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教案
《匆匆》是現代杰出的散文家朱自清寫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匆匆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六年級下學期《匆匆》教案(通用10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六年級下學期《匆匆》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六年級下學期《匆匆》教案 篇1
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2個生字,正確認讀下列詞語:頭涔涔、淚潸潸、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等。
2、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反復誦讀中,潛移默化地背誦出自己喜歡的部分。
3、感受朱自清先生的語言美,能聯系自身的生活實際來理解重點句,進而理解課文內容。
4、感悟時光匆匆,學會珍惜時間,不能碌碌無為。
學習重點:
1、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懂得珍惜時間。
學習難點:
領悟作者對虛度時光感到無奈和惋惜,不甘碌碌無為的心聲。
教學過程:
一、揭題,解題,讀題。
1、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課文,《匆匆》。(教師板書課題。)這是朱自清先生寫的一篇散文。
2、“匆匆”是什么意思?(時間快、著急、匆忙)
能把你們的理解讀出來嗎?(叫多名學生讀好課題,讀得快些。然后齊讀課題)
二、一讀課文,整體感知。
1、初讀課文。
下面請同學們大聲地,自由地讀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一遍不夠就讀兩遍,并想想你感悟到作者主要寫了什么。
2、學生自由練讀。
3、你有沒有特別喜歡的句子,誰愿意和大家一起來分享。(叫多名學生讀喜歡的句子)
4、剛才我們已經反反復復朗讀了課題和課文,誰來說說你感悟到作者主要寫了什么呢?
匆匆的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匆匆的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匆匆的教案1
教學目標:
1.學生自主學習生字,自主正音,積累疊詞。使學生充分認識時間一去不復返的特點,激發愛惜時間的情感。
2.落實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引導學生從課題想開去,整體把握全文內容,初步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寫好感悟,為第二課時的深入學習做好準備。
教學重點: 讀通、讀順課文,初步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難點: 學生能夠借助資料,豐富自己的理解。
教學準備: 搜集有關時間的名言警句,閱讀朱自清的資料。
教學過程:
1.課前背誦
2.交流有關時間的名言警句,說說自己的感受。
一、導入揭題
1.90多年前,有一位年輕的作家也和你們有著一樣的感懷,于是他寫了一篇文章,題目是“匆匆”。
2.教師板書課題,強調“匆”與“勿”的字形區別。
3.齊讀課題
4.冬去春來,季節是匆匆的;踏上行程,腳步是匆匆的;斗轉星移,歲月是匆匆的。那這篇《匆匆》是哪位作家所寫呢?
5.出示朱自清的資料,用一分鐘記憶。
6.檢查匯報。
二、初讀課文
1.導入:朱自清匆匆的一生只走過短暫的50年,現在就讓我們走進他的這篇《匆匆》。
2.明確初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不好的地方反復讀一讀,全文只讀一遍。
《匆匆》教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匆匆》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匆匆》教案1
教學目標
★引導深入讀書,體會文字之美,抓住含義深刻的句子,理解課文內容。
★通過抓住重點句子,聯系自己生活實際,理解課文內容。
★通過朗讀欣賞文本獨特的文學形象,感受作者的心理,背誦喜歡的部分。
★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看作者是怎樣描述日子來去匆匆的。
教學難點
★理解作者具體描寫“日子匆匆過去”的句子,從中懂得時間的寶貴。
★由于時空跨越較大,人們的語言習慣不同,要把句子讀通順。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孩子們,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匆匆》這篇課文,齊讀課題,問: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要問的?誰知道這篇課文是誰寫的?(朱自清)誰能來介紹一下本文的作者朱自清?把你課前收集的資料跟大家交流一下。讓生說后板書:朱自清
二、那么文章寫了什么匆匆呢
請學生拿起書,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邊讀邊思考:(小黑板出示)
1、作者是如何描寫時間這一無形的東西呢?
2、面對流逝的時間,作者有怎樣的感受呢?
3、匆匆流逝的僅僅是時光嗎?是什么?
