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燕子的優美散文
如果把喜鵲和麻雀比作土著居民的話,那么燕子算不算呢?它可是春去秋來的遷徙型居民了,算得上半個土著吧!
說起了小燕子,大家馬上自然想到耳熟能詳的一首詩兒歌,這里容我完全抄錄:“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來這里,要問燕子你為啥來,燕子說這里的春天最美麗。小燕子,告訴你,這里的春天最美麗,我們蓋起了大工廠,裝上了新機器,歡迎你長期居在這里。”這首兒歌前一段突出了穿花衣的小燕子的美麗,這北方春天的三月是百花爭妍的季節,是花神賜于北方最爛漫溫馨的日子,小燕子在陽春三月的微雨和春陽下回到了北方,開始了半年的筑巢育雛辛勞的村居生活,歌詞前一段給人以想象之空間。至于說后半段應該是五六十年代,向工業化邁進的狂飆突進時代的產物。君不見凡是蓋起大工廠,裝上新機器的地方到如今環境生態問題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真不知創作此歌的作者如果健在,該作何感想呢?
有一句歌詞叫“身輕好似云中燕”,此句歌詞就是身輕如燕之意,突出了燕子輕捷婀娜的身姿,難怪家長喜歡用什么燕的名字,原來是希望女孩子們輕盈苗條,將來出落成沉魚落雁之姿,閉月羞花之容。這線條流暢的身姿定會為她增加嫵媚的砝碼吧,相傳漢成帝的兩個妃子乃同胞姐妹,一曰飛燕一曰合德,兩妃子的花容讓成帝龍顏大悅,從此夜夜笙歌,皆因飛燕合德之腰身纖細,符合漢朝女子以瘦為美的標準吧,難怪后人要以身輕如燕來形容女子,大概皆因之而起吧!閑適的標準無關乎家國,這里并不談飛燕合德如何內斗宮闈,以免產生不良影響。
我之于小燕子的印象大概也源于小學課本中關于燕子做窩銜春泥的句子吧,這里形容小燕甫一來此,便辛勒筑巢,為小家的生活做準備。燕子壘窩的結構美觀,結實耐用確實讓人刮目,這要讓那些斑鳩們大感汗顏吧,鳩們為大家所不齒,皆因鳩占鵲巢,巧取豪奪別人房產,真為鳥所共憤,還是學學辛勞的燕子方為正道,人子們應該切記切記喲。
燕子筑巢銜春泥,為了它的育雛做好了準備,然后便生子育雛,過好春日華年。說到這想起了蘇教版教材中有宋人葛天民一首五言律詩,老葛有什么功跡于趙宋王朝,也無從可知,他又寫了何詩,于我亦無可知,但這首詩勾起人們對平凡生活的無限念想,茲摘錄如下:
咫尺春三月,尋常百姓家,為迎新燕入,不下舊簾遮。翅濕沾微雨,泥香帶落花。巢成雛長大,相伴過年華。
在中國古詩詞中這首詩可能不算好詩,但它的樸質無華,清新雅致還是讓人耳目一新,心生無限想象。試想想飛花微雨的日子里,尋常人家的園院里迎來了南歸的燕子,它們在春日溫馨的日子里,不嫌窮家敝舍,來到尋常人家的院子里壘窩筑巢,給貧寒人家的生活帶來一絲生機和活力。好客的百姓為了迎接新燕,干脆搭起簾遮,忍受一些不時到來的春寒,只為了讓新燕入住。說到此,我可對父母頗有一些微辭了,我家還算干凈的'平房巷道里入住了燕子的精靈,在檐前筑巢,可是父母嫌燕子的糞便污了墻角一隅,雪白的墻壁上有了春泥沾染,于是他們便將燕巢取締,這讓人很有些不快。燕子既然來恐巢,不妨多幾分寬容大度,我覺得今人與古人的不下舊簾遮相比,真該反思一番。“翅濕沾微雨,泥香帶落花”,銜泥筑巢的燕子們在微雨中穿行,是一幅美麗的春天的畫卷,還是希望我們今天的人,更好地珍惜與它們相處的時光,與它們共享逝水流年。
“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窮愁半生的杜甫,看到了燕子在微風中撲閃著輕盈的身姿,該是何等的喜悅啊,老人家在窮愁潦倒中還是那樣的賞心悅目于自然界的生靈。我們蕓蕓眾生們更應該與這春天的精靈們和諧相處,因為它們漂亮樸拙,因為它們勤勞相守,更因為它們不諂富貴,守志不渝。
【描寫燕子的優美散文】相關文章:
燕子優美散文11-29
燕子的優美散文11-26
描寫燕子的散文04-04
流浪的燕子優美散文12-08
燕子呢喃優美散文07-02
燕子壘窩優美散文10-26
描寫燕子的優美句子04-28
描寫燕子的優美詩句05-12
描寫燕子的優美段落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