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xx月,我以崇敬的心情,拜讀了《雷鋒日記》。
書的扉頁寫著這樣一句話:我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黨和階級的最高利益,犧牲自己的一切,直至生命。
普通,簡單,卻振聾發聵。
透過封面那張年輕卻又帥氣的照片,我仿佛看到在那個激情似火的年代,有這樣的一個青澀的人民子弟兵,頂著一張年輕的臉,懷著一顆炙熱的心,無私的奉獻著自己。
很難想象在那樣一個艱苦的時代,在平凡的生活之中,有一顆如此年輕的心,以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做著一件又一件不平凡的事情。
關于書籍內容,我并不想贅述太多。在合上這本書的那一刻,于我的內心最深處,突然泛起很多莫名其妙的想法。
首先,便是有關于銘記。
從我呀呀學語至今,已過去二十多年,值得感動和銘記的事情太多,那些年少無知時母親衷衷告誡的細語,那些青春懵懂時戀人向來蕭瑟的回首,那些躑踽前行時朋友澎湃熱血的鼓勵,成為我人生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種財富。自從踏上社會,從一顆青澀的心,日漸蛻變到成熟和世故的同時,亦不斷的被時間的流駛所淹沒和屏蔽。
然而,太久沒有的感動和銘記,卻在這本書合上終頁的一瞬間,如凜冽寒風一般刮進內心的最深處。閉上眼睛,雷鋒的一生如電影默片一般在腦海中迅速劃過。在1960年1月8日雷鋒日記中如是寫到:“我恨不得把我的心掏出來獻給黨才好,晚上我怎么也睡不著,我的心就像大海的浪濤一樣,好久不能平靜”。
這一天,雷鋒加入了中國人民解放軍。
可曾記得,當年我們加入中國共產黨的時候,是否有過這樣的興奮與沖動?是否內心也曾泛起過久久不散的浪濤?是否因加入中國共產黨而使得思想得到了升華?也許,我們早已不記得這樣的日子。
1962年8月10日,雷鋒寫下最后一篇日記,日記中寫到:我要更加珍愛人民和尊敬人民,永遠做群眾的小學生,做人民的勤務員。
隨后的8月15日,雷鋒同志負重傷后搶救無效犧牲。時年22歲。
此刻,不禁潸然淚下。
雷鋒的一生,是不斷為人民服務的一生。他的一生,為我們生動的詮釋了“一切為了群眾,一切為了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黨的群眾路線真諦。必將銘記于心。
其次,便是有關于信仰。
信仰是可大可小,大可包容天地,小至柴米油鹽。自古以來,除了百家爭鳴,諸子立說的春秋時期,我們大都被獨大的儒家思想所深埋。儒家講求入世,求功奪權,一時間“在其位謀其政”真正的意味便成了在其位才可以有所作為。因而,幾千年的封建帝國莫不以征戰權力為主。但朝代更迭,帝王變幻,權力從左手轉至右手,沒有哪個朝代真正的讓百姓跟從,讓人民信服。而清代以來的屈辱歷史,也幾乎讓炎黃子孫失去信仰。直至共產主義的星星之火燃成燎原之勢,當鮮艷的紅色覆蓋整片中華大地,我們才發現,其實中國并不缺乏信仰,中國式的信仰甚至于可以讓整個世界都嘆為觀止,自愧弗如。
然而,進入到新的時代,社會復雜多變,物欲橫流,面對較之戰爭年代更多的選擇和誘惑,國人的信仰缺失現象比比皆是。自1921年中共成立以來,將近一個世紀過去,曾經令人心潮澎湃的信仰故事,是否已變得平淡?曾經光芒閃耀的信仰真諦,又是否讓我們矢志不移?值得每個人去思考。
從雷鋒身上,我看到了這種信仰。
我只愿,這種字里行間所透露出來的對于中國共產黨的崇高熱愛,對于人民群眾的無私奉獻,如一劑良藥一般,早日治好當今國人的微恙。
最后,便是有關于傳承。
雷鋒離世已52年,半個世紀過去了。這52年以來祖國變化巨大,前進、曲折、失誤、探索、挫折以及輝煌成就,我們都已經歷。在祖國前進的歷程上,雷鋒卻始終活在人們的心中,他的名字始終是一個時代的強音符。
雷鋒精神是需要我們一代代人去不斷傳承的。它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偉大民族精神,體現了共產黨人的特殊品格和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反映了廣大人民群眾對建設美好社會、創造美好生活的迫切愿望。
而今,自黨中央開始,至每一名普通黨員,黨內開展了轟轟烈烈的群眾路線主題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了一系列類似于“我身邊的榜樣”活動…所有的一切,都不是口號,是需要我們每一個共產黨人去思考,去發掘,去認真實踐的。我們應該以這樣的一個大背景為契機,去傳承和發揚雷鋒為人民服務的偉大精神,而非簡單的于每年三月靜待學雷鋒活動日的時候才有所行動。
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當以雷鋒為榜樣。
且讓我們于感動中銘記,于銘記中傳承,于傳承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