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六年級數學日記

時間:2022-06-14 09:23:49 日記 我要投稿

六年級數學日記(通用22篇)

  一天的時間眼看就要結束了,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經驗,需要認真地為此寫一篇日記了。那如何寫一篇漂亮的日記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六年級數學日記,歡迎閱讀與收藏。

六年級數學日記(通用22篇)

  六年級數學日記 篇1

  星期六上午,我與媽媽、姐姐去亮山公園玩,一棵大樹映入我的眼簾。媽媽問:“歡歡,你能量出這棵樹的高度嗎?”“行,用一根跟它一樣高的竹竿,再量那根竹竿的長度!眿寢尫瘩g道:“哪來那么長的竹竿?”“我……我……”我撓了撓頭。忽然瞥見地上樹的影子,一個念頭從我的腦子里閃過:對了,老師不是剛教過比例知識嗎?我興奮地說:“姐姐!借你一用!”姐姐滿臉疑惑:“怎么求?”“在同一地點,同一時間,影子的長度與物體的長度成正比例。先量出你的身高,再量出你影子的長度,算出你的身高與你影子的比,再量出這棵大樹的影子長度,就能算出這棵大樹的高度了。”我得意地說。

  因為我平時喜歡制作小制作,所以身上總是帶著一卷皮尺。我先量出姐姐的身高是1·56米,再量出她影子的長度是0·52米,他們的比是:1·56:0·52=3:1,量出這棵大樹的影子長度是1.1米,再算出高度:1·1×3=3·3(米),這便是大樹的高度了。媽媽與姐姐看著我,直豎大拇指。我樂呵呵地想:數學真有用!

  六年級數學日記 篇2

  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我們班舉行了一次數學考試,我們心里非常緊張。

  之前老師和我們說:“試卷會比較難,有不會的題目就空在那兒,等把簡單的題做完,再回過來看難題!闭f完老師就走了,我們立刻準備?墒,我的心怦怦直跳,緊張得汗都出來了,頭就像爆炸了似的,深怕考試卷難,我慢慢走向教室,看到同學都在復習,我也趕忙復習。就在這時老師來了,他在黑板前站定冷冷地說:“只有一小時!薄鞍 蓖瑢W一陣噓聲,都把書放回了書包,老師把試卷發下來,我看了看,頓時面色蒼白,好像一道題都不會做。沒有辦法,我只好拿起筆寫,答起題來。慢慢的,我的心情逐漸平靜下來。剛松了一口氣,寫到一半,又遇到了難題,我想來想去也不會,只想到老師說:“不會的空在那,把簡單的做完回頭再做難題。”我一共有10題不會的,沒有辦法,因為時間到了,我只好照大概寫了起來,考完試,我的心還是怦怦地跳著……,終于考過了!

  我喜歡考試,雖然考試時我還是會很緊張,但能看出我們學習的效果。

  六年級數學日記 篇3

  0是一個奇妙的數字,又是一個中學生經常遇見的“老朋友”了,計算,概念,都要遇見。

  首先,0表示什么也沒有,簡直可稱得上是數字里面的“沙漠”,0也是一個奇怪的數字,放在體積、面積、重量、速度、路程等所有單位里面,都表示沒有,以表示時間、一個人的年齡、賽跑的剛開始、起點。

  在數學王國數字庫自然數里面,以有0的身影,它當然是最小的。沒有0,便沒有一毓的自然數,因為0是自然數的起點。

  在計算里,0乘以任何一個數,包括負數、分數、0都,0的絕對值也等于0,在有理數中,它的絕對值是最小的,0除以任何一個數都,0加上一個數,仍得那個數,如:0+1=1,0+1.8375=1.8375。0減去一個數,得那個數的相反數,如:0-1=-1,0-87=-87。

