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楊樹的觀察日記怎么寫
觀察,是指細察事物的現象、動向;考查或調查;清朝官員的名稱。采訪時“觀察”意思是:指記者對客觀事物所進行的一種查看體驗活動,簡單講就是用眼睛采訪。楊樹的觀察日記怎么寫,請參考!
楊樹的觀察日記【篇一】
我們學校南教學樓前有兩棵白楊樹。一棵高大、粗壯,一棵矮小細瘦;就像是爸爸和兒子一樣,一起生長著。小白楊樹常問老白楊樹爸爸:“我什么時候才能長得像你一樣高壯呢?”爸爸說:“以后你只要努力就會長得比我還要高壯。”小白楊樹自信地說:“我一定會努力向上長的!”
春天來了,他們長出了嫩芽,帶來了希望。夏天,這一對父子長出了茂密的葉子,我們可以到下面乘涼。秋天,兩棵白楊樹的葉子都落光了,不過兩白楊樹都長了一圈。冬天,他們只剩下一個光禿禿的樹干,他們在積蓄能量,為了明年的快速生長。
這兩棵白楊樹伴我度過了每一個春夏秋冬,給我以希望和鼓勵。
楊樹的觀察日記【篇二】
在我們學校小學部的教學樓前有一塊操場,在操場的兩邊各有一排白楊樹。
白楊樹的主干和支干都是直的,它的葉子像顆“心”。它的生長速度較快,現在已有三、四層樓那么高了。
到了春天,白楊樹長出新的枝條,被春姑娘抽出細小嫩綠的葉子,像穿上綠色的新衣裳似的,美麗極了。
到了夏天,白楊樹的枝葉長得郁郁蔥蔥。在課間,我們常在樹蔭底下賽跑、唱歌、游戲,它像一把大陽傘似的,為我們遮擋強烈的太陽光。
到了秋天,白楊樹的葉子都枯萎了,隨著秋風的陣陣吹過,心形的黃葉落得滿地都是,踩在厚厚的落葉上,仿佛昌站在海綿上,非常柔軟。風把地上的黃葉吹起來,好像一群黃色的小飛機飛起來了,非常壯觀。
到了冬天,黃葉落盡,白楊樹赤裸裸的,我真擔心它是否會被凍壞,來年春天是否還會長出綠葉。
挺立在操場邊上的這些白楊樹,是我們校園生活的見證,它們伴隨著我們一起成長。我愛它們。
楊樹的觀察日記【篇三】
當春天到了的時候,那高空的.太陽也變得暖烘烘的。大地開始蘇醒了。
在我們美麗的家鄉,在所有植物中,最能顯示春天信息的就要屬白楊樹上的白楊胡了。瞧,當別的樹木都還沒有多大變化的時候,那一棵棵高大挺拔的白楊樹上的“白楊胡”,不知什么時候已經悄悄地露出了頭,而且一天天變得又粗又長。毛茸茸、蓬松松的“白楊胡”在春風吹拂下搖搖晃晃,飄飄悠悠,仿佛在跟人們說:“春天到了,天氣要變暖了。”
我還常常聽老農們說:“白楊胡不落干地。”真的是這樣嗎?我半信半疑,下定決心要弄一個明白。
當一場蒙蒙春雨過去之后,我進行了仔細的觀察,“白楊胡”在雨后那沁人心脾的濕潤空氣中紛紛揚揚地灑落在大地上。這是為什么呢?是巧合,還是有一定的科學道理呢?
原來這所謂的“白楊胡不落干地”其實是有兩個原因的:第一就是“白楊胡”就是白楊樹的種子,不過它的種子又輕又小,就藏在毛茸茸、蓬松松的“胡”里。因為種子既小又輕,不象別的植物種子成熟以后有一定的重量,能自然地落在地上。第二就是,春雨過后毛茸茸、蓬松松的“胡”吸足了水分,重量增加了許多,再加上雨后的春風一吹,“白楊胡”便灑落了一地。這種有趣的自然現象年復一年地出現,難怪有經驗的老農說:“白楊胡不落干地”了。
親愛的朋友們,這美麗的大自然是多么有趣呀!現在讓我們一起到大自然中去仔細觀察和深入研究吧!
楊樹的觀察日記【篇四】
我們這棟樓的西側有一棵白楊樹,這棵樹長得比六層樓還要高。媽媽說從我們這棟樓蓋好時,這棵白楊樹就在這兒了,經過十年的生長,如今它已經由一棵小樹長成了參天大樹。我從窗戶把手伸出去就能夠到白楊樹的樹枝,每年我都看著它發出新芽長出嫩葉,然后變得郁郁蔥蔥,最后到葉黃掉落,見證著一年四季的變化。
我發現每年白楊樹的毛毛蟲似乎都是一夜之間就冒了出來,在你不經意之間就長大了,今年又是如此。今天我寫完作業向窗外望去,忽然發現不知什么時候楊樹的毛毛蟲已經長得小小的像小棗那么大,還有的像蠶豆那么大。我托起腦袋目不轉睛地看著楊樹,小毛毛蟲穿著一層厚厚的,有點兒發白的大絨衣,讓人感覺毛茸茸,滑溜溜的。一只小麻雀聞著這春天的香味來了,他們親親毛毛蟲,親親樹枝,好像在說:“謝謝你毛毛蟲,你們把這里春天的味道變得更濃了。”
【楊樹的觀察日記怎么寫】相關文章:
觀察的日記怎么寫04-09
觀察日記怎么寫06-11
怎么寫觀察日記03-29
小學的觀察日記怎么寫怎么寫02-20
觀察日記寫魚怎么寫04-09
寫狗的觀察日記怎么寫02-20
寫人的觀察日記怎么寫?02-20
觀察日記寫魚怎么寫08-02
動物的觀察日記怎么寫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