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數學日記范文(通用44篇)
忙碌而又充實的一天又過去了,這一天里,大家身邊一定有一些有趣的見聞吧,立即行動起來寫一篇日記吧。但是卻發現不知道該寫些什么,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精選數學日記范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數學日記 篇1
我明白老師對于我有著很大的期望,但是我還是沒有考好。對于這點我感到十分抱歉。但是既然犯了錯誤就要改正,所以,透過考試我也想了很多以后必須要學習的東西。
首先我要改掉考試不細心讀題目的壞習慣。有時候我往往看著題目前面就順手把后面的問題寫上了,但是卻錯了很多。這也許也和答題技巧有關系。總之,透過以后的練習,我必須要在考試的過程之中認真審題,仔細讀題,把資料填準、填對。如果時間允許的話,還要多檢查幾遍,不允許自我再犯類似于這樣的錯誤。
其次,我還要加強對語文、數學、英語、物理這四門主科的練習。透過考試,我了解了大家的實力,明白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道理。平日里大家都聚在一齊討論、研究著做題,所以察覺不出來有什么明顯的差異。但是經過考試,就不難發現,那么多的考試題目,是我從來都沒看過的。唉,這只怪自我做的`練習題太少。我不能允許自我再這樣差下去,我必須要加倍的努力。我要從這次考試中汲取教訓,作為鋪墊,為下一次考試打好基礎,做好準備。
考試技巧貴在練習。生活之中,我還要多多加強自我的練習和復習,考試之前制定周詳的復習計劃,不再手忙腳亂,沒有學習目標。平日里我要學會積累運用,語文要積累一些美詞佳句、優美片段;數學要多練習難題、多背重點;物理要多做實驗、多背定理、多練習語言組織潛力;英語則是語法和重點難點,練習題也是提高英語的好方法。
我想對老師們說:“我期望老師不要對我失去信心,雖然這次我考得很不理想,但是我相信自我,能夠突破自我。下一次考試,我必須會竭盡全力的!請相信我吧”
數學日記 篇2
某人沿著一條與鐵路平行的筆直小路由西向東行走,這時,有一列長546米的火車從背后開來,此人在行進中測出整列火車通過的時間為42秒,而在這段時間內,他行走了84米,這列火車的.速度是多少?
我看了題目之后,覺得這一題好難,人和列車都在動,給的數據又不多,所以,我覺得好難,我就這樣想,這一道實際上是一個車尾與人的追及問題,開始時刻,它們的路程差一定是車的長度,火車通過的時間=追及時間,
很簡單,可以簡化成火車行進在一條路上,行了42秒,這樣,算速度便很容易了。
546+84=這段路的長度=630根據路程÷時間=速度得知,
接下來是630÷42=15,所以,火車速度是每秒行15米。
數學日記 篇3
晚飯過后,我在一位博友的博客上,看到了這樣一道題:有一個人,用9元錢買了一只雞,又以10元錢的價格賣了出去,但是他覺得賺得太少,于是又以11元的`價格把雞買了回來,然后又以12元的價格出手,問最后他是賺了還是虧了?如果賺了,賺了多少元?如果虧了,又虧了多少元?
這道題的答案毫無疑問,一定是賺了,但是他賺了多少呢?乍一看這個問題好像很簡單,大多數人都會用12減去11得到一元錢,答出他得了1元錢,但是答案到底是不是這樣呢?
回答當然是:不是的。這道題也有自己的方法。首先我們先假設這個人買雞前有10錢,那么第一次買過雞后還剩下10-9=1元,賣出了10元,就是10+1=11元,即第一次賣出雞后這個人還剩下11元,于是他又用11元買了回來,這時他就沒錢了,又以12元的價格賣出,那他就有了12元。
由算得的結果可知,最后雞被賣掉時,這個人有了12元,比原來的10元多了兩元,就是他賺了兩元。
在做數學題時我們不能想當然,一定要經過周密的計算后,再得出正確的結論。
數學日記 篇4
今天,母親跟我說:“雪飛,跟你玩個游戲吧!”我說:“好呀!”
母親拿來一塊圓紙板,紙板中心用釘子固定了一根指針。紙板平均分成24個格,格內分別寫著1—24、“母親,游戲規則是什么?”“游戲規則非常簡單:指針轉到單數格或雙數格,都要加上下一個數。加起來是單數就是我贏,加起來是雙數就是你贏。”
我一連玩了十多次,可是每次都輸。“為什么總是單數呢?”我問母親。母親說:“你自己想想吧!”于是,我絞盡腦汁地想,終于讓我想起了:單數+雙數=單數。這下子我明白了,假如指針轉到單數格,那么加下一個數就是雙數;假如指針轉到雙數格,那么加下一個數就是單數。所以,指針轉到任何一格,加起來數都是單數。
數學日記 篇5
今天,我和爸爸在家用撲克牌玩24點游戲。我們每人發半副牌,每人每次抽二張牌攤在桌上,誰先用加減乘除把牌上的數字算出24點,誰就拍一下手,說出自己的算法,就可以把四張牌收回放到自己那邊。
開始,總是爸爸贏,我的牌漸漸地都到爸爸手里了,我就向爸爸請教絕招。爸爸告訴我說:“首先要看看四張牌里有沒有3、4、6、8,如果有3,就用剩余的三張牌算8,如果有4,就用剩余的三張牌算6,有6或8,也是和上面的算法一樣,因為, 3×8=24,4×6=24。還可能用類似上面的`方法找2乘12,15加9、或者用連加的方法等等。”當然也有四張牌算不出24點的情況,那自己把發出的兩張牌收回。
爸爸教了我很多算24的方法,我用這些方法又把我輸的牌從爸爸手里贏了回來。以后我要多練習,爭取下次打敗爸爸。
數學日記 篇6
近來,我們正在學習有關立體圖形的知識。這引起我思考這樣一個問題:茶葉筒大多都是圓柱體的,這是為什么?把茶葉筒做成圓柱體,是出自禮貌,還是出自美觀?還是……不,不!我百思不得其解!百思不得其解的我下決心揭開這個迷。
今天,家里來了一位我從小就非常崇拜,人稱”諸葛老師”的.叔叔。我拿起茶葉筒,正準備泡茶招待他,忽然靈機一動,就問他:”叔叔,你知道茶葉筒為什么大部分都是圓柱體的嗎?”叔叔反問我說:”你先說說,這是為什么啊?”我不想讓叔叔小看我,真想用自己學到的知識,找到正確的答案。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急得我滿頭大汗,但就是找不到答案。這時,叔叔拍拍我的肩膀,對我說:”你不妨從同樣周長的圖形,圓形的面積比較大”入手,再想想。聽了叔叔的話,我恍然大悟:原來,使用圓柱體的茶葉筒不僅可以裝下更多的茶葉,還可以節省材料。明白了這一點,我又聯系實際生活,結合畫圖的方法證明了自己的想法。
我把這一想法滔滔不絕告訴了叔叔,叔叔輕輕地撫摸著我的頭說:“你善于從實際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并動腦筋思考解決。我相信你一定會成為未來的‘諸葛老師’”。
數學日記 篇7
今天,我發現了一道十分有趣的題。經過認真分析與細心計算,我終于把這道題“打敗”了。
題目是這樣的:一家三口,媽媽和爸爸同歲,媽媽的`年齡是兒子的三倍,三人四年前年齡之和是七十二歲,三人現在各為多少歲?