  在數軸中,0為原點,也為邊界線,把正負兩大數分開,0為什么奇妙呢?因為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它只是一個整數,當0和正數在一起時,叫非負數,和負數在一起時,叫非正數,數軸上,0又為我們判斷正負數大小時提供了極大的方便,右邊為正數,左邊為負數,右邊的數始終比左邊大,說明正數大于負數,0大于負數,卻小于正數。

  在幾何中,0度角表示一條射線,它并沒有角,也沒有度數,0平方米,表示沒有面積,0米長,表示沒有高度。0斤重,表示沒有質量,0立方米,表示沒有體積。

  在地形中,0表示海平面,0以上表示高出海平面,0以下表示低于海平面,中國新疆有一155米的盆地,它是低于海平面155米,中國西藏有8848米的珠峰,它高于海平面8848米。

  六年級數學日記 篇4

  今天,學完小數除以小數不好除,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數后,爸爸給我出了兩題(1)小李批發了13.6噸水果,他租了一輛載重量是4噸的卡車來運,他至少要幾次才能全部運完?(2)興旺服裝店要做衣服,每套衣服用布2.4米,50米布可以做多少套這樣的衣服?我一看到題目就迅速用四舍五入法將把這兩題解決了:(1)13.6÷4=3.4(次)3.4次≈3次(2)50÷2.4=20.8(套)20.8套≈21套心想:這太簡單了,不就是要求近似數嗎?我迅速將答案告訴爸爸,爸爸笑著對我說:真的是這樣嗎?我疑惑地看著爸爸,再看看自己的答案,百思不得其解。

  這時爸爸說:你做題時要聯系實際生活想一想,這樣做對不對?這兩題都不能用四舍五入法來取近似數,第一題剩下的0.4是扔掉呢?還是再運一次?第二題剩下的0.8夠不夠做一套呢?我聽后恍然大悟,原來做題目要聯系實際,不能學習了四舍五入法就形成了定向思維。像運貨,裝油等等類型的題目在取近似數時,不管小數點后面是幾都要向個位進一;像做衣服,做家具等等類型的題目在取近似數時,不管小數點后面是幾都不向個位進一。

  想明白以后,我立刻重算起來:13.6÷4=3.4(次)3.4次≈4次50÷2.4=20.8(套)20.8套≈20套我把這個結果告訴了爸爸,并告訴他我是怎么想的,爸爸摸了摸我的頭,說這兩種取近似數的方法叫進一法和去尾法。通過爸爸給我出的兩題,使我知道在學習的過程中,不能死學習,要將課堂上的學習內容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要恰當運用。

  六年級數學日記 篇5

  一把金鑰匙,它可以幫助你在新題面前舉一反三;在難題面前鎮定自若;在做過的題前不再出錯。而我就擁有這樣一把開啟智慧大門的金鑰匙。

  以前的我,就害怕數學。數學幾乎成了我的壓力,每見到那些難題,都會讓我緊張不已。

  那是在五年級上半學期。一天上數學課,老師把我們昨天做的作業發了下來,隨后老師開始講解我們錯得較多的題:“兩個圖形組合起來,有兩個面是重復的,所以不要算重復的那個面。”老師說罷,我恍然大悟,發現我一直認為是對的一道題錯在了什么地方。老師讓我們自己訂正,在我們訂正時,老師說道:“以后要學會作業一發下來,就要自己訂正錯誤,光靠老師講是記得不牢的,一定要自己思考,當然不懂時可以隨時問我。”

  起初,我只是把訂正作業當成老師布置的一個任務來完成。每天的作業發下來,我第一件事就是訂正錯誤的題目,先自己思考,不懂就問老師、同學,然后再寫新的練習。久而久之,我養成了這“及時訂正作業”的習慣。

  一天考試,考到了與我作業本上做錯過的相似的題,我拿起筆,很順利地答完了這道題。試卷發下來,我驚喜的發現那道題我得了滿分,這次考試我也拿到了較高的分數,很多同學都是那道題失分了。我為此感到喜出望外,深刻地領會到了老師說的話的真正含義。

