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三日游經典散文
一、恩施三日游
孝感的七月,暑氣逼天,熱氣騰騰,太陽炙烤著大地的每一個角落,使人心生煙火,不由得煩躁。7月10日,接學區的通知,組織恩施避暑三日游,次晨出發。早聞清涼之都利川之名,所謂吃在四川,涼在利川,加上前兩日網上喧鬧的重慶42℃,利川24℃云云,令人不禁心生向往。這么好的一個去處,正是今夏該往的地方。
旅游最令人困頓的地方,莫過于長途奔涉中。從早上七點鐘上車,一直到下午三點鐘到達目的地,整整行駛了八個小時,在車上看看電視,打打撲克,欣賞沿途的風景和莊稼,談論下各地的風土人情,打發無聊的時間,有時也打打盹,借以消除疲勞。印象最深的,莫過于那長長的隧道了。幾百公里的路程,隧道竟然多達二十六個,最長的龍潭隧道,長8600米,車行十多分鐘,想想建設者于深山中開鑿山石,架橋鋪路,真是不易。還有個奇特的景觀:鄂西南山落間的房子,很多無瓦,屋頂方方正正,都蓄著水,不知何因,無從考證,難道這也是為了夏日清涼?不說其他,其防水防漏技術卻高人一等,令人稱道了?
二、走進土司城
下了車,帶著點新奇,我們直奔此次游玩的第一站——恩施土司城。恩施居住著二十七個民族,其中以土家族、苗族居多,有著古老悠久的民族傳統和濃郁獨特的傳承文化,漢人反而成了少數民族。土司制度形成于元代,消亡于清朝雍正年間,經元明清三朝,歷時450余年。土司就是土皇帝,擁有生殺予奪、統管一切的特權。恩施歷史上一共出現了幾十位土司,其中部分曾經居住于此。恩施土司城規模宏大,風格獨特,被譽為“天下無雙景,華中第一城”。
一進土司城,我們就被它群起錯落,頗具特色的建筑群所吸引。它們大都是竹樓,依山傍水,就勢而臥,從山腳一直綿延至山頂,有的甚至在絕壁之上,巍峨壯觀。房檐都是四角翹起,青瓦遮身,遠觀秀氣靈動,如一只只振翅飛翔的輕燕。走過墨沖樓(城門樓),見一青石碑,上刻“虎紐錞于”四個大字,前有一湖,水波粼粼,呈環形狀;湖上有橋,似一彎新月,橫架湖面;橋邊有亭,古樸古香,如飽經滄桑的老人,風霜含面,土家人賦予它們詩一樣的名字:風雨橋、月亮湖。我們沿著河邊青石路拾級而上,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癝君廟,這是土司城最重要的祭祀場所。廟前沿刻著癝君挽弓搭箭的雕浮,和記敘著其英雄事跡的碑文,廟內癝君神龕高坐,香火不斷,旁邊側立一小廟,供奉著鹽水女神。癝君是土家族的祖先,相傳他帶領族人,披荊斬棘,開拓前行,尋找安身立命之所,在鹽水河畔,遇見了美麗多情的神女,神女見他英俊瀟灑,氣度不凡,心生愛慕,就想讓他留下來,共同享受人間歡樂。但癝君意志如鐵,堅決不允,神女于是化作飛蟲,招來片片烏云,遮擋著癝君前進的路,癝君無奈,力挽弓箭,于烏云片隙間射殺了神女,溯江而上,終于找到了土家人理想的棲息之處,繁衍生息。但癝君后來終究心有愧疚,死后化作白虎,巡視四方,成了土家族的守護神。這就是鹽水遇神女,癝君化白虎的來源,一個凄美哀倫的愛情傳說。
