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內訓師培訓方案最新
為確保事情或工作順利開展,常常需要提前進行細致的方案準備工作,方案屬于計劃類文書的一種。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內訓師培訓方案最新,歡迎大家分享。
內訓師培訓方案最新1
一、公司級整體培訓
1、培訓對象:公司全體員工
2、培訓目的:
(1)引導員工認清自己的責任與使命
(2)樹立正確的`質量意識和觀念,更新現有專業知識,充實個人知識儲備,鞏固和提高公司質量管理水平。
(3)強化員工GMP意識,全面擴大GMP領域的專業視野。
(4)了解國家安全生產方針、法律法規和常見事故防范、應急措施基本常識;掌握崗位安全操作規程;提高職工安全生產意識;減少或杜絕安全隱患和事故的發生。
3、培訓內容及方式
培訓內容:結合歷次GMP檢查及自檢發現的問題與整改情況,講授有關藥品法律法規、藥品GMP知識、質量管理、生產管理、物料管理、設備管理、安全生產相關知識等。
培訓方式:綜合管理部統一組織全體員工集中面授。
4、培訓學習時間
20xx年X月下旬X天。
5、考核
筆試,采取閉卷考,筆試考核試題由各授課人出題,綜合管理部統一組織考試。
二、部門級崗位培訓
1、培訓對象:各部門員工
2、培訓目的:各部門負責人根據本部門員工應掌握的GMP文件、崗位職責、專業知識、操作技能等,進行有針對性的部門崗位培訓,強化員工GMP意識,提高員工工作技能。
3、培訓內容及方式
培訓內容:部門崗位必備的專業知識、部門相關GMP文件、部門職責、操作技能、崗位SOP及相關的管理制度等。
培訓方式:由各部門自行組織本部門員工采取集中面授、現場演示、討論會、文件學習等方式進行培訓,部門負責人為主要授課人,并把培訓講義或培訓大綱、培訓記錄、培訓試題等相關培訓檔案材料報送到綜合管理部備案。
4、培訓學習時間
20xx年全年各部門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安排。
5、考核分口試、筆試,筆試考核由部門負責人自行組織考試;口試由授課人在課堂上進行提問。口試占50%,筆試占50%,筆試為閉卷考。
三、班組級崗位培訓
1、培訓對象:各班組崗位員工。
2、培訓目的:著重加強班組崗位培訓,有針對性的開展班組崗位培訓,使GMP工作貫徹落實到每一個崗位,提高崗位員工的工作技能。
3、培訓內容及方式
培訓內容:班組崗位必備專業知識、崗位相關GMP文件、崗位職責、崗位SOP、生產工藝規程、實際操作技能及崗位相關的管理制度等。
培訓方式:由各部門組織班組崗位員工采取集中面授、現場演示等方式進行班組崗位培訓,授課人由班組長或優秀員工擔任,班組長負責培訓出題、考核,并把培訓講義或大綱、培訓記錄、培訓考核成績等相關培訓檔案材料報送到綜合管理部備案。
4、培訓學習時間
20xx年各班組根據工作情況靈活安排。
5、考核分筆試、口試、實際操作,筆試考核試題由各班組長出題并組織考核,綜合管理部負責試題打印;口試由授課人在課堂上進行提問;實際操作由班組長和部門負責人共同進行現場考核。筆試占30%,口試占30%,實際操作占40%。
內訓師培訓方案最新2
一、培訓目的
1、讓新員工了解集團,公司概況,規章制度,組織結構,使其更快適應工作環境。
2、讓新員工熟悉新崗位職責,工作流程,與工作相關的安全,衛生知識以及服務行業應具備的基本素質。
二、培訓程序