  從此,我將“及時認真訂正作業”這一個重要的事情擺在了第一位,改變了“對訂正作業當成完成任務”的想法,而是把它當做又小小的練習,從而牢牢掌握好每一種類型的題目,避免下次犯下同樣的錯誤,丟不該丟掉的分。

  現在,我不再再怕數學難題,不再害怕學習數學了,因為我擁有了一把金鑰匙——及時認真訂正作業。我會用這把閃光的金鑰匙,打開了那一扇扇知識的窗,一道道智慧的門……

  六年級數學日記 篇6

  今天我做暑假作業時遇到了幾道我不會的題。

  第一道是:一個數的分子比分母小72,約分后是十三分之五,這個分數是多少?

  第二題是:一個分數,分子和分母的和是53,如果分母加上17,這個分數就可以化簡成六分之一,這個分數是多少?

  我拿著作業本去問爸爸怎么算?爸爸說“你看,第一道題約分后分子比分母小8,約分前分子比分母小72,可以求出約分時,分子和分母同時縮小了9倍,把它反過來通分就是十三分之五等于十三乘九分之五乘九最后等于一百一十七分之四十五。一百一十七分之四十五就是這道題的答案,很簡單吧!薄班牛呛芎唵窝!那第二題題我會了!蔽艺f。“你看這道題是這樣的:一個分數,分子和分母的和是53,如果分母加上17,這個分數就可以化簡成六分之一,這個分數是多少?嗯,它的結果是四十三分之十。因為原數的分子與分母的和為53,分母如果加上17,新分數的分子與分母的和為70,符合這個條件還能還能化成六分之一的分數只有六十分之十,分母減去十七后是四十三分之十。所以答案是四十三分之十!

  今天,我學習了一種新題型的解題方法。

  六年級數學日記 篇7

  你們知道有幾種方法可以畫圓嗎?第一,我們可以用量角器畫兩個半圓拼在一起。第二,可以用杯子下面的圓對準畫上。第三,可以用一根繩子綁成一根筆,把繩子拉直摁住,用帶筆的一頭來畫,這樣不僅畫的圓,還可以自己調整長度,就像圓規一樣。第四,可以先畫一個正方形,然后一點點修邊兒變為圓形……這些都是畫圓的方法。但是最簡單、最方便而且畫的最圓的還是圓規了,那么問題來了,你們知道用圓規怎么畫嗎?

  首先,我們捏住圓規的手柄,然后分開的它兩個腳,把尖銳的一頭固定在紙上不動,用帶鉛筆的一頭圍著它轉一圈就能畫出一種很圓的圓形了,是不是很簡單呢?

  下面我們來學的是它們之間的關系和定義。針尖所在的點叫做圓心。連接圓心和圓上任意一點的線段叫做半徑。通過圓心并且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做直徑。并且,我們說兩個半徑相乘等于一個直徑,或一個半徑等于直徑除以二。同一個圓內,半徑和直徑有無數條。同時,它也是一個軸對稱圖形,對稱軸有無數條。在同一個圓內,所有的半徑和直徑都相等。

  今天的.課已經講完了,你們學會了嗎?相信聰明的你早已掌握的很熟練了吧?

  六年級數學日記 篇8

  有一天,我跟媽媽去逛商場。媽媽進了超市買東西,讓我站在付錢的地方等她。

  我沒什么事,就看著營業員阿姨收錢。看著看著,此時我忽然發現營業員阿姨收的錢都就是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的,我感到很奇怪:人民幣為什么就沒有3元、4元、6元、7元、8元、9元或30元、40元、60元呢?我趕快跑去問媽媽,媽媽鼓勵我說:“好好動腦筋想想算算,媽媽相信你能自我弄明白為什么的。”我定下心,仔細地想了起來。過了一會兒,我高興地跳了起來:“我明白了,因為只要有1元、2元、5元就能夠隨意組成3元、4元、6元、7元、8元、9元,只要有10元、20元、50元同樣能夠組成30元、40元、60元……”

