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六年級的數學日記
小學六年級的數學日記1
今天中午,我去餐館買了一份盒飯,并特意要了幾雙一次性筷子準備做實驗。
一回到家,想到可以做實驗了,心情真有點激動,但又夾雜著幾絲恐慌,我可不想讓第一個方案剛一出爐就遭到淘汰。為了驗證實驗方案是否正確,我專門測量了筷子的長度(20厘米)、厚度(0.35厘米)和兩端的寬度(分別為1.6厘米、0.8厘米)。由于一次性筷子近似于梯形體,我便利用梯形體的體積計算公式來計算筷子的體積,由計算結果可知,一次性筷子體積大約為8.4立方厘米。如果實驗測得的結果和我所計算的結果近似的話,那么就說明我的實驗是成功的,否則,我就得另想辦法。剛準備動手實驗,一看實驗用具還不夠,所以只好等到明天了。
小學六年級的數學日記2
中午時分,我吃完了午飯,閑著沒事做,便拿起了一本名叫《尖子生題庫》的書。翻開負數的這一章,看了一下前面的講解,又翻到了習題部分去做習題。我先看了一下習題,內容雖然多,但很容易,心想:”嗨!這也叫做《尖子生題庫》呀,這么容易,我閉著眼睛也能把它全作對。”
于是,我開始做題了,填空題,判斷題,我不一會兒就作了兩頁。到應用題了,我以為會難一些便認真地看了題,一點兒也不難,刷刷,兩三下我就寫得只剩下一道應用題了。我潦草地看了一下題,容易容易,不對,不是已經給了速度嗎?那這個“+15”和“—15”是用來做什么的呢我思來想去,這簡直就是山重水復疑無路啊,我又看了看題,還是不會。這時,我想到了在一本書中看到的一個公式,好像對于這道題剛好對上。我便急忙去把我買的所有關于數學的工具書都翻了出來,找呀找,怎么沒有呢?我明明在書上看到這一個公式的,怎么會找不到。
事實就是事實,我便翻了翻后面的答案:200÷(35+15)+200÷(35-15)=14小時,為什么用200除以35呢?這時行程問題中的,我便拿起《小學畢業總復習》這本書,翻到有關于行程問題的這一頁,里面有一個公式讓我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的:它是用路程除以速度等于時間,這些加十五和減十五是加減法而不是正負號。
數學題真是需要認真的讀和仔細的去理解呀! 看似簡單卻蘊含著復雜,無論做什么事都要認真,不能小看它。
小學六年級的數學日記3
今天是星期五,考卷發下來了,當我看到成績時,我簡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只有86分比上次還差。
看到別人考100分我真是又羞愧又羨慕,恨不得自己也考100分。但都怪自己粗心大意這個毛病,還怪我檢查考卷時還沒把正面一半的考卷檢查完,就突然肚子痛了,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而且我明明檢查出來一題是錯的,但沒來得及改,就收卷了,那題4分,如果把這題的分數加上去,我就可以考90分,這次考試給我的一個教訓:考試前除了除了吃飯以外其它什么也別吃。
而且檢查是寫起字來要快,要細心,不要寫錯字,不然對的會變錯的,而且要多算幾遍,寫答案時要快一些,不能粗心,因為過一會兒就有時間檢查了。
我在這個月里,更加努力,因為我面臨的不將是小考,而是期末測試,我一定會努力努力再努力,在考試的時候發揮我最好的水平,爭取更好的成績。
開篇之語:數學日記就是讓學生以日記的形式記錄下他們自己對每天數學教學內容的理解、評價及意見,包括自己在數學學習中的真實心態和想法。數學日記網小編整理了小學生1—6年級數學日記范文供同學們參考寫作,請閱讀五年級數學日記:分數!
