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鵝教案
學唱由唐詩創編的歌曲《詠鵝》,讓學生體味中國古詩詞的韻味,感受音樂與古典詩詞的完美結合的藝術感染力。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詠鵝教案,歡迎閱讀參考!
幼兒園小班語言活動《詠鵝》教案(精選10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語言活動《詠鵝》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小班語言活動《詠鵝》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喜歡朗讀古詩《詠鵝》,并能用動作表演詩歌內容,初步培養幼兒古詩誦讀的興趣。
2、初步了解大白鵝的外形特征。
3、愿意欣賞詠鵝,感知詠鵝語言的優美,風趣。
4、讓幼兒嘗試敘述故事,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重點難點
喜歡朗讀古詩《詠鵝》,并能用動作表演詩歌內容,激發幼兒誦讀古詩的興趣。
活動準備
錄音機、白鵝叫聲錄音帶、《詠鵝》朗讀帶、音樂帶,自制正在游泳的大白鵝圖片,課前事先畫好的“小河”。
活動過程
(一)聽一聽,猜一猜。
1、放白鵝叫聲錄音帶,請幼兒猜一猜是什么動物。(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2、出示大白鵝的圖片。(事先把圖片貼在黑板上,再用一張白紙遮住,以此設置懸念,進一步激發幼兒興趣)。
(二)看一看,說一說,學一學。
1、引導幼兒觀察大白鵝的外形特征并初步理解詩歌內容。
(1)鵝的羽毛是什么顏色的?
(2)大白鵝的脖子長得怎么樣呢?(長長的)
(3)這只大白鵝伸著長長的脖子向著天空在唱歌呢,我們聽一聽它是怎樣唱的。(放白鵝叫聲)
(4)我們也來學一學白鵝唱歌吧。帶領幼兒模仿動作,伸長脖子學白鵝叫聲。(引出詩句“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小班詠鵝語言課教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班詠鵝語言課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目標:
1、引導幼兒初步感受古詩,能夠邊模仿動作邊誦讀古詩。
2、激發幼兒誦讀古詩的興趣。
準備:
1、多媒體課件,音樂磁帶,小鵝頭飾人手一個。
2、情境設置:小“池塘”。
過程:
1、鵝媽媽帶著鵝寶寶去池塘里游泳,激發幼兒學習古詩的興趣。
(1)孩子們,今天的天氣可真好,媽媽帶你們到池塘里去游泳,好嗎?
(2)聽音樂做戲水的動作。(伸伸脖子、理理羽毛、劃劃水)
(3)啊,游累了,我們來找個地方休息一下,幼兒隨地坐下。
2、結合多媒體,初步了解小鵝的.特征并能模仿小鵝的動作。
(1)今天媽媽請來了幾個好朋友和你們一起玩,看看它們是誰呀?(播放課件)
(2)這些小鵝長得什么樣?(引導幼兒講出小鵝的特征,長長的脖子,白白的羽毛,紅紅的爪子)請幼兒模仿小鵝伸脖子、游泳的動作。
(3)小鵝在水里游得真高興啊,你們看它們又在干什么了?(唱歌、跳舞)它在唱什么歌?它們是怎么跳舞的?
