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歡迎來到瑞文網!

第一書記下鄉日記

著名日記 時間:2017-05-08 我要投稿
【m.isangil.net - 著名日記】

  以下是專門為你提供的第一書記下鄉日記,歡迎閱讀還有瀏覽!

  第一書記下鄉日記【一】

  3月31日

  縣委組織部召集市派 貧困村第一書記 開會,因為我是 臨時換將 ,沒參加市里的培訓,所以有些茫然,但我感覺到今年非往年,畢竟有個 第一 掛在那里。在其位謀其政是最基本的,既來之則安之,有顆心準備著就跑不出大輒。會后與李隊長去了山口村,最先進入視野的是大片的果樹,印象不錯。至于貧困村貧困在什么地方、老百姓需要解決什么問題、開展工作的首要著力點在哪里,都還需要自己慢慢了解,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4月17日

  昨天去了縣財政局、扶貧辦,目的是為齋頭村至五保村和山口三組到村委的兩條路,可家家都有難念的經,財政局也不是錢堆如山,誰要多少就給多少;扶貧辦也不是 萬能辦 ,扶貧也有輕重緩急,能理解,雖然沒有完全達到目的,但也最大程度爭取了一部分,大小也算個勝利。總結兩句:態度誠懇、行動迅速。

  4月26日

  局領導去了村里,很滿意,滿意的是村委班子的綜合力量和真情實意,那就是 真心為民著想,踏實為民做事 ,為此領導感慨頗深,說:長此以往貧困村一定會變為富裕村、文明村,并為村里出謀劃策。我有了壓力,談何容易啊?山口是4200人的大村,在臨桂類似于中國在世界的位置,看起來總量很大,但人均起來就微乎其微了。我有點不知所措,隨后與鎮領導座談,鎮領導點石成金:只要你肯付出真情,老百姓就認你,老百姓認你,你就可以一呼百應,能一呼百應就沒有辦不成的事。道理是這樣,實施起來又如何啊?靈與不靈也得試試,明天就一個村一個村走,看看村民的真實生活、生產情況,了解一下村民對黨和政府惠民政策的理解以及對村委的看法。我始終認為只有同心同德才能 鋼梁磨成針,生土變成金 ,大事小事千頭萬緒,只有打通心結才能一順百順。奔著 打造精品黨建,建設美麗鄉村 的目標,踏踏實實走穩每一步

  5月3日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山口等于門口,進了山口也就到了自己的家,是家就要有責任、就要有感情,有責任就要盡職、有感情就要盡心。雖是一村之委,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林林總總的事情不容你不去看、不去聽、不去想。基礎設施建設、產業開發、社會事業(幫扶、救濟、看病、上學、調解糾紛、懲惡揚善等等),每一項都輕不得、緩不得,今天去看了兩個村的垃圾場的選址,了解了一下村民的反應,誰都承認這是好事,但農村隨手丟棄垃圾是幾千年的習慣(過去把垃圾當做土雜肥的主要原料),要做好這件事,改變觀念最關健,這就需要我們村干部慢慢做工作。

  5月16日

  每天都要從這個路口拐入我工作的地方,每次都覺得這里開闊、純凈,小河潺潺流過眼下這片長著荒草的開闊地,又從山腳下流出我們所謂的 山口 ,依山傍水,視野開闊,多美的地方啊,今天又駐足這里,看著山下一望無際的果林,突然間想到這里應該是個休閑的地方,腦海里出現了一個 農家樂 。

  休閑勞動或者勞動休閑已經成為城市人群的時尚,不論是去大圩摘草莓還是去五通采茶,都已經是桂林市民最普遍、最實惠、最有意義的休閑方式,因此建一個集摘果、摘菜、釣魚、吃飯為一體的場所,不是最佳的 投其所好 嗎?