最近我們學習了分數的再認識,分數的再認識已經不僅僅是幾分之幾。而是用圖來表示分數,比如說一個圓形,平均分成四塊,每一塊就是圓形的四分之一。我們還學習了真分數和假分數。假分數就是分母比分子小或分母分子相同,而真分數就是分母比分子大。所以假分數就大于1,而真分數就小于1。
比如說有兩個一樣的圖形,每個圖形都平均分成兩份,第一的`圖形涂了兩個格子(一分之一),而第二個圖形只涂了一個格子(二分之一)。這兩個圖形可以用真分數來形容,那就是四分只一,用假分數來形容就是二分之三。也可以用一又二分之一來形容。這是帶分數,帶分數是由一個整數和一個真分數的組合而成的。
假分數可以化成帶分數,而帶分數也可以化為假分數。假分數如何化成帶分數呢?就用它的分子除于它的分母,再從上念到下。比如說是三分之七的話,那化成二又三分之一。商就是那個整數,而除數就是分母,余數就是分子。所以就是二又三分之一。
小學六年級的數學日記4
【摘要】根據廣大考生的需求,數學網小學頻道現整理了小學六年級數學日記:什么發現,歡迎大家進行!.
小學六年級數學日記:什么發現
同學們,在你們的數學學習中是否和我一樣,有一些不經意的發現?現在我就來介紹我的幾個發現。
如果要你算一個多位數乘5,你是不是準備列豎式?我卻可以口算,因為我發現一個小訣竅。想知道嗎?讓我來告訴你:算485325的積,先找到這個數485320,再把它除以2,你會口算嗎?242660這就是485325的積了。知道為什么嗎?我把原來的數先擴大10倍,再縮小2倍,是不是相當于擴大5倍呀?你掌握這個小竅門了嗎?
同樣的發現我還有:一個數乘1.5只要用它本身加上它的一半就可以了。(想想為什么?)一個數乘15呢?用剛才的方法再加一步你已經想到了吧,再擴大10倍就好了!
我還發現一個多位數,末兩位符合這個要求:十位上十奇數,個位上是5,用它乘5,積的末兩位肯定是75。我想這是為什么呢?因為多位數的個位與5相乘得25,積的個位是5,向十位進2,而十位的奇數與5相乘的到的是幾十五,這個5應該和個位進上來的5相加寫在十位上,所以這個積的十位上肯定是7,個位上肯定是5。同樣的道理,你不難推出,一個多位數十位上是偶數,個位上是5,它與5相乘,積的末兩位肯定是25。
這個發現能用我前面所說的一個數乘5的巧妙算法來解釋嗎?想想看,它們是一致的,因為這個數擴大10倍后,末兩位是50,再除以2,可能百位上有余數1,與50合起來1502=75是末兩位上的數字,也可能百位上沒有余1,那么502的商就是末兩位上的數字。
同學們,我的這個小發現是不是很微不足道?但我很自豪,這是我自己動腦筋觀察和思考的結果。偉大的發現不是由這點點滴滴組成的嗎?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做一個勤于思考、善于發現的人吧!
以上就是小學六年級數學日記:什么發現全部內容供學生參考,請認真閱讀!!
小學六年級的數學日記5
1月25日 星期六 有雨
這天中午,我正在做數學寒假作業。寫著寫著,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難的題,我想了半天也沒想出個所以然后。這道題是這樣的:有一個長方體,正面和上方的兩個面積的積為209平方厘米,并且長、寬、高都是質數。求它的體積。
我見了,心想:這道題還真是難啊!已知的只有兩個面的面積,要求體積還務必明白長、寬、高,而它一點也沒有提示。這可怎樣入手啊!