繼續前行,上得山腰,有一個校場,非常寬闊,最醒目的,是廣場兩邊墻上刻著的四副巨大石雕像,左邊兩幅是恩施歷史上最著名的土司王和他的手持鐵锏的大將軍,一個君臨一切,王者氣派,一個威武生猛,氣勢不凡;右邊下副則是土家族女兒的驕傲——巾幗英豪花木蘭。花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戰場殺敵,天下聞名,歷來被人們傳唱不衰。而上位卻是長年追隨她卻不識其女兒身的副將,因為土家族重男輕女思想嚴重,女兒家是無緣留名立業的,花木蘭是個例外,功成名就后返還原身,所以史冊留名,終屈居副將之后。我不禁喟然感嘆:不進恩施土司城,竟不知木蘭非我漢家花將軍。
再往上行,坐落著一個大竹樓,是典型的土家族民居風格,上面擺滿竹凳竹椅,作歡慶娛樂之用。逢年過節,或有喜慶之事,土司都要在這里大擺筵席,宴請賓客,欣賞歌舞。竹樓后面就是土司王宮——九進堂。王宮相對于其他建筑,外表壯觀,氣勢恢宏,飛檐翹角,但里面擺設簡單,也沒有什么特殊的物什,一樓空蕩蕩的,置著一個碩大的糧倉,所有的糧食都曾貯存在這里。倒是右角落的展臺上,放一玻璃缸,內有一只神龜,老態龍鐘,悠然自怡,據說有九十多歲,頗能吸引眾人的眼光。糧倉正上方的二樓,就是土司夫婦的寢宮,門緊鎖著,沒有開放,從外往里看,有一張雕著花紋,年代古久的木質床,有塵埃滿面的梳洗臺,還有些破舊的竹椅。居上糧下,是有講究的,應驗著一個成語:衣食父母。但這里指的卻不是平民,而是在古恩施權傾于天的土司王。不過也許本是這樣的建筑風格吧,土家族的吊腳樓,也多如此。
寢宮后面,有一個殿堂,高大雄偉,有點像升堂坐帳的地方。正中畫著土家人信奉為神明的白虎,中央僅擺放著一張竹椅和案臺,絕無其它,殿下有左、中、右三個臺階,據傳只有土司及其家人才能居中而入,其余人等都只能從兩旁臺階而上,然后侍立左右。從這也能看出土司制的森嚴等級和威權統治。再往后面,是兩個陳設廳,前廳墻上記錄著些遺風古訓,掛著四個醒目篆文:勤、堅、謙、忍。土家族有自己的語言,卻沒有自己的文字,它仍然沿用漢字,所以被漢人同化了很多。除了保持獨特的土家風俗外,在祖制祖訓和家傳家教上,也深受儒家文化的影響,吸取精華,并把它傳承了下來。后廳是一個展覽室,擺放著土司珍藏的一些古玩珍奇和家用器皿,和土家女人們穿戴的各種首飾:手鏈、銀鐲、耳環、吊墜,還有一些大小不一的項圈和不知名的盔飾,應有盡有,全是銀做的飾物。在貧瘠的大山和貧窮的土家族中,這些已是稀世之物,奢侈中的奢侈了。
抬眼望去,抵近山頭,隱約能見土司古城墻橫亙于草叢之間,它依山取勢,逶逶延綿,雄偉壯觀,一眼望不到它的盡頭。城墻之上,有兩座醒目的亭塔,可能就是傳說中的鐘樓和鼓樓了。土司時期,各土司相互之間為了爭田奪地,擴充實力,攻城掠寨的戰爭常有發生。所以修筑城墻,厄關戍守,鐘鼓傳訊,防御來犯之敵。因為忙著拍照,耽誤了不少時間,我們只能隔著時空的距離遠遠憑吊,遙望它們逐漸老去的容顏,卻無緣去一一見證那段慷慨悲涼的滄桑,聆聽歷史的足音了。
恰在這時,天又下起了小雨,再往上行,把整個土司城盡收眼底,是不可能的了。在山上,在山頂,還有很多這樣的小竹樓,有的三五成群,結伴比鄰,有的一枝獨秀,特立獨行,它們或明眸秀目一覽無余坦呈于你眼前,或猶抱琵琶半遮面羞見于草叢樹木之間,或避實就虛若隱若現于云霧之后,各生情狀,儀態萬分。我們只有帶著點未盡的遺憾,折轉而返,好在熱情好客的土家妹子,早就在“娛樂廳”為我們準備了一場精致的表演。她們身著鮮艷的民族服裝,載歌載舞,扭動著靈活小巧的身段,用如黃鶯般清脆婉轉的歌喉,為遠方的客人演繹了一個又一個具有濃郁土家文化的節目,比如哭嫁、跳喪、女兒會、哈兒撒、擺手舞等,使我們享受了一次視覺盛宴,消除了爬山的疲勞。