三、讀課文,合作學習,集體思考
1、指名大聲讀第一自然段。
(1)師:請一位同學給大家朗讀課文第一自然段,能讓我們一下子就喜歡這個開頭,好嗎?(學生朗讀)
《匆匆》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匆匆》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匆匆》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復習鞏固生字詞。
過程與方法:出示生字詞,小組合作朗讀、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情感、態度、價值觀:
1、體會作者的感情。
2、懂得珍惜時光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鞏固本課的生字詞。學習本文的寫作方法。
教學難點學習本文的寫作方法。
課前準備搜集惜時、傷時的古代詩詞、文章、名言、警句。
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個性備課
一、復習探究
復習檢查導入新課
(1)《匆匆》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聽寫重點字詞。聽寫重點詞語。強化記憶,識記字詞。
二、合作交流
1、試答追問
學習交流體會文章的最后兩個自然段。
(1)在第四自然段中,作者有幾次追問?(六次)有幾次做出了回答?(前兩次)師生讀書問答。
(2)引導學生試答文中后四次追問:你覺得怎樣才算是留下些生命的痕跡?怎樣的人生就是沒有虛度,才算是沒有白白的在這個世界上走一遭?可以舉一個你佩服的人做例子來說明。引導學生既要談偉人名人的事例,又要關注自己身邊的普通人。
(3)出示朱自清資料,引導學生談感受:你覺得朱自清先生有沒有在這個世界上白白的走一遭?(聯系朱自清寫作本文時的年齡和一生的成就感受體會)
匆匆課堂教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匆匆課堂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匆匆課堂教案1
教學目標
1 學會本課6個生字,正確讀寫詞語。
2 熟練地,入情入境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 了解作者對時間流逝的傷感以及珍惜時間的感受,喚起小學生的生活體驗,體會時間的稍縱即逝。
4 感受語文的語言美,領悟作者細致描寫,多用比喻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1 感受語言美,領悟表達方法。
2 積累語言,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整體感知
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故事,很美,很有意境。同學們想聽嗎?(講述故事《虛度的日子》)同學們,你傾聽出了什么?誰能告訴我?
(浪費時間,不再回來)
你說得真好。是啊,時間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劉慶不會也不能讓時間倒流。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由偉大的詩人、學者、民主戰士、散文家朱自清寫得一篇關于時間的優美散文:匆匆(板書課題)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課前同學們進行了預習,你來告訴我,讀了幾遍課文?你呢?
很好,下面有請三位同學讀一遍課文,其他同學認真傾聽,看他們讀得是否正確、流利。
讀完了,誰能評價一下他們讀得怎么樣?()
你說的真好,你能讀讀這句話嗎?
3、讀了這篇文章,你有什么收獲? 誰能說一下?
4、小結:
《匆匆》課文教案(通用15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匆匆》課文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匆匆》課文教案1
教學目標:
1. 反復誦讀,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與感悟。
2. 培養學生珍惜時間的觀念與情感。
3. 讀寫結合,深化情感。
教學過程:
一、 復習導入
1. 聽寫生字詞
2. 談話導入
同學們,作者朱自清在《匆匆》一文中向我們提出了一個什么問題呢?對這個問題,作者是怎樣回答的呢?今天,我們來學習16課《匆匆》。(板書課題)
二、 熟讀課文,加深理解。
(一) 反復誦讀
1. 學生自讀
2. 教師范讀課文
3. 學生輪讀
(二) 理解句子
找出文中含義深刻或自己喜歡的句子,談談感受。
例如:“太陽他有腳啊,輕輕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著旋轉。”
“太陽有腳”、“挪移”,以擬人的手法,寫出時間在不經意間悄悄溜走。“我也茫茫然跟著旋轉”,作者以略自責的口吻表明自己在那些日子里,糊涂地過著日子 。
“但不能平的,為什么偏要白白走這一遭啊?”
作者深感時間匆匆而過,流逝很快,既然來到世界就應該抓緊時間成就一番事業,不能白白過此一生。
三、 讀寫結合,注重實效。
作者是怎樣具體地描寫日子來去匆匆的?練習仿寫。
(一)精讀第三自然段
1.這一段講的是什么意思?(時光在不知不覺中從我的眼前消失了。)
《匆匆》課文教案合集15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匆匆》課文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匆匆》課文教案1
教學目標
1 學會本課6個生字,正確讀寫詞語。
2 熟練地,入情入境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得段落。
3 解作者對時間流逝得傷感以及珍惜時間得感受,喚起學生得生活體驗,體會時間得稍縱即逝。
4 感受語文得語言美,領悟作者細致描寫,多用比喻得方法。
教學重難點
1 感受語言美,領悟表達方法。
2 積累語言,學習作者得寫作方法。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整體感知
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故事,很美,很有意境。同學們想聽嗎?(講述故事《虛度得日子》)同學們,你傾聽出什么?誰能告訴我?
