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在短暫的一生中幫助了無數人。以下是關于雷鋒寫的日記,希望大家喜歡。
關于雷鋒寫的日記一
讓我們伸出雙手,撿起地上的垃圾紙屑,擦干凈每一扇門窗,主動關掉教室里、走廊上的“長明燈”,積極回收廢品,變廢為寶,認真地修理教室里損壞的公物,懷著一顆真善美的心,關愛他人,同學互幫互助,有困難時,伸出援助之……
高云淡,微風習習,三兩只風箏在湛藍的天空若隱若現;“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我們又迎來了一個溫暖的春天,
三月的春風像春姑娘的手一樣輕撫著大地,處處都是春的氣息,三月是我們的文明禮貌月,是我們向雷鋒叔叔學習的時光。
雷鋒叔叔的精神是我們中華民族寶貴的財富。這么多年來,它一直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健康成長,促進了社會文明的進步。校園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地方,雷鋒叔叔的精神就是最重要的部分。為促進學校良好校風的形成,營造學生健康成長的環境,學校把三月份定為文明禮貌月,以學習雷鋒精神為主題,弘揚中華民族傳統和民族精神,“愛祖國,愛家鄉,愛學校,愛班級”,我們應學會尊重他人、保護環境、尊重自我,具有良好的心態。
其實,“每一天都是學雷鋒活動日”。
但是現在我們身邊仍然有許多不良習慣:許多同學在中午開學時,門衛爺爺一開門,早來的同學就蜂擁而上,有的同學一不小心就絆倒了;許多同學亂扔垃圾;有的把零食帶到班里來吃;課間追逐打鬧;水龍頭被搞壞等等,甚至有一些同學將自己的手機,mp4帶到學校來炫耀,還有一些同學手上和脖子上多了一些裝飾,頭發也十分有個性,穿著奇裝異服……
讓我們伸出雙手,撿起地上的垃圾紙屑,擦干凈每一扇門窗,主動關掉教室里、走廊上的“長明燈”,積極回收廢品,變廢為寶,認真地修理教室里損壞的公物,懷著一顆真善美的心,關愛他人,同學互幫互助,有困難時,伸出援助之手。
關于雷鋒寫的日記二
最近我經常在學校里聽到一首歌:“學習雷鋒好少年——”在老師和大哥哥、大姐姐口中傳出一個名字——雷鋒。
雷鋒到底是誰?為什么有那么多人說他、唱他、要向他學習?我帶著疑問走向媽媽。媽媽并沒有告訴我答案,只是摸著我的頭說:“走,我們一起去尋找雷鋒。”
我們來到大街上,看見一個小姑娘把地上的紙扔進垃圾桶里。媽媽指著她說:“看,那就是一個小雷鋒!”
走著走著,我看見一個叔叔正在路邊的一根電線桿上修電線,在他身下有一個叔叔一會兒給他遞線,一會兒給他遞毛巾,一會兒提醒他注意安全。媽媽指著下面的叔叔說:“看,又是一個雷鋒!”
當我們坐在公交車上,看見一個年輕的阿姨主動地給一個剛上車的老奶奶讓座位,媽媽剛指著那位阿姨正要說,我連忙搶著說:“我知道了,她也是雷鋒!”
媽媽笑著點了點頭。我好奇地問:“為什么他(她)們都叫雷鋒?” 媽媽笑著說:“因為他(她)們都在做好事。”“原來幫助別人,做好事不留名就是雷鋒啊!那我也給別人讓過座位,還幫你做過很多事,我也是一個小雷鋒。”我興奮地說。媽媽笑得更開心了。我大聲地說:“以后我要做一個雷鋒似的好少年!”
說完,我快樂地唱起了:“學習雷鋒好少年——”
關于雷鋒寫的日記三
今天是3月5日_學雷鋒日。我們全班同學也為全校老師們義務擦車。地點—車棚,這是學校唯一露天的地方。因為最近老是下雨,所以我們很怕下雨,這會讓我們擦車的難度系數大大增加。可老天不肯捧場,那天整整下了一天的雨,車子也比往常更臟了。
可這并沒有讓同學們知難而退,反而更有干勁了呢!
還沒開始擦車,我們就遇到了困難_怎樣才能到車棚去?當老師宣布可以出發了的時候,大家都很興奮,擠著人流一窩蜂的沖出了教室。所以都忘了帶傘,還有的人以為到車棚不需要傘,也沒帶傘。只有一小部分的人帶傘了,而大部分人就會選擇不顧一切的沖過去,搞得還沒擦車身上就濕漉漉的,可大伙依然說說笑笑的,好像什么事都沒發生一樣。
不僅如此,因為車棚窄小,容不下那么多人,很多人都是一半的身子在車棚里,一半的身子在車棚外。加上天氣冷,許多人凍得直打哆嗦。可我們班的人都很堅強,沒有一個人選擇退縮。
這時,又一大困難出現在我們面前。抹布是干的,不好擦。不知是誰帶頭的,大家都在地面上那坑坑洼洼的水溝中搓抹布、洗抹布。沒有一個人嫌臟、嫌累。就連我們班級最較小的顏詩琛也出了最大的力。
在我打著雨傘,送朱心怡回班時,看到了一件事,讓我非常感動。
我們學校的車棚是分兩半的,一半可以遮雨,一半不可以遮雨。因此,大多數的人都在可以遮雨的地方擦車,當我路過那一半不可以遮雨的地方時,驚呆了。在那,只有仇清揚一個人在那認真地擦車,不怕風吹雨打。
我們應該學習雷鋒叔叔的精神,更應該學習“艱苦而快樂”的精神。讓我們想雷鋒叔叔一樣做好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