第一天的行程匆匆結束了,接著就忙著吃晚飯,找賓館,精神好的打打麻將,精神差的就睡大覺,為明天的旅程養精蓄銳了。
三、探秘大峽谷
早晨起來,天下著蒙蒙細雨,我們一行人出發,在譚導的指導下購了物,就直奔恩施大峽谷。早聞峽谷有五大奇觀:清江升白云、絕壁環峰叢、天橋連洞群、暗河接瀑布、地縫配天坑,心中有些急不可耐。大峽谷位于恩施城東北約60公里的沐撫鎮轄區,山峰秀麗奇險,絕壁渾然天成,長江的第二大支流清江由東至西橫貫其間,奔騰不息,形成恩施最著名的自然景觀。清江是恩施的母親河,水并不清澈,反而很渾濁,如一條黃色的水龍,隨著山巒起伏。汽車先在群山環抱的宜十路上飛奔,然后向山上蜿蜒爬行,繞過數個山峰,至海拔1170米的高度,才能到達大峽谷的入口。清江在山底與我們分路揚鑣,像一條巨大的蟒蛇扭動著身軀,沖斷巴山,沖出峽谷,沖向宜都。沿江對面的群山之中,有很多村落,稀稀疏疏,七零八落的,在霧氣中時隱時現。放眼望去,清江上空云蒸霞蔚,氣象萬千,剛剛拍完照的清晰可見的峰林村落,也許過幾分鐘就消逝得無影無蹤,白茫茫的一片,什么也看不見。
大峽谷景區由云龍河地縫、小樓門、中樓門、大樓門以及大河碥絕壁組成,主要包括地縫、絕壁、奇峰、峽谷等地質奇觀,是整個清江大斷裂的精華景觀。到達大峽谷,我們換乘了景區觀光車,向小樓門駛去,那是我們開始攀登的起點。在車上,我們看到了一個令人震撼的U型裂谷地縫——著名的云龍河地縫。它長約7.5公里,寬20多米,深處近百米,天然形成,尚未開發出來,是典型獨特的哈斯特地質奇觀,據傳僅羅馬利亞和恩施特有。從小樓門出發,沿著青石路緩緩向上行,路邊山石中一路都安裝著磁帶,舒緩的音樂從石縫間輕輕地流淌出來,給人一種美的享受。天公也作美,陰陰的極細的雨絲,撫摩著全身,這樣的旅游感覺極爽。然而好景不長,大峽谷也決不是溫柔鄉。不出半里路,,就見一個陡峭的絕壁橫在眼前,以近乎垂直的角度俯瞰著游人,導游說這段距離約有一里,其實是不止的。我們手扶著水泥欄桿,沿著人工鑿出的臺階一步步攀援而上,臺階極陡,每層約三十步,都以不同的方向向上盤旋迂回,從下往上看,根本不知道盡頭。剛上了六七層臺階,隨行的老同志就氣喘吁吁,大聲喊停。上到約大半高度,我已是雨汗漓淋,心跳加速,心臟像要從胸腔跑出來似的,按都按不住。沒有辦法,只有走走停停,咬著牙堅持,心想走一步少一步,離頂點也就近一點了。
終于熬過第一關,上到山腰,徑奔樓門石林。這里巨石翻滾,奇峰突兀,石浪起伏,綿延不斷,下面多絕壁俏崖,視野開闊,是取景的好地方。這段路較長,但相對平緩,走起來輕松得多。所以不時有人爬上山石,面朝奇峰,或背對峭壁,擺個pos,留下印跡。
快到峰頂時,出現一條岔道,擺在游客面前的有兩條選擇:膽怯的走青石路,繼續向上盤旋翻越,路稍遠,相當于走弓背;膽大的穿過一個狹長的石縫,走絕壁長廊,抄近,相當于走弓弦。我們選擇了后者。所謂絕壁長廊,本不是路,而是一條完全在山頂峭壁上人工開鑿出來的曲折棧道,既窄又險,上面是筆直的山峰,下面是萬丈深淵,如果失足,粉身碎骨,當然也有樹枝樣的水泥欄桿護身。我們小心翼翼地上到棧道,沿著崖壁慢慢行走,盡量不望崖底,免生恐懼。稍稍適應后,也嘗試摸摸欄桿,向下俯瞰一下。霧散時,只見底下的清江水滔滔不絕,洶涌澎湃,云涌時,又好像在半空中,什么也看不見,頭上是霧,腳底行云,只聽得見水撞擊山崖的聲音。棧道上方的崖壁上,還隨時可見相連的鐵環,令人不禁感嘆土家人的智慧和勇氣,是他們絕壁修棧,巧奪天工,打造出這樣的一個境地。
