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
1962年8月15日,22歲的雷鋒在執行運輸任務時不幸殉職。毛主席于1963年2月總結概括雷鋒“一切從人民利益出發,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寫下了“向雷鋒同志學習”的著名題詞。同年3月5日,全國各大報紙紛紛刊載毛主席“向雷鋒同志學習”的題詞。中央決定,把3月5日定為雷鋒紀念日。轉眼間,雷鋒紀念日已來到了第50個年頭。
今日的世界由于經濟的高速發展表現出更為開闊的空間,然而,我們曾經火熱的心靈卻開始變得冷漠,有些本不該變的東西也在變。五十年了,雷鋒的名字隨著我們生活的美好而漸漸遠離了我們,有人置疑,有人嘲笑,有人批判,然而,無論我們經歷多少變化和困惑,他的名字應該永遠刻在我們的心頭,他的精神應該是我們工作和生活中永遠的指南。雷鋒被稱為共產主義戰士,是因為他有著高尚的理想、信念、道德和情操。每一次想起雷鋒,就想起這一段話。有多少人在回首往事的時候,為自己碌碌無為而悔恨,為曾經虛度年華而悲哀。有多少人能像雷鋒一樣,永遠的那么富有愛心,永遠的那么真誠善良,永遠像一顆小小的螺絲釘。
我們要學習他的愛崗敬業、刻苦鉆研、勤儉節約,把工作當成自己的職責,做一個有利于企業,有利于團隊的人。學習雷鋒精神,會讓我們的品德更加高尚,斗志更加昂揚,社會更加和諧,人生更加充實。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團隊精神,那么團隊精神的核心就是雷鋒精神,我們的發展以及一切的成功都必須通過團隊精神來實現,如果我們沒有為他人服務的思想,沒有助人為樂的精神,只看到自己的利益,就失去了團隊精神,這樣的企業是沒有競爭力的,也就難以獲得成功的。所有的企業都離不開雷鋒式的員工,因為只有這樣的員工面對任何困難都不會尋找借口,會竭盡全力、盡職盡責的完成任務。
從現在做起,從自我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積極踐行雷鋒精神,用愛心創造和諧,在工作和生活中樂于助人、勇于奉獻,讓雷鋒精神成為鞭策我們前進的不竭動力,讓我們更好的學習和發揚雷鋒精神,把“雷鋒精神” 融入到工作中和生活中,做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做出成績,回報國家和社會。
身邊的活雷鋒
在克拉瑪依市第六小學英語組有著一位叫何春麗的老師。由于編制原因,她是英語組里唯一一位聘用教師。聘用老師在待遇上和編制教師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何老師并沒有像有些聘用教師一樣拿多少錢干多少活。她的心里裝的全是學生和工作。她工作十分認真,深受家長認可。她帶的四年級三班原來一直是年級最后一名,但通過她的努力,這學期一躍成為年級第一名,這和何老師的付出是分不開的。
平時在辦公室里,她樂于助人。總是幫助有困難的老師干這干那。打掃衛生、掃雪、義務勞動她總是沖在前面。上學期期末,作為組長的我因為孩子生病住院,無法完成一些組內的工作。何老師主動提出幫我收集組內資料、整理期末成績,這讓我很受感動。
2013年剛開學,何老師去四號樓上課途中發現一個摩托羅拉手機。何老師撿起手機后,心想失主一定很著急。她上完課后立即將撿到手機的事在學校QQ群里發了信息。丟手機的老師看到何老師的信息才發現自己手機丟了。她說:“手機丟了沒什么,關鍵是里面的電話號碼很重要。多虧了何老師的拾金不昧。”何老師笑笑說:“沒什么,應該做的。”
何春麗老師只是一名普通的英語教師,在平凡的崗位上干著最平凡的事,但是她所做的每一件點點滴滴的小事都影響著我校地每一位老師。
傳播文明,你我做起
看過許多關于講文明的故事,其中有一段話令我印象非常深刻:“今天沒了,沒關系,因為明天會再來。錢沒了,沒關系,因為還可以再賺。但是文明沒了,你就失去了人類最基礎的道德。”
文明不僅僅是口頭上說說,喊喊口號而已,而是體現在我們生活的每一個細微之處。
記得看過一個公益廣告,其中有一段是一個陽光帥氣的男孩子踩著滑板經過一個垃圾箱的時候,順手揀起了倒在垃圾箱旁邊的一個易拉罐,扔進了垃圾箱中。一個小小的小小的簡單的動作對于每個人來說應該都是不費吹灰之力的事情,但它代表的卻不僅僅是一個動作,它代表了男孩子對于文明的理解和意識。
我們的世界很大,馬路很多,每一個地方都是我們家園的一個角落,想要它干凈美麗,溫馨可愛,需要的是我們所有人的共同努力。
從說文明用語“請”“謝謝”到保護我們的地球環境健康美麗不受污染,每一件事都需要我們所有人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這樣才能共建一個文明健康的和諧社會,才能擁有一個美麗干凈的生存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