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調研報告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報告十分的重要,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邏輯的合理性。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報告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鄉鎮調研報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隨著個人的文明素養不斷提升,需要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多數報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發生后撰寫的。一聽到寫報告就拖延癥懶癌齊復發?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鄉鎮黨建工作調研報告,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根據《關于印發 一、 落實各級黨委抓基層黨建工作責任制 (一)進一步強化抓基層黨建工作主業意識。 一要抓好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傳達。要建設和諧社會,必須高度重視基層黨組織建設,發揮政治思想和組織保障作用,擔負起更加繁重的統一思想、凝聚人心、整合力量的任務。 二要抓好黨的基層組織建設。要根據經濟形勢的新變化合理調整黨組織設置。建立健全黨建工作制度,進一步加強黨員教育管理,通過加強黨員活動場地、現代遠程教育站點等陣地建設,提升黨員干部的思想素質和理論水平;加強農村黨員實用技術培訓,提高待遇“帶頭致富、帶領群眾致富”的本領,以提高黨員致富帶富的成就感。 三要抓好班子,帶好隊伍。通過“兩推一選”、“公推直選”、“村支部兩委交叉任職”等辦法,真正把那些想干事、能干事、會干事的優秀分子選拔出來,樹立正確的選人導向;要以德才為本,用人所長,人盡其才,職責分明,科學調配,樹立科學的用人導向。
鄉鎮糧食安全調研報告(通用5篇)
在當下社會,報告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不同的報告內容同樣也是不同的。為了讓您不再為寫報告頭疼,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鄉鎮糧食安全調研報告(通用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鄉鎮糧食安全調研報告1
一、xx市糧油批發市場的現狀
糧食批發市場是整個糧食市場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糧食生產者、經營者和消費者之間的一個“三通”,更是糧食宏觀調控的一個重要載體。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xx市糧食市場日益發展起來,形成了一些初級糧食批發市場,這些市場的興起為建立社會主義糧食市場經濟體系奠定了一定基礎。實踐證明,這種糧食市場經濟新機制,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過程中發揮了積極作用,但作為統一市場體系還沒有真正形成,還沒有真正發揮其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舉足輕重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二個個方面:
1. 市場規模小,主要是一些外來米船自主采購批發,另外有一部分本地的糧食商販的另售兼營批發。xx市是一個吃的稻麥不種,種的雜糧不吃的一個糧食差入地區,全市本地110多萬人口吃糧,以及工業、飼料、種子等用糧食交易達30萬噸。這與主要靠米船和一些小糧販來經營糧食批發業務的現狀極不協調。
2. 沒有一個專業的糧食批發市場市場。改革開放的九十年代,xx市曾在縣城建設過一個糧食批發專業市場,當時也曾紅火一陣,但因缺少資金繼續投入,管理措施不到位等原因,漸顯瀟條,最后關門改作他用。
二、 存在問題及原因
關于鄉鎮調研報告(精選18篇)
隨著個人的素質不斷提高,需要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涵蓋報告的基本要素。寫起報告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于鄉鎮調研報告,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鄉鎮調研報告 篇1
鄉鎮干部交流是指對在鄉鎮機關的工作人員進行的有計劃調換職位崗位。干部交流工作是推進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內容,也是干部人事工作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生動體現。實踐證明,實行干部交流,有利于干部成長,有利于隊伍建設,有利于事業發展。根據區委組織部《20xx年全區組工調研重點課題實施方案》的要求,8月中旬,我校抽調骨干教師組成調研小組,對獨山、單王、石婆店等鄉鎮進行了一次深入細致的調研,現將有關調研情況匯報如下:
一、我區鄉鎮干部隊伍結構現狀
截至20xx年7月底,我區22個鄉(鎮)街共有一般干部104人,其中男性83人,占79%,女性21人,占20%。30歲以下34人,占32%;31-40歲5人,占4.8%;41-50歲34人,占33%。大學學歷47人,占45%;大專學歷28人,占27%;中專學歷29人,占28%。
本次調研活動中召開座談會三場,發放問卷調查表50份,收回有效問卷調查表48份。
從座談和調研情況看,絕大多數被調查者認為干部交流非常必要,約占85%;61%的被調查者認為交流干部的年齡應年輕一點,最好在35歲以下;56%的被調查者認為,交流干部應該以副科級職務為主。
鄉鎮財政建設情況調研報告
隨著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報告的用途越來越大,報告根據用途的不同也有著不同的類型。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報告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鄉鎮財政建設情況調研報告,歡迎閱讀與收藏。
鄉鎮財政是鄉鎮政府履行職能的財力基礎,在鞏固基層政權,促進鄉鎮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完善財務管理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鄉鎮財政作為連接國家與農民、城市與鄉村的重要橋梁,在建立公共財政,提供農村公共服務,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任務越來越艱巨。近年來,隨著農村稅費改革和農村綜合配套改革的不斷深化,鄉鎮財政理財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在逐漸淡出農業稅收征管的同時,落實民生政策、發放涉農補貼、服務“三農”發展的職責逐步增強,鄉鎮財政面臨著新的形勢與任務。鄉鎮財政是我國整個財政體系的最基礎層級,財政預算執行和國家政策落實的成效如何,很大程度上表現在基層對資金的使用和管理上。在新形勢下,鄉鎮財政如何更好地發揮職能作用,特別是進一步加強對涉農資金的監管是一個急需解決的重要課題。
一、加強鄉鎮財政管理的經驗和做法
近年來,崗子鄉不斷深化鄉鎮財政體制改革,大力開辟鄉級財源,加強收支管理,使鄉鎮財政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鄉鎮財政收入大幅度增長。
1、提高思想認識,全面推進鄉鎮財政工作,鄉鎮財政財務管理向鄉直部門和村級組織延伸牢固樹立基礎工作和基層建設是財政管理基石的觀念,充分認識加強“雙基”工作的重要性,深入調查研究,梳理相關工作,因地制宜地采取措施,進一步加強對基層財政工作的指導考核,培訓提高基層人員業務能力,幫助解決工作生活實際困難,有力地推動了鄉鎮財政各項工作的開展。
鄉鎮農村發展現狀調研報告
在生活中,我們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報告,其在寫作上有一定的技巧。那么一般報告是怎么寫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鄉鎮農村發展現狀調研報告,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鄉鎮農村發展現狀調研報告1
一、農村現狀分析
近幾年來,我鎮農村經濟穩步發展,城鎮化發展不斷加快,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作用漸見明顯,集體經濟薄弱村轉化步伐加快;農村各項配套設施建設不斷加強,農村生態環境不斷改善,農村面貌得到很大改觀,農村居民生活不斷改善,農村社會穩定。
(一)農村基本情況。我鎮下轄6個工作組,28個行政村,321個村民小組。據統計,全鎮農村住戶為13753戶,農村人口55679人;農村勞動力資源總數27748人,占農村總人口的49.84%,第一產業從業人數10149人,其中農業5886人,占58%,漁業2740人,占27.4%,林業1000人,占9.8%,牧業532人,占5%;從事一、二、三產業人數比為36.4:30.3:33.3;耕地面積為3069.8公頃,其中水田1894.4公頃,旱地1175.4公頃;抗旱泵站66處,排澇泵站16處;水庫9座,小山塘148口。
(二)農村經濟發展情況。我鎮村級經濟總收入達到16.7615億元,增長8.8%;全鎮農業產值1.39457億元;據統計,全鎮有各類農業專業(行業)協會、專業合作經濟組織31個,吸收會員20xx萬人,其中農業專業協會3個(市級專業行業協會1個),專業合作經濟組織28個;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專業性十分明顯,其中從事水果、蔬菜、禽畜、水產、糧食的占了85%。全鎮有農業龍頭企業3家,各類農業基地39個,形成了蔬菜種植、水產養殖、優質糧油、林地雜果、生豬養殖等5大經濟板塊;有淡水魚罐頭、“杜洛克”生豬、xx湖王蟹、優質糧油等4大品牌產品,有各類種植、養殖專業戶93戶。全鎮薄弱村的集體經濟總收入可達33.4萬元。12個集體經濟薄弱村已實施經濟開發項目16個,可使5個村的村級集體經濟收入達到5萬元以上,占全鎮薄弱村總數的41.7%。
