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情感散文
事業與家庭,是人生兩大主題。事業固然重要,但終究是要退休的。婚姻大事,終生之伴,不可不察也。雖然我們正處在事業的爬坡期,至為關鍵,但還是應該停下匆忙的腳步,靜下心來考慮一下婚姻之事。
常言道:“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對于我們這群婚齡團體,父母的催促、親朋的關心、好友的對比…,相親結婚成為生活的一大主題。
老姐跟我說,婚姻一定要喜歡,講究兩情相悅,這樣才能恩愛甜蜜;
老媽跟我說,婚姻一定要合適,講究門當戶對,這樣才能平衡穩固;
奶奶跟我說,婚姻一定要隨緣,講究緣定終生,這樣才能自然長久。
三個人的觀點各不相同,究其原因,這要從她們的環境和經歷說起。
姐姐生活在改革開放后,屬于新一代,他們這一代人崇尚自由,追求真愛。戀愛由自己決定,他們可以光明正大地談戀愛,甚至還可以談好幾次戀愛;爸媽是成長在制度森嚴的'政治年代,屬于老一代,他們這一代人思想傳統,注重穩妥,一切都中規中矩,他們戀愛都是以結婚為目的,因此戀愛之前就要考慮各種條件是否符合,符合則談,不符合則不談。如果說姐姐那一代是因戀而婚,那么爸媽這一代就是因婚而戀;奶奶出生在半封建社會,屬于舊一代,他們這一代思想保守,安于現狀,一切都任天任命,他們婚姻都是包辦的。如果說爸媽那一代是戀了就婚,那么奶奶這一代則是婚了才戀。
不同的年代、不同的社會環境,不同的經歷、不同的婚姻方式,造成了他們不同的婚姻理念。那孰對孰非呢?我認為她們說的都不對。
歷世間姻緣,看婚聚婚散。生活中有多少人,當初兩人為愛而癡狂,不顧一切而裸婚,后來又被現實無情地打敗,最終勞燕分飛,這就是所謂地喜歡,所謂地兩情相悅嗎;又有多少人,因為各方面都比較般配,在家長催促、眾人撮合下而成婚,結果又因感情不合,最終不歡而散,這就是所謂的合適,所謂的門當戶對嗎;還有多少人,因為信奉緣分,遇緣則婚,婚姻大事就這樣草率地隨緣了,結果兩人只有緣沒有愛,最終悔恨一生,這就是所謂緣分,所謂的緣定終生嗎?
可回頭看看她們三者的婚姻,她們所說的又都是自己的切身感悟。姐姐,當初因為和姐夫‘門不當、戶不對’,家人都極力反對,作為弟弟的我當時也是橫刀立馬準備將姐夫斬落門前,阻止他娶我姐。可最終兩人還是克服一切阻力,修成正果。現在兩人通過共同努力將以前各種條件的不符合都已改造為符合,原先生活中種種困難也逐漸消除,而且兩人一直很恩愛;爸媽,因為‘門當戶對’而結合,可結婚之后因為沒有感情基礎,兩人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截止到今日兩人已‘戰斗’了上千回合。但后來我發現其實他們早已把吵嘴當成了生活的一部分,甚至都已經離不開它了,吵架成為他們愛的一種表達,他們相互之間早已經離不開對方;奶奶,說她跟爺爺結婚那一天才第一次親眼見到爺爺,名字也是結婚之后才知道的。爺爺身材高大、奶奶十分嬌小,爺爺脾氣暴躁、奶奶性情溫順,可以說兩人是性格迥異,相差甚遠,極為不合。但現在爺爺的一個動作、奶奶的一個眼神,他們之間都會心領神會。可以說三者的婚姻都是幸福美滿的。雖然他們的婚姻方式各不相同,理念也相差甚遠,但最終結果卻都是一樣的——幸福美滿的婚姻,可謂是殊途同歸。
為什么會這樣呢,靜思其道,其實她們每個人說的都對,只不過她們都只說了一半而已。婚姻應該是由兩部分組成的,一部分是感情,一部分是現實。兩者缺一不可,只有感情沒有現實那叫戀愛,只有現實沒有感情那叫交易。唯有兩者平衡共存,婚姻才能久遠,才能美滿。其實,這就是所謂感性與理性的統一。
感性講究喜歡,理性講究合適,而將兩者統一起來的就是緣分。這好比一個天平,兩端分別放著感性與理性,而連接它們的秤桿就是緣分。其實,世間萬物皆有陰陽兩性,事物也不都是一開始就陰陽平衡的,往往是要經過一個此消彼長的過程,最終歸于平衡,始終不能平衡的終將要消亡,只有那些實現兩性平衡的才能長久存在。這就是哲學中的對立統一原則。
婚姻也同樣遵循這一原則。兩人一見面,就既喜歡又合適,這種情況可遇不可求。兩人往往是因為其中一點而走到一起,有的是因為相互喜歡而成緣,有的是因為雙方般配而成緣。不管你們是因為喜歡而走到一起,還是因為合適而走到一起,只要通過努力實現兩者平衡,最終都會有幸福美滿的婚姻。因為愛而婚的人,通過共同努力,現實逐漸趨于合適;因為合適而婚的人,通過后來培養,感情逐漸趨于喜歡。這也正是為什么姐姐、老媽、奶奶三人的婚姻盡管開始方式各不相同,但結局卻都是幸福美滿。反之亦然,很多人婚姻之所以破裂,究其根本就是因為他們只偏重了一端,而忽視了另一端,沒能將兩者平衡。
治國不易,但悟透就若烹小鮮;
婚姻大事,但看透就如一桿秤。
【婚姻情感散文】相關文章:
婚姻情感語錄04-10
情感散文:成全愛 給婚姻一次喘息的機會01-22
婚姻的領悟情感美文06-20
婚姻不像戀愛散文06-17
婚姻如茶散文06-21
優秀散文:讀婚姻05-25
給婚姻放點氣經典散文09-18
畢淑敏散文《婚姻鞋》04-04
相信婚姻的短文散文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