一看到這道題,我頓時傻了眼,徹徹底底地被這道題難倒了。但我知道,如果就這樣“認輸”的話,將會令多少人失望啊!
于是,我靜下心來,開始慢慢分析,終于發現,這是一個和倍問題。原來,這個問題的突破口就在“三人四年前年齡之和是七十二歲”這個條件當中。從這里,我們可以求出三人今年的年齡之和:72+4×3=84(歲)。求出三人今年的年齡之和后,我們便可以用解決和倍問題的方法來求出兒子今年的年齡:84÷(3×2+1)=12(歲)。接下來,我們就可以根據“媽媽和爸爸同歲”和“媽媽的年齡是兒子的三倍”這兩個條件來算出父母今年的年齡:12×3=36(歲)。
從今天這道題,我明白了遇到困難時,不要因為恐懼而退縮,困難越大,我們便越要勇往直前,打敗困難。
數學日記 篇8
今天早上做作業時,媽媽給了我2張數學口算題卡,我看了一下,馬上跟媽媽說:“不對,媽媽,你好像弄錯了,老師說每天100道口算題,你今天給我2張,雖然第二張的題目不到一半,但2張加起來就有100多道啦。”沒想到媽媽給我的回復卻是——就只有100道,沒有多也沒有少,不信你自己數數看。“好!”我可不想多做點,最近這些口算題比起一年級可難多啦,我也是為了早點做完早點休息呀。于是我就開始數起來,我先數第一張:一共有4列,每列有20行,就是20+20+20+20=80(道),再數第二張也有4列,每列只有5行,就是5+5+5+5=20(道),第一張80加第二張20道,剛好:80+20=100(道),沒有多一道,也沒有少一道。
媽媽說原來今天在操作電腦時,排版沒有排好,平常是只有一張的`(4列,每列25行)今天就多用了一張紙,但是口算題數不變。后來媽媽還說2年級你們就開始學乘法了,以后你就會知道4個20相加,不用20+20+20+20=80這樣來算,可以用4×20=80,這樣算題就簡單多了。
想想數學真奇妙!
數學日記 篇9
我家這幢樓一共有7層。有時候我在想:“樓里一共住了多少人呢?每天進進出出的都好像碰不到幾個鄰居嘛。”于是我帶著這個問題找到了媽媽。
媽媽對我說:“那我們今天就來算算,我們這幢樓里大概住了多少人吧!”我高興得手舞足蹈。我拿來紙和筆,這時媽媽問:“我們這里一共有7層,每層樓里住著兩戶人家,那你來算算,我們這幢樓里一共有多少戶呢?”我迫不及待地回答道:“二七十四,或者用加法表示7+7=14”媽媽非常滿意地點點頭。她接著又問道:“如果每戶都是三口之家,那么,我們這幢里一共住著多少人呢?我想了想回答說:“14+14+14=42,或者用乘法表示14×3=42。”媽媽好奇地問我:“14×3=42,你是怎么算出來的呢?”我自信地告訴她:“我先把14分成10和4,接著分別把10和4與3相乘。”于是我用筆寫出算式10×3+4×3=30+12=42,“我算的對嗎?”媽媽連忙夸我:“寶貝,你是最棒的`!”以此類推,如果一戶家庭住著4口人或者5口人,我也可以用同樣的方法輕松地算出來。
數學真的是太奇妙了!生活中只要我們仔細觀察,它就無處不在!
數學日記 篇10
星期天,我運動完后和媽媽一起回家。走到家樓下看著這一級級臺階,我頓時感覺無力,心想:不就是爬6樓嘛!我是男子漢,區區幾級臺階怎么能難倒我!
說爬就爬,我一開始爬得可快了,媽媽一直走在我后面,可過了一段時間,我的腳越來越慢,腿似乎有千斤重,媽媽就鼓勵我繼續加油,終于到了6樓。
媽媽說:“孩子,你知道我們從1樓到6樓走了多少臺階嗎?”
我說:“剛剛我只顧著爬沒數”。
媽媽又說:“你看,每層樓有18級臺階,那么你能算出多少臺階嗎?
我想了想:從一樓到二樓走18級臺階,二樓到三樓也是18級臺階,那么從一樓到六樓,就有5層,應該用算式18+18+18+18+18=90(級)。
媽媽對我豎起大拇指,又說:“從一樓到二樓用了2分鐘,照這樣的.速度,從一樓到六樓需要幾分鐘?”