1、大學生或合同工人數多,文化層次,年齡結構相對集中時,由集團職校與用人單位共同培訓,共同考核。(不定期)
2、人數較少,分散時,由具體用人單位從中心→具體班組負責培訓,培訓結果以單位和員工書面表格確認為證,職校負責抽查。
三、培訓內容
1、中心(公司)崗前培訓――中心準備培訓材料。
主要是要對新來員工表示歡迎;按照各中心(公司)行業特點,中心(公司)的組織結構,工作性質,中心(公司)有關規章制度和本公司服務行業基本素質準備手冊或專人講解;指定新員工工作部門的經理或組長作為新員工貼身學習的輔導老師;解答新員工提出的問題。
2、部門崗位培訓――新員工實際工作部門負責。
介紹新員工認識本部門員工;參觀工作部門;介紹部門環境與工作內容,部門內的特殊規定;講解新員工崗位職責要求,工作流程,工作待遇,指定一名老職工帶教新員工;一周內,部門負責人與新員工進行交換意見,重申工作職責,指出新員工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回答新員工的提問;對新員工一周的表現進行評估,給新員工下一步工作提出一些具體要求。
3、集團整體培訓:集團職校負責――不定期。
分發《員工培訓手冊》――(簡述東南大學的歷史與現狀,描述東南大學在南京市地理位置,交通情況;集團歷史與發展前景,集團的企業文化與經營理念;集團組織結構及主要領導,集團各部門職能介紹,主要服務對象,服務內容,服務質量標準等;集團有關政策與福利,集團有關規章制度,員工合理化建議采納的渠道;解答新員工提出的問題。)
四、培訓反饋與考核
1、各中心(公司)制作的培訓教材須經過集團職工培訓學校的審核,并交集團培訓學校存檔,所進行的中心(公司)→部門培訓應在集團職工培訓學校指導下進行。各中心(公司)每培訓一批新員工都必須完成一套"新員工培訓"表格,部門→中心(公司)→集團職校的培訓鏈,應環環相扣,層層確認。
2、培訓實施過程應認真嚴格,保證質量,所有培訓資料注意保存,并注意在實施過程中不斷修改,完善。
3、培訓結果經職校抽查后,統一發放培訓結業證書;職校對各中心新員工培訓情況每學期給各中心總結反饋一次。
五、新員工培訓實施
1、召集各中心(公司)負責培訓人員,就有關集團新職工培訓實施方案,征求與會者意見,完善培訓方案。
2、各中心(公司)盡快拿出具有針對性的培訓教材,落實培訓人選,配合集團職校組建從上至下的培訓管理網絡。
3、集團內部宣傳"新員工培訓方案",通過多種形式讓全體職工了解這套新員工培訓系統,宣傳開展新員工培訓工作的重要意義。
4、所有新員工在正式上崗前,都必須在中心(公司)集中培訓一次,(培訓內容見中心崗前培訓);然后再到具體工作部門進行培訓(培訓內容見部門崗位培訓);各中心(公司)可根據新員工基本情況實施相應的培訓教材和時間,一般情況下,培訓時間為1―3天;根據新員工人數集團職校不定期實施整體的新員工培訓,總體培訓時間一周為宜,培訓合格發放結業證書,培訓合格名單報集團人力資源部。
內訓師培訓方案最新3
1、目的
1.1有效開發、利用公司內部資源,實現內部資源的整合,為企業的知識管理和學習型組織的建立奠定基礎。
1.2建立并不斷優化公司內訓師團隊,為員工提供鍛煉和成長的平臺,實現內部培訓講師體系化管理,支持公司人力資源戰略和培訓計劃的實現。
1.3提高內訓師培訓的積極性,鼓勵員工獨立開發培訓課程和實施公司內部培訓,完善公司的培訓課程體系,全面提高公司的培訓質量和培訓效果。
2、適用范圍
公司總部及下屬各分公司內部培訓講師(簡稱“內訓師”)。
3、定義
