飾、書籍;而沒有經濟條件的中老年人減少消費,簡單著裝也照樣盡情盡性。
4.表演或比賽對廣場舞的宣傳影響
對于一種新興事物,若單純地說教等間接宣傳,很難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尤其是對于不愿意接受新鮮事物的中老年人來說,直接地切身感受能有更好的效果。廣場舞基本上是露天演繹,就像是實地宣傳,以真實的場面來擴大它的影響力,加深人們對它的印象;而音響的嘹亮,氣氛的活躍總能吸引眾多圍觀群眾,激起一些市民強烈的參與欲望。而杭州眾多的文化廣場恰好為廣場舞的演繹提供了天然“大舞臺”,多為人流密集之所,宣傳面廣,宣傳效果好。另外,比賽作為宣傳廣場舞最有力的手段,在杭州也算運用較多,在2013年11月的富春江杯上公開廣場舞比賽《相約北京》,使廣場舞這種民間性質的運動登上了大雅之堂,當然也獲得了如潮的好評。采訪中也了解到,大多數人通過觀看和參加比賽加深了對廣場舞的理解,能在比賽中獲得強烈的成就感和滿足感,自我價值得以實現,更能在比賽中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
四 制約杭州廣場舞發展原因分析
1.中老年人對廣場舞缺乏認識
廣場舞雖然在全國范圍內逐漸普及,但是參與率還不是很高,很多人對廣場舞缺乏認識,認為只是一群老太太、老爺爺無聊時的一種消遣。通過采訪,有些老太太覺得在大庭廣眾跳舞是一件不大光彩的事情,與中國傳統文化有悖,老年人就應該本分點,晚上早點回家,而不是滯留在外面集會跳舞。其實廣場舞帶給中老年人的不止是無聊時 的消遣,它有著健身的功效,還能消除緊張的情緒和緩解壓力,練習者在優美動聽的音樂、美妙的舞姿中,消除疲勞、陶冶心靈,感受到愉快的情緒,從而達到最佳的心理狀態。除此之外,跳廣場舞還有利于減緩記憶衰退的速度,通過練習以及對大腦神經的不斷刺激,來減緩記憶力減退的生理現象,達到良好的健腦效果。
2.場地和設施等硬件條件不足
雖然現在廣場舞在逐漸普及,但是場地和硬件也不是很完善,大部分的社區老年人只能在露天跳舞,一旦遇上特殊天氣就不能正常進行。
【廣場舞社會實踐報告】相關文章:
廣場舞05-12
高考英語作文:介紹廣場舞06-27
中考英語作文范文:廣場舞01-17
奶奶跳廣場舞作文2篇04-27
高中廣場舞說明文600字02-28
超市生活廣場店長述職報告01-06
文化廣場項目可行性分析報告11-07
廣場_1000字01-26
涼涼廣場舞曲歌詞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