我思考著:從一樓到二樓用了2分鐘,那么到6樓,就應該有5個2分鐘,應該用算式2+2+2+2+2=10(分鐘)
媽媽說:“也可以用乘法來計算:5×2=10(分鐘)。”
媽媽還跟我討論了關于乘法的思路,真是一次不錯的經歷。
數學日記 篇11
一天,小明要去交電費,突然發現電力公司為了鼓勵節約用電,修改了以前收費的方法,變成了:每月用電不超過100千瓦時,按每千瓦時0.52元收費,每月用電超過100千瓦時,超過部分按每千瓦時0.6元收費。
這可把小明害苦了,要知道,他對數學一竅不通啊!沒辦法,她只好回家慢慢算了。小明家十月份用電共121千瓦時,該如何算呢?這時,小明的妹妹小紅回來了。她看哥哥愁眉苦臉的,就問他怎么了……終于搞清楚事情了以后,小紅決定幫幫這個“數學白癡”。她坐下來,耐心地為小明講解:“我們家一個月用電超過了100千瓦時,121-100=21(千瓦時)21×0.6=12.6(元)超過的'千瓦時要交12.6元,再算100×0.52=52(元),然后把五十二元加上十二點六元就等于六十四點六元了,多簡單啊!你想到哪去了!”“喔,原來是這樣啊,我還以為有多復雜呢!”小明恍然大悟。
最后,小明終于順利地把電費給交了。當他看到有人在電力公司門口焦急地計算自己該交多少錢時,小明就熱心地跑過去,指導他怎樣算。小明愉快地想:教別人的感覺不懶啊!看來以后我得“改頭換面”,重新學數學啦!
數學日記 篇12
今天,我們學“圓”。
因為先前老師讓我們早就準備了一下,買了圓規。開始上課,老師就讓我們畫三個圓,并讓我們找找這些圓的不同點和相同點。
……
同學們的手立馬舉了起來。“圓的大小不一樣!”“都是圓形!”老師贊許地點了點頭,說:“你們再畫出幾條對稱軸。”我們很快就OK了,七嘴八舌地說:“一個圓有無數條對稱軸。”“圓的對稱軸都相等!”
“對了!”
“同學們,那我們也就可以得出一條結論:圓是軸對稱圖形,一個圓有無數條對稱軸。 連接圓心和圓上任意一點的線段叫做半徑。 連接圓心和圓上且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做直徑。”
“懂了嗎?”“懂了!”同學們大聲回答道。
通過事后的學習,我還知道了:圓心決定圓的'位置。圓的半徑決定圓的大小。圓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半徑一般用r表示,直徑一般用d表示。半徑的距離就是圓規兩腳之間的距離。d=2r 或r=2/d。
呀,時間也不早了,我該復習一下上課時寫的筆記,在這里閑話不多說了,拜拜!
數學日記 篇13
今天,老師教了我們“比的基本性質”。
“比的基本性質”與“分數的基本性質”差不多,都是比的前項與后項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比值不變。這可不是空穴來風!
16:4的'比值是4,那4:1的比值也是4,再仔細觀察一下兩組數。16到4是除以了4,4到1是除以了4,也就是說“16:4的前項和后項同時除以了4”,比值依然是4,那么反過來看4到16是乘了4,1到4是也是乘了4,就說明4:1的前項和后項同時成了4,比值依然是4。
從這一個例子中就可見一斑了,所以,我們才得出了論”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2,0除外,比值不變。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是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如果前項先乘,后項再乘那就不行了;也一定要是“相同的數”,如果不是相同的數,一個乘3,一個乘4,那就更不行了;當然,0就要除外了!
我在這里可是給大家提了個醒呦,六年級的朋友們可一定要注意哦!
數學日記 篇14
今天,是哥哥的升學宴,我負責準備獎品,于是,我和姐姐拿著媽媽給的100元錢去超市選購獎品。
因為,和媽媽事先有約定獎品的標準,要實用、質量好、不能貴、更不能超總預算,這對于我和姐姐來說是個大難題,在超市我們認真的選了好半天,反復看價格對比,才最后選定要買的一、二、三、四等獎,分別是葡萄酒、水杯、藍莓汁、小碗。
最后決定,購買一等獎葡萄酒一瓶,單價20元/瓶,二等獎水杯兩個,單價15元/個,三等獎藍莓汁三瓶,單價6元/瓶,四等獎小碗四個,單價4元/個,由于我自己沒買過這么多東西,這下把我愁住了,幸虧在姐姐幫助下我才計算清楚,20×1+15×2+6×3+4×4,最后總共花費84元,收款時付100元,找回16元。
哥哥的`升學宴搞得非常成功,獎品好也是其中主要原因之一,親戚們都夸我會買東西,我心里美滋滋的,非常有成就感。通過這次購物實踐,我學到了很多知識,主要是數學方面的,例如:兩位數乘法,連加法,100以內的減法等,生活中能用到的數學知識真是太多了,以后我一定會更加努力學好數學,加油。
數學日記 篇15
今天我閑著沒事干,就想去幫阿姨買菜。我就想這樣也好我也能完成數學日記了。
一來到菜市場,熱鬧非凡。喧鬧聲,讓人感到好煩。我馬上就去買我的最愛的雞腿吃了,剛到那一股香氣讓我迫不及待的過去。我馬上問老板幾元一只,老板回答說:“4.5元一只:”我掏出10元錢給了他,他給了我錢我就走了。當時我沒注意就跑了。我準備在去買東西時卻發現少了5毛錢準備去換了,當時我真糊涂馬上來到了當時來買雞的.地方去換。我真的很馬虎怎么沒注意看呢?那位老板也是個熱心的人他沒說什么就給了我錢我羞愧的低下頭說了聲:“謝謝”就走了。
我接著又去買了很多東西算也算不了我決定耐心的數,終于數出來了。結果算出了答案:45.3元。爸爸給了我50元怎么只剩下了4元了,怎么辦呢?少了7毛錢怎么說呢?
