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春望教案

《春望》是唐代大詩人杜甫創作的一首詩。此詩前四句寫春日長安凄慘破敗的景象,飽含著興衰感慨;后四句寫詩人掛念親人、心系國事的情懷,充溢著凄苦哀思。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春望教案,歡迎閱讀參考!

春望七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標簽:教案 時間:2022-10-13
【ruiwen.com - 教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春望七年級上冊語文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學要點:

  ①朗讀 ②賞析 ③探究 ④拓展

  教學難點:

  ①結合時代背景,理解詩歌內容

  ②體會詩中所表達的感時恨別、憂國思親的情感

  教學方法:

  活動性閱讀教學法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活動導入

  1、作者簡介;

  2、回憶以前學過的杜甫的詩歌;

  3、寫作背景: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756年詩人杜甫得知唐肅宗在靈武即位的消息后,便把家小安頓在鄜州的羌村,不顧安危投奔唐肅宗,想要再有一番作為,結果在投奔靈武途中,被安史叛軍擄至長安,過了半年多囚徒一樣的生活。第二年(757年)三月,春回大地,草木茂盛,鳥語花香,長安城處處呈現出一派生機。而詩人與家人久別,存亡未卜,此景只能增添杜甫的痛苦和傷感。詩人觸景生情,感慨萬千,于是寫下了這首感時恨別、憂國思親的五言律詩--《春望》。

  二、賞析活動(讀懂詩意、品味詩情)

  1、學生結合注釋試著理解全詩。

  2、學生質疑,領悟全詩內容(由學生提出自己不太理解的地方,師生共同解答)。

  三、探究活動

  1、詩中常使用反襯手法,即以甲物之是來襯乙物之非。杜甫的《春望》開頭兩句就使用了這一手法,你能夠說說自己的理解嗎?

  “國”是指都城,即長安--是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其繁華熱鬧可以想見。但是,目前的長安,惟有山河存在,這不就意味著過去的繁華都城已被叛軍糟蹋殆盡,剩下的只有

春望七年級語文教案

標簽:教案 時間:2022-10-13
【ruiwen.com - 教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春望七年級語文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教材分析

  這首詩是詩人于至德二年三月所作。當時正直安史之亂,首都長安被叛軍占領。詩人于至德元年八月被叛軍捉住,押送到長安。在長安城里,詩人目睹了叛軍的種種倒行逆施。第二年三月,春回大地、鳥語花香、草木茂盛,一派生氣勃勃的景象,但這只能增加憂國憂民的詩人的痛苦和感傷。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深入理解詩句,培養學生鑒賞詩歌的能力。

  2、能力目標:在自主合作、探究中通過各種形式的誦讀,發揮他們的主體能動性和創新精神。

  3、情感目標:反復朗誦詩歌,領略詩人深沉的愛國情懷。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詩歌內涵,準確把握詩中情感,真正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教學難點:深入理解名句,培養學生品味語言鑒賞詩歌的能力。

  教學課時:1課時。

  四、教學方法:

  1、朗讀法: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特別是古詩詞。詩的節奏、韻律,所蘊含的感情內涵都要靠讀來感受體會,因此,朗讀應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中。

  2、自主合作、討論探究法:讓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自主合作,全身心地參與教學活動的全過程,讓學生相互討論,主動質疑,以學定教。

  五、教學手段:

  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配以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

春望七年級語文教案

標簽:教案 時間:2022-10-13
【ruiwen.com - 教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春望七年級語文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春望七年級語文教案1

  一、教學目標:

  1、深入體會古詩詞的韻律。

  2、記憶名句,體會其中蘊含的情理,做到學以致用。

  3、領略古詩詞的凝練姜、意境美、音律美和含蓄美。

  4、領略詩人深沉的愛國情懷。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1、理解詩歌內涵,準確把握詩中情感。

  2、深入理解名句,培養學生品味語言鑒賞詩歌的能力。

  難點:

  1、理解詩句蘊含的情理

  2、作者作詩的背景或心境

  三、課時安排

  1課時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語

  杜甫詩之沉郁,無不令我們愛不釋手,浮想聯翩,今天我們就學習他的詩。

  二、整體感知

  1、借助課下注釋、工具書,掃除文字、詞語障礙。

  抵,值,相當;

