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網絡之旅散文
一、重出江湖,遭遇“好心情”
說起來我也算是一條老網蟲了。2005年下半年開始混跡網絡,用“湖畔伊人”之名在一些站發表心情文字。曾在“荷塘月色”駐足,觀荷葉田田;又在“覆雪藍楓”流連,看紅妝素裹。俗說話,有人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恩怨。我因厭倦網絡里的紛爭,一年后退出站,在搜狐博客安了家。我的地盤我做主,與他人無關。興之所至,也與鄰居互相串門,品茶喝酒,談詩論文,好不熱鬧。然而,美好的日子總是不能長久。由于各種原因,友好鄰居一個個關門閉戶,消失無影。我也被家事攪得心情黯淡,終于與文字日漸疏離,心靈家園一片雜草叢生。兩年多的光陰,我幾乎與文字絕緣。每天渾渾噩噩度日,生命似乎失去了任何意義。
轉眼已是2011的五月,時值萬物勃發、蔥蔥郁郁的季節。我荒蕪已久的心田開始有縷縷陽光沁入,有盈盈綠意在萌動。忘卻昨天的噩夢,走出心靈的陰霾,我又重新拾起笨拙的筆,歪歪斜斜地涂抹自己的心情,用文字將苦難研磨成生活的陽光。偶有閑情逸致,便在網上漫步。一日,偶遇好心情原創站,她清雅素樸的版面一下就攫住了我的目光。停步觀賞,感慨萬端。山中方七日,世上幾千年。在自己隱退的這些年,網絡文學已是萬紫千紅春色滿園,許多優秀作者脫穎而出。這“好心情”就是一個藏龍臥虎之地,聚集了一大批真心熱愛文字、文學功底深厚的寫手。一篇篇優美、深情的文字喚醒了我沉睡已久的文學夢,心中萌生出相見恨晚的感覺。五月二十四日,我在“好心情”注冊了一個ID,取名“燕剪春光”。這個充滿詩情畫意的名字,標志著我告別了過去的“湖畔伊人”,決意做一個在明媚的春天里凌空飛翔的小燕子,在網絡天地里剪出屬于自己的一片藍天。
我的初衷是想在這個舉目盡是陌生面孔的地方,安安靜靜地欣賞別人的佳作,安安靜靜地寫自己的文字,不與任何的人和事發生關聯,遠離是非曲直。我幾乎每天都會登錄網站,看文、寫文,但都是孤鴻般飄蕩,獨往獨來。
一日,在QQ上遇見在荷塘結識的文友情天,聊起近況,談到我去了“好心情”。他饒有興致,即刻去那里注冊發文。由此,我在“好心情”有了第一個朋友。
到好心情一個月后,某晚,打開自己的文集,有幾位新近來訪的客人,我順著他們的足跡一一回訪。當我打開“胡言”的文集,看到他的個人介紹,一個似曾相識的名字映入眼簾:“鄉野村夫”!印象中在QQ空間見過這個名字,他莫非是我的第一位文友“相逢如歌”?我迅即點開一篇文章。不錯,肯定是他!他的文風我很熟悉。仿佛“他鄉遇故知”,我喜出望外!茫茫網海,能夠相識已是不淺的緣分,離別幾年后再次意外重逢,更是緣分中的緣分。
相逢的人會再相逢,我一定要珍惜每一次遇見,每一份情緣。自此,我不再封閉自己,慢慢地融入了“好心情”大家庭,結識了不少的新朋友。
說到在好心情結交的朋友,不能不提起紛飛的雪。和許多朋友一樣,是她那文采飛揚、字字珠璣的編者按首先吸引了我的目光。在“好心情”,她一共給我編審了五篇散文,每一篇都留下了她精妙絕倫的按語,并得到了她的推薦。我的文字,雖然還很粗淺,但每個字都是從心靈深處流出來的。飛雪是一個極為認真負責的編輯,她不象有些編輯那樣,因為我是陌生面孔而敷衍了事。她是真正用心用情在審稿,她讀懂了我的心聲。緣于此,我在欣賞她的文采的同時,更敬佩她高尚的人品。后來有兩次因為發文遇到了問題,向她求救,我們便互加了QQ好友。感謝“好心情”,讓我遇到了才華橫溢、正直善良的飛雪,我的2011的網絡之旅因她而顯得異彩紛呈。
二、邊走邊看,闖入“煙雨紅塵”
