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人生哲理小故事及感悟(通用23個)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我們常常會因某些事或人而萌生出一些想法,這時就可以通過文字的方式把這些感悟都記錄下來。你知道寫感悟,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人生哲理小故事及感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人生哲理小故事及感悟 1
從前有三兄弟想明白自己的命運,于是他們便去找智者,智者聽了他們的來意后說:“在遙遠的天竺大國寺里,有一顆價值連城的夜明珠,如果叫你們去取,你們會怎樣做呢?”大哥首先說:“我生性淡泊,夜明珠在我眼里只但是是一顆普通的珠子,所以我不會前往。”二弟挺著胸脯說:“不管有多大的艱難險阻,我必須把夜明珠取回來。”三弟則愁眉苦臉地說:“去天蘭國路途遙遠,諸多風險,恐怕還沒取到夜明珠,人就沒命了。”聽完他們的回答,智者微笑著說:“你們的命運很明曉了。大哥生性淡泊,不求名利,將來自難以榮華富貴。
但也正由于自己的淡泊,他會在無形中得到許多人的幫忙和照顧。二弟性格堅定果斷,意志剛強,不懼困難,預卜你的`命運前途無量,也許會成大器。三弟性格懦弱膽怯,遇事猶豫不決,恐怕你命中注定難成大事。”
【人生哲理】:
的確,人的性格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人人成長。印度古諺云:“播種行為,收獲習慣;播種習慣,收獲性格;播種性格,收獲命運。”我國古人也曾說過:“積行成習,積習成性,積性成命。”這些都說明了性格的重要。不同的性格決定了不同的命運。
因此,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要注重培養自己性格中的特質。個性是中學生,正處在性格的構成期,就要從小處著手、從行為著手,養成向上的行為習慣,構成用心樂觀的行為特質。無論我們屬于何種性格類型,只要我們具有用心樂觀的性格特質,就能夠創造屬于我們自己的成功的七彩人生。
人生哲理小故事及感悟 2
甲去買煙,煙29元,但他沒火柴,跟店員說:“順便送一盒火柴吧。”店員沒給。
乙去買煙,煙29元,他也沒火柴,跟店員說:“便宜一毛吧。”最后,他用這一毛買一盒火柴。
這是最簡單的心理邊際效應。第一種:店主認為自己在一個商品上賺錢了,另外一個沒賺錢。賺錢感覺指數為1。第二種:店主認為兩個商品都賺錢了,賺錢指數為2。當然心理傾向第二種了。同樣,這種心理還表此刻買一送一的'花招上,顧客認為有一樣東西不用付錢,就賺了,其實都是心理邊際效應在作怪。
啟示:
變換一種方式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通常很多事情換一種做法結果就不同了。人生道路上,改善心智模式和思維方式是很重要的。
人生哲理小故事及感悟 3
有一個男孩有著很壞的脾氣,于是他的父親就給了他一袋釘子;并且告訴他,每當他發脾氣的時候就釘一根釘子在后院的圍籬上。
第一天,這個男孩釘下了37根釘子。慢慢地每天釘下的數量減少了。
他發現控制自己的脾氣要比釘下那些釘子來得容易些。
終于有一天這個男孩再也不會失去耐性亂發脾氣,他告訴他的父親這件事,父親告訴他,現在開始每當他能控制自己的脾氣的時候,就拔出一根釘子。
一天天地過去了,最后男孩告訴他的父親,他終于把所有釘子都拔出來了。
父親握著他的手來到后院說:你做得很好,我的好孩子。但是看看那些圍籬上的洞,這些圍籬將永遠不能回復成從前。你生氣的時候說的話將像這些釘子一樣留下疤痕。如果你拿刀子捅別人一刀,不管你說了多少次對不起,那個傷口將永遠存在。話語的傷痛就像真實的`傷痛一樣令人無法承受。
【感觸】
人與人之間常常因為一些彼此無法釋懷的堅持,而造成永遠的傷害。如果我們都能從自己做起,開始寬容地看待他人,相信你一定能收到許多意想不到的結果....幫別人開啟一扇窗,也就是讓自己看到更完整的天空....