3、結合多媒體,初步欣賞古詩《詠鵝》。
(1)小鵝到底在唱什么歌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好嗎?(完整播放課件)
(2)你聽到小鵝在唱什么歌嗎?(引導幼兒用古詩里的句子回答)
4、再次完整欣賞古詩《詠鵝》。
詠鵝課文教案設計
作為一名老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詠鵝課文教案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活動目標:
1、在掌握古詩《詠鵝》的基礎上,感受歌曲的優美旋律與濃濃詩意。
2、用動作、繪畫等形式表現歌曲的意境。
3、體驗文學、動作、色彩等藝術美帶來的愉快心情。
活動準備:
1、已會念古詩《詠鵝》,初步了解作品大意。
2、人手一盒彩筆,白紙一張。
活動過程:
1、在《楊柳青》樂曲聲中進教室。
2、復習歌曲《小蝌蚪》。
(1)唱出歌曲中的三拍子、兩拍子節奏。
(2)進行歌表演。
3、欣賞歌曲《詠鵝》。
(1)集體念古詩《泳鵝》。
(2)傾聽欣賞歌曲。
(3)討論歌曲特點:歌曲中有的地方很連貫,有的地方很斷頓,就像看到:鵝伸著脖子向天嘎嘎地叫,像唱歌一樣。雪白的身體浮在碧綠的水面上,鮮紅的腳掌在清清的水里劃著,泛起陣陣波浪。
(4)重復傾聽。進一步感受其優美旋律。
(5)邊聽歌曲,邊做即興動作。
在歌曲錄音的反復播放中,幼兒即興畫出歌曲的內容,并在畫完后,邊看自己的作品邊跟隨歌曲輕聲哼唱,表達活動帶來的`愉悅。
在活動的開始我放《詠鵝》的歌曲視頻,讓幼兒觀察、欣賞的方式,感知畫面的內容,并根據古詩內容進行提問,讓幼兒對古詩內容有一定的了解。
在活動的最后環節,可以讓幼兒欣賞歌曲《詠鵝》。
中班語言教案詠鵝(精選10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中班語言教案詠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班語言教案詠鵝 篇1
活動目標:
1、感受詩歌的意境美。
2、培養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3、培養幼兒的擴散性思維。
4、能自由發揮想像,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
5、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活動準備:
1、與詩歌內容相符的圖畫4幅。
2、幼兒的操作材料:記錄的表格、黑筆若干。
活動過程:
一、教師通過提問直接導入詩歌內容。
教師邊出示圖畫邊說:“草地上,遠遠地飄來一朵小小的白云。小姐姐(圖畫)說。想想小姐姐會說什么呢?”幼兒思考,教師提示:“她會把飄來的一朵白云想象成什么呢?”幼兒回答(風箏、小鳥等)教師記錄1—2物體。“我們來看看,小姐姐說的是什么。”教師邊出示圖畫邊念詩歌,“小姐姐說:‘那是一個會飛的蘑菇。’小弟弟說。猜猜小弟弟會說什么?”幼兒思考后回答,教師記錄。“看看小弟弟是怎么說的。”教師邊出示圖畫邊念詩歌,“小弟弟說:‘那是一個勇敢的小傘兵。’近了近了,呵!原來是。是什么呢?開動小腦筋,它是什么?”幼兒回答后教師記錄。“看,是什么?”“呵!原來是一朵長了翅膀的蒲公英。”
二、看圖朗誦詩歌《蒲公英》
“我們一起看著圖完整地把《蒲公英》這首詩歌朗誦一遍吧!”整體朗誦2——3遍。
小班語言教案詠鵝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班語言教案詠鵝,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班語言教案詠鵝1
活動目標:
1、初步培養幼兒古詩誦讀的興趣。
2、初步學習有節拍地誦讀古詩,感悟古詩的優美韻律。
3、引導幼兒能夠邊模仿動作邊誦讀古詩。
4、萌發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1、音樂磁帶,錄音機。
2、圖片“詠鵝”。
3、用綠色紙圍成一個小“池塘”。
4、動畫幻燈片“詠鵝”。
活動過程:
(一)通過鵝媽媽帶著鵝寶寶去游泳的情景,激發幼兒興趣。
1、鵝寶寶們,今天的天氣可真好,媽媽帶你們到池塘里去游泳吧!
2、聽音樂做戲水的動作。(伸伸脖子、理理羽毛、劃劃水)
4、游累了,我們來休息一下。(幼兒找位子坐下)你們看這里也有小白鵝,(出示圖片)。
5、教師:我們來看看它們在干什么呀?(引導幼兒講述圖片上的內容,并將幼兒講述的內容編成一個小故事)。
(二)結合多媒體,初步欣賞古詩《詠鵝》。
1、教師:小朋友講的真好,你們喜歡鵝嗎?在我們古代唐朝有一個小朋友叫駱賓王,他也很喜歡鵝,在他7歲的時候,他就寫了一首關于鵝的詩,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好嗎?
