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紅色革命年代已經離我們很遠,我們對雷鋒的了解沒有那么地深刻,那么,下面由yjbys小編整理的雷鋒讀后感范文,可以幫助你理解紅色革命。
雷鋒讀后感大全
《雷鋒》中有一句“我活著,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要做一個對人民有用的人,”我想我也好好努力奮斗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夜,漸漸地深了。一輪銀盤似的圓月靜靜地掛在群星閃爍的夜幕里,朦朧的月光給大地披上了夢的銀裝。我的思緒依然沉浸在白天觀看的影片《雷鋒》的一幕幕場景中。透過夜幕,我眼前浮現出雷鋒叔叔光輝而又偉大的身影……
雷鋒,這位偉大的戰士,并沒有什么驚天動地的壯舉,他所做過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平凡的,然而正是這無數的平凡構成了他的偉大,他將自己那些平凡的腳印,一個個清晰地刻在人們的心中。
“我活著,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要做一個對人民有用的人。”雷鋒是這樣說,更是這樣做的。他把平時儉省下來的積蓄寄給戰友困難的家庭,寄給遭受災荒的不相識的人們。他用業余時間輔導駐地附近學校的孩子們,幫助他們好好學習,教育他們養成健康的品德,樹立遠大的理想。有人曾這樣說:“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人們還記得他冒雨護送老人,還記得他用自己的錢為丟了車票的旅客買票,還記得他深夜為戰友縫補衣服……他的形象深入人心,直到今天,那些舍己為人的人,仍被人們親切地稱為“活雷鋒”。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顆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在你生活的崗位?”雷鋒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在短暫的人生旅途中譜下了一首首助人為樂的新曲。最令我感動的是影片中,雷鋒叔叔在撫順市上寺水庫抗洪救險的情景:雷鳴電閃,大雨滂沱,洪水肆虐,身體虛弱的雷鋒,忘記了自己的疼痛和戰友們一起,頂著暴風雨,踩著過膝的稀泥,揮舞鐵锨,猛力挖掘溢洪道。他一邊挖一邊唱起歌,一唱百和,歌聲壓倒了風雨的呼嘯,撼動了漆黑的夜空。突然,“嘩”地一聲響,一大片紅黏土被洪水沖垮下來,雷鋒猝不及防,鐵锨頭被打掉了。天很黑,一時找不到鐵锨,他就用手挖,挖一塊甩一塊,他一口氣干了很長時間,只覺得手指頭火辣辣的疼,他直起腰,走到微弱的燈光下一看,原來手機已經磨破,流出了血,一個同志見了,勸他找衛生員上點藥,可情況太緊急,他沒有去,繼續用手挖,……經過七天七夜的奮戰,猛獸般的洪水終于在英勇的人民和戰士面前馴服了,雷鋒在這場戰斗中奮不顧身的精神,收到了戰友們的熱烈贊揚。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雷鋒永不停息的為人民排憂解難的好事,猶如一磚一石,構筑起了雷鋒助人為樂的精神大廈,高高的聳立在人們的心中。
窗外的星格外明、分外亮,他是雷鋒精神的化身,高懸在人們心空中永不隕落。因為他已經成為一種不朽的精神——-象征著我們民族勤勞、簡樸、關心他人、克己奉公的優良傳統,同時他也成了一種永恒的啟示——-啟示著我們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奮發向上、不斷努力。為了實現人類美好的理想而奉獻出每一分光和熱。
《雷鋒日記》讀后感
或許是紅色革命年代已經離我們很遠,所以對于大部分紅色經典書籍我并不感興趣。我的爸爸特別喜歡看紅色抗戰劇,但是我并不感興趣。然而對于有一本紅色經典書籍我卻特別喜歡,那便是《雷鋒日記》。
我覺得《雷鋒日記》里的雷鋒叔叔比別人口口相傳的雷鋒更加真切可感。或許是少了那些修飾的詞綴。在《雷鋒日記》里我可以通過他的生活經歷和平凡故事,讀出他是如何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感悟出他甘于奉獻樂于助人的品質。
樂于助人是我對雷鋒最深的印象,在這本書中,有一個令我難忘的故事:雷鋒冒雨要去沈陽,他為了趕早,早晨五點就起來了,帶了幾個干饅頭披上雨衣就走了。路上,他看見一位婦女背著一個小女孩,正艱難地向火車站走去,雷鋒脫下雨衣給大嫂披上。又抱起小女孩陪她們來到車站。上車后,雷鋒見女孩冷得發抖,又把自己身上的衣服給女孩穿上。雷鋒估計她們母女兩沒吃飯,就把自己帶的干饅頭給她們吃,自己卻一直餓著。
我自從看完了《雷鋒日記》以后,我就想雷鋒學習。一次,我和媽媽去大潤發,看見一個小孩子在那里哭,我上前親親地問她:“小朋友,你為什么要哭啊?”“我和媽媽走丟了。”孩子大哭我帶著這位小孩子去播音室去,讓播音室里的阿姨幫助小孩子找到媽媽。播音室里傳出來了聲音,整個大潤發都聽見了,沒過幾分鐘,小孩的媽媽就來了。我看見就悄悄地離開了。
《雷鋒日記》讓我學到了幫助別人,大家都可以去看看那本書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