  媽媽聽了直點頭,又向我提了一個問題:“如果只就是為了能隨意組合的話,那只要1元不就夠了嗎?干嗎還要2元、5元呢?”我說:“光用1元要組成大一點的數就不方便了呀。”這下媽媽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夸獎我會觀察,愛動腦筋,我聽了真比吃了我最喜歡吃的冰激凌還要舒服。

  在此,我也想告訴其他的小朋友:其實生活中到處都有數學問題,此時只要你多留心觀察,多動腦思考,你就會有很多意外的發現,不信你就試一試!

  六年級數學日記 篇9

  4月8日 星期日 晴

  今天我閑著沒事干,就想去幫阿姨買菜。我就想這樣也好我也能完成數學日記了。

  一來到菜市場,熱鬧非凡。喧鬧聲,讓人感到好煩。我馬上就去買我的最愛的雞腿吃了,剛到那一股香氣讓我迫不及待的過去。我馬上問老板幾元一只,老板回答說:“4.5元一只:”我掏出10元錢給了他,他給了我錢我就走了。當時我沒注意就跑了。我準備在去買東西時卻發現少了5毛錢準備去換了,當時我真糊涂馬上來到了當時來買雞的地方去換。我真的很馬虎怎么沒注意看呢?那位老板也是個熱心的人他沒說什么就給了我錢我羞愧的低下頭說了聲:“謝謝”就走了。

  我接著又去買了很多東西算也算不了我決定耐心的數,終于數出來了。結果算出了答案:45.3元。爸爸給了我50元怎么只剩下了4元了,怎么辦呢?少了7毛錢怎么說呢?

  一回家我來到爸爸面前說:“爸爸對不起我算錯錢了,”爸爸笑了笑說:“沒關系,在生活上肯定有馬虎錯誤的。”這次我原諒下次不能犯了。我聽見了說什么。所以說一般數學不能犯馬虎錯誤,一犯馬虎就吃虧了。后來我去買菜不會犯了。懂得上次的教訓。

  六年級數學日記 篇10

  陽光明媚的早晨,我和爸爸一起去十八家菜市場買菜,采購一天的“配”。

  到了菜場,爸爸先是買胡蘿卜和魚,而后爸爸決定排骨和蘑菇讓我去買,親身體驗如何與菜販做交流。我最喜歡吃糖醋排骨了,所以我先是走到肉鋪前,這個老板很熱情,說他的豬肉是本地豬,又便宜,我就說了爸爸事先教我的,問:“排骨多少一斤?”。老板回答:“給別人都是22塊錢,給你小朋友就20塊吧!蔽腋吲d說:“我要一斤!狈Q好排骨,爸爸要求老板剁小塊點,但我注意到一個細節,那個老板把排骨裝到袋子里時,又從別處切了一小塊肉放進去。

  我們又走到蔬菜攤前,“老板,蘑菇多少錢一斤?”我問道。“12塊一斤!泵β档睦习逭f。“那拿10個干凈的大點的吧!卑10個大蘑菇放到稱上一稱,電子稱顯示是9塊2,老板說:“再加一個正好10塊錢吧!闭f著又放了一個小蘑菇。我感覺賣豬肉和賣蘑菇的老板都很會做生意,總會想辦法讓你多買些。

  我們這次在那里買了一條鯧魚8兩重,一斤80元,64塊錢;排骨買一斤,每斤20元;蘑菇買8兩3,一斤12元,共10塊錢;胡蘿卜買6兩,一斤4元,2塊4。合計96.4元。

  六年級數學日記 篇11

  數學真有趣,遇到難題開動腦筋想一想馬上就有好辦法。

  今天,我寫作業的時候發現了一個題它是這樣的110+120+130+140+150=?我開始列了好長的一串豎式終于算出來了結果,得650。哎!好麻煩呀,到底有沒有其它的方法呢?我絞盡腦汁的想著……

