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的日記【精】
一天的生活不知不覺間結束了,今天我們都做了什么了呢?讓我們今天做個總結,寫一篇日記吧。可是怎樣寫日記才能出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數學的日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數學的日記1
在生活中我們處處都會遇到數學問題,就拿切蛋糕來說吧!現在有一個生日蛋糕,要分給8個孩子,只切徑直的3刀,而且不移動任何一塊蛋糕,就可以分成相等的8塊,那我們需要側面的思維,從上向下切兩刀,第三刀從蛋糕側面中間橫刀。如果要算出各塊蛋糕的大小,你只需要知道三角形面積的公式是面積=底X高每一個三角形有相同的高,所以每一塊的面積是×8×5=20平方英尺。
這方法適用于具有正多邊形形狀的任何蛋糕,如果你要將三角形蛋糕切成10塊,你就標出周邊的10個等長,把這知識儲存起來,因為有一天會有人制作三角形蛋糕。
數學的日記2
我家有5個暖氣。我發現我的屋的暖氣一共有5個片,我們大臥室的暖氣共有6片,奶奶的屋的暖氣有7片,客廳的暖氣有15片。我知道我家暖氣的片最多的屋是客廳。我還感覺到片數越多產生的熱量也越大,屋子就越暖和。
今天上午數學考試,有兩道題我不知道,有:一個數與6的和是12,這個數是(6)。還有一個是看圖列式題,我沒法寫。一開始,第一道題我寫的是18,然后又想了想,是6嗎?于是我寫了6。我把這道題寫到數練本上,回家問了媽媽,媽媽說:“6+()=12”我說:“6+6=12”媽媽說:“那就是6了”看來我寫對了,也希望看圖列式對!
數學的日記3
學習“數學”我曾有過許多的困難,每當我遇到困難的時候我都想過放棄,不過我對數學的好奇心很大,總想把題目做完做好。困難一步步向我進攻,但我一次次的把它們擊敗,那真是“有志者事竟成”。
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時正在學環形的面積,當時我只知道求圓的面積,可現在兩個圓在一起了,不知道怎樣求了,我沒認真思考,就放棄了,結果作業做得不好。我想:不能這樣下去了,我要努力。上課時我認真聽了老師講解,一下子就明白了,這道題我知道怎樣做了:一個環形它內圓半徑是10厘米,外圓半徑是15厘米,它的面積是多少?我先求出外圓的面積:3.14×152=706.5(平方厘米),再求出了內圓面積:3.14×102=314(平方厘米),那么環形的面積就是:706.5-314=392.5(平方厘米)。嗨!太簡單了。
所以說:只要有信心什么事都能成功。
數學的日記4
今天,我跟好朋友在一塊玩,我們商量著玩一個“估一估”的游戲。她就給我出了一個題,她出的題目是:“我和小玲今天去買書,她花了86元錢,我花的錢比86元少一些,你猜猜是多少元?給你三個數選擇(70、100、10)。”我立即回答說:“是70元。”她就問我:“你怎么知道的?”我說:“因為100比86多,所以86不行。”“那10可比86小呀?”她又問,我接著說:“10比86少的太多了。”聽了我的回答,朋友很驚訝地問我“你怎么做的這么快?”我得意地對她說“數學課上學的唄,我還學會了許多其它的數學知識呢?”
數學的日記5
今天,我和爸爸去逛超市。
爸爸帶我到賣蔬菜的那個小角落去買菜。我們買了2斤黃瓜、1斤西紅柿,還有2斤我最愛吃的土豆。回來的路上爸爸問我:“黃瓜正好有4只,咱們一家三口,但是媽媽去濟南了,我們兩個人每人吃幾只?我想起了以前學的除法,我說:“4÷2=2,每人吃兩只。”爸爸又問:“這4只黃瓜,一共花了3元2角,每只多少錢?”我想了想,說:“3元2角,是32角,32÷4=8,每只8角。”爸爸點了點頭,笑著說:“你算得真對!”今天,我真高興呀!買到了愛吃的蔬菜,又學到了數學知識,真是一舉兩得!
數學的日記6
今天,媽媽帶我來到妞妞妹妹家里玩。
我和妹妹在玩耍時,突然發現她家墻壁上的瓷磚有規律,我立馬想到了這可以用乘法算出總數。我先數了一共有5排瓷磚。然后我再數,一排有8個。我說:“5×8=40(塊)”。這時候妹妹好奇地問我:“姐姐,你怎么不用加法呀?”,我說:“因為每一排的瓷磚數量相同(加數相同),可以用乘法,幾個幾相加,就是幾乘幾”。妹妹羨慕地說:“姐姐,我也想長大,這樣我也可以用乘法了。”
原來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太有趣了!
