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家的小故事
數學家是對世界數學的發展作出創造性貢獻的人士,專注于研究數論算法、數學建模、理論物理、幾何算法、代數變換技巧等。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數學家的小故事,希望大家看完能夠有所收獲。
華羅庚數學家的小故事(精選10篇)
華羅庚是一名數學家,他的故事我想大家應該不怎么了解,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華羅庚數學家的小故事,希望有所幫助!
數學家華羅庚故事1
有一次正在看店的華羅庚在計算一道數學題,來了一位女士想買棉花,當她問華羅庚多少錢時,他完全沉醉于做題中,沒有聽見對方說的話,當他把答案算完隨口說了一個數字,而女士以為他說的是棉花的價格,尖叫道:“怎么這么貴?”,這時華羅庚才知道有人過來買棉花,當華羅庚把棉花賣給女士后才發現剛才自己的算題的草紙被婦女帶走了,這可把華羅庚急壞了,不顧一切的去追那位女士,最終還是被他追上了,華羅庚不好意思地說:“阿姨,請……請把草紙還給我”,那婦女生氣地說:“這可是我花錢買的,可不是你送的”。
華羅庚急壞了,于是他說:“要不這樣吧!我花錢把它買下來”。正在華羅庚伸手掏錢之時,那婦女好像是被這孩子感動了吧!不僅沒要錢還把草紙還給了華羅庚。這時的華羅庚才微微舒了口氣;丶液,又開始計算起數學題來……
數學家華羅庚故事2
華羅庚是一位靠自學成才的一流數學家。僅有初中文憑,因一篇論文在《科學》雜志上發表,得到數學家熊慶來的賞識,從此華羅庚北上清華園,開始了他的數學生涯。
1936年,經熊慶來教授推薦,華羅庚前往英國,留學劍橋。20世紀聲名顯赫的數學家哈代,早就聽說華羅庚很有才氣,他說:“你可以在兩年之內獲得博士學位!笨墒侨A羅庚卻說:“我不想獲得博士學位,我只要求做一個訪問者!薄拔襾韯蚴乔髮W問的,不是為了學位!眱赡曛校芯ρ芯慷褖舅財嫡,并就華林問題、他利問題、奇數哥德巴赫問題發表18篇論文,得出了著名的“華氏定理”,向全世界顯示了中國數學家出眾的智慧與能力。
數學家的小故事欣賞(精選7篇)
數學家們的小故事里面也有不少讓我們感興趣的,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數學家的小故事欣賞(精選7篇),供大家欣賞。
數學家的小故事1
韋達(1540—1603),法國數學家。年青時學習法律當過律師,后從事政治活動,當過議會議員,在西班牙的戰爭中曾為政府破譯敵軍密碼。韋達還致力于數學研究,第一個有意識地和系統地使用字母來表示已知數、未知數及其乘冪,帶來了代數理論研究的重大進步。韋達討論了方程根的多種有理變換,發現了方程根與分數的關系,韋達在歐洲被尊稱為“代數學之父”。1579年,韋達出版《應用于三角形的數學定律》,同時還發現,這是π的第一個分析表達式。
數學家的小故事2
一天,法國數學家蒲豐請許多朋友到家里,做了一次試驗。蒲豐在桌子上鋪好一張大白紙,白紙上畫滿了等距離的平行線,他又拿出很多等長的小針,小針的長度都是平行線的一半。蒲豐說:“請大家把這些小針往這張白紙上隨便仍吧!”客人們按他說的做了。
蒲豐的統計結果是:大家共擲2212次,其中小針與紙上平行線相交704次,2210÷704≈3。142。蒲豐說:“這個數是π的近似值。每次都會得到圓周率的近似值,而且投擲的次數越多,求出的圓周率近似值越精確!边@就是著名的“蒲豐試驗”。
數學家的小故事3
1981年的一個夏日,在印度舉行了一場心算比賽。表演者是印度的一位37歲的婦女,她的名字叫沙貢塔娜。當天,她要以驚人的心算能力,與一臺先進的電子計算機展開競賽。
著名數學家的傳奇小故事
'數學家是指一些對數學有深入了解的人士,將其所學知識運用于其工作上(特別是解決數學問題)。數學家專注于數、數據、集合、結構、空間、變化。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著名數學家的傳奇小故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歐拉機智改羊圈
瑞士著名的數學家。
小歐拉幫助爸爸放羊,成了一個牧童。他一面放羊,一面讀書。
爸爸的羊群漸漸增多了,達到了100只。原來的羊圈有點小了,爸爸決定建造一個新的羊圈。他用尺量出了一塊長方形的土地,長40米,寬15米,他一算,面積正好是600平方米,平均每一頭羊占地6平方米。他發現他的材料只夠圍100米的籬笆。若要圍成長40米,寬15米的羊圈,其周長將是110米(15+15+40+40=110)父親感到很為難。
小歐拉卻向父親說,不用縮小羊圈,他有辦法。父親不相信小歐拉會有辦法。心想:"世界上哪有這樣便宜的事情?"但是,小歐拉卻堅持說,他一定能兩全齊美。父親終于同意讓兒子試試看。
小歐拉見父親同意了,站起身來,跑到準備動工的羊圈旁。他以一個木樁為中心,將原來的40米邊長截短,縮短到25米。跑到另一條邊上,將原來15米的邊長延長,又增加了10米,變成了25米。經這樣一改,原來計劃中的羊圈變成了一個25米邊長的正方形。
父親照著小歐拉設計的羊圈扎上了籬笆,100米長的籬笆真的夠了,不多不少,全部用光。面積也足夠了,而且還稍稍大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