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歡迎來到瑞文網!

走訪留守老人民情日記

著名日記 時間:2017-12-15 我要投稿
【m.isangil.net - 著名日記】

  3月7日,我和工作組中一名組員,隨四井村村支部書記,走訪四井五組的幾戶留守戶。在一陣犬吠聲中,我們隨該村萬書記走進了村民高兆銀的家。進去后,我們詢問了他家的生產生活、子女就業及等方面的情況:今年63歲的高作銀,家有5口人。兒子媳婦隨荊門橋梁建筑公司在福建打工,純收入在一萬元以上。年過六旬的高兆銀夫婦,在家耕種14畝水田和3畝多旱田,帶著上幼兒園的孫子一起生活。由于子女在外打工有一份不錯的收入,二老也很勤勞,農田收成不錯,經濟條件較好。在談到生產生活面臨的困難時,老人給出了許多的建議。高兆銀認為四井村現在要重點解決的首要問題就是要解決農田水利問題。說起往昔的四井村,老人自豪溢于言表:四井是水利條件很好的村,五組又是四井村水利條件最好的,全是漳河灌溉用水,水源足,直接放到田間地頭。說到今天,幾聲嘆惜:如今是計劃用水,有償用水,用水要出錢,關鍵是有時有錢也買不到水。漳河的水只有當別處大量放水時,四井才能跟著買一點,而且戰線長,水渠不暢,水難流到四井。五組的當家大堰——四井,現在無水可抽了。天干時節,大家都用潛水泵搶著抽水,抽水里程好幾百米,設備難架。我們年老體弱,根本搶不了,等設備架好了,水沒了,干著急。

  當我們問及老人有沒有放棄種田的打算時,老人告訴我們:現在黨的政策好,種田不交稅,還有補貼,田不種放棄了可惜。種吧,面臨著很多困難,一是勞動強度大,子女又不在家,體力活難以承受。人老了,對農業機械玩不轉,只能老辦法種。二是成本高,利潤低。化肥、種子什么都漲價,糧價波動又大,辛辛苦苦收了點糧食,賣不到好價錢。去年收的糧食1.1元一斤賣的,別人賣1.3元,相比之下虧多了。

  隨后我們走訪了陳文學、陳廣州、陳廣泉、朱先民等幾戶,其基本情況與高作銀相同,都是子女在外地打工,年過六旬的老人在家種地帶孫子。由于自然條件和家庭結構相似,都面臨著相同的困難。

  幾戶留守老人一個共同問題就是勞動強度大,也沒有什么新技術,只能從事傳統的種植。若能在農村發展農業合作社,或建立土地流轉機制,或許能解決留守老人面臨的問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是農村經濟發展、農村勞動力轉移的必然結果。面對農村青壯打工去,留下老與少的情境,需要進一步建立健全完善土地流轉的市場機制,解決留守老人的后顧之憂。

  • 聯村聯戶民情的日記范文
  • 走訪困難戶民情優秀日記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