2、幼兒初步欣賞古詩。
3、幼兒隨動畫一起念古詩。
幼兒園中班教案《詠鵝》含反思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教案《詠鵝》含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班教案《詠鵝》含反思適用于中班的音樂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用動作、繪畫等形式表現歌曲的意境,在掌握古詩《詠鵝》的基礎上,感受歌曲的優美旋律與濃濃詩意,體驗文學、動作、色彩等藝術美帶來的愉快心情,快來看看幼兒園中班《詠鵝》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在掌握古詩《詠鵝》的基礎上,感受歌曲的優美旋律與濃濃詩意。
2、用動作、繪畫等形式表現歌曲的意境。
3、體驗文學、動作、色彩等藝術美帶來的愉快心情。
4、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5、借助圖譜記憶歌詞、學習歌曲。
活動準備:
1、已會念古詩《詠鵝》,初步了解作品大意。
2、人手一盒彩筆,白紙一張。
活動過程:
一、在《楊柳青》樂曲聲中進教室。
二、復習歌曲《小蝌蚪》。
(1)唱出歌曲中的三拍子、兩拍子節奏。
(2)進行歌表演。
三、欣賞歌曲《詠鵝》。
(1)集體念古詩《泳鵝》。
(2)傾聽欣賞歌曲。
(3)討論歌曲特點:歌曲中有的地方很連貫,有的地方很斷頓,就像看到:鵝伸著脖子向天嘎嘎地叫,像唱歌一樣。雪白的身體浮在碧綠的水面上,鮮紅的腳掌在清清的水里劃著,泛起陣陣波浪。
(4)重復傾聽。進一步感受其優美旋律。
詠鵝大班教案(通用5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詠鵝大班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詠鵝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畫面、表演、吟唱等多通道理解古詩《詠鵝》的內容。
2、能用國畫形式再現古詩中盼情境,感受詩畫一體、詩情畫意的優美意境。
3、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情感,體會創作的快樂。
4、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5、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幼兒已經有畫鵝的基礎。
2、表演道具,配樂古詩課件,背景音樂。
3、國畫工具材料。
【活動過程】
1、欣賞詩歌,珥解古詩內容,體會鵝戲春水的美景,感受古詩意境。
(l)幼兒完整欣賞古詩,理解古詩含義。
(2)教師播放課件,幼兒聽配樂朗誦的古詩,進一步感受古詩的優美意境。
教師:說一說,你有什么感覺?
(3)教師播放音樂,引導幼兒通過優美的旋律再次感受古詩的意境,鼓勵幼兒通過自己的理解大膽表演古詩《詠鵝》。
2、師幼共同討論如何用國畫形式表現古詩內容。
(1)鵝的基本畫法:用中鋒畫鵝的頭和頸,用按的方法畫鵝身和鵝尾。
(2)根據古詩內容,大膽想象、添畫。
3、幼兒作面,教師指導,再現古詩情境。
引導幼兒圍繞古詩內容大膽創作,表達自己對古詩的理解。
4、作品展示,集體朗誦,感受和體會古詩中詩畫一體、詩情畫意的優美意境。
小班語言詠鵝教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班語言詠鵝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班語言詠鵝教案1
活動目標
1、喜歡朗讀古詩《詠鵝》,并能用動作表演詩歌內容,初步培養幼兒古詩誦讀的興趣。
2、初步了解大白鵝的外形特征。
3、愿意欣賞詠鵝,感知詠鵝語言的優美,風趣。
4、讓幼兒嘗試敘述故事,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重點難點
喜歡朗讀古詩《詠鵝》,并能用動作表演詩歌內容,激發幼兒誦讀古詩的興趣。
活動準備
錄音機、白鵝叫聲錄音帶、《詠鵝》朗讀帶、音樂帶,自制正在游泳的大白鵝圖片,課前事先畫好的“小河”。
活動過程
(一)聽一聽,猜一猜。
1、放白鵝叫聲錄音帶,請幼兒猜一猜是什么動物。(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2、出示大白鵝的圖片。(事先把圖片貼在黑板上,再用一張白紙遮住,以此設置懸念,進一步激發幼兒興趣)。
(二)看一看,說一說,學一學。
1、引導幼兒觀察大白鵝的外形特征并初步理解詩歌內容。
(1)鵝的羽毛是什么顏色的?