  渾,簡直;

  簪,古人用來別發連冠的首飾。

  2、了解作者寫作時的背景或心境。

  杜甫《春望》背景

  《新唐書?肅宗紀》載:這年正月,“安慶緒將伊子奇寇睢陽郡,張巡敗之”。二月,“李光粥及安慶緒之眾戰于太原,敗之”,“關西節度兵馬使郭英X()及安慶緒戰于武功,敗縷。慶緒陷馮翊郡,太守蕭賁死亡”,“慶緒將蔡希德寇太原”,“郭子儀及安慶緒戰于永豐倉,敗之”。《資治通鑒》卷二百一十九載,這年三月,“尹子奇復引大兵攻睢陽”,”安守忠將騎二萬寇河東,郭子儀擊走之”。整個春季三個月,戰爭不息。

《春望》教案

標簽:教案 時間:2022-09-18
【ruiwen.com - 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春望》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春望》教案1

  一、朗讀

  師:今天學習《律詩二首》。這課咱們沒上過,把兩首詩放在一起上,會有另外一種韻味在里面。詩歌最重要的學習方法是朗讀。

  老師板書:朗讀

  下面請兩位同學將《春望》和《過零丁洋》分別讀給老師聽一下。

  1、生甲朗讀《春望》;生乙朗讀《過零丁洋》

  2、老師評價指點

  3、學生齊讀《春望》《過零丁洋》

  師:讀文言詩詞,重要的是吟讀。 (板書:吟)

  吟讀,是按照詩的個性來讀,按照自己的體會來讀。要讀得比較慢,有時候有拖音。吟讀和朗讀的味道可不同啦。你們聽老師把《春望》吟讀一遍。(老師示范吟讀《春望》)

  師:你們看,吟詩和朗讀,吟讀的味道就是足一點。下面請同學們學著吟讀《春望》。

  (學生大聲地自由吟讀《春望》)

  師:“深、心、金、簪”是押韻的。

  (學生齊吟《春望》)

  師:評價吟讀的效果,對重點的句子作好指導,然后: 再次吟讀《春望》

  師:同學們帶著這種體會,揣摩揣摩,自己吟讀《過零丁洋》。

  學生自由吟讀——老師請一女生吟讀《過零丁洋》——老師評價指點吟讀——齊聲吟讀

  二、譯讀

  老師板書:譯讀

  師:大家不要以為“譯”很容易,老師給你們出個難題,什么叫譯讀呢?[以詩譯詩,譯出來的現代文也要有點韻腳,也要像一首詩]。下面請同學們做一下“預備動作”,將兩首詩的注釋好好讀一下,然后根據注釋口頭翻譯課文。

春望的教案

標簽:教案 時間:2022-09-03
【ruiwen.com - 教案】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春望的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春望的教案1

  【設計思想】

  詩歌教學重在引導學生體味詩歌的意境美、語言美和韻律美。在緩歌慢唱、密詠恬吟中感悟作者通過外在的客觀物象所表達出來的內在的思想情感,欣賞他們為創設美好意境、抒發內心哀樂所運用的高度凝煉的語言,把握詩的用韻、節拍、停頓,聲調的輕重緩急,字音的響沉強弱,語流的疾徐曲折,從而濡染心靈,陶冶性情,培養文學趣味。誦讀是教學詩歌的一種很好的方法。那種善于傾注強烈感情的誦讀既能讓我們體會“無地-沙鷗”的凄涼落魄;又能使我們回味蘇軾李白的豪放不羈……

  初二學生具有一定的形象思維的能力,他們的知識儲備,生活閱歷都較以前大大改變。因此,在教學這四首詩時,本著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自覺性和積極性,發揮他們的主體能動作用和創新精神的原則,在自主合作、探究中通過各種形式的誦讀,體會詩中的愛國深情,培養他們品味語言鑒賞詩歌的能力,以期達到提高語文素養的目的。

  【實施方案】

  教學目標:

  1.反復朗誦詩歌,領略詩人深沉的愛國情懷。

  2.深入理解名句,培養學生品味語言鑒賞詩歌的能力。

  3.加強合作學習,養成自主、探究、交流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1.理解詩歌內涵,準確把握詩中情感,真正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春望優秀教案