  第二天,老師上課剛好講了這一題,老師讓我們想一想這道題除了直接計算外,還有沒有別的解答方法呢?可是,我怎么也想不出來。老師說:“大家看這一串數字有什么特點?能不能以一個數為基準把它們轉化成同一個數呢?”在老師的啟發下,我豁然開朗,先從150中拿走20補到110里面去就得到了兩個130,再從140中拿走10補到120里又得到了兩個130,最后用4個130加上本來的一個130共得5個130,5個130不就是650嗎。列式為:

  110+120+130+140+150

  =130×5

  =650

  我立刻舉手,興奮地講了我的解答方法,老師給我了一個贊許的目光,立即表揚了我,并告訴同學們:這種方法就叫“移多補少”。

  同學們也對我的表現抱以熱烈的掌聲。

  通過這道題的計算,我忽然明白了這到題原來還有別的解答方法。還使我更加體會到數學真有趣。

  六年級數學日記 篇12

  6月8日 星期六 晴

  星期五放學回家,剛洗完手放下書包準備做作業,忽然想起昨日請外婆幫忙買數學科普讀物的事兒來,于是問道:“外婆,有沒有幫我買書呀?”“當然。”外婆拿起兩本書,“你說《馬小跳玩數學》好看,我就買了。但是這書只有六年級的,我就只好買這個了!蔽夷闷饡S意翻了翻便又隨手放在桌邊!斑@書能夠的,多謝啦!”我對外婆說。

  忽然,一旁的外公拿起我隨手放著的書,說:“張一涵啊,這書不錯,如果你都會做,那么你就已經超過五年級的水平了!我先考考你一個簡單的吧!”“好啊,我必須會做出來的!”我自信地說!澳懵牶昧税,題目這么寫:”外公翻了一頁,道:“剛剛結束了男子800米賽跑,馬小跳急著將比賽結果告訴大家。甲運動員說:‘丙在我前面!昧说谌耐瑢W也來湊熱鬧:‘甲不是第四!詈髲堖_補充:‘他們的號碼和名次各不相同。’好了,你算算他們的名次。“我立刻拿起筆,在草稿紙上算起來。“好啦!你看看我對不對!甲就是一號,也就是第二名;乙是第四名;丙是第一名;丁是第三名!”“呵呵,對啦,你怎樣算的?”外公笑瞇瞇地看著我!拔耶斎幻靼。甲說丙比自我快,第三的同學說他不是第四,也不可能是第三,只能是第二。丙比甲快,是第一。因為號碼與名次不一樣,丁就是第三,乙則是第四!薄安诲e嘛!聰明!”外公夸我道,“但是你也不能驕傲,數學是無處不在的,也是最為奇妙的,你必須要讀好它!”“嗯!”我也笑了笑,“我明白!就像張老師說的一樣,數學,你明白得越多,不明白的也就越多。數學啊,真是奇妙呢!”

  六年級數學日記 篇13

  今天,我在《小學奧數解題方法大全》上看到這么一題,一個矩形分成4個不同的三角形,綠色的三角形面積占矩形面積的15%,黃色三角形的面積是21平方厘米,問:矩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

  看到這個題目,我犯迷糊,想:只告訴一個占的面積和另一個三角形的面積,這怎么求嗎?坐在椅子上的媽媽看一眼,嘲笑我說:哼,還說高水平,連這道題都不會做,呵呵。

  我知道媽媽用的是激將法,目的是激怒我的好勝心,讓我把這題做完。為讓媽媽認為她的激將法成功,我就硬著頭皮做下去,可是怎么想也理不出頭緒來。但是我并沒灰心,繼續做下去,我做出來。

  根據圖可以發現,兩個紅三角形占矩形的一半,一個黃三角形和一個綠三角形又占矩形的一半,而綠色的三角形面積占矩形面積的15%那么黃色三角形占矩形面積的50%-15%=35%,我們拿量除以率就是21÷35%=60(平方厘米)。

  原來這么簡單,多虧媽媽的激將法!