內部培訓講師是指符合內訓師任職條件,經簽約聘用后以兼職方式承擔公司培訓課程的開發、授課、指導等培訓工作的員工。
4、職責
4.1綜合管理部
4.1.1負責制定、修改、完善并實施內部培訓講師制度;
4.1.2組織內訓師的選撥、考核、晉升等工作;
4.1.3負責內訓師數據庫的建立與維護;
4.1.4年度培訓計劃的需求調查、制定及實施;
4.1.5培訓數據統計、分析;
4.1.6培訓知識管理管理。
4.2培訓師評定委員會
4.2.1人員構成
4.2.1.1常設委員:人力資源負責人、培訓負責人;
4.2.1.2專業委員:部門負責人;
4.2.1.3秘書:人力資源專員。
4.2.2職能:負責對內訓師的選拔、考核、定等、分級工作,推動公司內訓工作專業化、規范化、職業化;
4.2.3職責
4.2.3.1常設委員:負責對所有課程進行評審,專業分數權重為20%,非專業分數權重為80%;
4.2.3.2專業委員:負責對部門相關的專業課程進行評審,專業分數權重為80%,非專業分數權重為20%;
4.2.3.3秘書:負責整體的管理及安排,以及所有內訓師相關的管理工作。
4.3公司各部門
4.3.1發掘和推薦具備內訓師潛質的員工;
4.3.2妥善安排內訓師授課期間的工作銜接事宜,使其授課不受工作影響;
4.3.3督導和評價本公司內部培訓講師履行職責的情況。
5、內部培訓講師的選拔流程:
5.1選拔原則
5.1.1員工自愿報名,公司按照培訓師任職要求公平、公開、公正的進行選拔;
5.1.2根據工作需要,公司可在部分管理人員及技術骨干人員中指定內訓師;
5.1.3各級管理人員特別是中高層管理人員是公司內訓師的重要來源,應帶頭進行知識的收集、整理、開發、傳授、分享,成為員工發展的導師和企業戰略、業務、管理、文化的傳播者。
5.2選拔的基本條件
5.2.1已轉正員工;
5.2.2工作認真、敬業,績效顯著;
5.2.3對所從事的工作擁有較高的業務技能,且具有相當的理論水平;
5.2.4具有較強的.書面和口頭表達能力和一定的培訓演說能力;
5.2.5能獨立開發課程、備課、準備講義,善于吸收新技術、新知識、新信息。
5.3內訓師選拔流程
5.3.1選撥通知
由綜合管理部通過OA發布內部培訓講師選拔通知。
5.3.2報名
由各部門推薦或個人自薦,填寫《內部培訓講師推薦(自薦)表》。
5.3.3資格初審
5.3.3.1初審原則:是否認同公司企業文化、從業經驗、工作業績、分享精神、總結表達能力;
5.3.3.2各部門負責人負責內訓師申報初審;
5.3.3.3綜合管理部負責內訓師申報核準,符合內訓師條件的,組織參加內訓師培訓。
5.3.4資格認證
5.3.4.1課程試講評審:《內部培訓講師試講評審表》;
5.3.4.2培訓授課評估:《培訓效果評估表》;
5.3.4.3定等:按照內部培訓講師的評定準則確定級別,參考培訓學員培訓效果評估結果綜合考評,確定為講師的級別。
5.3.5簽約聘書
5.3.5.1內部培訓講師定級后,由總經理對內訓師資格進行簽批并發放《內部培訓講師資格證書》;
5.3.5.2內部講師聘用期為一年,每年第一個季度對上一年培訓講師進行評審定級。
6、內部培訓講師的管理規范
6.1內部培訓講師的評定及級別標準
內訓師評定及級別標準
等級
授課內容
課程評估
授課評估
備注
高級
擔任一級講師三年以上,擁有本行業研究機構或協會的專家認證身份的資深人士。
一級
能夠同時承擔公司專業類、管理類、行業類的課程培訓
90分及以上
90分及以上
內容豐富,有深度,針對性強
二級
能夠專業的講授3門及以上課程,其中1門為管理類課程
