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大年走進農家院的散文

時間:2021-06-25 14:09:04 散文 我要投稿

大年走進農家院的散文

  大年,帶著鋪天蓋地的架式而來,特別是具有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傳統能力很強的鄉親們,更會把迎接新年的氣氛弄得熱烈隆重,在對傳統節日的崇拜中,盡可能把自己的聰明才智發揮到淋漓盡致。大年的味道遍布了神州大地,角角落落里都呈現出節日的氣氛。城市里是以裝扮的風景,夜晚的霓虹燈作為炫耀或者顯擺節日氣氛的資本,而廣大的農村則是以溫暖的親情,友情彰顯節日的特色。

大年走進農家院的散文

  我的老家在甘肅慶陽的一個小山村,這里素有“中國書法之鄉”,“中華民間藝術文化之鄉”的美譽。鄉下的年味不僅僅體現在各家年前極致的美味準備上,更多的是四處泛著一股淡雅的書香味。有些沿承幾千年的文化民俗在這個小山村里繼續前行,說是迷信,不是迷信,應是一種道德文化的延續,也是根植于人們心中的一種信仰。

  大年三十早起的第一件事情,應是辭舊迎新開門紅,爆竹聲里爭好運。農家院里誰炮早,明朝定會福臨門。于是,爭先恐后,鞭炮開門,我尚在夢里陶醉,山村此起彼伏的爆竹聲就已拉響繁華的序幕,這邊山頭燃放鞭炮,那邊山谷就有回應,爆竹聲穿越在凌晨的寂靜中。接下來,各家各戶門前開始掛上紅燈籠,燈籠里面安上燈泡,燈籠從大年三十一直到正月十五,夜夜都要有光明。貼春聯,貼門神,貼福字更是增添喜慶,家家戶戶凡是有門的房間兩邊墻壁上都要根據房間用處的不同貼上相應內容的春聯,并且各個門上請來尉遲恭和秦叔寶,守護著一家人的安全。有些人家剪紙手藝特別好,窗戶貼上象征幸福與希望的剪紙。吃過中午飯,第一件事是去山村廟宇上香,有些人單挑半夜上第一柱香,聽說是有求必應,我是沒有去過的,但我覺得這至少是一種向上向善的信仰。第二件事是去拜家譜,祭先祖,這家譜上面記載著數十代人,基本上是清一色的姓氏,清一色的男姓,家譜我是見過的,祭拜我是沒有份的。不過,這至少是忠孝的傳承,這也是自覺不自覺的一種民俗文化。

  大年三十為了迎接新年,不管是貼對聯和門神,還是拜神祭祖,都是根植于百姓心中的文化,代代相傳,生生不息。我們老家這個村社,地理位置有些尷尬,于是,年輕人一個個爭相外出,只剩下一些扎根太深難以挪動的老人守著這一方山水,平日里,鄉村里更多的是孤獨與寂寞,就連過年,也稍遜于其它村社。與我們相鄰的這兩個村社就很不一般,一家組成了社火隊,另一家又聯合村民集體放煙花。

  與我們莊相鄰的南莊,組建的是社火隊。中午飯過后,暫時可以消停,于是,我和孩子們去看社火隊的彩排,因為大年初一正式要去山神廟拜神,然后上街上戶表演,驅邪接福。我和孩子們來到排練現場,畢竟是村民們的自發組織,沒有資金做基礎的道具,略顯寒酸。沒有高驍,沒有舞獅,但是作邊身邊的文化,倍感親切。社火隊里有一個儀程官(民間稱為說詩的),如果到單位或居民家中拜年時,儀程官就隨著鑼鼓點子說4句一首的祝辭,一般都是因單位性質職能不同或居民家庭的情況不同而現編現說。耍社火時,主要靠的.是演員的動作表演,并配以旌旗、儀仗、鑼、鼓、鐃、郄等,規模浩大,場面熱烈壯觀。