(2)大白鵝的脖子長得怎么樣呢?(長長的)
(3)這只大白鵝伸著長長的脖子向著天空在唱歌呢,我們聽一聽它是怎樣唱的。(放白鵝叫聲)
(4)我們也來學一學白鵝唱歌吧。帶領幼兒模仿動作,伸長脖子學白鵝叫聲。(引出詩句“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小班語言教案古詩詠鵝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對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詩很是熟悉吧,古詩有固定的詩行,也會有固定的體式。其實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樣的古詩才是好的古詩,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班語言教案古詩詠鵝,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班語言教案古詩詠鵝1
活動目標:
1、初步培養幼兒古詩誦讀的興趣。
2、初步學習有節拍地誦讀古詩,感悟古詩的優美韻律。
3、引導幼兒能夠邊模仿動作邊誦讀古詩。
4、萌發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1、音樂磁帶,錄音機。
2、圖片“詠鵝”。
3、用綠色紙圍成一個小“池塘”。
4、動畫幻燈片“詠鵝”。
活動過程:
(一)通過鵝媽媽帶著鵝寶寶去游泳的情景,激發幼兒興趣。
1、鵝寶寶們,今天的天氣可真好,媽媽帶你們到池塘里去游泳吧!
2、聽音樂做戲水的動作。(伸伸脖子、理理羽毛、劃劃水)
4、游累了,我們來休息一下。(幼兒找位子坐下)你們看這里也有小白鵝,(出示圖片)。
5、教師:我們來看看它們在干什么呀?(引導幼兒講述圖片上的內容,并將幼兒講述的內容編成一個小故事)。
(二)結合多媒體,初步欣賞古詩《詠鵝》。
1、教師:小朋友講的真好,你們喜歡鵝嗎?在我們古代唐朝有一個小朋友叫駱賓王,他也很喜歡鵝,在他7歲的時候,他就寫了一首關于鵝的詩,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好嗎?
2、幼兒初步欣賞古詩。
《詠鵝》優秀教案(精選7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詠鵝》優秀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詠鵝》優秀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識字與拼音結合,利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記6個生字。
2、帶表情、有節拍地朗讀,達到熟讀成誦。
3、知道鵝的美麗和可愛,激發學生熱愛動物,親近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教學準備:
1、準備多媒體課件或掛圖,字詞卡片。
2、學生準備手工材料或彩色畫筆。
教學流程:
一、引入
1、猜謎語,激趣導入。(“頭戴一頂紅帽子,身穿一件白袍子,腳蹬一雙紅鞋子,唱著歌兒伸脖子。)
2、創設情景,圖畫展示,教師描述:駱賓王真聰明,7歲就能做詩,你們今年也七歲了,聰明的孩子,讓我們一起來學習《詠鵝》這首詩吧。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讀一讀。注意讀準字音。
2、圈一圈。圈出不認識的字,想辦法學會。
3、找一找。把最喜歡的一行詩多讀幾遍。
三、識字
1、同桌互查字音。
2、“找朋友”游戲。問:誰是我的好朋友?學生用生字回答。
3、請一名學生當老師領大家讀。
4、你還有哪些字不認識?請別人幫忙。
四、熟讀課文
1、朗讀。把你喜歡的詩句或全詩讀給大家聽,并請小伙伴們評一評。
2、師范讀。借助圖畫,引導學生觀察從什么地方看出白鵝美麗,抓住表示動作和顏色的詞,體會用詞的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