一回家我來到爸爸面前說:“爸爸對不起我算錯錢了,”爸爸笑了笑說:“沒關系,在生活上肯定有馬虎錯誤的。”這次我原諒下次不能犯了。我聽見了說什么。所以說一般數學不能犯馬虎錯誤,一犯馬虎就吃虧了。后來我去買菜不會犯了。懂得上次的教訓。
數學日記 篇16
數學的奧妙無處不在,今天老師帶著我們去發現線的奧密。
線在生活中處處可見,過馬路的斑馬線是一條條線段;在塔山上看見一盞往遠處投射的探照燈是射線;還在火車的鐵軌上發現了直線等等。自從教了這一課之后,我明白了線段有兩個端點,不能向兩個方向無限延伸;射線有一個端點,可以向一個方向無限廷伸;直線沒有端點,可以向兩個方向無限延伸。
坐在車上我就迫不及待地想把剛學的內容考一考爸爸。可爸爸卻說:“直線是可以無限延伸的,火車的.鐵軌上不是有彎道嗎,而且還有起點和終點,怎么也能算是直線呢?”我也不甘示弱地說:“火車的鐵軌也有直的呀!”“如果這樣的話,那公路豈不是也是直線了。”爸爸也窮追不舍毫不相讓。為了這個問題我們各抒已見爭論不休。最后我打開了百寶箱,拿出我的數學教科書,書本的圖片上鐵軌就是直線。爸爸啞然無語,我高興極了。
數學的奧妙真是有趣呀!它什么時候還會再給我驚喜呢?
數學日記 篇17
巧算日期
過年的時候,我們全家外出旅游了3天,家里的日歷沒有撕。回家媽媽撕日歷的時候問了我這樣一個問題:這3張撕下來的日歷上的日期數之和為60,那么我們回家是幾號(因為媽媽知道我從來不看也不問日期的)?于是我動起了小腦筋想:這3天是連續的,那么它們的日期數應該是3個相鄰的數,于是,我先把它平均分,即得60÷3=20,再用加(減)1的方法,即得19、20、21,那么我們回家不就是21號,媽媽看了看,把那3張日歷給了我,我一看,笑了。
巧推奶奶的生日
今天,爺爺拿出來一張弄臟了的日歷,有些日期看不清了,讓我幫他算一下,27號是星期幾,因為那天是奶奶的`生日。我看了一眼那張日歷,太簡單了,22號是星期六,那么27-22=5,27號不就是星期四,這時爸爸說對了,讓我再用其它的方法試試。于是我又動起了小腦筋想:2號是星期天,與27號相差了27-2=25天,而一個星期是7天,25÷7=3(周)……4(天),這樣也能得出27號是星期四,對了,爸爸笑了笑說:“你真棒!用任何一個能看清的數字都能推算得出來,生活中的數學隨處可見。”
數學日記 篇18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去新華書店買書。因為假期除了老師布置的暑假作業以外,還要讓我們讀指定三本書,有:《愛的教育》、《伊索寓言》和《唐詩三百首》。
走進書店,書架上到處都擺放著書,瞬間,讓我陶醉在這書的海洋中。媽媽說:“快點找,你需要的書。”正在這時,來了一位阿姨說:“小姑娘,需要什么書?”在阿姨的幫助下,我順利找到了這三本書。
媽媽給了我100元錢,讓我自己去結賬。考驗我數學學的怎么樣?我接過錢,心里想:“真是小菜一碟,太小看我了!”
《愛的教育》25元、《伊索寓言》24.5元、《唐詩三百首》12元,25+24.5+12=61.5(元)。然后,我又問媽媽要了1元5角給了結賬阿姨,阿姨看了看我,給了我40元整。101.5-61.5=40元。然后說:“這個小女孩,還挺會算賬的.。”媽媽也看了看我說:“數學學得真不錯!”
聽了阿姨和媽媽的話,我心里美滋滋的,只要你多動腦筋,多思考,數學無處不在!
數學日記 篇19
在我們生活中有許多難題要靠數學來解決,如,買鉛筆時有一根裝的﹑三根裝的,要買哪一種呢?現在就要用數學來計算那種便宜﹔跟著爸爸去交水費時,叫要用數學來計算看看到底要交多少錢……這些都是我們生活中的.數學。下面讓我來說說我自己碰到的一些難題都是怎么用數學解決的吧!
上次,媽媽告訴了我一個好消息﹕“安淇,我準備在你臥室里的墻上安上一個多功能書桌,還要給你換一個小碎花式窗簾。”我好高興,不由哼起了小曲﹕“啦啦啦,啦啦啦……”可不一會兒,問題就來了﹕窗簾的表面積要是多少呢?呵呵,我想到了,老師不是教過我們要算表面積就先算公因數。嗯!臥室的長是6米,高是3米,那么6÷3﹦2,6是3的倍數,那么6和3的公因數就是3,3×3﹦9?平方米?我的新窗簾的表面積算出來了,表面積是9平方米。“媽媽!媽媽!我知道了,你就給我定制一個3米×3米的窗簾吧!”我高高興興地跑到媽媽跟前將答案告訴了媽媽。媽媽很驚訝問我怎么知道的,我將經過告訴了媽媽,媽媽直夸我真棒。
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事事用數學。我愛數學,我要用數學解決一個個難題,讓我的生活中充滿色彩!
數學日記 篇20
我已經上小學五年級了,上過無數次數學課,有一堂數學課讓我至今難忘,當時的`情景還歷歷在目。
記得有一天,數學老師來給我們上數學課。我們那時才剛剛學會小數除法,老師給我們出了幾道小數除法題,剛好上面有一道我不會做,但數學老師說:“我點到的同學上來做”。我在心里暗暗想,不 要點到我,不要點到我。但是老師恰好點了我上去做那道我不會做的那道題。我的心里怦怦直跳,我不會做那道題,做錯了咱辦,那多丟人啦。我還是鼓起勇氣上了講臺去做了那道題。這道題目是0.416 ÷0.032,我做錯了,我多添了2個0,我本以為老師會批評我,可老師卻表揚了我。老師說:“同學們,這個錯有可能全班同學都可能會犯這種錯誤,可這次我講了,我相信大家以后就不會犯這種錯誤了 。”老師講先把0.032的三位小數點往0.416右邊移三位,0.416就變成了416,0.032就變成了32,這樣就好算了,就變成了416÷32,答案就等于13,哦這樣簡單,我終于明白了。
這節數學課讓我終身難忘,通過這堂課,我以后再遇見這種數學題,我一定不會做錯了。
數學日記 篇21
中國擁有著一望無際的廣闊國土,但又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沙漠也多得不可計數。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如果把中國可利用的'土地“分攤”,那每個人能得到多少呢?