  六年級數學日記 篇14

  有一日,我跟媽媽去逛商場。媽媽進了超市買東西,讓我站在付錢的地方等她。

  我沒什么事,就看著營業員阿姨收錢。看著看著,我忽然發現營業員阿姨收的錢都是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的,我感到很奇怪:人民幣為什么就沒有3元、4元、6元、7元、8元、9元或30元、40元、60元呢?我趕快跑去問媽媽,媽媽鼓勵我說:“好好動腦筋想想算算,媽媽相信你能自我弄明白為什么的!蔽叶ㄏ滦,仔細地想了起來。過了一會兒,我高興地跳了起來:“我明白了,因為只要有1元、2元、5元就能夠隨意組成3元、4元、6元、7元、8元、9元,只要有10元、20元、50元同樣能夠組成30元、40元、60元……”

  媽媽聽了直點頭,又向我提了一個問題:“如果只是為了能隨意組合的話,那只要1元不就夠了嗎?干嗎還要2元、5元呢?”我說:“光用1元要組成大一點的數就不方便了呀。”這下媽媽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夸獎我會觀察,愛動腦筋,我聽了真比吃了我最喜歡吃的冰激凌還要舒服。

  在此,我也想告訴其他的小朋友:其實生活中到處都有數學問題,只要你多去留心觀察,多動腦思考,你就會有很多意外的發現,不信你就試一試!

  六年級數學日記 篇15

  在日常生活中,做每件事情都離不開數學,可見數學與我們的關系是多么的密切呀。

  暑假里我跟爸媽到表姐家玩,路上口渴了,爸爸只好到附近雜貨店買礦泉水喝。雜貨店有個規定:買3瓶礦泉水能夠換一瓶礦泉水,一瓶礦泉水賣價1元錢,爸爸見了掏出10元錢給雜貨店老板,說:“老板買10瓶水”,水拿到了,我如饑似渴的喝了起來,一會兒就喝掉了二瓶。還沒等我回過神,已經有好幾個空瓶了。爸爸問我:“靈靈,我們用10元錢能換多少瓶礦泉水?”我想:10瓶水喝完,拿9個空瓶子換了3瓶礦泉水,3個空瓶又換了1瓶礦泉水……還剩下兩個空瓶子。我開心地對爸爸說:“爸爸,我算出來了,是14瓶礦泉水,還余下2個空瓶子!卑职中α,說:“你再想一想!”我若有所思:“我們能夠再向雜貨店老板借一個空瓶子,喝完后再把空瓶還給老板,噢!我們能夠喝15瓶礦泉水!卑职贮c頭稱贊。

  數學就是要靈活運用,理論聯系實際,唯有掌握了數學知識,才能更好的讓數學服務于我們。所以我們要學好數學,讓數學成為我們學習生活中的好幫手。

  六年級數學日記 篇16

  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數學暑假作業。寫著寫著,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難的題,我想了半天也沒想出個所以然,這道題是這樣的:

  有一個長方體,正面跟上面的兩個面積的積為209平方厘米,并且長、寬、高都是質數。求它的體積。

  我見了,心想:這道題還真是難啊!已知的只有兩個面面積的積,要求體積還必須知道長、寬、高,而它一點也沒有提示。這可怎么入手。

  正當我急得抓耳撓腮之際,我媽媽的一個同事來了。他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對方程這種方法還不是很熟悉。于是,他又教我另一種方法:先列出數,再逐一排除。我們先按題目要求列出了許多數字,如:3、5、7、11等一類的質數,接著我們開始排除,然后我們發現只剩下11與19這兩個數字。這時,我想:這兩個數中有一個是題中長方體正面,上面公用的棱長;一個則是長方體正面,上面除以上一條外另一條

  棱長(且長度都為質數)之和。于是,我開始分辯這兩個數各是哪個數。

  最后,我得到了結果,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19=2+1711×2×17=374(立方厘米)

