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經,豈能念歪散文
好經,豈能念歪散文
經,是好經,只是被歪嘴和尚念歪了。用這句話來形容當前的新農合政策是再恰當不過了。眾所周知,農民看病難一直是困擾政府的一件大事,為此政府出臺了這項惠農政策,去年讓每位農民交10元錢,政府補貼40元,農民最多可報銷3萬元;今年政府加大了補貼力度,每位農民交20元錢,政府補貼80元,農民最多可報銷6萬元。可以說,這項惠農政策,在去年得到了廣大農民群眾的一致好評,并積極參合。但是,在今年的新農合籌資過程中卻顯得困難重重,許多農民不愿意加入,或者說怨言多多。問題的癥結在哪里?據筆者了解,問題大體出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部分醫生醫德敗壞。
在去年,參合后的農民在看病的過程中發現,參合前和參合后看病所花費的錢差不多。原因在哪里?據了解,有些醫生為了提高自己的收入,多得提成,居然隨便為加入新農合的病人開高價藥。可以吃藥能解決問題的,就讓病人掛針;掛針能解決問題的,就讓病人住院治療。一次筆者到醫院看望一個病號,恰巧在就診室遇到醫生正在給一個農民看病。診斷后,醫生問農民加入新農合沒。農民問什么意思。答曰:如果加入了新農合,就開高效藥,否則就開普通藥。筆者一聽就明白了,感到很是無奈。普通藥可以治好的病,非要用高效藥來治,結果農民雖然報銷了一部分,可是到頭來自己花費的還是那么多。如此,對農民來說,加入新農合也就失去了應有的意義。失去了意義,不能減少醫療費用,農民自然也就失去了參合的積極性。
二是新農合辦工作不負責。
也許,新農合是一項新生的事物,在第一年沒有現成的經驗,以至于工作上漏洞百出。比如:有的'農民交了錢,也領取了醫療本,可是當去報銷時,卻發現沒有入醫療網,以至于不能報銷;有的身份證號和醫療網上的號不一致,或者兩處的名字不一樣,要么是姓不一樣,要么是名不一樣,等等。總之,當農民去報銷時,不是這對不住,就是那對不住,有一點對不住,自然也就不能報銷。加入了新農合,卻因為工作上的失誤不能報銷,減少醫療費,農民豈能沒有怨言?!有的農民加入了新農合,各種手續證件都齊全,可是當報銷時,卻往往受到這樣那樣因素的干擾,比如有的工作人員讓請客,有的想讓農民給點好處,總之給農民出不完的難題,讓農民為了那么一點醫療費跑斷了腿。有位農民,為了報銷那幾百元錢,前后跑了不下十次路。以至于夸張地說:報銷難,難于上青天!
三是基層干部工作不認真。
農民加入新農合,首先要登記姓名、身份證號,然后再交錢。可是,由于基層干部工作不認真,以至把登記的名字與身份證上的名字寫得不一樣,或者把身份證號寫錯。也許是因為農村工作繁雜,有的農民交了錢,到頭來卻沒有給人家登記上,有的沒有交錢的,卻給發了醫療本。交了錢的農民沒有本,看病時自然不能報銷;沒有交錢的農民,由于沒有登記,雖然有本可還是不能報銷。如此一來,農民有種上當受騙的感覺,何來參合的積極性?!
基于上述原因,今年的新農合籌資可謂是十分艱難!可是,政府卻下了一個任務數,說是指導性數字,可做起來卻是一項硬性任務。一天一通報,一天一排名,哪個地方落后了,領導就要說上一說,批評一下。有些地方為了完成任務,于是乎要求下級政府務必完成任務,哪怕是墊付!墊付的錢到頭來誰出?還是農民!這樣一來,農民甚為惱火!自愿的事,成了強迫的事,真是豈有此理!因此,農民說,經是好經就是被歪嘴和尚念歪了!政策是好政策就是被一些人弄壞了!因此,筆者建議有關部門和領導,要從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出發,實事求是,務求實效,把黨的政策執行好,把好事辦好,把實事辦實,確保惠農政策真正惠農!
【好經,豈能念歪散文】相關文章:
念,靜好,慧如風散文06-12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經典散文06-28
歲月靜好念你如初散文06-11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散文欣賞03-21
科技應用別搞歪的散文06-15
歪嘴念邪經的成語07-02
雪念散文07-03
念愛經典散文06-27
念的優美散文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