中國的沙漠面積很廣,有3230000平方千米,熾熱的沙漠理所當然是一片不毛之地,不可以利用,所以我么就要減去這2320000平方千米的面積。9600000—3230000=6370000(平方千米),這樣一來,能給我們“分攤”的就只剩下區區6370000平方千米了。
可能有人會想,有些湖泊不是被人們填土,改成陸地了嗎,新會的圍墾也是填海造陸啊!雖然這也是陸地,但面積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小的,所以就忽略不計了。
那么,中國現在有14億人口,每個人平均土地占有量就是6370000÷1400000000=0.00455(平方千米)。
大家聽了這個結果,覺得有點不可思議吧?的確,中國的人均土地占有量也是微乎其微的!而且,中國還有那么多名山大川,就像青藏高原,都是不可以住人的,所以,這么小的面積,可能還不能讓你容身呢!
通過這篇數學日記,我們應該懂得珍惜土地資源,我們必須要好好利用這片土地!
數學日記 篇22
6月15日 星期二今天
我醒來時已經8:00了,爸爸媽媽早就吃完了早飯,于是我決定自制一份營養早餐——黑芝麻豆漿。首先拿出豆漿機,再把洗凈的1杯干黃豆、1/5杯黑芝麻放入豆漿機中,加入適量的水并啟動。經過20多分鐘的“轟隆轟隆”,黑芝麻豆漿終于做好了。我喝了其中的1/5,其他的由我家3個人平均分。
簡單地吃完早餐,爸爸就帶我去平湖大潤發shopping!臨走前,媽媽囑咐我們買一包黑木耳,于是,我們開始在玲瑯滿目的貨架上選購。爸爸一直認為“貴的.就是好的”,堅持要買貴的那包黑木耳。可是,到底哪包貴呢?這就得看單價了。先看這一包,15元150克,15÷150=0.1元/克,再看那一包,12元100克,12÷100=0.12元/克。0.1元﹤0.12元。哦,原來是第二包貴,那就要第二包了……這次購物,我們共花了136.8元。
回到家時,已經11:30分了。我感到有些疲倦,但我很開心,因為我已經學會了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了!
數學日記 篇23
這個暑假,我解決了一道有趣的數學題“烤餅”。
題目是這樣的,一名烤餅廚師有一個烤鍋,一次只能烤兩個餅,餅的正反面都要烤,而烤一面所需要的時間是1分鐘。烤餅廚師接待了3位顧客,他們都有急事,所以要求烤餅廚師只能在3分鐘內烤完3個餅。烤餅廚師想了一下,就在3分鐘內烤好了3個餅,準時將香噴噴的烤餅送到了3位顧客面前。你知道烤餅廚師怎么做到的嗎?
我覺得還不是很難,之前我好像解過類似的題,但又忘記解題方法了。我努力回憶,終于想起了一點點。我先把3個餅畫在草稿紙上,標上A、B、C。接著再畫一個鍋,把A的正面放進去(畫箭頭),再把B的正面放進去。然后等1分鐘,把B取出來換成C的`正面,A則翻過來變成反面,再烤1分鐘。把兩面都烤好的A取出來,接著將C翻成反面,把B的反面放進去和C一起烤,烤1分鐘,那么3分鐘就烤完了3個烤餅了!
我翻看參考答案驗證,答案簡直一模一樣,只不過我是用A、B、C來標注,它用1、2、3來標注罷了。希望我能發現更多有趣的數學謎題,數學學得越來越好!
數學日記 篇24
爸爸挑了一個最大貝殼,和媽媽弟弟嘀咕了幾句,把貝殼藏在一個人的褲袋里,讓我猜在哪。
爸爸神氣地說:“在我這兒。”弟弟生氣地說:“不在我這,在媽媽那兒。”媽媽淡定地說:“不在俺這兒。”我左思右想,絞盡腦汁,也無從下手。就在這時,我突然想到了假設法,奧數真沒白學,嘻嘻!
我先猜在爸爸的口袋里。
假設爸爸說得是正確的,你媽媽的話也是真的'與已知矛盾,那么爸爸說在他那兒是假的,弟弟的話是真的也已知矛盾,只可能在媽媽或弟弟的口袋里,不在爸爸那兒。
第一個我猜錯了。哎!
我再猜在弟弟的口袋里。
這樣的話,可能性只能在弟弟和媽媽的口袋里,開始他們兩的假設。
假如在弟弟那兒,他說的就是真的,媽媽的話是真的又與已知矛盾,那弟弟的口袋里也沒有。
我老猜錯,第三次我不會猜錯了,在媽媽的口袋里,因為只有三個人!
暑假天里悶的很,我就和爸爸媽媽,弟弟去涼爽的海邊玩,避開火辣辣的太陽,享受涼冰冰的清水。沒想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數學日記 篇25
暑假開始了,已經不再像上學時那樣,把學習時間安排好了。因為爸爸媽媽沒時間管我和姐姐了,所以我決定要安排好一天。
早晨,不能太晚起床,但也要保持睡眠時間,那么就在七時三十分起床,到了八時,洗漱過后,吃早餐。早餐時間一般需要二十分鐘。寫作業就在八時二十分開始,寫兩個小時左右作業,到了十時三十分鐘。休息半個小時到十一時,十一時到十二時進行一個小時閱讀。十二時就要吃午餐了,大概需要三十分鐘時間,到十二時三十分。十二時三十分到十四時午休,休息一下,下午才有精神。十四時到十五時是戶外活動,可以跳一下繩,騎會單車,運動運動。十五時到十七時畫畫和吹單簧管,練習一下,不要生疏了。十七時到十七時三十分吃晚餐,十七時三十分到十八時休息,消化一下食物。十八時到十九時出去散步,到處走一走。十九時到二十一時看電視,放松一下心情。二十一時睡覺早睡早起。
安排好了時間,會讓我們的生活更有秩序,也會讓我們得到更多的.放松時間。
數學日記 篇26
晚上,弟弟說肚子餓了要喝奶粉,我看到媽媽在洗衣服,就幫忙給弟弟泡奶粉。可是我不知道要多少的`水和多少的奶粉,于是我跑去問媽媽。媽媽跟我說需要180毫升的溫水。我又問媽媽需要幾勺奶粉,媽媽說:“30毫升的溫水需要1勺奶粉,那180毫升的溫水需要幾勺?你算算看!”我一邊嘴上在加一邊手指數著幾個30:30+30=60,60+30=90,90+30=120,120+30=150,150+30=180。終于數到第6個30加起來就是180了,我趕緊跟媽媽說是6勺。媽媽笑著說:“答對了,但是如果你學了乘除法,算起來就會更簡單了180÷30=6,很快就能算出來了。”原來可以這么簡單啊!