在“好心情”停留的時間長了,慢慢地發現了它的一些不盡如人意之處,比如有些編輯不能善待作者的文字,編者按寥寥數語,貨不對板;比如文章審核太慢,發一篇文章,要好幾天才能見天日。好似年輕的時候找對象一樣,對網站我也有一個篩選的過程。于是,我繼續上路找尋。
那是六月,梅雨季節,陰雨綿綿。遠遠地,我看見了“煙雨紅塵”幾個字,它瞬間便打動了我。煙雨霏霏,紅塵萬丈,這不正是人生的寫照嗎?走近它,才知道它是廣州本地的網站,親切感油然而生。我不假思索地闖進了這片家園,注冊、發文。兩個小時后再登錄,文章已經編發,文后有編輯簡明扼要的點評。我驚嘆煙雨發文的速度,又連續發了幾篇散文和小說,情形亦如此。我對它的好感又增加了幾分。
我與煙雨日后親密的關系源于一場小風波。那次我發的是一篇關于網戀的小說《夢里花落》,是自己頗為得意之作。可是,編發出來之后卻讓我大跌眼鏡。且不說沒有推薦加精,就那十幾字的點評與文章內容也毫無關聯,且出現了明顯的錯誤。這編輯也太不尊重作者的勞動了,根本就沒看文章。我一向不喜歡找人麻煩,可這次卻忍無可忍。我不客氣地在文后留言,指出編輯的錯誤和不負責任。心想,有什么了不得的,大不了以后不在這里發文了。令我沒想到的是,這篇小說很快被一位主編重新編輯,點評也精確到位。這下弄得我倒有些不好意思了。
更加出乎我意料的是,當天晚些時候,我收到小說版管理員理野的留言,他邀請我到小說版當編輯。我婉拒,理由是家事煩憂,沒有時間和心情。他仍不放棄,說可以等我處理好家事之后。
此后,理野每次見到我都要問,你的家事處理好了嗎?什么時候來給我當助手?我說:“你簡直是三顧茅廬啊!”“豈止是三顧茅廬!簡直是屢次三番,可見我是多么地求賢若渴呀!”我感動于他的一片誠心,不好一次次拂逆她的'美意,終于在八月初答應了他。但我有一個前提:如果哪天他不做小說版的管理員,我也退出。
在將近四個月的時間里,我認真閱讀每一篇自己編輯的文章,為每一篇文章精心點評。當我寫出的點評得到作者和讀者的好評,當一個個作者因我的認真敬業而打算常駐網站,我深受鼓舞,感到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同時,我的小說創作也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連續寫出了幾篇自己比較滿意的作品,其中《不一樣的月光》獲得江山站“天涯詩語”征文一等獎。
人生的際遇常常令人不可思議,一次偶爾的相遇,也許就會改變你的生活軌跡。如果不上煙雨,我可能不會認識理野;如果不遇到理野,可能就不會到小說版做編輯;如果不做小說編輯,可能就沒有機會結交筆耕瀟湘、伊楠兒、琴兒等志同道合的朋友;如果不做小說編輯,我也可能不會將自己的寫作重點轉移到短篇小說。非常遺憾的是理野于上月悄然離開了煙雨,甚至退出了網絡。我也遵從約定,辭去了小說編輯一職。但我將永遠銘記那一份知遇之恩,還有那份朋友間的相知相惜之情。
三、塵埃落定,情定“江山”
與江山站的緣分源于飛雪。
七月中旬,放暑假,我回了一趟江西老家,處理婆母的后事,看望病重的嫂子和年邁的母親。回廣州后在“好心情”看到飛雪發給我的信息,原來她已經離開“好心情”,到了江山站,在天涯詩語社團做編輯。飛雪的問候與關懷讓我陰郁的心倍感安慰,她的一句“我在‘天涯’等你來!”串起了我與“江山”的情緣。
七月二十一日,我在江山注冊。我發現在“好心情”認識的一朵憐幽、孤獨舞者、風逝等都到了“天涯”,欣喜不已。一開始我還沒弄清“江山”的格局,把兩篇文章發到了到了系統。七月二十七日,在飛雪的指引下,我第一次在天涯詩語社團發文。那是一篇蘸著血淚寫成的文字—《母親,您的苦難讓我痛徹心扉》,飛雪親自審核了這篇文章,做了精彩而貼心的解讀。她在文后留評:“等來了你,也等來了這飽含深情的文字。讀得我好心痛!”她的話擊中了我柔軟的心房,我感覺到了一種美妙的心靈相通。