人生哲理小故事及感悟 4
兩只老虎飄過一片肥美的草地,其中一只老虎見那里的環境優美,便留戀起來。
另一只老虎勸說道:“那里雖然景色不錯,便不見一只牛羊,它根本不適合我們的生存阿。”那只老虎不聽,在草地上居住了下來,結果沒幾天就餓死了。
【人生哲理】:
聯系是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前提和基礎,失去了與周圍事物的聯系,也就失去了自身存在和發展的條件。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虎嘯深山,駝走大漠,是因為它們選取了適合自己發展的位置才造就了生命的`極致;任何事物只有選取了適合自己的方式,找準了自己的位置才是最好的,才能實現自己的價值。而這只餓死的老虎無視聯系的客觀性,割裂了自身生存與周圍環境的聯系,對本不屬于自己的景色的留戀,對自己生存條件的漠視,帶來了生存危機,決定了其生命的終結,也詮釋了天堂與地獄間的逆轉。這啟示我們:別人的天堂也許就是自己的地獄。
人生哲理小故事及感悟 5
一天,一個盲人帶著他的導盲犬過街時,一輛大卡車失去控制,直沖過來,盲人當場被撞死,他的導盲犬為了守衛主人,也一起慘死在車輪底下。
主人和狗一起到了天堂門前。
一個天使攔住他倆,為難地說:“對不起,此刻天堂只留下一個名額,你們兩個中務必有一個去地獄。”
主人一聽,連忙問:“我的狗又不明白什么是天堂,什么是地獄,能不能讓我來決定誰去天堂呢?”
天使鄙視地看了這個主人一樣,皺起了眉頭,她想了想,說:“很抱歉,先生,每一個靈魂都是平等的,你們要透過比賽決定由誰上天堂。”
主人失望地問:“哦,什么比賽呢?”
天使說:“這個比賽很簡單,就是賽跑,從那里跑到天堂的大門,誰先到達目的地,誰就能夠上天堂。但是,你也別擔心,因為你已經死了,所以不再是瞎子,而且靈魂的速度跟肉體無關,越單純善良的人速度越快。”
主人想了想,同意了。
天使讓主人和狗準備好,就宣布賽跑開始。她滿心以為主人為了進天堂,會拼命往前奔,誰明白主人一點也不忙,慢吞吞地往前走著。更令天使吃驚的是,那條導盲犬也沒有奔跑,它配合著主人的步調在身旁慢慢跟著,一步都不肯離開主人。天使恍然大悟:原先,多年來這條導盲犬已經養成了習慣,永久跟著主人行動,在主人的前方守護著他。可惡的主人,正是利用了這一點,才胸有成竹,穩操勝券,他只要在天堂門口叫他的狗停下就能夠了。
天使看著這條忠心耿耿的`狗,心里很難過,她大聲對狗說:“你已經為主人獻出了生命,此刻,你這個主人不再是瞎子,你也不用領著他走路了,你快跑進天堂吧!”
但是,無論是主人還是他的狗,都像是沒有聽到天使的話一樣,仍然慢吞吞地地往前走,仿佛在街上散步似的。
果然,離終點還有幾步的時候,主人發出一聲口令,狗聽話地坐下了,天使用鄙視的眼神看著主人。
這時,主人笑了,他扭過頭對天使說:“我最后把我的狗送到天堂了,我最擔心的就是它根本不想上天堂,只想跟我在一起……所以我才想幫它決定,請你照顧好它。”
天使愣住了。
主人留戀地看著自己的狗,又說:“能夠用比賽的方式決定真是太好了,只要我再讓它往前走幾步,它就能夠上天堂了。但是它陪伴了我那么多年,這是我第一次能夠用自己的眼睛看著它,所以我忍不住想要慢慢地走,多看它一會兒。如果能夠的話,我真期望永久看著它走下去。但是天堂到了,那才是它該去的地方,請你照顧好它。”
說完這些話,主人向狗發出了前進的命令,就在狗到達終點的一剎那,主人像一片羽毛似的落向了地獄的方向。他的狗見了,急忙掉轉頭,追著主人狂奔。滿心懊悔的天使張開翅膀追過去,想要抓住導盲犬,但是那是世界上最純潔善良的靈魂,速度遠比天堂所有的天使都快。
所以導盲犬又跟主人在一起了,即使是在地獄,導盲犬也永久守護著它的主人。
天使久久地站在那里,喃喃說道:“我一開始就錯了,這兩個靈魂是一體的,他們不能分開……”
【人生哲理】:
這個世界上,真相只有一個,但是在不同人眼中,卻會看出不同的是非曲直。這是為什么呢?其實,道理很簡單,因為每個人看待事物,都不可能站在絕對客觀公正的立場上,而是或多或少地戴上有色眼鏡,用自己的經驗、好惡和道德標準來進行評判,結果就是——我們看到了假象。
