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的讀《雷鋒日記》有感1200字由日記欄目為大家傾城打造,希望對你們寫讀后感有幫助!
讀《雷鋒日記》有感1200字(一)
今天,我懷著激動的心情讀完了《雷鋒日記》,我對雷鋒的感覺就借用毛主席的一句話來概括吧“生的平凡,死的光榮”。
我在雷鋒身上找到了許多如今社會人們所缺失的東西——感恩!《雷鋒日記》講述了雷鋒平凡而又偉大的一生。雷鋒是一個在舊社會慘遭家破人亡的孤兒,是黨培養和教育了他。他16歲參加工作,多次被評為“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20歲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多次立功受獎,22歲因公殉職。毛澤東主席為他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周恩來總理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憎愛分明的階級立場,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產主義,奮不顧身的無產階級斗志。”雷鋒干一行愛一行,不管是當拖拉機手,當工人,還是當解放軍戰士,他都是恪盡職守,盡職盡責。
新兵訓練時,因為他個子小,體質弱,所以他投彈常常不及格。他在心里不停地譴責自己,他在日記中寫到:革命戰士之所以偉大,就是因為他們能透過困難看到勝利,透過失敗看到成功。我就是要干勁十足,勇往直前,成為闖將。為了增加臂力,雷鋒用勁把教練彈扔出去,又飛快地跑步追出去,把教練彈撿起來再往回投,他就像一只小老虎一樣在操場上奔來奔去。
幾個星期過去了,雷鋒早晨、晚上一只在加班加點地練習,他一次一次地給自己加碼,一次一次告誡自己要堅持。最后,終于取得了好成績。我想在學習和生活中,我們也要有這種堅持不懈的闖將精神,遇到困難,不能逃避,不能退縮,更不能繞著走,要勇往直前,難題一定會被克服的。雷鋒對知識的渴求無比強烈,他深深懂得知識的重要性,因此,他千方百計地擠出時間來學習,就像海綿吸水一樣,汲取著各種文化知識來豐富自己的頭腦。他的工作流動性很大,沒有大塊大塊的時間可以用來讀書,雷鋒就把要看的書裝在一個小書包里,隨身帶著,只要一有空閑,就拿出來讀幾行。
雷鋒在日記中寫到:一塊好好的木板,上面一個眼也沒有,但釘子為什么能釘進去呢?這就是靠壓力硬擠進去的,硬鉆進去的。由此看來釘子有兩個長處,一個是擠勁,一個是鉆勁,沒時間要善于擠出時間。學東西,要善于鉆到里面去,勤思考,勤問問題。把一個一個的問題都弄懂了,知識自然也就掌握了。我想我們在學習上,也要有這種“釘子”精神,善于擠和鉆,珍惜時間,合理利用時間,做時間的主人。雷鋒樂于奉獻,不計得失。
他生活很簡樸,從來不隨便亂花一分錢。他的衣服總是補了又補,但是當他得知撫順市人民公社成立時,毫不猶豫地把自己辛辛苦苦攢起來的100元錢捐給了公社。當遼陽地區遭遇洪災時,他又把自己積存起來的100元錢捐給了災區。他把牙膏皮收集起來,送到廢品站去賣,用這筆錢買了一些筆和本,送給學校的少先隊員。大年初一,大家都高高興興地去看節目了,他卻背著糞簍,拿著鐵鍬,到處去撿糞,并把撿的糞送給人民公社。他在日記中寫到:有些人說我是傻子,是不對的。我要做一個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國家的人。
如果說這是傻子,那我是甘心情愿做這樣的“傻子”。我想我們在生活中也要甘當這樣的“傻子”,時時處處先想集體,先想他人,做個先人后己的人。人不能總以自我為中心,我們應該想到是祖國給了我們施展才能的機會,是社會接納了我們,而我們就應該為社會,為國家做出點貢獻。如果我們不知道如何回報社會那么雷鋒叔叔就是榜樣,而我們身邊想雷鋒叔叔的人也很多,比如那些志愿者啊們啊!他們的行為每時每刻都透露出“感恩”二字。
當我看到大哥哥大姐姐們高舉感恩的大旗加入志愿者的隊伍中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因為我的內心已經激情澎湃,我好想加入志愿者的團隊中去,同學們,我們是祖國的接班人,讓我們從小就有一個感恩的心,讓我們接過雷鋒叔叔手中的火炬永遠的傳遞下去!讓我們現在一起伸出手來,共建一個感恩的家!"