過了絕壁長廊,就走下坡路了。大峽谷有三座山峰,我們征服了其中最大的一座。走過山壩,在峽谷軒酒店旁稍憩,就向下一座進發。山中的房子,全是石砌的,山石多的是,就地取材,用水泥塞縫勾邊,像一條條花紋,堅固結實,美麗大方。山民多在沿途叫賣些土特產、小裝飾品、水或者食物。也有土家族漢子,自制竹轎滑竿,抬著游客,健步如飛,用以養家糊口。
第二座峰的景點當數迎客松和一炷香了。迎客松位于峰山腰,在一座突兀相連的奇峰之上,主干發達,松枝青翠,彎腰側背,像在向客人招手。據傳歷史悠久,只有黃山上的一顆能與它媲美。一炷香接近峰頂,離大樓門不遠,那是夾在兩座山峰間的一個筆直的山石,上寬下窄,破天而出,直入云霄,艱險絕倫,是一個天然的斷層巖,最窄處也許六七個人就能攔腰環抱,讓人看著心懸一線,不禁要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還有一柱煙,是主峰東側邊懸空凌出的一段山石,而且螺旋盤繞,在云霧繚繞中,就好像是煙囪里冒出來的白煙一樣。而下面,就是險峻異常,奔騰不息的清江水,此情此景,絕無復制,給人以無限想象。行走途中,總有游客發聲長嘯,呼朋引伴;或引吭高歌,發泄情感,調適心情,山谷間不時傳來陣陣回音,經久不息。
第三座峰,最難行的是大河碥絕壁,著名景點有母子情深。在藹藹云霧之中相鄰著兩座孤峰,一大一小,相依相伴,母親深情地注視著兒子,兒子則緊緊地依偎著母親,顯得是那樣的和諧和親切。還有一處幽林藏三個斷壁,兩邊大,中間小,如一家三口,親密無間,正偷偷享受著天倫之樂,使人不忍打擾它的靜謐。恩施大峽谷的峰林和絕壁,兼而有之,面積大,品質高,既有萬丈懸崖凹陷于叢林之中,也有四面絕壁突于林峰之上,風景秀麗,景色奇觀,四季陰涼,令人賞心悅目。這里植被豐富,樹木叢生,有瀕臨滅絕的物種,我國80年代發現的第一棵水杉王就在恩施境內。
到了大河碥絕壁,就離甘堰塘游客返程點不遠了。這里既陡又險,雖然有方便游客的自動扶手電梯,可我當時沒去選擇,逞著強,跟著漂亮的導游小姐抄所謂近路,不一會兒就后悔了。小腿肚漸漸發脹,膝關節疼痛無比,走一步磨一步,提都提不起來。酸麻還好說,疼痛實難忍,路邊撿了根木棍當拐杖,硬是撐著爬下山來。
有了這段“切膚之痛”的經歷,再加上以前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峰林斷壁,地縫溝壑,大峽谷我想今生都忘不了它。可我仍然有兩個疑惑,懸而未解:峽谷內高峰凌厲,百草生媚,自始至終卻不見一只飛鳥野獸,是為何解?村莊零落稀疏,山路遙遠崎嶇,孩子們如何就近入學?頗令人費解了。
當晚,車行利川市,歇足神龍賓館。洗浴之后,我躺在床上,撫摩著小腿,做了一個多小時的恢復運動后,漸漸入眠了。
四、尋訪騰龍洞
利川是鄂西南的.重要門戶,璀璨明珠,是恩施州唯一的縣級市。它礦產豐富,物華天寶。已探明硒的蘊含量巨大,硒是微量元素,極其珍稀,對調節人體機能必不可少。它平均海拔高達1100米,屬風濕性山地氣候,四季宜人,被冠以清涼之都。利川還是龍船調的故鄉,這里民風淳樸,姑娘小伙能歌善舞,多才多藝,喜對山歌,極具藝術天賦。青山秀水的滋養和孕育,使他們兼具山的靈動,水的嫵媚。
