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哲理散文:學會坦然
學會坦然,微笑面對生活中包羅萬象的萬花筒。有時候,生活中是是非非的臨界點很是難以界定的,這就要我們學會淡定,坦然面對。
剛剛學會走路的孩子,稍有不慎就會碰頭跌跤。看護孩子的奶奶,因為孩子的不慎,頭碰到了桌子,或因為走路不小心被磚頭絆倒了,孩子會委屈的大聲哇哇哭泣。這時,奶奶立馬把孩子抱起來,狠狠的用手拍打桌子,用腳狠狠地跺地。把罪過歸罪于桌子的“不小心”碰到了孩子的頭,把孩子摔跤歸罪于磚頭的“不長眼”。奶奶的這些舉止,是為了阻止孩子的哭泣,不要因為桌子、磚頭的“作為”傷心。回頭想想,其實奶奶的做法是錯誤的。
我記得有一雜志上說,新加坡的奶奶看護孩子發生了上面的問題。大人會讓哭泣的孩子圍著桌子轉一圈,站起來看一看腳下的磚頭。讓他認識到事情的發生是因為人為的疏忽大意。人之所以碰到桌子或被磚頭絆倒,是因為:一是你跑的太快,沒剎住腳;二是沒有注意看路;三是在走神,尋思其他的事情。
應該讓孩子從小認識到,桌子畢竟是桌子,磚頭必竟是磚頭,它們是靜止的。碰撞桌子和被磚頭絆倒是自己的原因,不要推卸責任。首先要考慮到自己的過錯,然后再去排查自身以外的原因。現在雖我們都已是大人了,但生活中,我們碰頭摔跤的事也是時常碰到的。現在大家都明白,“桌子”、“磚頭”的發生是因為我們的不小心或走神兒,而發生的。
古人講:“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在生活中,有些事情是難以用“對與非”來恒定的,這就需要坦然面對,學會難得糊涂。做事時,要學會承擔責任,錯了就是錯了。新加坡奶奶教育孫子的方法就是要孩子敢于承擔責任,而不是遇事首先考慮的是自己,尋找理由為自己開脫,把一切差錯歸罪于他人。要凡事發生后,先要檢討自己,尋找自己的不足。
坦然面對,淡定處置,也許就是快樂的面對生活吧!在尋找了千百種理由之后,當我們驀然回首曾經走過的那些歲月,我們會驚愕的發現,其實生活賜予我們的,并沒有與別人有什么差異,呈現在我們視野里的生活,每個人其實都一樣,不同的僅僅是我們的胸懷中缺少了一份“坦然”。回眸過去的日子里的確有些莫名其妙的感傷和郁悶。人生旅途沒有誰不遇到困難,沒有誰不遇到失敗,沒有誰不遇到不幸和挫折,但只要我們努力付出,用心去做,給別人創造快樂,自己就會快樂。大千世界,蕓蕓眾生,不可能所有的人都給我們以真心,不可能達到所有人的理解,但我們能做到的只有真誠的面對別人,敞開自己博大的胸懷!
學會坦然,用平淡心態看問題,生活永遠是美麗的。
【哲理散文:學會坦然】相關文章:
舍得自然,坦然人生哲理散文06-18
學會承受-哲理散文06-23
周國平散文困惑與坦然05-13
坦然走過乞丐散文04-22
哲理散文:如何學會放下06-28
人生需要坦然面對的經典散文06-15
坦然生活散文詩07-05
愿人生如水坦然散文06-12
坦然面對人生不公短篇散文06-22
坦然面對自己的失敗有多難散文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