開展鄉鎮衛生醫療工作調研報告
在不斷進步的時代,我們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報告,其在寫作上有一定的技巧。那么報告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開展鄉鎮衛生醫療工作調研報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提高我鎮村醫的服務質量,更好地為留守居民服務
圍繞解決本單位本部門存在的突出問題和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向群眾關注的住房、醫療、教育、養老等事關改善民生的重點領域發力,我與調研小組成員多次到鎮衛生院和各村屯了解情況,與衛生院院長和村村屯負責人,村民進行座談和走訪。通過對全鎮衛生醫療情況的摸底為下步如何開展鄉鎮衛生醫療工作,開辟了一條新的思路。
一、我鎮醫療隊伍及服務對象的基本情況
目前我鎮實有農業戶2879戶,人口7358人(數據采集時期20xx年12月31日前),其中長期居住在村內的1064戶,2739人,平均年齡普通農戶56.58歲,貧困戶平均年齡62.81歲,全鎮共為村民建立健康檔案的人口809人,占常住人口的30%,其中建檔中貧困戶家庭人口351人,占常住人口的12.8%。
我鎮村醫的基本情況:至20xx年10月我鎮共有村醫18名,其中在職村醫13名、目前長期在村內居住的村醫4名。約占村醫隊伍總數的30%。
村鎮醫療的現狀:由于近些年經濟條件的好轉村民陸續向城市轉移,在城市中更好的醫療條件讓村民的就醫渠道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變,就醫主要集中在市、中兩院和社區衛生院,對村醫的依賴性不再緊密。導致村醫在醫療方面的服務對象只集中在村內慢病管理的居民身上,據統計20xx年我鎮平均每名村醫服務村內慢病居民為62人。占常住人口的30%。這個比率就充分說明了村醫的服務對象有逐漸減少的趨勢。
鄉鎮農村經濟發展調研報告(精選7篇)
隨著人們自身素質提升,報告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不同的報告內容同樣也是不同的。為了讓您不再為寫報告頭疼,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鄉鎮農村經濟發展調研報告,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鄉鎮農村經濟發展調研報告 篇1
隨著新農村建設步伐的邁進及科學發展觀的踐行,作為.市首批大學生村干部,我到村工作已近兩年了,為了更好的推進新農村建設,我通過走訪農戶及查閱有關檔案資料等方式對村基本情況及發展中存在問題進行了調研,現將有關情況整理如下:
一、村現狀:
村位于鎮政府2公里處,南與村相鄰,北與村相鄰,西至村,東至村,總面積平方公里,總耕地面積畝,總人口人,共戶,由個村民小組組成,其中有名低保戶,五保戶。我村交通便利,村里共有磚瓦廠和養殖場等企業余家,村民主要經濟來源為農業和外出務工。
基礎設施現狀:由于黨和政府的正確領導和關懷,以及在我村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奮斗下,村里的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較大的發展和進步,在交通方面,村民出行難的問題早在幾年前就已基本解決,四條總長7.26公里的水泥硬化路貫穿我村;在用電方面,覆蓋率達到100%,且全年故障率控制在0.1%以下;在用水方面,村委已于20xx年上半年對吃水困難的一,二,三,四,八,九組居民進行了送水工程,村民吃水不再難;在住房方面,我村的小區建設已取得第一階段的成功,由于地下煤層采空,我村八,十組部分房屋成危房,經開會研究,動土施工等一系列程序,兩組共97戶居民已經全部搬遷到統一規劃的小區中居住。但這些距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構建和諧社會的遠大目標還有相當大的距離,因此,今后,我村基礎設施建設仍將是一個很大、很重要的一項工作。
關于加強鄉鎮財政隊伍建設情況調研報告
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報告不再是罕見的東西,通常情況下,報告的內容含量大、篇幅較長。那么,報告到底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加強鄉鎮財政隊伍建設情況調研報告,歡迎大家分享。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和財政改革的深入推進,鄉鎮財政工作職能發生了很大變化。這使得建設一支高素質、守紀律、會理財的鄉鎮財政干部隊伍作為新時期推進財政事業發展的必然舉措顯得尤為重要。