騰龍洞地處利川市西北約7公里處,分旱洞和水洞,是中國目前最大的溶洞,以其雄、險、奇、幽、絕的獨特魅力馳名中外。據譚導介紹,騰龍洞長52公里,目前僅開發出6公里,占十分之一。洞口高達72米,寬64米,最高處235米。洞內冬暖夏涼,恒溫12~18℃,是避暑納涼的好去處。所以一路之上,導游就提醒大家注意保暖,免得傷風感冒。
從賓館出發,十多分鐘就到達了騰龍洞。一下車,只見游人如織,熙熙攘攘,絡繹不絕,車如長龍,一字兒排開。雖然下著雨,游客們的興致卻絲毫不減,都想爭睹它的芳容。路的左邊,擠滿了酒肆店鋪,各式招牌也次第而開,熱鬧非凡。右邊立著一道屏風似的墻,上書“騰龍洞旅游風景區”,不少游人在合影留念。我們下了車,就趕緊買披風、雨衣,或者租用一些民族服飾,既能拍照,又能取暖。
一進售票口,我隨人流走上一座精致的竹橋,清江水就在腳下,跳躍著歡快的浪花,拍打著節奏歡迎我們。過了橋,踩在斑駁的青石板路上,沿著清江前行,像在穿越時空,由現代向遠古進發。不到半里右轉,穿過一段茂密的松林和灌草叢地,騰龍洞就赫然出現在你眼前。它隱藏于崇山峻嶺之中,是天然優良的防空洞,即使全恩施州353萬人口全部掩蔽于此,每個人仍然能占據3平米的空間。而且空氣流通,呼吸自由。理論上,駕駛直升飛機也可自由安全出入。洞的上方,華中才子王任重手書的“騰龍洞”名,金鉤銀劃,龍飛鳳舞,一如神龍般騰空而起。騰龍洞靜靜的佇立在那里,猶如一位戴著帽檐的羞澀的土家族姑娘,等待著世人揭開她神秘的面紗。
一入洞口,一股清涼的風迎面撲來,輕輕地撫摩著你全身,讓你有種說不出的舒服。洞壁,刻印著原作協副主席馮牧題寫的幾個遒勁大字:登高當攀珠峰,覽勝應游騰龍。身置其中,清涼氣揮之不去,驅之不散,始終縈繞在你發間,在你耳根,在你被暑氣浸染過的每一個發熱的部位,那是一種奇妙的感覺。洞的四壁,有的平滑如鐵,有的參差不齊,有的壁中引洞,水滴沿著石縫間緩緩滲出,周圍還殘留著黑莓。洞壁上方都安裝了照明燈,燈管向內,映照著石壁,反射出昏黃幽暗的光,令人平添了幾分神秘感。洞內的山石,奇形怪狀,錯落有致,俯仰成姿,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完全沒有雕琢粉飾的痕跡。洞頂并非平平整整,總有倨傲不羈的山石,臨空而立,抬頭仰視,奇險無比,令人不寒而栗。在路邊,有好幾處從墻壁滑落坍塌的巖石,堆積如山,拉著警戒線,寫著“前方危險,請勿攀援”的字樣。走在洞中,空靈曠達,心曠神怡,看著這一大自然的驚世杰作,你會被它的鬼斧神工所折服,為它的渾然天成而感慨。
洞內有車道和步道,并行而入。車道是水泥路,全長5公里,電瓶車在其間來回穿梭,方便游客們乘坐。洞內有商店、廁所等,公共設施齊全。人行道卻并非一帆風順,人為設置了許多障礙,走一段就像爬樓梯樣上上下下。我腳傷未愈,最怕爬這樣的坡了。也許是天氣不好的緣故吧,洞中濕度很大,水霧很多,再加上光線暗淡,攀到高處,上下都是霧,竟也能體驗到浮在云中的奇妙感覺。
游騰龍洞,賞奇景固然重要,看演出也必不可少。每天兩場的激光秀和歌舞表演,精彩異呈,令游人大飽眼福。車道盡頭,就是激光秀表演場地,那里人頭攢動,冷氣逼人,不時有水滴滴下,讓你不經意打一個哆嗦。熒光幕上閃現著劇情簡介,講述了一個美麗的傳說:盤古開天辟地后,萬物初生,天地靈氣化作一洞穴,神龍游歷百川后,被洞內璀璨風景所吸引,于是化為人身,在此定居,享受天倫。一天出洞,偶遇蝴蝶仙子,在花叢中翩翩起舞。仙子見神龍風神朗俊,情愫暗生,邀約共舞,她們兩情相悅,緣定三生。惡魔知曉后,施展魔法,雷劈電閃,水淹火燒,想強行拆散龍蝶。神龍與仙子或單獨,或一起,拒力頑抗,不屈不撓,終于戰勝惡魔,捍衛了愛情,重拾了幸福,他們在云朵中歌唱,山水也為他們祝福。這個傳說,結局完美,沒有癝君和鹽水女神的故事那么凄艷,看完以后,寒意銳減,心也溫暖了許多。