正當我急得要抓耳撓腮之際,媽媽就來了。媽媽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但是我對方程這種方法還不是很熟悉。于是,媽媽又教我另一種方法:先列出數,再逐一排除。我們先按題目要求列出了許多數字,如:3、5、7、11等一類的質數,之后我們開始排除,然后我們發現只剩下11和19這兩個數字。這時,我想:這兩個數中有一個是題中長方體正面,上方公用的棱長;一個則是長方體正面,上方除以另外一條棱長(且長度都為質數)之和。于是,我開始分辯這兩個數各是哪個數。
最后我得到了結果了,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 19=2+17 11×2×17=374(立方厘米)
解出這道題后,我心里比誰都高興。我還明白了一個道理:數學充滿了奧秘,等待著我們去探求。
小學六年級的數學日記6
在小學生活的六年里,我學過許多科目,諸如:語文、數學、英語、自然、音樂……但我最喜歡的科目還是數學。
從五年級下學期開始,我們班的新數學老師——劉老師便帶領我們班以及二班一些數學成績優異的學生創辦了各班的數學小組。
經過老師的挑選,我們班的數學小組最后成立了。在組長陳俊峰的帶領下,我們班的裴祺、王思宇、張天成、諸正一、朱子棋、遲雪健、李夢雅和魏博維,在一齊學習,在一齊討論。
從開始活動的第一周開始,所有組員便開始用心地參加了活動。每個星期都由一位組員出一份試題,并在周五把它發給每位組員,作為周末的作業。并在第二周,由出題的同學把所有同學做的試卷收上來進行批改。同時在周五的中午,由他對試卷進行講評。如此循環,我們的數學小組活動了半年。
度過了一個暑假,我們又投入到了緊張的學習當中。這個學期,我們的學習任務十分重,因為,我們即將畢業,踏進中學的校門。由于,數學小組的組員都是班里的尖子生,每位組員都想考上一個重點中學。然而,在大部分重點中學考試時,總是以數學為主,所以,我們務必再多做一些數學題。在組長陳俊峰的帶領下,我們還與二班的數學小組在一齊學習,在一齊討論。從此以后的每一個周末,我們班和二班便開始輪流出題。以后的每一張試卷,都有相當大的難度,如果不去認真思考、試驗是很難做出來的。所有組員們對數學小組都有了濃厚的興趣,因為,在那里我們能夠學到很多的知識,做很多的練習題,提高自我的數學水平。所以,我們每一次用心的參加活動,認真完成了每周的試卷。這樣,我們的數學小組又活動了半年。
度過了這一個學期,我們迎來了一個月的假期。以往的每一個假期的數學作業都是把數學書上的題再做一遍,然而這個假期,數學劉老師認為我們數學小組的同學做書上的題太簡單了,便給我數學小組的同學出了一份特殊的作業——數學寒假B級作業。這套作業匯集了清華同方杯的考題、首都師范大學附屬中學的考試樣題……所有組員都在寒假中認真地完成了這項作業。
回到學校以后,我們便對數學寒假B級作業進行討論。如果有的題大家的答案都一致,我們一代而過;如果有的題的答案有爭議,我們便開始了激烈的討論,直到得出一個正確結果。
在小學的六年生活中,在數學小組的活動里學會了許多知識,會做了許多題,為未來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我以后要更加努力地學習,爭取在數學比賽中拿到名次,回報給我的老師,我的父母,我的數學小組……
小學六年級的數學日記7
7月25日 星期六 有雨
這天我在電視上看到一個年輕人,買個五元的肉丸子串,那位賣肉丸子的叔叔的價錢定位0。5元一串,賣肉丸子一時急把題目算錯了,價錢弄錢了,認為定位1元一串,只給年輕人5個,年輕人一算好聲好氣對那位賣肉丸子的人說:“你算錯了就應10個肉丸子。”那個人不聽回改,年輕人一勸在勸,后才答應,給他11串,年輕人說:“多一個我也不一樣,你拿會去,人要做個誠實、守信的人,多了一個我也不能要的,原先是數學幫了個忙。
我也是有一回,這天的事情最后發生了,我外公帶我到理發店去洗頭,洗頭價錢是5元一次,洗完后,那位理發店的老板因顧客太多,忙但是來,我外公就給了他10元,他卻找我外公7元錢,我外公沒看錢就走,走了一半,外公摸了摸口袋的錢多了2元,外公把我送回家后,就回去把那2元錢還了那位糊涂的老板,老板慚愧的摸了摸腦袋說:“都怪我粗心大意,人多我忙但是來。”“這兩件事中給突出要做個誠實、守信的人,老實的人給有上帝的保佑。
小學六年級的數學日記8
小時候,總夢想著自己第一個做完老師布置的作業,好最快得到老師手中的小紅花.那時我天真無邪的夢,是紅色的.