  后來,我又用我本學期學過的知識:分解質因數驗算了這道題,結果一模一樣。

  解出這道題后,我心里比誰都高興。我還明白了一個道理:數學充滿了奧秘,等待著我們去探求。

  六年級數學日記 篇17

  上個星期,我們學習了分數。分數有分子、分母與分數線,比如:1/3,3是分母,1是分子,中間一橫是分數線。

  活中有很多地方都要用到分數,比如:一本書有三十頁,每一頁是一本書的1/30。分數還可以用來加減呢!比如:二分之一加二分之一等于二分之二,也就是1。為什么會這樣呢?如果一個餅把它平均分成兩份,每份就是這個餅的1/2,再把這兩份拼起來,就是有2個1/2,剛好是一個餅。分數在加減時,如果分母都是一樣的,就不管分母,把分子相加就可以了。而2/2的分子與分母都一樣,就是1了。

  我還學會了比分數的大小,老師教了我們口訣:分子相同比分母,分母大的分數小,分母小的分數大;分母相同比分子,分子大的分數大,分子小的分數小。

  老師還提醒我們,寫分數時,一般先寫分數線,表示平均分的意思,再寫分母,最后寫分子。

  六年級數學日記 篇18

  今天,我高興的在家里看著我的《聰明數學》,我看著看著,看到一個春聯中有關于數學方面的趣味數學題。里面的內容是語靈部落的漢末央長老過生,魔數王國的女王帶領下他們的臣子去給長老祝壽。到以后,魔女小星看到長老的白胡子長長的,就忍不住問:“請問長老有多大年紀。

  啃啃獸精靈長比較調皮,他對魔數王國的臣民的數學能力早有耳聞,他今天決定見識一下。

  于是,他出一道題是用對聯的形勢寫的:

  上聯:花甲重開,又加三七歲月。

  下聯:古稀雙慶,更多一度春秋。

  開始我一直不知道從哪入手,因為我不知道花甲和古稀是什么意思,后來,媽媽說:“花甲是指“60”歲,古稀是指“70”歲,F在,我終于有頭緒,上聯“重開”就是,下聯兩個60,“三七歲月”是3×7=21歲,上聯的年齡是60×2+3×7=141歲,下聯:“雙慶”是兩個70,“一度春秋”是1年,下聯的年齡是70×2+1=141歲,所以長老年齡是141+141=282(歲)。

  !原來數學是那么的有趣。

  六年級數學日記 篇19

  星期六,我跟媽媽到鄉下老家。一路上,我看見農民伯伯正在收地瓜,一個個地瓜就像一個個胖娃娃,對著農民伯伯笑,媽媽告訴我:“此刻是地瓜收獲的季節”,然后她又自言自語地說:“今日地瓜又豐富了”,我說:“收這么多地瓜有什么用?”,媽媽說:“地瓜作用可大著呢!它能夠做成地瓜皮、地瓜粉、地瓜條……”

  媽媽明白我學了百分數,就問我:50千克地瓜能榨出地瓜粉5千克,這些地瓜的出粉率是多少?如果奶奶今年榨500千克地瓜,那奶奶能收多少地瓜粉?我算了算:

  550×100%=0.1×100%=10%

  500×10%=50(千克)

  我算完了,對媽媽說:“地瓜出粉率是10%,奶奶今年能收50千克地瓜粉!蔽液闷娴貑枊寢專骸斑@么多地瓜粉,奶奶用它干什么呢?”奶奶說:“我們平潭的特色小吃——咸米時就少不了它,我們一家三口人吃一頓咸米就需地瓜粉0.4千克,那奶奶送我們10斤,可供我們做幾次咸米?”我算了算:

  10÷0.4=25(次)