人生哲理小故事及感悟 6
春天來了,花園里萬木爭榮,百花爭艷。
這時候,一些爬地草悄悄地頂出污泥,肆意向四方伸展。它們看見空地就占,遇到縫隙就鉆,妄想稱霸整個花園。眼看著蕙草一棵棵地枯萎,鮮花一株株地凋殘,爬地草洋洋得意,神氣活現。可是,當它們爬到一棵參天大樹底下的時候,卻被那粗壯的.樹干頂住,任憑如何使勁,再也無法向前。
“喂,你是甚么東西,膽敢阻擋在我的面前”爬地草不可一世,厲聲吆喝。
“放心吧!”參天大樹巍然屹立,輕蔑地答道,“我是不會和你爭的!你搶占的,是腳下狹窄的污地;而我追求的,是頭上遼闊的天空。”
感悟:
野心常出之於自私與占有,而理想則是追求真實與美善。
人生哲理小故事及感悟 7
有人做過一個實驗,把青蛙放到一鍋熱水中,那青蛙遇到劇烈的變化,就會立即跳出來,反應很快。
但是把青蛙放到冷水中去,慢慢給水加溫,你會發現青蛙剛開始會很舒適地在水里游來游去。
鍋里的水溫度在慢慢地上升,它毫不察覺,仍然感到暖洋洋的自得其樂。
一旦溫度上升70~80度時,它覺得有威脅,想跳出來,可是已經來不及了。
因為它的腿不聽使喚,再也跳不起來,最后只得被煮死。
這就是溫水煮青蛙的故事。
啟示:
第一,大環境的改變能決定我們的成功與失敗。
大環境的改變有時是看不到的,我們必須時時注意,多學習,多警醒,并歡迎改變,才不至于太遲。
第二,太舒適的環境就是最危險的時刻。
很習慣的`生活方式,也許就是你最危險的生活方式。
不斷創新,打破舊有的模式,而且相信任何事都有再改善的地方。
第三,要能覺察到趨勢的小改變,就必須“停下來”從不同角度來思考,而學習是能發現改變的最佳途徑。
人生哲理小故事及感悟 8
華佗東漢末年杰出的醫學家。他技術全面,精通醫道,尤于外科,曾發明全身“麻沸散”用于剖腹開背、切除胃腸等大手術,個性是在他功成名就之后,仍然謙虛好學。華佗拜師學藝的故事,被后人傳為佳話。
一次,華佗給一個年輕人看病,經望、聞、問、切之后,認為患者得了頭風病,但是他一時又拿不出來治療此病的藥方,急得束手無策,病人也很失望。
之后,這位病人找到一位老醫生,很快就把病治好了。華佗聽后很是慚愧,便打聽到老中醫的住處,決心去拜師學藝。但華佗當時名噪四方,唯恐老中醫不肯收他為徒,于是改名換姓,來到老中醫門下,懇求學醫。老中醫見華佗心誠,就收他為徒。
從此,華佗起早貪黑,任勞任怨,虛心好學,最后獲得了治頭風病的絕技。當華佗滿師歸來時,這位老中醫才明白眼前這個徒弟就是名醫華佗,他一把拉住華佗的`手說:“華佗阿,你已是名揚四海,為何還要到我那里受苦?”華佗把來意告訴了老中醫,并說:“山外有山,學無止境。人各有所長,我不懂的地方就就應向您學習。”
【人生哲理】:
我們要在實踐中正確處理個人與群眾的關系,要虛心向人民群眾學習,汲取人民群眾的經驗和智慧,才能不斷拓展、深化和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華佗拜師學藝,不恥下問的故事,就體現了這一點。
人生哲理小故事及感悟 9
零和游戲原理源于博弈論。博弈論的英文名為GAMETHEORY,直譯就是“游戲理論”。一項游戲中,勝方所得與負方所失相同,兩者相加,正負相抵,和數必為零,這就是所謂的“零和”。“零和游戲”之所以廣受關注,主要是因為人們發現,在社會的方方面面都有與“零和游戲”相類似的局面,勝利者的光榮后面往往隱蔽著失敗者的辛酸和苦澀。但20世紀以來“零和游戲”觀念正逐漸被“非零和游戲”即“負和”或“正和”觀念所代替。“負和游戲”指,一方雖贏但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得不償失,可謂沒有贏家。贏家所得比輸家所失多,或者沒有輸家,結果為“雙贏”或“多贏”,稱為“正和”。在競爭社會中,人們開始認識到利已不必須要建立在損人的基礎上。有效合作,得到的是皆大歡喜的結局。從“零和”走向“正和”,要求各方要有真誠合作的精神和勇氣,遵守游戲規則,不要耍小聰明,不要總想占別人的小便宜,否則,“雙贏”的局面就不會出現,吃虧的最終還是自己。