  第一書記下鄉日記【二】

  山口已有連片水果2000多畝,六七個品種,成熟時段從三月份到十一月份,有九個月的摘果時間。如果經營的好,還可以引進大棚種植冬季水果。

  山口有青松、幸福兩個水庫,是釣魚的最佳場所。

  山口距李宗仁故居只有0.5公路,為休閑附加了文化元素。

  山口距兩江鎮7公里,在兩江鎮周圍10公里內,目前還沒有休閑場所,占領先機

  市黨政機關今年底部分搬遷至臨桂新區,從創業大廈到兩江不到20公里,比桂林市區到大圩、五通都近,如果臨蘇一級公里今年年底通車,從創業大廈到山口只需20分鐘。

  目前兩江鎮還沒有一個有品位的接待場所,而且可以到輻射茶洞、渡頭。

  想法歸想法,行動起來才是實現想法,理由就是理由,做出成效才是真正的理由。

  5月25日

  今天下午縣委組織部召開座談會,我匯報了前一陣子的工作,也匯報了 農家樂 的設想。鄭部長有句話我感觸很深:我們不能光有遠大的設想,更應該有眼前的實際行動,只有讓老百姓看到了你實實在在的行動,才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有了信任老百姓才能跟你走。我覺得著就是工作的智慧,下個星期我們單位領導要到村里去看看,多少帶點 實際 下去,捐贈點水泥硬化巷道,捐幾臺電腦給學校,再慰問幾個特困戶,讓當地的百姓多多少少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

  第一書記下鄉日記【三】

  20xx年5月15日 星期三 晴轉多云 今天上午,在簡短的見面會之后,我們11名選派到陵口鎮的“第一書記”,分別奔赴各自的掛鉤村,進入工作角色。我與所掛鉤的樂善村黨委書記鄒雙定算是老熟人了,2005年采寫張鎖林典型事跡時,曾多次到樂善村去,與鄒書記打過交道。在村委會,鄒書記向市委宣傳部副部長、丹陽日報社社長魏勝良介紹了村里的基本情況,讓我對樂善村有了新的了解。

  駐村任“第一書記”,我倍感壓力,深為忐忑。我能不能適應崗位要求,我能為村里做些什么?這是最近一直縈繞在我頭腦里的問題。我想,自己要盡力當好“四員”:

  一是要當好學員。雖然出生在農村,小時候長在農村,對農村、農民充滿深厚感情,但從學校畢業后一直在報社工作,沒有在農村干過,缺乏農村工作經驗。駐村后,要虛心向實踐經驗豐富的村干部和群眾學習,把辦公室設在田間地頭,邊學邊干,不斷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

  二是要當好聯絡員。我既是市委市政府選派的“第一書記”,也是丹陽日報社派駐結對幫扶村的聯絡員,今后要發揮好樂善村與報社之間溝通交流的橋梁作用,借助報社的力量和資源,做好扶村幫戶工作。

  三是要當好服務員。樂善村要脫貧,百姓要致富,關鍵是要有項目和資金。聽鄒書記介紹,這方面村里已經有了一些打算。今后要協助村里,積極做好對上項目和政策的爭取工作,對外項目和資金的引進工作,利用自己部委辦局人頭相對熟識的優勢,多做具體的跑腿服務的工作。

  四是要當好宣傳員。作為來自新聞媒體的一員,我將以此次扶村幫戶為契機,結合新聞戰線正在開展的“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沉下去,深下去,報道樂善乃至陵口鎮干部群眾生機勃勃的創造,以及在發展中遇到的難題,報道他們的所思所慮所盼,為地方發展推波助瀾。

  辦法總比困難多,貧窮不會生根。我堅信,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有各級、各部門的支持,樂善村三年脫貧的目標一定能實現。但愿離開樂善村時,我可以驕傲地說:樂善村今天的成績里,也有我的一分汗水。

  第一書記下鄉日記【四】

  自被選派為羊莊鎮xx村第一書記已過去半年多的時間了,我心里感觸頗多。從市直機關一名普通的財政干部轉變為基層農村第一書記,工作環境和對象的不同,使得我身上的壓力和責任更重。現就這半年來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工作開展情況

  (一)村情民情方面:駐村后,在村兩委干部的幫助下,通過入戶走訪、開座談會、實地考察等多種形式進行了村情調研。xx村位于羊莊鎮政府東北部5公里處,緊靠中聯水泥專用線西側,地理位置優越。全村占地260畝,耕地1230畝,有276戶1061人,其中819人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394人繳費參加了農村,142位60歲以上老人享受每人每月55元的基礎養老金,低保戶41戶,五保戶13戶。

  (二)基層組織建設方面:全村共有黨員18人,其中2人于今年下半年轉為正式黨員。村兩委成員4人,小組長1人,在村支部書記孟慶福、村主任倪玉國兩位同志的帶領下,基層組織建設得到不斷完善和加強。

  為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在村支部書記孟慶福同志的支持下,我們多次和升滕蔬菜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洪克學同志進行交流,準備在該合作社建立黨支部。升滕蔬菜專業合作社作為滕州市級農村土地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單位,通過采取“合作社+黨支部”的形式,本著發展壯大合作社經濟的前提,相信黨支部一定能夠引導、保障、協調、服務好合作社,發揮好黨支部在政治、經濟、文化以及生態發展等方面的多項功能,對合作社重大生產經營項目提出指導性意見,把合作社經濟做大做強。從而能夠實現支部幫合作,農民實惠多,形成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和提升農村黨建水平的雙贏局面。