數學就在我們身邊,我要好好學習它!
數學日記 篇27
快樂的星期六到了,我陪爸爸去店里上班。
剛到店里,爸爸接到客戶的電話。原來是要買保溫臺上的份數盤。爸爸接完電話就對我說:“今天爸爸考考你吧!客戶要買4個保溫臺上份數盆,1個保溫臺上有6個份數盤,一共要幾個?”我在心里想了想6+6+6+6=24(個)。爸爸又問到:“你還有其他方便快速一點的.算法嗎?”我轉念一想,暑假剛學的乘法口訣,“四六二十四”,我快速地算了出來,和加法的答案是一樣的。爸爸聽到答案后,給我比了個大拇指。爸爸說:“那我們倉庫里的份數盆是12個一箱,那這樣我們需要給他們送幾箱呢?”我趕緊在心里默默想了一下,24—12—12=0剛好2箱。我連忙跟爸爸說:“2箱就可以。”爸爸聽完開心地笑了,還請我吃了雪糕。
原來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的身影。
數學日記 篇28
周二,我和媽媽來到游泳培訓班繼續學游泳。教練讓我游了十個來回。
游泳結束后,媽媽向我提了一個問題:“十個來回需要做幾組游泳動作?”媽媽想考考我的計算能力。
我想了想,一個來回我需要做16組游泳動作(一組游泳動作包含:2個蹬腿、抬頭換1次氣并把手往兩邊劃1次),那10個來回就是有10個16組游泳動作。我想了兩種算式,第一種是連加算式:16+16+16+16+16+16+16+16+16+16=160;第二種是乘法算式:16×10=160。
我答出了媽媽的問題,我還和媽媽講兩種計算方法。媽媽又問我:“你覺得哪種算式最簡便呀?”我笑著回答:“當然是乘法算式了啦!連加讓我在紙上花了好長時間計算,我頭都暈了。”媽媽伸出大拇指夸贊我說:“真棒!媽媽還以為你只會用最麻煩的`辦法去計算呢,哈哈!”
我和媽媽都開心地笑起來。
數學日記 篇29
今天,我在家玩多米諾骨牌。
骨牌有淺綠色、深綠色、橙色、黃色4個顏色。我數了數,每個顏色各有20個骨牌。我用乘法算了算,總共有4×20=80(個)。我把骨牌裝進多米諾骨牌小火車,數了數,一次最多可以裝27個。每趟小火車會自動把骨牌排成一條直線。我想:小火車要開幾趟才能運完呢?于是我用加法算了一下,27+27+26=80(個),小火車要開3趟才能運完,最后一趟小火車比前面2趟少了1個骨牌。我把3排骨牌同時推倒,發現26片骨牌的.那組取得勝利。我想要3組同時獲勝,于是拿掉了2個,那么總數就變成了26+26+26=78(個)。接著,我又同時推倒3排,這次3組同時獲勝。
多米諾骨牌真好玩,下次我要再玩出新花樣!
數學日記 篇30
今天下午,在做數學練習題時,我看見了一道會迷惑人的數學題,題目:37個同學要渡河,渡口有一只能乘上5人的空小船,他們要全部渡過河,至少要使用這只小船多少次?(一個來回算一次)
我一看,簡單,直接拿起筆就寫上37—5—5—5—5—5—5—5=2,數了一下,有7個5,那就是要使用這只小船至少7次。寫完了,我拿給媽媽看。媽媽一看,笑著對我說:“小船是不是需要一個同學撐船呀,那么每次是不是只能乘4人。”我一聽,馬上接著說,那撐船的同學要減掉,那37—1=36人,這樣剩下的就是36—4—4—4—4—4—4—4—4—4=0,最后一次到對岸當船夫的同學也上岸,我數一下,有9個4,那所以至少要走9次。媽媽笑著說:“對了!”
粗心的人往往會忽略“空小船”,就是忘了要有一個撐船的`人。我就是那個粗心的人,下次再遇見這樣的題目,可要仔細看清楚呢!
數學日記 篇31
今天我和好朋友周子然去看書。我們來到閱覽室,閱覽室里的書可真多呀!有繪本、有故事書……我們先來到了最喜歡的'繪本區。我和周子然一起數了一下,發現每一行都有20本書。
這時周子然想要考一下我,對我說:“你知道繪本區一共有多少本書嗎?”我抬頭數了數發現一共有三行,每一行都有20本。那么繪本區一共有20+20+20=60(本)。周子然聽完我的回答后十分贊同。
于是,我們一起在閱覽室從下午一點閱讀到兩點半。我看了繪本30頁、故事書28頁,一共看了30+28=58(頁),總共花了一個半小時。一小時等于60分鐘,半小時就是30分鐘,也就是我看了60+30=90(分鐘)。
閱讀的時間過得可真快呀!今天真是開心的一天!
數學日記 篇32
今天早上天氣晴朗,我和夏洱妹妹去了杭州樂園玩。
我們去玩了摩天輪。摩天輪有紅、黃、藍、綠四種顏色的`小隔間,每種顏色隔間有4個,每個隔間能做4個人。媽媽問我:“所有黃色的隔間能坐多少人?整個摩天輪能坐多少人?”我快速地答道:“黃色能坐16人,因為黃色有四個小隔間,每個可以坐4人,所以是4+4+4+4=16(人)。摩天輪總共有4種顏色,每種顏色都是一樣多的,所以是16+16+16+16=64(人)。摩天輪總共能坐64人。”回答好問題后,我們一起上了摩天輪。爸爸還給我們定了美味的美食,真是又好吃又好玩。
我們下了摩天輪后,爸爸告訴我們:“等以后我們學了乘法,這個就更簡單了。”我好期待學乘法啊!