【人生哲理】:
物質決定意識,要求我們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從實際出發,不是從單一的.因素出發,而是要從復雜的全面的實際出發,去具體分析每一個事實,這樣才能真正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零和”“負和”和“正和”是游戲結果的三種事實,過去人們只從“零和”這個單一事實出發,而不能從全面的實際出發,尤其是忽視了“正和”這一事實,從而導致了人們構成了錯誤的主觀認識,給個人和社會帶來了必須的損失。
人生哲理小故事及感悟 10
曾經有個人小國的人到中國來,進貢了三個一模一樣的金人,把皇帝高興壞了。
可是這小國的人同時出了一個題目:這三個金人哪個最有價值?皇帝請來了珠寶匠檢查,稱重量,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樣的。泱泱大國,不會被這點小問題難倒吧?最后,有位退休的老大臣說他有辦法。
皇帝將使者請到大殿,老臣拿著三根稻草,插入第一個金人的耳朵里,這稻草從另一個耳朵出來了。第二個金人的稻草從嘴里直接掉出來了,而第三個金人,稻草進去后掉進了肚子里,什么響動也沒有了。老臣說:第三個金人最有價值!使者默默無語,答案正確。
感悟:
最有價值的人,不一定上最能說的`人,老天給我們兩只耳朵一個嘴巴,本來就是讓我們多聽少說的。善于傾聽,才是成熟的人最基本的素質。
人生哲理小故事及感悟 11
19世紀美國著名的作家馬克吐溫寫了很多文章。
到自己的作品出版后被讀者搶購一空,他萌生了發財的念頭。心想與其讓這些出版商、書販子賺錢不如自己寫書、自己出版、自己賣書。于是他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兩年內轉成百萬富翁。這個念頭一出現立刻就付諸行動。這位大作家搖身一轉成了“產、供、銷”一條龍的大書商。然而,還不到兩年,由于自己不具備經商的技能和素質便債臺高筑,難以維持下去。不僅僅書商沒有做好,就連自己的“主業”寫作也被荒廢了。眼看著放在不同籃子里的雞蛋一個一個被打碎了,馬克吐溫果斷放棄了書商的生意,回頭專心致志地搞起了他的文學創作,一番努力最后取得了成功。
馬克吐溫在回顧他走過的路時說:“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這句名言在告誡人們要分散風險、實施多元化策略時有必須的道理。因為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如果這個籃子被打翻了,你就可能一無所獲了,這對于某些人或事來說是對的。但對于我來說還是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然而認真地看好這個籃子是再適宜但是的。”
【人生哲理】:
每個人的智力、愛好、興趣、水平各不相同。有的適合經商,有的適合于文學的創作,有的適合于從政,有的'適合于科研,有的適合于做工等等。別人在這個方面可能有特長,你可能在另個方面有必須的天賦。只有揚長避短發揮自己的優勢才能取得成功。不管是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還是把雞蛋放在多個籃子里,怎樣做最好,關鍵是要看是否適合自己,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人生哲理小故事及感悟 12
自行車在奔馳著,前車輪瞥了后車輪一眼,得意地笑出聲來:“哈哈,我們同樣都是車輪,可我總走在你的前面,你總跟在我的后面。你不感到屈辱嗎?”
后車輪也不爭辯,默默地繼續行它的路。不久,這輛自行車拆散修理了。在修好整裝的時候,主人把車輪換了一下位置。
自行車又開始奔馳了,過去的后輪瞥了一眼如今的`后車輪說道:“老兄,你這回可明白了吧,過去并不是你能干、先進一些,而是我們所處的位置不同而已!”
