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地質歷史的散文
新近地質歷史的博物館
我們知道,地球已經有45億歲了。這樣一個老者45億年的歷史,確實是偉大的、威武的!在這45億年的漫長歷史中,最偉大、最威武,與我們人類關系最為密切的,當屬距今約7000萬年的第三紀和距今約300萬年的第四紀了。
美國一位很著名的地質學家C.K吉爾伯特曾經說過:“當一個地質學家完成了一項研究工作,并寫出最終綜合報告時,最長最重要的一章,將是對最近的和最短的地質時代的描述。”C.K吉爾伯特的這段話,最恰當、最深刻地說明了距今最近、為時最短的地質時代—新生代和第四紀在地質研究工作上的重要性。
關中地區是新生代以來沉降最強烈的地區之一。據地質鉆井可知,關中地區新生代以來沉降最大區,其幅度竟大于5000米。這樣大的沉降幅度,可同世界上沉降最劇烈的盆地相媲美。
關中地區的新生代和第四紀的地質歷史是極其豐富的,它是研究新近地質時期歷史的典型地區之一。在關中地區,位于其東南部的藍田一帶,則更具有典型性,更具有典型意義。可以說,藍田地區是新近地質歷史的博物館。
我們這里所說的“藍田地區”,包括行政區劃上的藍田、臨潼、渭南三縣的大部分,還包括西安、長安和華縣的一部分。這個地區的東、南兩面為秦嶺山脈,西到浐河,北以渭河為界。
藍田地區自19世紀末期起,許多學者就在這里進行過地質調查。我國著名地質古生物學家楊鐘健和古人類學家裴文中,早在1934年就對藍田地區的新生代地質進行了詳細研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陸續有不少地質系統、高等院校、科研單位等,在這里先后開展了地質調查工作,并有很多重要發現。尤其是1963—1965年期間,在地質部地質研究所和地質力學研究所、北京大學、北京地質學院、西北大學,以及中國科學院所屬的地質研究所、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植物研究所、地理研究所等單位的共同協作下,對藍田地區新生代地層等進行了多學科的深入研究,并先后出版了《陜西藍田新生界現場會議論文集》、《陜西藍田新生界》等綜合性研究報告和多篇研究論文。這些有價值的研究成果,在地學界影響很廣,也說明藍田地區是一個研究新生代地層、古脊椎動物、古人類、古氣候、第四紀冰川等科學的重要地區。
藍田地區是一個新生代地層很發育的地區,地層時代齊全、層序完整、厚度大,極具代表性。屬于第三紀的地層,除未發現古新世地層外,其余各時代地層均有發現。藍田地區是我國目前在黃河流域發現的最完整的陸相地層分布區,可以作為華北及更廣大地區地層的對比標準。距今3000萬年的晚始新世紅河組、始新世—漸新世的白鹿塬組厚度約400米;距今約2000萬年的中新世冷水溝組厚度約80米,寇家村組厚度約60米;距今約1000萬年的上新世灞河組厚度約300米以上,藍田組厚度約70米。這些地層,在研究新生代地層上都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而最具研究意義的,當屬上新世地層了。科學家們通過對藍田地區上新世地層的研究,打破了我國北方過去對上新世地層的籠統劃分方法。上新世地層在我國北方分布是非常普遍的,它是一套含有三趾馬化石的紅土地層,人們通常稱其為“三趾馬紅土”。藍田地區的三趾馬紅土,在巖性和所含化石上,非常明顯地分作下部的灞河組和上部的藍田組。這樣的地層結構,說明上新世的“三趾馬紅土”是可以再分的,從而把我國上新世地層的研究工作大大地向前推進了一步。
除過藍田地區的第三紀地層外,這里的第四紀地層,同樣也具有典型意義。第四紀地層分布廣,地層時代比較齊全,層位關系也很清楚。通過研究,可以將藍田地區的第四紀地層分作早更新世的三門組和陽郭組,三門組地層出露厚度40—120米,陽郭組厚度一般為20—30米;屬于中更新世地層的泄湖組,厚度在100米左右;晚更新世地層可以分作早期的焦家灣組、中期的乾縣組和晚期的馬蘭組,焦家灣組厚度約30米左右,乾縣組厚度20—30米,馬蘭組厚度十幾至20米;屬于全新世地層的有早期的半坡組和晚期的現代堆積層。從藍田地區第四紀地層的成因類型上來看,比較復雜,既有土狀堆積、河流堆積、湖泊堆積,還有冰水堆積、冰磧和新石器時代的文化層堆積。這樣齊全的和復雜多樣的地層特征,為研究第四紀的地質歷史提供了有利條件。
藍田地區的新生代地層中,在不同時代的地層中發現了數量眾多的動物化石、植物化石和孢粉化石。這些化石,種類豐富、地層層位確切、研究程度較高,為地層的對比工作帶來了方便。
另外,藍田地區的古人類化石、冰川作用遺跡等等,也為研究新生代以來地質歷史變遷、古氣候變化、人類起源等提供了有利條件。
藍田地區是新生代、第四紀地質博物館,是我們研究新生代、第四紀的很好場所,是進行地質地理實習的極好地區。
19xx年12月
【地質歷史的散文】相關文章:
癡迷于歷史經典散文09-29
漫步歷史散文08-30
歷史本色的散文09-27
歷史的華美表達散文09-24
歷史如此縱深散文09-28
優秀散文:歷史雜感09-24
歷史的記憶散文(精選21篇)07-26
歷史走來話發展散文10-05
散文的內涵類型和發展的歷史概述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