那段時間是“天涯”發文的高峰期,每天投稿將近四十篇,編輯們的辛苦可想而知。飛雪帶著腳傷,常常凌晨二三點還在編稿。當時我正值假期,時間比較充裕,便自告奮勇給飛雪留言:要不要我幫忙?飛雪當然高興,她隨即請示社長。就這樣,我成了“天涯”的一名編輯。那一天,正好是我答應理野到“煙雨”做小說編輯的日子。
此后的幾個月,我在“煙雨”和“江山”流轉,每天編稿、寫文,過得忙碌而充實。我暗中向飛雪和憐幽等優秀編輯學習,仔細閱讀文章,深入揣摩文意,精心編寫按語。很快,我的按語得到了大家的首肯,許多作者在文后留評,或者特意發飛箋向我表示感謝。“與人玫瑰,留有余香。”作者的認可和感謝是對編輯辛苦付出的最好補償。
在編審文章的同時,我擠出時間對過去的一些舊作進行整理,并盡量寫一些新的作品。發到網站,不管是得了“綠豆”還是“紅豆”,我都坦然接受,因為快樂更多的是在寫作過程之中。我一貫的理念是:用文字抒寫心語,關注社會、關注人生、關注人性;不追求華麗的辭藻,不做無病之呻吟,不趕潮流,不追時尚;不在乎是否加精,不看重點擊率;哪怕只有一個人讀懂我的文字,我也一樣感到欣慰。
轉眼到了九月份,我已經達到了“江山”的簽約條件。到底要不要簽約呢?我向來是一個一諾千金的人,假如我與“江山”簽約,就意味著從此情定“江山”,不再三心二意。根據一個多月的親身體驗,我確認“江山”是適合我的。放眼當今林林總總的站,有幾個象“江山”這樣清麗高雅、不染一絲商業氣息呢?它發表的文章絕大多數文筆樸實流暢、感情真摯飽滿、內涵豐富深刻,極少內容空乏淺顯、華而不實之作。這不正符合我的理想和追求嗎?“江山”還擁有一批兢兢業業、文學素養較高的編輯,他們盡心盡責,善待每一篇文字,其高質量的按語彰顯出江山的品位和特色。還有,在許多網站人情精華泛濫并鬧得紛紛嚷嚷的時候,“江山”卻是一派清寧安然的模樣,旖旎在紅塵深處。這不正是我向往的文學圣地、我夢想的心靈家園嗎?于是,我毫不猶豫地簽下了那份契約。
“江山”還有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除系統之外,有眾多各具特色的社團,作者發文可以自由選擇。這既促進了社團之間的互相學習,又使社團發展不時要面臨人才流失和稿件危機。
我所在的“天涯”的發展也是幾經潮起潮落。我加入時正趕上了它的一個鼎盛期。然而,到九月底,隨著飛雪和憐幽等幾位朋友另外組建逝水流年社團,“天涯”又一次跌入低谷。當時,家中嫂子正掙扎于生死線上,我除了審文,很少關注其它,連飛雪發給我的飛箋也很晚才看到。因而,我對以上變故的前因后果不甚了解。但我想,人生好比一輛列車,一路有人上車,有人下車。能夠同行一段,就是有緣人。一旦分離,彼此應該真誠祝福。
我繼續留在了“天涯”,因為天涯還有玉樹臨風、落紅無聲等朋友。為了一份莊重的承諾,也為了一份不舍的情意。可那溫馨、快樂、優雅、美麗的“流年”吸引著我,和飛雪她們在一起的點點滴滴,總是在不經意間浮上心頭。“流年”的朋友也同樣沒有忘記我,聲聲呼喚著我的歸來。我心中委實糾結了好一陣,一直在尋找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十一月底,我終于有機會辭去了煙雨的編輯,將自己的名字懸掛在“流年”的墻上。
從“好心情”一路走來,融入“煙雨紅塵”,擁有一片大好“江山”,和“天涯”同行,與“流年”共舞。
【回望網絡之旅散文】相關文章:
過年回望散文06-30
鄉愁與回望散文04-20
回望流年散文04-19
回望大理散文04-20
回望定西散文04-19
回望草廬散文10-24
回望過往散文10-12
長安回望散文11-21
回望從前散文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