數學的日記7
8月28號,我們一家人和我舅舅他們一家一起去了有名的南山竹海。
南山竹海生態旅游區位于江蘇溧陽市南部山區,坐落在橫澗鎮李家園村,東距宜興各類著名溶洞20公里,南連安徽太極洞15公里,西靠江南第一石壩10公里,北枕國家AAAA級旅游區——天目湖旅游度假區18公里。南山竹海景區于20xx年9月正式對外開放,它地處蘇浙皖三省交界處,是雞鳴三省之地。因景區位于江蘇省最南端,是溧陽的南部丘陵山區,故稱之為南山。境內有竹子約3。5萬畝,因而又有“萬畝竹海”之稱。
讓我印象深刻的要數竹文化博物館啦!它分為A、B 2個區,A區主要是展覽那些精美的竹雕刻藝術品。B區為售賣區。
最最最讓我印象深刻就是壽星廣場的南山壽星啦!南山壽星高12。8米,由純銅制成,依山而建,以山體為軀體,故而被稱為中國第一壽星哦!
南山竹海,值得一玩!
數學的日記8
這天晚上我去學跳舞,因為沒有帶水。所以,我們要去超市買一瓶礦泉水。平時都是媽媽買的,所以我都不明白一瓶水是多少錢?
媽媽給了我一元錢,但是!售貨員阿姨說不夠,一瓶礦泉水要4元錢。哇!比我想象中貴了四倍。
我又跑出去向媽媽拿錢,媽媽這次給了我十元錢,我就再給售貨員阿姨。
我自己算了算,10元-4元=6元,售貨員員阿姨就應找我6元。我算得真準,售貨員阿姨果然找給了我6元。
我把留下的錢交給了媽媽,媽媽夸我真棒!
數學的日記9
我家養啦兩只小雞,一只叫鬧鬧,一只叫安安。鬧鬧吃米時一口吃三粒,安安吃米時,一口吃一粒,小雞點一下頭吃一口。恰好,等它們吃完啦每只小雞都點啦156下頭,我要算一算媽媽給小雞乘啦多少米。我筆算啦一下:鬧鬧156x3=468(粒),安安156粒。共468+156=624粒。
我家的寵物不僅有小雞還有一只小龜,名叫片克。一次我仔細地觀察啦片克,給自己出啦一道數學題:片克兩天吃肉50克,喝水半天0.5毫升,在我家待啦一年,三個月長一毫米。問片克在我家吃喝共多少?共長啦多少毫米?我算啦一下:吃飯:50/2=25(克),365x25=9125(克),喝水0.5x2=1ml 365x1=365ml.
一年小龜長12/3=4毫米。
數學的日記10
買水果,分水果今天,媽媽帶著我去“水果園”買水果。我們買了兩箱120元的蘋果,一箱110的金桔,一箱150元的'芒果。該付錢了,媽媽考我說:“靈姍,你算算,媽媽要付多少錢?”我想了想,說:“120X2+110+150=240+110+150=500(元),媽媽要付500元。”媽媽微笑著點點頭,“不錯!”售貨員驚訝地睜大了眼睛,短短的時間我竟然在腦子里寫下了一個遞等式。
我心里在想:這次,遞等式可幫了我一個大忙。助人為樂的平均分回到家里,媽媽打算再考考我,又問:“今天,我們吃了半盒蘋果吧!”我為難了,突然。平均分從數學箱里跳了出來,對我說:"想我吧,總數÷人數=答案。"說完,就消失了。我想了一會,對媽媽說:“一箱蘋果60個,有10人吃”,60÷2÷10=3(個),媽媽,每個人吃了3個。今天,數學朋友們可幫了我一個大忙。
數學的日記11
星期三晴
今天下午,我和媽媽用撲克牌玩算二十四點,就是亮出四張撲克牌,誰先算出它的得數是二十四誰就贏了,我們玩得很開心。其中有很多算法,也有一些只有一種算法。例如:“3、7、8、9,”它的算法是:3×(9-8+7)。還有:6、7、1、9,它的算法是:(9-6)×(7+1)。還有一些我們算不出二十四點的,它們是:11、9、13、7;8、9、10、11,這些我們絞盡腦汁也想不出辦法來,也許這就是數學的奧妙吧!