標簽:教案 時間:2022-08-30
【ruiwen.com - 教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春望優秀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理解詩歌內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

  能力目標:反復朗讀,背誦課文;把握重點詞語,分析景物意象,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

  情感目標:激發學生愛家愛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通過分析詩歌的意象,結合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方法

  朗讀感知法,情境品味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以愛國名言,人民苦難等相關內容導入

  二、簡介背景

  (安史之亂)、作者杜甫

  三、朗讀感知

  1、

  反復朗讀。要求:讀準正音、節奏、語氣語調。

  2、

  檢查朗讀情況,引導學生正確譯讀。

  3、

  引導學生背誦。

  四、研讀賞析

  1、

  引導學生通過想象再現形象,把握物境。

  ①詩歌的首聯寫了哪幾個形象?組成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學生明確:寫了國都、山河、城、草木四種形象。這是一幅論陷長安城的破敗景象:國都論陷,城池殘破,山河依舊,亂草叢生,滿目凄然。

  ②頷聯寫了幾個形象,組成了怎樣一幅畫面?明確:寫了花、鳥。春花盛開,鳥兒和鳴,但詩人在視聽上并沒有愉悅之情,因他與家人的別離感傷所致。

  ③讓學生想象頸聯、尾聯的形象及畫面。明確:烽火連天,兵荒馬亂,詩人盼望得到家書,可一直都大失所望,由此而焦慮憂愁,滿頭白頭,頭發稀疏得不能插簪。

《春望》優秀教案(通用9篇)

標簽:教案 時間:2022-08-09
【ruiwen.com - 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春望》優秀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春望》優秀教案 篇1

  【教學要點】

  1、朗讀;

  2、賞析;

  3、探究;

  4、拓展。

  【教學難點】

  1、結合時代背景,理解詩歌內容;

  2、體會詩中所表達的感時恨別、憂國思親的情感。

  【教學方法】

  活動性閱讀教學法。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活動導入

  1、作者簡介;

  2、回憶以前學過的杜甫的詩歌;

  3、寫作背景: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756年詩人杜甫得知唐肅宗在靈武即位的消息后,便把家小安頓在鄜州的羌村,不顧安危投奔唐肅宗,想要再有一番作為,結果在投奔靈武途中,被安史叛軍擄至長安,過了半年多囚徒一樣的生活。第二年(757年)三月,春回大地,草木茂盛,鳥語花香,長安城處處呈現出一派生機。而詩人與家人久別,存亡未卜,此景只能增添杜甫的痛苦和傷感。詩人觸景生情,感慨萬千,于是寫下了這首感時恨別、憂國思親的五言律詩──《春望》。

  二、賞析活動(讀懂詩意、品味詩情)

  1、學生結合注釋試著理解全詩。

  2、學生質疑,領悟全詩內容(由學生提出自己不太理解的地方,師生共同解答)。

  三、探究活動

  1、詩中常使用反襯手法,即以甲物之是來襯乙物之非。杜甫的《春望》開頭兩句就使用了這一手法,你能夠說說自己的理解嗎?

《春望》教案(精選10篇)

標簽:教案 時間:2022-07-17
【ruiwen.com - 教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春望》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春望》教案 篇1

  一、導入

  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自《詩經》起,經兩漢、六朝、唐宋元明清,到現在,將這些詩堆疊排列起來就像那蜿蜒起伏的長城,讀這些詩就像長城那樣綿延不絕。詩歌是情感的產物,不同的地點,不同的時間……都會產生不同的心情,創造出不同的詩篇。今天就讓我們來踏尋古人的足跡,推測名人心情,欣賞名作之境界。

  二、學習第一首詩《春望》

  1、聽配樂朗誦。

  2、全體學生配樂齊讀。

  3、學生結合注釋試著理解全詩。

  4、由學生提出自己不太理解的地方,師生共同解答并翻譯全詩。

  譯詩參考:

  國都殘破,山河依舊,長安的春天草木深深。感傷國事,見花而濺淚;悵恨離別,聞鳥而驚心。戰亂烽火已持續三個月,一封家書可抵萬兩黃金。憂而搔頭,白發一天天短少,簡直掛不住束長的簪針。

  5、學生齊讀全詩。

  6、品味全詩。

  ⑴本詩是在什么背景下寫的?抒發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春望》寫于安史之亂之后。當時,唐朝首都長安已被叛軍安祿山占領,唐玄宗帶著楊貴妃逃往四川。詩人目睹破碎衰敗的祖國,黯然神傷,抒發了國破家亡、憂國思親的沉痛悲苦之情。

  ⑵本詩主要寫了哪些內容?