一、鄉鎮財政干部隊伍現狀
(一)改革創新觀念不強。少數干部思想陳舊,缺乏創新意識,工作循規蹈矩,習慣于依照舊體制和老模式、老辦法辦事,對新的財稅征管模式、征管手段缺乏相應的認識,致使思想上缺乏新觀念,工作上沒有新思路,改革難有新突破。
(二)綜合素質參差不齊。一是在業務培訓上,往往急功近利,片面追求提升形象和注重業務尖子的專項培訓,忽略了全方位、多層次的人才綜合培訓,導致強者愈強,弱者愈弱,人為地形成了干部業務兩極分化的局面。二是隨著一批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大齡干部陸續退出業務崗位,在崗的年輕干部還有相當一部分沒有接受正規的財務及相關的法律、法規知識教育培訓,一定程度出現了業務斷層的現象。三是干部隊伍的銳氣不足。由于職業上的“保險箱”,工作上的“大鍋飯”,分配上的“平均餐”,職位上的“太平官”,使工作存在“干與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壞”一個樣,很大程度上壓抑了干部的拼搏精神和斗志。
(三)管理服務水平不優。有些干部在日常工作中,缺乏服務意識,自我要求不嚴,敬業精神不強,主動服務的理念沒有樹牢,一定程度上存在不按原則辦事,而是憑意氣辦事,憑感情用事的現象。
關于鄉鎮調研報告(精選17篇)
在經濟發展迅速的今天,報告使用的次數愈發增長,報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點。那么報告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于鄉鎮調研報告,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鄉鎮調研報告 篇1
鄉鎮是我國政府管理“五級結構”的最末端機構承擔著貫徹上級政策、管理鄉鎮農村、溝通城鄉的重要責。有道是“上面千根線,下面一根針”,足見鄉鎮管理的復雜性和重要性。鄉鎮管理是以鄉鎮政府為核心的鄉鎮組織依法管理鄉鎮范圍內社會公共事務的活動,推進統籌城鄉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實現全面小康社會,難點在農村,重點在鄉鎮,工作著力點也在鄉鎮。鄉鎮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水平,直接關系著一個縣區、一個市的整體發展水平和綜合實力。
一、鄉鎮設置現狀
統一設黨委、政府、人大、人武部、紀檢委(監察室)和團委、婦聯。一般鄉鎮內設黨政辦,經濟發展辦、社會事務辦、企業辦、計生辦等等,同時鄉鎮設置司法所、派出所、水管所、計生服務所、勞保所、國土所、財政所,和文化站、林業站、農業站等,這些就是傳統的七所八站。站所一般3—5人。
二、現行鄉鎮管理體制的特征與弊端
鄉鎮管理屬于基層管理的范疇,其特點主要表現為:
(一)綜合性
鄉鎮管理的綜合性特點主要表現在:
第一,管理對象和內容十分龐雜。每一個鄉鎮都設有黨、政、武、企、群眾團體等機構,領導政治、經濟、文化、人口、等工作。
第二,從管理方法的運用上看,鄉鎮各項管理工作的開展,各項事業的發展,必須把各項工作加以綜合,采取綜合性的具體措施和辦法,才能把各項工作推動起來,從而收到明顯的效果。
關于鄉鎮調研報告
在當下這個社會中,我們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報告,報告中涉及到專業性術語要解釋清楚。其實寫報告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難,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于鄉鎮調研報告,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于鄉鎮調研報告1
鄉鎮干部交流是指對在鄉鎮機關的工作人員進行的有計劃調換職位崗位。干部交流工作是推進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內容,也是干部人事工作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生動體現。實踐證明,實行干部交流,有利于干部成長,有利于隊伍建設,有利于事業發展。根據區委組織部《20xx年全區組工調研重點課題實施方案》的要求,8月中旬,我校抽調骨干教師組成調研小組,對獨山、單王、石婆店等鄉鎮進行了一次深入細致的調研,現將有關調研情況匯報如下:
一、我區鄉鎮干部隊伍結構現狀
截至20xx年7月底,我區22個鄉(鎮)街共有一般干部104人,其中男性83人,占79%,女性21人,占20%。30歲以下34人,占32%;31-40歲5人,占4、8%;41-50歲34人,占33%。大學學歷47人,占45%;大專學歷28人,占27%;中專學歷29人,占28%。
本次調研活動中召開座談會三場,發放問卷調查表50份,收回有效問卷調查表48份。
從座談和調研情況看,絕大多數被調查者認為干部交流非常必要,約占85%;61%的被調查者認為交流干部的年齡應年輕一點,最好在35歲以下;56%的被調查者認為,交流干部應該以副科級職務為主。
二、我區鄉鎮干部交流存在的主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