  (三)社會管理方面:通過走訪農戶,群眾反映最多的就是村內道路問題。經實地查看后發現,村內道路狹窄,坑凹不平,大雨過后,泥濘不堪,村民出行十分不便。在走訪農戶的同時,始終堅持釋疑解惑、排憂解難的工作,并積極和司法、紀委、公安等部門加強聯系,及時發現和處理矛盾,爭取消滅在萌芽狀態,維護好社會穩定。

  (四)村級發展方面:xx村土地流轉面積318畝,用于蔬菜大棚建設,種植20余種蔬菜。土地租金550元/畝,租金于每年6月1日兌現于農戶。蔬菜基地為黑龍江伊春伊林果蔬有限公司投資建設,各類大棚共計108個,與之相配套存儲量達3000噸的恒溫庫也已完成主體建設,主要種植黃瓜、辣椒、茄子、韭菜、冬瓜、西紅柿等30多種蔬菜,產品遠銷國內大中城市,出口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區。同時,在該基地成立了升滕蔬菜專業合作社,采取“市場+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通過引進推廣更多的新品種、技術,帶動周邊農戶實現了增收致富。

  村里現有規模較大的兩家編織袋加工企業,年產值2000余萬元,利潤256萬余元,解決了村內170多人的就業。其中棗莊市啟航塑膠有限公司于04年建廠,07年正式注冊公司,生產編織袋遠銷日本。另一家企業xx編織袋廠產品也產銷兩旺。村民除了靠基本作物收成以外,部分人員經濟來源主要依靠經商或者外出打工,一些年紀較大的人員利用農忙閑余時間在本村蔬菜大棚和兩家企業內打工。20xx年該村人均年收入為8365元。

  (五)民生建設方面:在掌握了本村基本情況的前提下,為了盡快找準工作的著力點和突破口,我和村兩委干部一起仔細研究,并召集在家的黨員和村民代表一同出謀劃策。

  雖然市里村內道路網化工程項目資金能夠補貼一部分,但要完成戶戶通的村內道路鋪設在資金還有很大的缺口。為解決資金問題,我和村兩委干部一起想辦法,號召村民捐款20余萬元,發動在外工作的xx村人捐款10萬多元,爭取“一事一議”項目上級補貼可利用資金11.6萬元,財政局幫扶10萬元,目前已硬化村內道路6400米,解決了村民長久以來的出行難問題。

  二、存在的問題

  (一)村干部年齡老化,后備干部不足。基層組織建設離不開好干部,可是由于目前村干部工資待遇相對較低,導致有些村干部不能一心靠在村里工作,有些年輕力壯文化程度較高的農村人才大量外流,不愿留下來在村里任職。

  (二)村集體經濟薄弱。xx村除了土地之外,沒有其他資源優勢,村集體收入也只有土地租賃收入,村集體經濟非常薄弱,目前除了應付日常開支之外,基本沒有什么結余。沒有經濟保障,村集體公益事業舉步維艱。開展修路、維修水利等公益事業,只能發動村

  民捐款,因此想為村民辦好公益性事業非常困難。村級活動陣地房屋也年久失修,辦公條件簡陋,配套設施不完善。

  目前由于村級沒有建設用地指標,發展經濟也受到沒有生產、經營場所等條件的制約,所以導致群眾致富發展經濟難上加難。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待“一事一議”補貼資金到位后,準備在村內主要道路兩側鋪設排水溝5200米,進行綠化、亮化,計劃綠化道路長度6000米,安裝享受政府補貼的太陽能路燈70盞。

  (二)村內自來水已鋪設20余年,目前只能夠保證村內276戶每天供一次水,準備對水塔和自來水管網進行升級改造,增加變頻泵等設備,讓村民可以隨時用上自來水。

  (三)我和村兩委干部將一起學習周邊鄉鎮強村、富村的先進經驗和做法,根據xx村現有實際情況,想方設法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在能夠保證村級工作正常開展的同時爭取多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

  (四)在一年任期臨近結束時,我將和村兩委干部根據一年來工作進展情況再制訂切實可行的工作計劃,為下一任xx村第一書記工作能夠開好頭、起好步打下基礎。

  • 聯村聯戶民情的日記范文
  • 走訪困難戶民情優秀日記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