不一會,表演開始。只見激光束四射,光影流轉,變化莫測,不斷投射到球幕上,人群中,水霧內,洞壁頂,幻成五顏六色,斑斕絢麗的景象,讓人目不暇給。它集光、聲、電于一體,采用高科技手段,配以精心編排的現代歌舞,虛實結合,動感十足,再以混響造勢,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和心靈震撼。整場時長18分鐘,卻好似瞬間即逝,令人回味無窮。
看完激光秀表演,我們急急忙忙趕赴下一場。在離洞口300米處,有一個天然穹窿形溶洞大劇場,場地開闊,土家族大型情景歌舞《夷水麗川》即將在此上演。它分為《白虎雄風》、《巴亞風情》、《龍船古調》、《尾聲》四個部分,分別展示了肉連響、毛古斯、西蘭卡普、哭嫁、女兒會、六口茶等少數民族經典節目。描繪了土家先民在大遷徙過程中的艱辛歷程和當地的風土人情,謳歌了他們與大自然搏斗的頑強精神。
演出第一章,土家小伙們披頭散發,百鼓齊鳴,屏幕上白虎當道,威風凜凜,再現了癝君帶領族人大遷徙途中的艱辛歷程,突出了土家先民的勤勞智慧。第二章展示了巴亞風情,其中哭嫁,女兒會、毛古斯等給人印象深刻,純爺們扮裝的媒婆,主導著拋繡球,拜天地,進洞房等情節,也惟妙惟肖,令人捧腹不止。最后土家族姑娘以一曲龍船古調與觀眾互動,把氣氛推向高潮。整場演出,充分融入民族文化元素,利用高科技的燈光效果和現代化的表現手法,呈現出一種自然古樸原始之美,扣人心弦,美輪美奐,給人以神奇的體驗。
演出結束后,出了旱洞,我隨人流小心繞過一段狹長低矮曲折的石縫,來到水洞口。水洞毗鄰旱洞,雖僅一壁之隔,卻是別有洞天,另有一番景象。它在群山環抱之中,兩旁斷壁高聳,幽深無比,奇險異常,恰似巨人臂中的襁褓。清江水奔騰到此直瀉而下,形成了臥龍吞江瀑布,落差高達20余米,氣勢壯觀,恢宏磅礴。爾后蟄伏山底,變成長16公里的地下暗流后,才由黑洞流出,重見天日。
在回程的車上,導游余興未盡,教大家唱起了土家民歌六口茶:喝你的一口茶呀,問你一句話,你的那個爹媽舍,在家不在家?你喝茶就喝茶呀,哪來那多話,我的那個爹媽呀,今年八十八……喝你的五口茶呀,問你五句話,你的那個弟弟舍,在家不在家?你左手接我茶呀,右手把我掐,我的那個臉紅社,像朵牡丹花。最后,教授們都無師自通,斯文掃地,紛紛臨場發揮:喝你的六口茶呀,問你六句話,你的家人不在家舍,我們能干點啥?你喝茶就喝茶呀,哪來那多話,屋里頭就我兩個舍,你想干啥就干啥!真是其樂無限。
短暫的恩施三日游就這樣結束了。返身孝感,置身于酷暑的炙烤與俗世的喧鬧之中,耳畔到處充斥著夏日人造的激情或是虛偽的憂傷,我不禁更加懷念那古樸的土司城,幽靜的大峽谷,清涼的騰龍洞,還有原生態純凈如水的土家歌謠了。
【恩施三日游經典散文】相關文章:
散文欣賞:恩施之行,游石門河09-09
散文:東北三日游11-12
恩施游作文380字05-21
恩施大峽谷之游09-17
恩施這個城市優美散文10-26
恩施峽谷游作文800字08-06
恩施我大學抒情散文11-17
大連三日游01-18
桂林三日游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