讀《雷鋒日記》有感1200字(二)
三月是一個春光明媚、生機勃勃的季節,三月更是一個講文明、樹新風,讓雷鋒精神吹遍校園每一個角落的季節。學習雷鋒,好榜樣……”這首家喻戶曉的民歌時常在我耳邊響起。在三月學雷鋒月里,我們身邊涌現出許多“活雷鋒”,看著這情景,我又拿起了那本看了無數遍《雷鋒日記》。這本書雖然已經看了很多次,但是每次看,我都深有感觸。雷鋒出生在1940年簡家村的一個冬天里,他一生從事革命事業,把自己的青春獻給人民,他曾經在日記里寫著:青春啊;永遠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屬于這些永遠力爭上游的人,永遠忘我勞動的人,永遠謙虛的人。雷鋒叔叔是多么偉大啊,他雖然離我們而去了,可他的精神永遠留在我們心中。雷鋒不僅僅是一位人,而是一種精神。在學雷鋒活動月中,我看了許多關于雷鋒的書籍。其中,令我最難忘的是《雷鋒日記》。這本書記下了雷鋒在每一天的工作中的感悟。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者你生活的崗位位上?……”這是出現在雷鋒叔叔日記中的一段,從這里,我知道了雷鋒叔叔是那么的盡職盡責,他是一顆小小的螺絲釘,可是他卻犧牲在自己的崗位上,他的死是光榮的,有價值的,比泰山還重!我們難道不是也應該學習雷鋒叔叔,做一顆小小的螺絲釘嗎,在學習生活中盡職盡責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雷鋒叔叔艱苦樸素的精神真值得我們學習。他那穿破了的衣服,補好了再穿,在軍隊里,其他日常用品他也少領,自己夠用就行了。與雷鋒叔叔相比,我們實在慚愧,衣服劃破了一個小洞,丟掉;鞋子舊了,馬上換掉;書本臟了,把他扔掉;我們生活在這個年代的人都不懂珍惜,從來都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從來沒想過這些生活都是革命者用寶貴的生命換來的,這種生活來之不易,我們應該格外珍惜才對啊!
“世界上最光榮的事——勞動,世界上最體面的人——勞動者”。這句話使我更難忘。這短短的一句話卻寫出雷鋒對工作的熱情,對學習的熱愛,對勞動的熱愛。他覺得自己為人民做事是最光榮的,是最驕傲的事。雷鋒的人格魅力是他進步的動力。他對黨、對人民的純樸的感情。雷鋒給人們的一個印象,就是他永遠有著兒童般年輕的面顏和歡樂純真的笑容,以及他無時無刻想為人民服務,想著去做好人好事……
雷鋒提倡的“釘子”精神,他說得對,學習的時間是擠出來的。我對這句話有很大的體會。我經常覺得在自己的每一天里,都無法把一點點時間拿來看課外書.但當我看了這本書里的“釘子”精神后,便想,其實在我的每一天中都有許多時間來看課外書,只是在于我想不想看,愿不愿看,罷了。比如,我可以在坐車時拿出書來看:回家后,可以用看電視的時間來看書;也可以在下課后看;還可以在星期六、日……這么一來,我不是有許多時間看書了嗎?只要我每天積累一點,天長日久,不出一個月,我就可以有更豐富的知識了,有更多的收獲。
其實雷鋒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優良部分,是值得大力弘揚的,古人云,詩百遍不厭,那么好的民族精神也應該被無數次地宣揚與傳播吧?學雷鋒不僅要學習其精神,并要將他的精神用以指導我們的行為實踐。那些反對學習雷鋒或者是對學雷鋒報以消極態度的人,大概都認為自己深得雷鋒精神的精華,但是我敢說一個真正懂得雷鋒精神的人對雷鋒應懷有敬重之情。學習其精神不應只懷有雷鋒心腸,卻不做雷鋒事跡,重要的是將其精神應用于實踐中。
以后的日子生活中,我要繼續發揚雷鋒精神。把雷鋒精神這顆種子,深深埋在我的心中。時刻用實際行動去哺育它,讓它生根發芽。雷鋒,這個光輝的名字,永遠留在我的心中,永遠在我的心中閃著不滅的光芒。雷鋒提倡的“釘子”精神會成為我最好的警句,也是我人生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