此刻輪到后車輪默默無語了。
故事的寓意:
《菜根譚》有句云:“我貴而人奉之,奉此峨冠大帶也;我賤而人侮之,侮此布衣草履也。然則原非奉我,我胡為喜;原非侮我,我胡為怒?”所以人對于自身應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在職場上,無論從事什么工作,只有崗位的不同,而無優劣之分;得志不必喜,失志不必憂。
人生哲理小故事及感悟 13
在一次歐洲籃球錦標賽上,保加利亞隊與捷克斯洛伐克隊相遇。
當比賽留下8秒時,保加利亞隊以2分優勢領先,一般來說穩操勝券。但是,那次錦標賽采用的是循環制,保加利亞隊務必贏球超過5分才能勝出。可要用僅剩的8秒種再贏3分,談何容易。
保加利亞隊這出人意料之舉,為自己創造了一次起死回生的機會。加時賽的結果,保加利亞隊贏了6分,如愿以償地出線了。
【人生哲理】: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創造性思維就是以科學理論為主,應對實際,敢于提出新問題、解決新問題,創造性思維的一個重要表現就是要敢于打破常規,進行逆向思維。保加利亞隊教練在遵守規則的'前提下不墨守成規,而是進行了創造性的思考,從而獲得了出線,真是令人拍案叫絕。
人生哲理小故事及感悟 14
非洲土人抓狒狒有一絕招,故意讓躲在遠處的狒狒望見,將其愛吃的食物放在一個口小里大的洞中。
等人走遠,狒狒歡蹦亂跳地來了,它將爪子伸進洞里,緊緊抓住了食物,但由于洞口太小,它的爪子握成拳頭后就無法從洞中抽出來了,這時人只管不慌不忙地來收獲獵物,根本不必擔心它會跑掉。
因為狒狒舍不得那些可口的'食物,越是驚慌越急躁,就越是將食物抓得越緊,爪子就越無法從洞中抽出來。
【人生哲理】:
狒狒們真是夠笨的,只要一撒手,就能夠溜之大吉,可它們卻偏不。問題就出在狒狒們太貪了,在該撒手時沒有果斷撒手。
我們在觀察和處理復雜問題的時候,要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善于抓住重點。是獲取食物還是逃生?狒狒選取了前者。這就是顛倒了主次。
人生哲理小故事及感悟 15
有兩個秀才一起去趕考,路上他們遇到了一支出殯的隊伍。看到那個黑乎乎的棺材,一個秀才心里立刻“咯噔”一下,涼了半截,心想完了,活見鬼,趕考卡子碰到這個倒霉的棺材。于是情緒一落千丈,走進考場,那個“黑乎乎的棺材”一向揮之不去,考試時文思枯竭,最后果然名落孫山。
另一個秀才也同時看到了那個黑乎乎的棺材,一開始心里也“咯噔”一下,但轉念一想:棺材,棺材,那不是既有“官”也有“財”嗎?好兆頭,看來這天我要紅運當頭了,必須會高中。于是心里十分興奮,情緒十分高漲,走進考場,文思如泉涌,果然一舉高中。
回到家里,兩個人都對家里人說:“棺材”真得好靈。
【人生哲理】:
現實生活中,有些人因為一次挫折而一蹶不振,有的人因為一次成功而成就一番事業;有的人因為對手的強大而心生畏懼,有的人因為挑戰巨人而使自己成為巨人。對事物的看法沒有絕對的對錯之分,但有用心和消極之分,而且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看法而承擔最后的結果。消極思維者,對事物永久都會找到消極的解釋,并總能為自己找到消極的借口,最終得到消極的結果。而用心思維者,從事物存在中總能找到其存在的用心好處,做出用心的反映,指導其做人、做事,從而成就其人生的巔峰。
人生哲理小故事及感悟 16
國王收到了來自阿拉伯的禮物——兩只威武的獵鷹。國王從未見過這么漂亮的猛禽,他把它們交給自己的首席馴鷹人進行訓練。幾個月過去了,馴鷹人報告說,其中一只獵鷹已能傲然飛翔,另一只卻沒有半點兒動靜,從來到王宮的那天起就待在枝頭紋絲不動。