(浪費時間,不再回來)
你說得真好。是啊,時間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劉慶不會也不能讓時間倒流。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由偉大得詩人、學者、民主戰士、散文家朱自清寫得一篇關于時間得優美散文:匆匆(板書課題)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課前同學們進行預習,你來告訴我,讀幾遍課文?你呢?
很好,下面有請三位同學讀一遍課文,其他同學認真傾聽,看他們讀得是否正確、流利。
讀完,誰能評價一下他們讀得怎么樣?()
你說得真好,你能讀讀這句話嗎?
3、讀這篇文章,你有什么收獲? 誰能說一下?
《匆匆》課文教案(15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匆匆》課文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匆匆》課文教案1
教學目標
1 學會本課6個生字,正確讀寫詞語。
2 熟練地,入情入境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得段落。
3 解作者對時間流逝得傷感以及珍惜時間得感受,喚起學生得生活體驗,體會時間得稍縱即逝。
4 感受語文得語言美,領悟作者細致描寫,多用比喻得方法。
教學重難點
1 感受語言美,領悟表達方法。
2 積累語言,學習作者得寫作方法。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整體感知
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故事,很美,很有意境。同學們想聽嗎?(講述故事《虛度得日子》)同學們,你傾聽出什么?誰能告訴我?
(浪費時間,不再回來)
你說得真好。是啊,時間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劉慶不會也不能讓時間倒流。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由偉大得詩人、學者、民主戰士、散文家朱自清寫得一篇關于時間得優美散文:匆匆(板書課題)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課前同學們進行預習,你來告訴我,讀幾遍課文?你呢?
很好,下面有請三位同學讀一遍課文,其他同學認真傾聽,看他們讀得是否正確、流利。
讀完,誰能評價一下他們讀得怎么樣?()
你說得真好,你能讀讀這句話嗎?
3、讀這篇文章,你有什么收獲? 誰能說一下?
《匆匆》課文教案15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匆匆》課文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匆匆》課文教案1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在這個教學設計中,教師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選擇自己喜歡的語句,讀出自己的不同感受,將自己的情感、內心體驗、思維方式帶入閱讀過程中,讓學生在讀書中感悟課文語言生動細膩的美,讓學生在讀書中獲得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讓學生的個性在自由的閱讀實踐中得到飛揚。
教學內容:
第二、三自然段。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朱自清的散文,請齊讀課題:匆匆。
2.初讀了課文,誰來說說,在課文中,匆匆指的是什么?
二、配樂范讀課文
1.課文中,作者以他細膩而獨特的筆觸,具體形象地描述了日子的去來匆匆。認真聽老師讀讀課文的二、三自然段,看看從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2.教師配樂范讀課文。
3.聽老師讀了課文,你感受到些什么?
三、自由讀文
1.學生們聽得很認真,也有了自己初步的感受。非常不錯!散文是需要細細品讀的。
2.現在請學生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的2、3自然段,邊讀邊(CAI出示)
自讀自悟:
畫出你特別喜歡的語句,想一想為什么喜歡這些語句,練習有感情地讀一讀。
《匆匆》課文教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匆匆》課文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匆匆》課文教案1
一、學習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學習本課生字新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積累語言,運用語言。
2、過程與方法目標:在自讀自悟中懂得時間的來去匆匆。
3、情感與態度目標: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懂得要珍惜時間。
二、復習古詩
談話激趣:
1.師:同學們,我們學過一首古詩《長歌行》,能背下來嗎?這首詩主要告訴我們什么?
生:它告訴我們要珍惜時間。
2.師:是啊,“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時間就像流水一樣一去不復返。我們今天再學習一篇新的課文《匆匆》,看看朱自清先生要通過它告訴我們些什么呢?請大家翻到79頁。先自由讀讀本課的預習。
板書課題:《匆匆》
3.師:通過預習,我們知道了些什么,預習要求中我們做什么?
(學生匯報預習情況)
4.學生交流課外搜集到的有關朱自清先生的資料。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先讓我們大聲地自由地讀讀課文,看看作者在文中向我們提出了一個什么問題?用筆劃出來。在讀的過程中遇到有不懂的詞語或句子,也請你用筆劃出來。學課文的時候我們再解決。
(學生自讀課文,讀中感悟)
2.師:現在誰能告訴老師,作者在文中向我們提出了一個什么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