  我對媽媽說:“能做25次”。媽媽說:“平均每月吃2次咸米,夠吃一年嗎?”我說:“還吃不完呢,過年時還能夠加餐一次。”媽媽說:“你還真能算,其實它還能夠做成茹粉湯、茹粉條、茹粉結。”

  六年級數學日記 篇20

  星期天,我和揚文一齊玩了24點游戲。游戲規則很簡單:每人分別抽四張牌,然后用“+、-、×、÷”這幾種計算方法最終得數必須要得24,就行了。

  游戲開始了,我們各抽了四張牌。唉!我的牌怎樣這么糟呀!你看,四張都是A。這時,只聽揚文說:“我能夠了,你看,5+5=10,10×2=20,20+4=24!钡谝惠,我輸了。但我并沒有灰心喪氣,因為后面還有機會,我必須要把握機會,好好贏一把。我又抽了四張牌“6、5、8、3”。我激動得立刻脫口而出:“6-5=1,8×3=24,24÷1=24。此刻是1比1平了!

  揚文說:“有什么的,我必須會在下一回合勝過你的!钡谌睾系搅,我又抽了四張牌“10、9、6、10”。我一看傻眼了。突然,只聽揚文大聲地喊道:“6×4=24,24+1-1=24。2比1我贏了!蔽铱粗堑靡獾臉用,無計可施。

  雖然這次游戲我輸了,可是我覺得24點真趣味,同時也感到數學真的很奇妙。我今后必須要努力學習數學,靈活運用“+、-、×、÷”的混合運算,在下一次的24點游戲中,必須要用得得心應手,當個高手。

  六年級數學日記 篇21

  生活中到處離不開數學!

  今日,我在家里做了一個事情,就是量一元硬幣。

  工具是:一套尺子,一個一元硬幣,一只彩筆。

  先用彩筆畫出一元硬幣的直徑,它的直徑是2.5厘米,要想算出圓的周長,再用2.5乘3.14等于7.85厘米如果明白圓的半徑,在求圓的周長,應是:圓的半徑乘3.14乘2。

  我還明白:連接圓心和圓上任意一點的線段,叫做直徑,一般用字母R來表示。經過圓心并且兩端都在圓心的線段,叫做半徑,一般用字母D來表示。圓心決定圓的位置,半徑決定圓的大校

  今日,我在家里沒事干,就找到了一個以前四驅車的輪子。我就開始測量它的周長。找不著圓點是一個難事,于是我借用個課堂上的幾個方法,由于這個輪子是安到那里的,所以很不好測量,最終我還是按照車輪的大小在紙上畫出了一個圓。

  測出了直徑。3、14×2、5=7、85(厘米).

  這可真是一次趣味的測量啊!

  六年級數學日記 篇22

  今日,數學課后,教師布置我們預習除法估算。

  預習是什么呢教師為什么叫我們預習呢我帶著驚奇的心境回到家。查資料,問爸媽。原先預習就是在學習新課之前,自我先把書上的資料看一遍,(如果有什么不懂的,做上記號,等上課時,再認真聽。)這樣,就能對新知識有了初步認識。

  我好奇地預習著除法估算。經過預習,我明白了估算538÷62時,能夠把538看作540,62看作60,那么,538÷62≈9。原先,預習能夠幫忙我掃除數學學習的障礙,我對估算有了初步的理解。聽課時,我能很快地理解新知識。即使有疑問的地方,也能迎刃而解。

  所以,課前預習很重要,我們必須要養成預習的好習慣,因為成功的預習,能夠使聽課質量更高,學習的效率也跟著提高,所以,它是打開知識大門的金鑰匙。

【六年級數學日記】相關文章:

數學日記:關于比的數學日記07-13

數學六年級日記12-09

數學日記 六年級05-14

數學日記六年級03-23

六年級的數學日記11-18

六年級學生日記:數學日記11-18

六年級數學數學日記(精選10篇)04-16

關于六年級的數學日記:處處有數學11-21

小學六年級數學日記:數學實驗11-18

六年級數學日記:分數學習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