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音的優美散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散文吧?散文常用記敘、說明、抒情、議論、描寫等表達方式。什么樣的散文才是真正的好散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鄉音的優美散文,歡迎大家分享。
鄉音是什么?鄉音是家鄉的方言土語。也許它不是世界上最動聽的語言,也許在外地人聽起來也不那么悅耳,但它的的確確是家鄉的母語。母親曾用它哼著搖籃曲哄我們入睡,也曾用它教我們咿呀學語,而那些鄉里鄉親,則祖祖輩輩用它傳遞著樸實的情感。
鄉音難改。一聲聲鄉音,陪伴我們走過多少春夏秋冬,走過多少日出月落。在鄉音里,我們成長,我們歡樂,我們憂傷;在鄉音里,我們學會走路,學會做人,學會感恩。鄉音啊,已深深地扎根在我們的心靈深處,在我們身上留下了家鄉的.烙印。或許你在外求學,或許你在外打拼,身在他鄉,猛地聽到一聲鄉音,感覺是那么親切,仿佛一下就拉近了距離。也許你剛剛離開家鄉,也許你已離家數十年,但改不掉的是鄉音,那聲聲普通話里,總是帶著些許鄉音的味道,帶著鄉音的普通話是別扭的,可是鄉音里的鄉情卻是純正的。鄉音是你的身份證,或許你自己感覺不到,但你一張嘴,別人就知道你是哪里人。
鄉音漸遠。父輩們對于鄉音,有著濃厚的感情。村里有一個鄰居的孩子,到南方當兵數年,有時回家探親,操著變了調的南方口音。其父斥責曰:“你這個孩子,不會好好說話嗎!”然而,隨著改革開放,經濟發展,對外交流的增加,普通話的推廣,鄉音在城市里已找不到落腳之地,城市里的年輕人,已記不起鄉音,說不準方言。在農村,“爹、娘”這種稱呼,已逐漸被“爸、媽”替代,而那些樸實的鄉音,在年輕人的口中,已夾雜了些許陌生的味道。我們總在不斷追求文明,而那些方言土語,或許有一天,終將被當做不文明的東西拋棄。到那時候,所有的人們,將會操著同樣單調的語言,用同樣單調的語調交流,你不知道他來自何方,更辨不出他是哪里人,這對我們是幸運還是悲哀?
我們常常說,留得住鄉愁。鄉愁是什么?是鄉音,是鄉情。一縷縷鄉音,一絲絲鄉情,鄉音難改,鄉情纏綿。席慕蓉說:故鄉的歌,是一支清遠的笛,總在有月亮的晚上想起。鄉音已逐漸成為離鄉人的記憶,鄉音留在了家鄉淡淡的月光里,留在了早晨裊裊的炊煙上,留在了兒時快樂的笑聲中。
鄉音里,我看見,村里的那棵老槐樹,歷經百年風雨,樹干已經干枯,只有一塊塊樹皮還頑強地活著,每年都發出新芽,見證著村莊的變遷。
鄉音里,我聽見,村旁那條彎彎的小河,還在緩緩地流,沒有人知道,它流淌了多少年。它還要年復一年地流淌,滋潤著兩岸的土地,滋養著那里的人們。
鄉音里,我聞見,左鄰右舍餐桌上,擺的是自己家種的青菜,雖然不是什么山珍海味,但它來自鄉間,散發著土地淡淡的清香。
月亮升起來了,皎潔的月光靜靜地灑在村莊上,遠遠傳來濃濃的鄉音,在述說著古老的故事,村莊在鄉音里安然睡去。
【鄉音的優美散文】相關文章:
2.林清玄的優美散文
3.夜的優美散文
4.優美生活散文
5.汪曾祺優美散文
6.荏苒優美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