這個游戲充滿樂趣,奧妙無窮!
數學的日記12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去買菜,來到了一個賣青菜的旁邊,媽媽對賣菜地說:“大叔,來給我稱2千克菜。”
賣菜地說:“好,1公斤8角錢,一共是…”說到這他又說:“小朋友你上四五年級了吧,讓你來替我算算你媽媽應該給我多少錢吧。”我猶豫了一會兒,畢竟我不知道1千克等于多少公斤,這可為難我了,只好硬著頭皮答應了。開始算了,我突然靈機一動,心想:我何不防套套那賣菜的話。我先說:“爺爺,請問X千克=X千克嗎?”爺爺想都沒想就說:“當然等于了。”我接著又說:“那么我媽媽應付1元6角或者1.6元。”買完菜后,媽媽邊走邊問我:“女兒啊我記得你好像不知道1公斤=1千克吧,你怎么算的?”我調皮地說:“不告訴你。”同學們你們知道我是怎么算的嗎?對了,就是剛才問爺爺的那句話。
同學們我們生活中有很多很有趣的數學問題,趕快去找找吧!
數學的日記13
今天早上天氣晴朗,我和夏洱妹妹去了杭州樂園玩。
我們去玩了摩天輪。摩天輪有紅、黃、藍、綠四種顏色的小隔間,每種顏色隔間有4個,每個隔間能做4個人。媽媽問我:“所有黃色的隔間能坐多少人?整個摩天輪能坐多少人?”我快速地答道:“黃色能坐16人,因為黃色有四個小隔間,每個可以坐4人,所以是4+4+4+4=16(人)。摩天輪總共有4種顏色,每種顏色都是一樣多的,所以是16+16+16+16=64(人)。摩天輪總共能坐64人。”回答好問題后,我們一起上了摩天輪。爸爸還給我們定了美味的美食,真是又好吃又好玩。
我們下了摩天輪后,爸爸告訴我們:“等以后我們學了乘法,這個就更簡單了。”我好期待學乘法啊!
數學的日記14
周二,我和媽媽來到游泳培訓班繼續學游泳。教練讓我游了十個來回。
游泳結束后,媽媽向我提了一個問題:“十個來回需要做幾組游泳動作?”媽媽想考考我的計算能力。
我想了想,一個來回我需要做16組游泳動作(一組游泳動作包含:2個蹬腿、抬頭換1次氣并把手往兩邊劃1次),那10個來回就是有10個16組游泳動作。我想了兩種算式,第一種是連加算式:16+16+16+16+16+16+16+16+16+16=160;第二種是乘法算式:16×10=160。
我答出了媽媽的問題,我還和媽媽講兩種計算方法。媽媽又問我:“你覺得哪種算式最簡便呀?”我笑著回答:“當然是乘法算式了啦!連加讓我在紙上花了好長時間計算,我頭都暈了。”媽媽伸出大拇指夸贊我說:“真棒!媽媽還以為你只會用最麻煩的辦法去計算呢,哈哈!”
我和媽媽都開心地笑起來。
數學的日記15
有一次周末,我們做了思維泡泡堂,有一道題我思考了好久才想出來。
那道題目就是:把0、2、4、8這四個數字分別填在方框里,組成乘法算式(0不單獨做因數)。要使積最大,應該怎樣填?要使積最小,該怎樣填?
要使積最大,我填的算式是:804x2,老師批我錯。我想,之前爸爸媽媽說把數字最大的放最前面,可是我已經把最大的數放在最前面了呀!為什么還是錯呢?于是,我決定把所有可能的算式都寫出來,再算得數來驗證一下。結果420x8的積最大,應該填在方框里。
我發現如果求積最大,那就要把最大的數字與百位數相乘,求積最小,就把最小的數字與百位數相乘。
現在要求積最小,0不能單獨做因數。2、4、8這三個數字中2就是最小的,那2就是單獨的因數。408x2積最小,420x8的積最大,這就是正確答案。
數學是不是很神奇啊?當你發現規律,做出一道數學題時是很有成就感的,數學就是這么神奇!三年級熊奕瑄
【數學的日記】相關文章:
數學日記:關于比的數學日記06-12
數學日記02-08
數學日記精選10-31
數學的日記12-10
數學日記07-03
數學的日記07-03
數學日記精選07-03
數學日記06-12
數學的日記07-14
數學日記-小學日記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