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老師日記
主要記錄學生對老師的態度、情感、建議等內容。寫疑難問題。學生在學習數學、做數學題時碰到疑難問題不能解決時,可以把這些難題寫在日記中,請求老師幫助解決。在上數學課時,對老師講解的例題,總是聽不明白, 疑惑不解、又不敢發問,也可以寫在日記中,請求老師課余給予個別輔導等等。學生對數學老師的上課、布置作業、批改作業、課外輔導、考試評價等方面有什么意見和建議可以寫在日記上;對數學老師另有看法,或者有什么心里話要對老師說,也可以寫在日記上。有位學生在日記中寫著:“老師:今天不知為什么,您講的數學例題,我總是聽不進去,所以今天的數學作業有好幾題做不來。為了完成您布置的學習任務,我只好到同學那里抄了幾個答案。實在對不起。您如果有時間能不能再給我輔導一下。”再如:
老師這節課表揚了我三次。一次是孫佩同學不會移動小數點,我站起來對他說:“只要擴大就向右移,只要縮小就向左移。這樣對應起來就好記了。”老師夸我總結得好。第二次是做既擴大又縮小的題,我有我的好方法:是先綜合,確定是最后擴大了還是縮小了,再移動小數點。老師夸我方法新穎、有特色。第三次是我一直積極回答問題。老師夸我學習勁頭足。我這節課上得可高興了。老師,我想對你說:“以后上課,您就多表揚表揚我們,每一位同學都要表揚,這樣,我敢保證我們班上每一節課都會樂開了花。
10、成長日記
主要記錄學生在學習中進步情況及存在問題和改正問題的過程。例如: 今天上課,我的精力總是不集中,老是想這想那,成績也在下降,好像是掉進了陷阱(精力不集中),又無力向上爬。我想,我一定要用最大的力氣,爬上這可惡的陷阱!也希望同樣掉進這陷井里的同學,盡快爬上來。
11、閃光日記
主要記錄自己在數學學習中的經驗、心得、體會及每一個成功之處、優秀之點。例如:經過積累,我已經寫了三十多篇數學日記了。我們組的同學都夸我寫得好,我總結了一下,有一點經驗:寫今天發生的有關數學事件的過程;寫我自己學數學的想法;寫數學的用途……只要抓住前面的內容仔細寫,就可以寫一篇好日記。班級對我的月評價是:你被評為數學日記小名人,祝賀你!我們相信按照你寫日記的方法,全班同學都能寫出一篇又一篇好日記。每天學的數學要點,做到的好的題目和不懂的問題等等。我一般是讓他們寫些關于最近學習的數學知識,在日常生活里對觀察。如: 爸爸媽媽的工作很辛苦,請用24時計時法記錄一下你父母一天的工作時間,再寫一篇數學日記。
二、 數學日記要求
1、有一寫一,實事求是。有一點就寫一點,有多少就寫多少,只要把想對老師說的內容寫清楚,能使老師看明白就可以了,不要無病呻吟,亂寫一通。
2、不拘格式,如同聊天。學生在寫數學日記時,好象跟老師面對面聊天,有什么說什么,想什么寫什么,凡是與數學有關的內容都可以寫。想怎么寫就怎么寫,不講究寫作格式和要求,非常隨便。
3、三言兩語,不必羅嗦。學生在寫數學日記時,能用?句話寫清楚的就不要用兩句話,能用一段話寫清楚的就不要用兩段話,不必用華麗的詞句來修飾,不必羅嗦,別使老師看了不知所云。
4、有內容就寫,不必天天寫。學生在學數學、上數學課、做數學作業時,有心得體會、疑難問題、意見建議……就寫,沒有就不寫,不強求一律,也就是說,今天有以上內容,今天就寫,明天沒有以上內容,明天就不寫,什么時候想寫,什么時候就寫。什么時候寫好了就交給老師批閱。
數學日記范本:
星期五
今天,我想對老師說,自從前面寫了幾篇數學日記,我對數學日記又有了一層新的看法:數學日記不僅僅是把有關數學的東西記下來,更多的是對老師的看法,與老師一起分享快樂,最重要的還是和老師進行了親密的溝通,我很贊成您這樣做,因為我知道一個學生如果不和老師溝通,那么他永遠也不會成功。如果他有難題想問您,可又不愿意和您溝通怎么辦?通過數學日記,我們可以把自己不解的難題、悄悄話告訴您。另外,也幫了家里沒有電腦和不會打字的家庭。
我在電腦上無意看到了幾個讀書格言:
一、讀書之樂何處尋,數點梅花天地心;二、書是我的奴隸,應該服從我的意志,供我使用;讀書使人心明眼亮。
今后就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星期六
前天,老師教了我們一年有多少天,2月是多少天……,我都知道,一回家我就忘了一點,2月28日的晚上,媽媽問我一年有多少天?我說:閏年有366天,平年有365天。媽媽又問:有多少個大月,有多少個小月?我說:有七個大月和四個小月。
不久,媽媽再問我:閏年和平年各有多少天?我說:閏年有365天,平年有366天。媽媽很生氣,教了我好久,我終于明白了:閏年有366天,平年有365天。
星期日
一個快樂的星期又一次過去,在這個充滿快樂的星期里,我們又學習了一個新知識——“面積與周長的區分”。我們怎么區分開,不讓它們在一起“打架”呢?方法是這樣:“周長”表示一個物體邊框的長度。而面積呢,是一個物體表面的大小。不僅意義不同,而且用以表示它們的字母符號也有所不同。周長的單位里沒有“平方”,在字母單位里也沒有右上方的“2”;面積的單位的里面都有“平方”兩個字,而且字母符號里有右上方的“2”字。
告訴你一個小訣竅:你在做題前看問題的“多少”后面有沒有“平方”,這樣就不會打架了。
我很高興,因為我又學到了新知識。
星期一
我們這個星期學得還是《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雖然學的時間不短了,但我還不是很清楚,總是把周長和面積的公式搞錯,媽媽批評我以前周長學的太不扎實了,所以學習面積更不容易搞懂。比如:知道一個正方形的周長讓我求面積,我就不知道該怎么辦?媽媽提示我說:“求正方形的面積應該先求什么?”我想了半天:“應該先求長和寬”,媽媽聽后非常失望地說:“你好好想想,正方形四邊邊長相等,哪有長和寬?正方形只能說求邊長是多少,對不對?”那么,正方形已知周長,怎么求它的邊長呢?我想了一會兒,因為正方形有四條相等的邊,先用周長除以4,求出邊長后,再用邊長乘以邊長就可以了。
例如:一個正方形的周長是64cm,求它的面積。
邊長:64÷4=16(厘米)
面積:16×16=256(平方厘米
星期二
在做題時,我們見過這樣一道題:把一張長方形紙對折,再對折……分別數一數平均分成的份數。我們知道,把一張長方形的紙對折,這張長方形紙被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長方形的1/2,再對折,則把這張長方形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長方形的1/4,然后,依次折疊下去……折疊的小塊分別占整塊的1/4,1/8,1/16,1/32,……
我們所聽說的“折紙登天”就是通過把紙多次對折達到的。如果有一張足夠大的紙,這張紙的厚度是0.1毫米,連續對折16次大約有2層樓高,對折27次,比珠穆朗瑪峰還高,對折50次,大約有11254萬千米,而地球到月球的距離大約是38044萬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