  每次耍社火的開始和結束,人們都要在村子附近的廟宇舉行祭神集會,然后依次擺開陣勢,由扮演青龍、白虎的二神在前面開道,關公、周倉最后壓陣,社火隊的人們 ,畫上臉譜,身著歷代服裝,手持刀叉劍戟,幾個大鼓齊鳴,震天動地,那四人齊敲的大鼓上面繪的是金色盤龍和八卦太極圖,場面頗和古代祭祀禮儀相似。社火表演是一種啞巴戲,為了讓人一目了然,其臉譜更為強調人物的主要特征,一般是專人專臉,如牛皋和周倉,額頭上畫有圖案化的"牛"字和"周"字,又如著名的古典小說《三國演義》中蜀國大將關羽為世人傳頌,其死后被佛教神化,尊為"關公"、"關帝",作為神靈來崇拜。關公黑紅臉,個子挺高,手提一把青龍偃月刀,眼睛通常是微閉的狀態。社火中由誰來扮演關公非同小可,這個人必須是最受大家尊敬,威望最高的。給他開臉化妝,一切準備完畢,最后勾點七星痣("七星"即北斗星)。人們認為這是最神圣的時刻,因為一旦勾點了七星痣,神靈就附體了,于是大家對頂禮膜拜,農村婦女抱著孩子"老爺"(關公)摸頂,就是關公腿在孩子的頭頂上繞一圈,鄉下人叫“過關”,同時還爭著將"老爺"臉上化妝的顏色(銀朱)用手沾一點,抹在孩子的臉上,據說這樣就可以保佑孩子平平安安,不招災生病。社火隊里還有一個老妖婆,扮相特別滑稽可愛,著裝妖艷,一手提著籃子,一手拿著笤帚,在社火隊行進過程中,專門給路邊行人清掃,凡是被掃過的人,必定是有錢給她,不知什么講義,但這卻叫做“破財消災”。

  南莊社火隊里鑼鼓喧天,北莊鄉民心中怎甘落后,于是,大家自覺自愿集資放煙花,算是對新年最隆重的獻禮。放煙花圖的是熱鬧,況且在這偏鄉僻壤,難得有這樣的場面。大年三十晚上七點半放煙花,鄉鄰們扶老攜幼七點二十基本上到達放花地點,我和孩子們也在其中。一路上的歡聲笑語驅走了寒風的清冷,鄉鄰們的調侃打趣住滿了山村的角角落落,平日里的忙碌在此刻早已拋在了腦后,有的只是開心與徹底放松。七點三十分準時點火,一樹開門紅象征著來年紅紅火火,這樹花開,沒有高度,接著地氣,更連著莊稼人的好心情,好日子。第二樹花開驚艷四座,手機不停地來回穿梭,炮在高空響著霹靂,花朵盛放在夜空,五顏六色,千變萬化,有時還帶有幾聲尖銳的呼嘯聲,穿越天地,幻化成形,似流星,又似花環。忙壞了幾百雙眼睛,夾雜著幾百人的歡呼聲,好個火樹銀花不夜天,幾百鄉民同過年!花是開在天上的,笑聲本是來自地上的,恍惚間,地上的人正在笑成了花,天上的花里住滿了笑聲,天地連成了一片花與笑聲的海洋。最后一樹花開,金錢滿枝,天上搖錢樹,年降在人間,串串朵朵,灑落地面,預示著來年的生活財源滾滾來,狗年旺旺旺。

  隨著鄉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質需要的滿足不再成為必須,精神文化卻在逐步搬上年夜飯的餐桌,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也是父老鄉親意識形態的轉變。放得是煙花,凝聚得是人心,看到的是風景,留下的是美好,雖然美麗的風景終會散盡,但是記憶里永遠住滿溫暖。

  看完南莊的社火預演,領閱過北莊煙花的燦爛,回家享受一家人的團圓與溫暖。瓜子擺在中間,糖果放在四周,看的是春晚,品得是人生,吃的是食物,咽下去的是開心。四季仍然是四季,只要擁有一顆平常心,能感知身邊的小幸福,那么每一天都是好日子,每一天里都能過出年的味道,每一年都會有每一天里的精彩。

  年就是這樣過去的,明天又是新的一年,太陽照樣升起,我只是多了一些經歷的積攢。時針敲響了零點時分,外面迎接新年的鞭炮開始遙相呼應,偶爾還有山頭上冒出的煙花,點亮了夜空,剛剛沉寂的山村又在爆竹聲里活躍起來,似乎多了一份對新年的向往與期待,年也只有在莊稼人的心里才會過出千百種滋味。

【大年走進農家院的散文】相關文章:

農家院和他的老父親散文04-17

籬笆墻的農家院兒散文07-16

走進花季,走進自我散文05-25

走進江山走進梧桐散文11-25

我的“農家院”作文10-18

描寫農家院的詩02-10

走進李白散文02-18

走進語文散文07-12

走進村莊的散文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