數學日記 篇33
暑假里我學會了現代智力七巧板。七巧板一共有5副,每副有7塊組成。媽媽問我這樣一共有多少塊呢?我是這樣算的,在本子上一個一個地加7+7+7+7+7=35。媽媽告訴我可以用剛學的.乘法口訣快速算出來哦!我靈機一動,在心里默默地想和7有關的乘法口訣。“五七三十五”,和我用加法算得答案一樣。哇!原來乘法口訣這么方便。媽媽給我豎起了大拇指。
七巧板可以單副拼,也可以多副拼,可以拼成人、魚、字、火箭、輪船,還有動物等等。只要肯動腦筋就可以拼出各種各樣的圖形。今天我是一副一副地拼,總共拼了九副。其中我最喜歡的是母女同樂這幅圖。瞧!我用長長的直角板和大板拼出了媽媽的身子,就像我被抱在懷里一起哈哈大笑的樣子。
現代智力七巧板真有趣,同學們一起來玩吧!
數學日記 篇34
今天的玩轉數學課,徐老師教我們用橡皮泥和牙簽做立體圖形。徐老師要求我們先按照大屏幕上的立體圖形搭建一個三棱體和一個正方體,然后再用徐老師教的方法自創一個有趣的立體圖形。小朋友們發揮了豐富的想象力,想到的立體圖形多種多樣,有的搭建了下節課要做的長方體,有的搭建了和房子一樣的形狀,還有的搭了一個非常復雜的鐵塔,特別是李妤昕同學,她搭了一個三層樓的房子,難度非常大,直到下課之前才搭建完成,她的`作品得到了全班同學的贊揚。這堂玩轉數學課,讓同學們學到了用最簡單的材料,一樣能搭出復雜的圖形,讓圖形千變萬化。
今天的數學課真好玩,同學們的臉上都掛著微笑!希望以后這樣的課堂越來越多,讓我們的數學學習越來越快樂!
數學日記 篇35
大年初六,爸爸、媽媽帶著我去了太倉弇山園百樂園游玩。
我先去售票亭買了一張“豪華飛椅”的票,售價10元。這里有許多秋千式的座位,圍繞在一個大圓柱周圍。開始轉的時候,大圓柱的外層徐徐上升,座位也在轉的同時不斷地上升,人在座位上飛了起來。越飛越快,有的人開始尖叫起來。但是我覺得一點也不害怕呢。接著我們又買了三張“花籃式觀覽車”的票,每張20元,總共60元。最后我和媽媽又去坐了“太空漫步”,每張15元,共計30元。這樣的.話我們總共花了10+60+30=100(元)。
在玩的過程中我碰見了同學,他手中拿了一張40元的套票,聽說可以總共玩八個項目。這下我才恍然大悟,如果我們一開始就買40元套票的話,同樣玩這三個項目不用套票要花費100元,而用套票我們只要用40元,足足便宜了60元。唉,我真是虧本了!所以我要告訴小朋友們,下次你去這里玩的話想要節約點錢的話還是買套票吧,這可是我的忠告喲!
數學日記 篇36
今天,我們全家去超市買東西,我們先到廚房用品柜臺買了2筒保鮮袋,一共16。8元,媽媽問我1筒要多少元?我情不自禁地說:“1筒是8.4元。”然后我們去了生活用品柜臺,我們買了3個大鞋擦,一共15元,爸爸問我一個要多少元?我說:“15元除以3等于5元。”接著我們又來到面巾紙柜臺,我們買了3包面巾紙是18元,哥哥問我:“1包面巾紙是多少元?”我自信地說:“是6元。”接著我們來到蘋果柜臺,買了3斤蘋果,每斤是4元,大伯伯問我:“一共是多少元?”我毫不猶豫地說:“是12元。”我們最后來到牙具柜臺,買了2只云南白藥牙膏,一支28元,大媽媽問我:“2支是多少錢?”我猶豫了一會兒說:“是56元。”
原來買東西也有數學呀!
數學日記 篇37
今天下午我們上數學課的時候,數學老師在沒有提前通知的情況下,給我們班的同學來了個突然襲擊。來了個小測驗,看看我們平常學的知識扎實不扎實。她在黑板上寫著題,我們就照著抄。抄完以后就開始做題了。寫完以后很多小朋友紛紛到老師那里看她改卷子。老師見這時候班里很亂,就叫了幾個小朋友上來管紀律,但是還是不行。老師就讓值周班長,一個是我,一個是高遠來管紀律,其他小朋友都下去。我們倆很嚴肅的',我站在講臺上看誰說話,并點名。高遠就過去糾正他。經過我們倆的努力,教室里這才安靜下來。老師宣布分數結果,只有五個同學得了100分,包括我。老師給這五個同學各加了一顆星。
通過這次考試,我總結出了經驗:不管考不考試,我都要把知識學透,學好。
數學日記 篇38
學習“數學”我曾有過許多的困難,每當我遇到困難的時候我都想過放棄,不過我對數學的好奇心很大,總想把題目做完做好。困難一步步向我進攻,但我一次次的.把它們擊敗,那真是“有志者事竟成”。
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時正在學環形的面積,當時我只知道求圓的面積,可現在兩個圓在一起了,不知道怎樣求了,我沒認真思考,就放棄了,結果作業做得不好。我想:不能這樣下去了,我要努力。上課時我認真聽了老師講解,一下子就明白了,這道題我知道怎樣做了:一個環形它內圓半徑是10厘米,外圓半徑是15厘米,它的面積是多少?我先求出外圓的面積:3.14×152=706.5(平方厘米),再求出了內圓面積:3.14×102=314(平方厘米),那么環形的面積就是:706.5-314=392.5(平方厘米)。嗨!太簡單了。
所以說:只要有信心什么事都能成功。
數學日記 篇39
在許許多多,大大小小的數學測驗中,考生總是做完就得了,大部分人不會去檢查、驗算;一次測驗的結果出來了,約50%的人是因為馬虎,沒考好。那么,怎樣的'驗算是正確的呢?
