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風流章草出新裁散文
章草,這一普遍被認為得名于東漢章帝時期的書法藝術,是古都洛陽書法史上與魏碑并列的書法名片。一代書法大師沈鵬先生曾說:“學習章草應注意避免習氣,章草具有特征性的筆法比如波磔,倘若過分夸張,便失去內在的美;如果沒有這樣的筆法,又失去了章草的味道。”《百度百科》還附上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洛陽弘文館主人李欽善的章草書法照片加以說明。
李欽善自幼與筆墨結緣,學生時代就能書寫春聯。憑著對書藝的執著追求,刻苦練習真、草、隸、篆諸體,為終生投入中國書法奠定了扎實基礎。他曾多次參加中國書協舉辦的培訓班,臨習大量傳世碑帖,還系統學習了中國書法史、書法美學、古典文學作品,得到當代諸多名家的'指點和教誨。
青年時代,欽善抱著夢想投筆從戎,在部隊當文書時利用業余時間學習書法。沒有紙張,就在被褥上用手指摹寫;沒有時間,就在晚上練習到深夜。
李欽善在習書過程中,發現了章草獨具的書法藝術魅力。為了臨習章草,周末,別人家庭團聚,其樂融融,他孤守空屋,揮筆凝目;夜晚,城市華燈綻放,熙熙攘攘,他狂臨懷素,書帖伴舞。《急就章》《月儀帖》《出師頌》,欽善演習其章法氣勢;索幼安、張伯高、王蘧常,欽善揣摩其書論著述。古人王羲之洗墨成池,僧懷素禿筆成冢,今人李欽善書紙成墻!春秋更迭,寒暑數度,李欽善的章草書法逐漸骨力雄健,筆勢凝重,獨具風貌。他接著細研秦漢簡牘,毫端融會,思逸神飛,意趣天成。他的書法作品獲得國家級獎勵和業界的認可肯定。
少為人知的是,著名文學家、歷史文物研究家沈從文亦擅章草,著述有《敘章草進展》。作家荒蕪贊其書法道:“對客揮毫小小齋,風流章草出新裁。可憐一管七分筆,寫出蘭亭醉意來。”當代作家二月河十分欣賞李欽善的章草書法,評價為“書風高古樸拙,盎然古趣,見章草真性情”。我也曾嘗試七律一首,為李欽善的書作點贊:
目牛胸竹摩線條,作勢矯偏覓逍遙。
禿筆滿筐欽扛鼎,洗墨成池善章草。
鯤鵬扶搖九萬里,簡牘流芳兩千朝。
與古為徒醉弘文,香茗一甌絕塵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