一年級的時候,總夢想著自己可以不怕困難,不怕勞苦,盡快背過數學口訣,那是我執著刻苦的夢,是橙色的.
二年級時的我,總夢想著自己的數學老師是美麗的,數學課堂是活躍的,數學作業是簡單的,那是我渴望輕松的夢,是黃色的.
三年級時的我,總夢想著自己可以將數學知識了如指掌,可以向四五年級的大哥哥、大姐姐一樣,了解一些數學規律,那是我上進的夢,是綠色的。
四年級時的我,總夢想著自己的數學成績直線上升,在班上出人頭地,得到老師的贊可,那是我虛榮的夢,是青色的。
五年級時的夢,總夢想著自己有一些獨特的思維,探究一些新的數學理論,可以和數學家華羅庚媲美。那是我渴望拼搏的夢,是藍色的。
六年級時的我,總夢想著自己在數學方面有一個競爭對手,你追我趕。那是我敢于挑戰的夢,是紫色的。
那美麗而天真,無邪而燦爛的數學七彩夢給我帶來了無限的樂趣,同時也讓我懂得數學不僅僅是枯燥的數字,它以它七彩的光輝和自身的魅力影響著一切!
小學六年級的數學日記9
知識是靠自己努力學來的!
“鈴鈴鈴…… ”下午的第三節課的鈴聲響了,我連忙走進教室,等待著數學老師來講課。只看見數學老師拿著數學書走進教室。
“今天,我們要講”因數與倍數“。”老師對我們說。“誰知道因數是什么?”教室里鴉雀無聲。我站起來說:“是一個數乘一個數的積,等號前面的數就是因數。”老師對我說:“不錯,那倍數你知 道嗎?”“呵呵,不知道。”我說。“誰知道?”老師說。姚冉同學說:“老師是不是積呀!”“還有誰其它答案。”老師看著大家說。教室里一片安靜。老師說:“每錯積就是倍數,比如: 3×4=12,12是3的幾倍?12是4的幾倍?”老師說。“12是3的4 倍,3×4=12,12是4的3倍,4×3=12。所以積叫倍數。”李悅同學說。老師看見我們學的差不多了就每個人一張導學案。前幾道題輕松過關 但最后一道有點難我怎么想也不出來。題是這樣問的:一個倍數里面最小的數是什么(0除外)。我問了問組長,組長也不指定。我們想了6分鐘多也想不出來。
最后老師把怎么做的告訴我們,我們才知道怎么做。這節課使我明白了知識是靠自己努力學來的。
小學六年級的數學日記10
數學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只要你用心觀察就會有意想不到的發現。
比如今天我就在商場里發現了一個很有趣的問題,那就是打折。
今天我和媽媽來到了商場,商場里人山人海,商品琳瑯滿目各式各樣,我發現許多商店都貼出了打…折,我問媽媽:“媽媽,打折的意思是不是打幾折就用原價除以幾,比如,原價400元的物品打8折就 是400÷8=50元,打4折就是400÷4=100元,50<100,我明白了,在原價相同的情況下,打的折數越高,價格就越低,打的折數越低,價格就越高。”媽媽說:“不對不對,應該是,打幾折就乘以零點幾 ,比如,原價400元的物品打8折就是400×0.8=320元,打4折就是400×0.4=160元,應為320>160,所以在原價相同的情況下,打的折數越低,價格就越低,打的折數越高,價格就越高。”我說:“我明 白了,打折就是把原價平均分為10份,打幾折就取其中的幾份,也就是打幾折就是十分之幾。”
生活中真是處處都有學問。
【小學六年級的數學日記】相關文章:
數學日記-小學日記06-19
數學小學日記06-23
數學的小學日記07-21
小學數學日記09-10
小學數學日記07-01
小學數學日記精選07-01
小學數學的日記06-07
小學的數學日記08-06
小學六年級數學日記:數學實驗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