據我的經驗得出,口算題的驗算是用得數加/減/乘/除其中一個數,看所得的數是不是另一個數;填空題一般是公式,概念,只要讀一讀,背一背,正確的答案也就出來了;方程驗算,把得數代入原式里,看左右兩邊是否相等;最難的、最麻煩的是應用題,首先要保證式子符合題意,如果不肯定,可以先在草稿紙上寫一寫、算一算,然后用逆算的方法驗算。
好了,朋友們,驗算是一種奇特的東西,你努力,它給你意想不到的驚喜,你懶惰,它會讓你難受。朋友們,千萬別讓驗算溜走,因為它寂寞,你也會寂寞。
最后,祝你們擁有驗算,取得好成績。
數學日記 篇40
今天,我在一本《同步奧數培優》上看到了一道題:將一個長為10分米,寬6分米的長方形剪成6個完全一樣的小長方形(橫著剪二刀,豎著剪一刀),這6個小長方形的'周長這和比原來的長方形周長增加了多少分米?
我想:這種題對我來說也真是小菜一碟!我先算好大長方形的周長,是(10+6)×2=32(分米)。因為它橫著剪兩刀,有三個小長方形,就6÷2=3(分米);豎著又剪一刀,就分成了兩半,是10÷2=5(分米)。然后,我把每個小長方形的周長算好:(5+3)×2=16(分米),6個小長方形的周長是6×16=96(分米)。最后,96-32=64(分米)6個小長方形的周長比一個大長方形多多少分米。
其實在《同步奧數培優》上還有許多這樣類似的題,它正等我去攻擊。所以,我一定不要像爸爸常常對我說的“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打好基礎,我便永遠都是勝利而不是失敗!
數學日記 篇41
數學是一門重要的學科,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可見學好數學是多么的重要!
學習數學對我來說還有許多小插曲呢——這幾個星期我們都在學習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由于不熟練,我不太能理解,做題時總是出差錯,媽媽總是有時間就教導我,可是我腦子里仍然一片空白,總是覺得媽媽說的就是一些亂七八糟我不理解的東西。
媽媽拿我沒辦法,只好讓我自己去做題練習。媽媽先告訴我:除法算式就像下樓梯一樣,從最高位算起,如果最高位除不了除數,就把第二位數移下來,如果后面的`數不夠除除數,就在寫商的地方直接寫0.媽媽說的話讓我明白了其中的奧秘,雖然做題時還是有錯誤出現,但是我很快就能糾正過來。
明白了做除法的道理,更讓我明白了生活的道理,做任何事情都要象走樓梯一樣一步一步向前走,要腳踏實地,要不然就可能會一步錯全盤皆錯!
數學日記 篇42
這個學期的數學課我們學習了圖形,有正方形,長方形,還有圓柱體等等,我覺的很趣。
我觀察了一下生活中圖形也無處不在,比如說,我的鉛筆是圓柱體,我的橡皮是正方體,老師的黑板是長方形的。生活里還許多組合圖形,比如我家里的餐桌是由兩塊正方形的木板組成的,如果家里來客人的時候,媽媽就會把兩塊正方形的木板打開,這個時候桌子就會由兩個正方形的板拼出一塊長方形的桌子,這樣就可以坐下很多人了。還有我家里的穿衣鏡,它的下面是由一塊圓形的木板當底座的,上面的鏡子是一面六邊形組成。出了家門,我又看到馬路上的.面包車,面包車也有圓形的輪子和長方體的車身組成的。
圖形在生活中處處可見,有單獨的圖形也有可以組合在一起的成為物品的圖形,我非常喜歡觀察生活里的圖形,圖形帶給我不一樣的數學快樂!
數學日記 篇43
今天是星期六,我媽媽拿了100元去買菜,她讓我在家玩電腦,可是我和媽媽道別后,才玩了半個小時的“紅警”,就玩煩了,我干脆坐在沙發上,等我媽媽回來。
“叮咚!”門鈴終于響了,我打開門,正要喊媽媽,卻發現是一個送水的'叔叔,我失望的指了指飲水機的所在處,并交了二元送水費。等他離開后,我繼續等,終于,門鈴又一次響了。我這次開門沒有抱太大的希望,可一開門,正是媽媽回來了。我欣喜若狂,趕緊幫媽媽拿菜,呵!還真不少,有二斤西紅柿,一斤蘑菇,還有三斤排骨和一斤青菜。我估算:“這西紅柿需要1.5元。蘑菇得0.8元,這青菜嗎?得1.0元,還有這肉,得30.0元.對吧老媽。”“不錯兒子,媽媽拿了100元,你算算還剩多少錢?”“嗯——100-(30+1.5+0.8+1.0)=66.7元,還剩66.7元,對吧?”“對!兒子你成了我們家的計算器了!”
“耶!”我高興的喊著:“我是我家的計算器。”
數學日記 篇44
今天爸爸,媽媽,哥哥和我在家包餃子。總共包了七十二個餃子,媽媽說要我分四個碗盤,每個碗盤里能放多少個。我算了算“72÷4=18(個)”,然后我很快就分好了,這時媽媽說:“我吃不完這么多。”就夾了四個餃子給哥哥,我自己也夾了五個給哥哥,可是哥哥說吃不完又夾了六個給爸爸,這時哥哥給我出題了,現在我們每個碗里共多少個餃子,我不急不慢的在心里默默的算著,不到一分鐘,答案就出來了,哥哥的碗里是“18+4+5—6=21(個)”;爸爸的`碗里是“18+6=24(個)”。哥哥聽了高舉起大拇指說:“聰明”。這時爸爸又出了一道題“如果把這七十二個餃子吃了三十五個,有包了三十五個的兩倍,我馬上說出了答案”72—35=37(個),37+35×2=107(個)
啊!想不到吃一頓餃子,可以學到這么多的數學知識。
全家人一邊吃餃子一邊歡笑,樣子好像很為我自豪。
【數學日記】相關文章:
數學日記:關于比的數學日記06-12
數學日記精選07-03
數學日記02-08
數學日記07-03
數學的日記07-03
數學的日記12-10
數學日記06-12
數學日記精選10-31
數學的日記07-14
數學日記-小學日記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