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3日 星期六 陰
為進一步加快沙子坳村的經濟社會發展及產業結構調整,率先達到小康。沙子坳“干群連心室”工作人員積極為村民找路子,謀劃致富產業,通過與村支兩委班子、黨員及村民代表的座談會,結合本村實際,選擇了市場前景很好的黃桃種植產業。通過與上級相關部門溝通,為該村爭取到黃桃樹苗9000株,肥料4000斤。
3月23日,我帶領連心室工作人員姚沅斌、黃志念、鐘方進,一起幫涼庭寨村民劉元樹栽黃桃苗,栽完黃桃苗后,看著這成片的黃桃,村民劉元樹笑了!
據悉,該村黃桃種植面積已達210余畝,三年后,每年會給村民帶來近350萬元的收入,真正的給村民栽下了“搖錢樹”,養起了“下蛋雞”。
2014年5月6日 星期一 陰
5月6日上午,我一個人來到謝橋村白水洞組羅仁貴家,此時羅仁貴正在院壩里修理農具。于是我上前與他閑聊,他談到自己現在是一個人在家上了年紀,白水洞的所有村民都從原來的住處搬了出來,就剩下他還在那里面住著,主要是搬出來沒有房子住,而且現在就靠自己種地養活生活,家里面無人打工,子女還要讀書,還欠下許多債務,自己雖然領有低保,但家中缺乏經濟來源。于是,我向他介紹了小額信用貸款政策,但是他說,家里沒有什么經濟來源,自己又不會做生意,貸了款怕自己還不上。
這次的走訪使我感到,村里的部分群眾市場經濟意識還不夠高,許多群眾都是想得到小額貸款不去開拓新的致富門路而是為了生活開支,我們若想從基本上使他們富裕起來,首先要改變他們安于現狀的舊思想,同時提供給他們致富知識和市場渠道。通過多種途徑激勵他們創業和致富的積極性。
2014年5月12日 星期日 陰
9點半,我們一行3人來到了謝橋村姚方祥家走訪,走進姚方祥家后,姚方祥急忙放下手中正在清洗的衣服,給我們到上茶水,并熱情地招呼我們坐下。我坐定后,與姚方祥拉起了家常,向他了解他家的生產生活情況,尋問黨的各項政策落實得滿意不滿意。交談中我得知,他的四個子女都出去了,現在只有他一個人住家里。他對我們說:“現在黨的政策好,種田有補貼,生病了可以報合作醫療,老了還有金。”
當我們問起他是否拿到養老保險金時,老人高興地說:“他們的孩子們都給他們交了,他現在每個月都能領五十多塊錢。
在這里,我們看到了一個農村人的堅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