  明確:詩的首聯寫望中所見。長安城被叛軍攻破后,遭到了驚人的破壞。叛軍焚燒軍宮室,殺戮無辜,人民朝不保夕,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國破山河在”,山河依舊,世事全非,失陷后的長安“城春草木深”。春天本是明媚的,然而戰亂中的長安城卻是草木叢生,一片凄風苦雨。詩意形象生動,情感極其沉痛。

《春望》優質課教案(精選10篇)

標簽:文庫 時間:2022-04-27
【ruiwen.com - 文庫】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春望》優質課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春望》優質課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在掌握相應的生字生詞的基礎上,理解詩歌的字面意思,把握詩歌整體含義。

  2、讀出詩歌的感情感受杜甫“沉郁頓挫”的詩歌風格

  3、感受詩歌中的愛國主義及詩人憂國憂民悲己的思想感情。

  重點難點

  重點:在理解詩歌的基礎上,感受詩歌的愛國主義情懷。

  難點:讀出詩歌的感情感受杜甫“沉郁頓挫”的詩歌風格。

  導入

  "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這是現代詩人艾青《我愛這土地》中的一句話,在那硝煙彌漫的抗日戰爭年代,詩人艾青借助一個鳥的形象表達自己對祖國對民族的愛。就在幾千年前,同樣是在戰亂的環境中,同樣有一位詩人通過詩歌來表達自己對祖國,對民族的愛。今天,我們就穿過歷史的煙云,回到唐朝,去走進這位詩人,去感知一種苦難,體驗一種傷痛。那就是杜甫的《春望》這首詩。

  一、作者介紹

  1、出示杜甫畫像,讓學生結合自身實際,回顧有關杜甫的文學常識。(先請同學們回答杜甫的文學常識)然后老師簡要補充介杜甫生平、思想。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盛唐愛國主義詩人,現實主義詩人,世稱“詩圣”,杜甫的詩被稱為“詩史”,世稱杜工部、杜拾遺,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

《春望》教案

標簽:教育新聞 時間:2021-09-30
【ruiwen.com - 教育新聞】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春望》教案 ,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春望》教案 1

  教學過程:

  一、活動導入

  1、作者簡介;

  2、回憶以前學過的杜甫的詩歌;

  3、寫作背景: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756年詩人杜甫得知唐肅宗在靈武即位的消息后,便把家小安頓在鄜州的羌村,不顧安危投奔唐肅宗,想要再有一番作為,結果在投奔靈武途中,被安史叛軍擄至長安,過了半年多囚徒一樣的生活。第二年(757年)三月,春回大地,草木茂盛,鳥語花香,長安城處處呈現出一派生機。而詩人與家人久別,存亡未卜,此景只能增添杜甫的痛苦和傷感。詩人觸景生情,感慨萬千,于是寫下了這首感時恨別、憂國思親的五言律詩--《春望》。

  二、賞析活動(讀懂詩意、品味詩情)

  1、學生結合注釋試著理解全詩。

  2、學生質疑,領悟全詩內容(由學生提出自己不太理解的地方,師生共同解答)。

  三、探究活動

  1、詩中常使用反襯手法,即以甲物之是來襯乙物之非。杜甫的《春望》開頭兩句就使用了這一手法,你能夠說說自己的理解嗎?

  “國”是指都城,即長安--是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其繁華熱鬧可以想見。但是,目前的長安,惟有山河存在,這不就意味著過去的繁華都城已被叛軍糟蹋殆盡,剩下的只有山山水水了嗎?春天來了,城里到處都是“草木深”,不就意味著人煙稀少才讓草木叢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