國王召集了各方的獸醫和術士,命他們設法讓這只獵鷹飛起來,但所有人都無功而返。最后無計可施的國王突然想到:“也許我需要一個熟悉野外環境,對自然了解更多的人來解決這個問題。”于是國王命人去找一個農夫進宮。
第二天早晨,國王看見了什么?那只無可救藥的獵鷹正盤旋在御花園的上空,他興奮地對大臣說:“把那個創造奇跡的實干家給我帶來。”國王問農夫:“你到底用什么方法讓這只獵鷹飛起來的`?”農夫謙恭地低著頭回答道:“陛下,我的方法很簡單,那就是砍斷這只鷹抓著的樹枝。”
人生感悟:
每個人的心靈上都有翅膀,能夠帶我們自由翱翔。但我們總是忽略它的存在,固守在自己的領域里,為了安全感和舒適感,緊緊抓著熟悉的東西不放,從而失去了探尋精彩世界的能力。我們只有斬斷束縛自己的“樹枝”,才能展翅高飛。
人生哲理小故事及感悟 17
對于那些害怕危險的人,危險無處不在。
有一天,龍蝦與寄居蟹在深海中相遇,寄居蟹看見龍蝦正把自己的硬殼脫掉,只露出嬌嫩的身軀。寄居蟹非常緊張地說:龍蝦,你怎可以把唯一保護自己身軀的硬殼也放棄呢?難道你不怕有大魚一口把你吃掉嗎?以你現在的情況來看,連急流也會把你沖到巖石去,到時你不死才怪呢?
龍蝦氣定神閑地回答:謝謝你的.關心,但是你不了解,我們龍蝦每次成長,都必須先脫掉舊殼,才能生長出更堅固的外殼,現在面對的危險,只是為了將來發展得更好而作出準備。
寄居蟹細心思量一下,自己整天只找可以避居的地方,而沒有想過如何令自己成長得更強壯,整天只活在別人的護蔭之下,難怪永遠都限制自己的發展。
感悟:
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安全區,你想跨越自己目前的成就,請不要劃地自限,勇于接受挑戰充實自我,你一定會發展得比想像中更好。
人生哲理小故事及感悟 18
一個船夫在湍急的河中駕駛小船,船上坐著一位哲學家。
哲學家問船夫:“你懂數學嗎?”
船夫說:“不懂。”
“你的生命價值失去1/3。”哲學家說。
“那你懂哲學嗎?”
“更不懂。”
“那你的`生命失去了1/2。”
正當哲學家與船夫繼續交談時,一個巨浪把船打翻了,哲學家掉到了河里。這時,船夫問:
“你會游泳嗎?”
哲學家喊到:“不會,不會。”
船夫說:“那你的生命價值就失去了全部。”
【人生哲理】:
實踐是認識的最終目的,是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唯一標準。這就要求人們把讀書和參加社會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善于把書本知識轉化為實踐潛力。一個人在文憑上體現的生命價值與在社會實踐中體現的生命價值相比是微不足道的。我們只有把學習間接經驗與獲得直接經驗相結合,透過與群眾的實踐相結合,熟悉人民群眾,積累實踐經驗,才能全面地認識自己,克服自身的缺陷和弱點。
人生哲理小故事及感悟 19
拳王阿里在一場爭奪重量級冠軍的決賽中,前12個回合一向被對手壓制,被打得很慘,他的眼角裂了,鼻孔流出了鮮血,觀眾都認為阿里輸定了。他的教練在休息時問他:“要不要放棄比賽?”阿里說:“這樣的問題你就應在拳賽結束后再問我。”
在短暫的休息中,他反復想像著自己打倒對手時候的情景,想像千萬人為自己歡呼的情景,口中念念有詞,不斷告訴自己:“我最強。”
奇跡在第13個回合發生了,阿里又恢復了拳王的.氣勢,把對手打得落花流水,最后,他一記重勾拳擊倒了對手而獲勝。
【人生哲理】:
想像有強大的力量,許多成大事的人都首先從自己描繪具體行動形象開始,然后為實現愿望竭盡全力去工作。他們都是平凡的人,但是他們能煥發出自己的潛能,所以成就了偉業。不斷想像自己成功的場景,想像得越具體越好。成就偉大人生的最重要的法則是:人生將依照你自己的想像、所描繪的樣貌而實現。
人生哲理小故事及感悟 20
