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心經》有感范例
色既是空,空既是色,隨緣不變,不變隨緣
題記緣份天空
人生有太多的遇見,依如疾病、依如分離,只因有太多的虛妄,不自覺間便負累了自己,讓人身陷其中,無法自拔!
與《心經》結緣,是個偶然,前段時間因為身體原因,住院情緒低到極點,空間的說說無不傷感?朋友告訴我,學佛吧,《心經》會告訴你如何懂得修心,從而走出迷失的自我!
打開百度,我認真的抄寫了心經的版本,短短的兩百六十個字,卻囊括了人生全部的內涵!心經實指的是心,是佛說由見性弟子由定慧到明理、明信、達到無上正等正覺的理論。
《心經》又名《般若波羅蜜心經》釋義:觀世音菩薩在深入思考問題時,可以透過紛繁的世俗生活,看清生命的真實意義,因此可以超脫一切苦厄。觀世音告訴未來的成功者:真正的自然法則是永恒的,不會因人的好壞而改變,也不會增加或減少任何條款,所以生命的真正的意義,不會因為物質條件、個人感受、世間百態有所等而有所不同,也不會你因為你是否愚昧,以及考慮了生死問題有差異,有所得者,有也,無所得者,空也。所以自然法則是真實可信的。因此,我們應該做到心無掛礙,無掛礙故,也不會畏懼所有的困難,最終讓自己超脫自身的煩惱。最后,經文,去吧,去吧,讓我們追求真理去吧!
整篇心經突出了一個“空”字,以空為主題,叫我們如何學著“放下”!也就是說我們所有看到的一切物質都是空的,大家只有放下心中過多的欲望,才會使心靈多一份坦然。既然宇宙的.萬物都是空相,我們又何必貪著無謂的“客塵”呢?凡人要度苦厄,了生死,成大覺,非要從自心下手不可,懂得讓一切順其自然,放下執念沒有“塵土”的覆蓋才會擦亮自身的“真我”,因此我們不要在乎虛妄的受想行識、得失榮辱,心里沒有思想顧慮、放下一切才會沒有恐懼,思想才會得到解脫,最終用般若的智慧到達涅槃的彼岸!
縱觀《心經》它會指導你如何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如何以它為指導做好每一件事!這也是眾多學者喜歡讀誦心經的重要前提!
回首曾經碌碌半生,很多時候在憂傷、埋怨中度過,為什么別人過的比我好?為什么我付出那么多回報不成正比?為什么生病的會是我?一直處在不平衡中度過,卻從未真正的去想過“前因后果”!偶然讀過一篇佛學文字叫作“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頓悟很多,如果不是病了,或許我依然還在執迷中度過,不知道反思自己?所以我們有時候,應該感恩一些遇見,多存一些善念,如若可以,我愿向佛,早晚誦經,淡看人生浮云!
【讀《心經》有感范例】相關文章:
5.讀《感恩》有感
6.讀《茶館》有感
7.讀孝經有感
8.讀孟子有感
9.讀逃離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