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龍舟競渡,艾葉飄香.一年一度的傳統--端午節到了.每個節日都有自己的來歷,那么端午節的來歷是什么呢?更多小學生端午節日記100字盡在應屆畢業生日記網。
吃粽子
今天,媽媽帶回來一個大箱子,我打開箱子一看,原來是十個美味的大粽子,我忍不住想吃一口,但是爸爸說:“生的會吃壞肚子的,燒熟才能吃。”等了一會兒,三個大粽子煮熟了,媽媽說:“兒子趕快吃吧,涼了就不好吃了。”我說:“我們一起吃,平時你們很辛苦,作為你們的獎賞。”爸爸媽媽笑著說:“兒子長大了,比以前懂事了!”然后我們一家津津有味的吃起粽子,端午節過得真開心啊!
端午節日記150字
龍舟競渡,艾葉飄香.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到了.每個節日都有自己的來歷,那么端午節的來歷是什么呢?下面請聽我慢慢道來:楚國有一位愛國詩人名叫屈原,楚懷王很器重他.懷王客死于秦后,他的長子傾襄王繼位,用其弟弟子蘭作令尹.由于子蘭勸懷王入秦,使懷王終年不悟,屈原對子蘭貽誤國事而感到痛心.后來,屈原被放逐到江南.他不肯同流合污,毫不受社會惡習的感染,仍保持自身品德的高潔.就這樣,屈原帶著對楚國的深沉眷戀,抱著石頭,投汨羅江自盡了.人們為了紀念屈原就把這一天定為端午節.一到端午節,人們就劃著龍船,往江里丟粽子,不讓魚兒吃屈原的身體.那端午節為什么又要包粽子呢?因為粽子有棱有角,代表了屈原的性格;里面是白糯米,外面是青葉子,表示屈原一生清白;里面再放上一粒紅棗,表示屈原一片忠心.吃著粽子,想著屈原.我想,我一定要向屈原學習那"出污泥而不染""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愛國精神!
端午節的意義
端午節的由來是為了紀念偉大的詩人屈原所定的節日,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包各種各樣的粽子,門前掛蒲草。包好的粽子散發著撲鼻的糯米香味。
還有每年一次的龍舟比賽,隊員們比賽時個個生龍活虎,喊聲震天,激烈又緊張。讓我們大飽眼福。這個端午節過的真有意義!
端午趣事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一大早奶奶在門口掛上了艾草,媽媽在房間里掛上了一串串五顏六色的香袋,據說這兩樣東西都可以驅蚊子的。早飯的時候我又吃上了香噴噴的粽子,我一邊吃著粽子一邊聽爸爸講了端午節的由來。爸爸說:“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古代愛國詩人屈原。杭州人過節的時候還要吃上五黃,分別是黃酒,黃魚,黃瓜,蛋黃,黃鱔,有些地方還要舉行隆重的劃龍舟比賽。”這個端午節過得真有意義啊,即讓我學到了不少知識,又讓我吃上了美食,真是一舉兩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