從前有三兄弟想明白自己的命運,于是他們便去找智者,智者聽了他們的來意后說:“在遙遠的天竺大國寺里,有一顆價值連城的夜明珠,如果叫你們去取,你們會怎樣做呢?”大哥首先說:“我生性淡泊,夜明珠在我眼里只但是是一顆普通的珠子,所以我不會前往。”二弟挺著胸脯說:“不管有多大的艱難險阻,我必須把夜明珠取回來。”三弟則愁眉苦臉地說:“去天蘭國路途遙遠,諸多風險,恐怕還沒取到夜明珠,人就沒命了。”聽完他們的回答,智者微笑著說:“你們的命運很明曉了。
大哥生性淡泊,不求名利,將來自難以榮華富貴。但也正由于自己的淡泊,他會在無形中得到許多人的幫忙和照顧。二弟性格堅定果斷,意志剛強,不懼困難,預卜你的命運前途無量,也許會成大器。三弟性格懦弱膽怯,遇事猶豫不決,恐怕你命中注定難成大事。”
【人生哲理】:
的確,人的性格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人人成長。印度古諺云:“播種行為,收獲習慣;播種習慣,收獲性格;播種性格,收獲命運。”我國古人也曾說過:“積行成習,積習成性,積性成命。”這些都說明了性格的重要。不同的.性格決定了不同的命運。
因此,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要注重培養自己性格中的特質。特別是中學生,正處在性格的構成期,就要從小處著手、從行為著手,養成向上的行為習慣,構成用心樂觀的行為特質。無論我們屬于何種性格類型,只要我們具有用心樂觀的性格特質,就能夠創造屬于我們自己的成功的七彩人生。
人生哲理小故事及感悟 21
有一個推銷員,常挨家挨戶地推銷產品,而把腳都走破了。
一次這個推銷員在拜訪一客戶約三十次后,客戶卻在最后關頭想轉向別人購買。這推銷員百思不解,也很失望;但他仍不放棄,決定拜訪該客戶的總經理。他帶著“有望客戶表”,里頭記滿三十次拜訪的'談話紀錄,誠懇地請求總經理告訴他“失敗的原因”,以便改進。那位總經理看了密密麻麻的“客戶卡紀錄”之后,抬起頭,看著這個推銷員,感動地說:“我佩服你的精神,現在,我決定買你的產品!”
感悟:
成功的原因不在力量大小,而在堅持多久。把握任何上臺的機會,堅持到最后一分鐘,讓它始終完美。
人生哲理小故事及感悟 22
十五的月亮,高高地掛在天上。
一個窮人說:“瞧,天上有一塊大餅!”
一個富人說:“錯了,那是一塊銀元!”
一個詩人說:“不對,那分明是少女的眼睛!”
一個姑娘說:“也不對,那是梳妝臺上的鏡子!”
聽著他們的`爭論,有個男孩覺得奇怪,問:「媽,天上到底有幾個月亮啊」
“傻孩子,月亮只有一個啊!”媽媽回答。
“那么,他們為甚么瞎爭呢”
“孩子,月亮雖然只有一個,但各人看月亮的眼睛是不同的啊!”
感悟:
主觀的意志,往往只用眼睛看到事物的某一面,必須用頭腦去冷靜思考,才能發現真理。
人生哲理小故事及感悟 23
小明洗澡時不小心吞下一小塊肥皂,他的'媽媽慌慌張張地打電話向家庭醫生求助。
醫生說:"我現在還有幾個病人在,可能要半小時后才能趕過去。"
小明媽媽說:"在你來前,我該做甚么?"
醫生說:"給小明喝一杯白開水,然后用力跳一跳,你就可以讓小明用嘴巴吹泡泡消磨時間了。"
感悟:
Take it easy!放輕松些,生活何必太緊張?事情既然已經發生了,何不坦然自在的面對。 同樣是一個人,放松的狀態和緊張狀態下解決問題的能力大不相同。
【人生哲理小故事及感悟】相關文章:
感悟人生哲理小故事「簡短」04-05
人生哲理小故事12-02
人生哲理小故事11-16
人生哲理小故事12-02
人生哲理小故事11-04
人生哲理小故事精選10-30
人生哲理小故事04-23
綠茶的小故事人生哲理小故事(精選13篇)05-26
[優選]人生哲理小故事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