85~89分
85分及以上
教案及講義內容有實用價值,講解生動
三級
能夠系統的講授1門以上課程,專業類課程授課時間不超過3小時
75~84分
80分及以上
在某一方面有一技之長,能制作PPT、獨立開發課程
備注:
1、課程評估根據評定委員會《內部培訓講師評審表》的平均值確定;
2、培訓效果評估根據員工參訓后的《培訓效果滿意度》的平均值確定;
3、年度定級評估:每年1-3月綜合管理部對上年度培訓課程進行統計,符合晉級要求或晉級申報通過的,發放新證書并進行內部公示。
6.2內部培訓講師的課酬標準及發放
6.2.1內部培訓講師的課酬標準:
等級
課時費
高級500元/課時
一級200元/課時
二級100元/課時
三級50元/課時
培訓效果滿意度評估80分及以上的,100%支付課酬;滿意度評估低于80分的,50%支付課酬;滿意度評估低于60分的,課酬為0。
6.2.2以下情況不屬于發放授課費的范疇
6.2.2.1非公司組織的授課;
6.2.2.2試講、經驗交流;
6.2.2.3培訓崗位人員的授課。
6.2.3課酬發放形式
講師課酬每月發放一次。根據講師級別及培訓效果滿意度評估值,由綜合管理部進行課酬申報,隨上月工資進行發放。
6.3內部培訓講師的工作職責及要求
6.3.1職責
6.3.1.1根據公司培訓計劃,開展內部培訓課程;
6.3.1.2負責所授課程的教材的開發、修訂和更新;
6.3.1.3負責所授課程學員的講授;
6.3.1.4跟蹤專業領域內的發展動向,做好所參加外部培訓的學習、消化和引進工作;
6.3.1.5對其他講師的授課技巧、方法、案例、課程內容等提出改進建議;
6.3.1.6參與公司年度培訓效果工作總結,對培訓方法、課程內容等提出改進建議。
6.3.2要求
6.3.2.1內訓師在綜合管理部的統一管理下,合理調配時間,按計劃實施培訓,按時完成培訓任務和規定的培訓課時數;
6.3.2.2內訓師進行教材研發應以不影響日常
6.4內部培訓講師晉級、降級
6.4.1.1內訓師晉級需要對新申報的課程進行評定,由綜合管理部負責組織,評定委員會進行課程評估,符合《內訓師評定及級別標準》則晉級。
6.4.1.2對不按時完成培訓任務,培訓效果差,累計三個月培訓滿意度評估70分以下的,取消其內訓師資格。
6.4.1.3不論何種原因不能完成既定的培訓任務,未提前通知綜合管理部而造成培訓工作被動局面或不能如期舉行的,根據情節輕重給予警示、降級、撤消資格。
7、內部培訓講師的激勵政策
7.1根據課酬規定享受內部培訓講師課酬;
7.2根據培訓任務完成情況,內訓師等級可享受年度培訓教材參考費:一級講師500元/年;二級講師300元/年;三級講師200元/年,憑圖書發票進行費用報批;
7.3內訓師以培訓效果為導向,所需相關的、合理的培訓資源可向公司反饋申請(如必要教材的購買、場地、器材的配套等);
7.4內訓師可旁聽公司所有培訓課程,同等條件下優先獲得所授課領域內外出培訓機會;
7.5參與人力資源部不定期組織的內部講師培訓、交流活動;
表現優異的內部講師,人力資源部將在薪酬評定、內部晉升時予以優先考慮;
7.6每年度進行“優秀內部培訓講師”評選,授予“榮譽證書”并給予獎勵;
7.7內訓師可進行積分積累(詳見《積分制―精神激勵制度》)。
8、附則
8.1本辦法由綜合管理部負責解釋和修訂;
8.2本辦法自20xx年xx月起正式試行。
9、附件
9.1《內部培訓講師推薦(自薦)表》
9.2《內部講師評估表》
9.3《培訓效果評估表》
9.4《年度培訓統計表》
【內訓師培訓方案最新】相關文章:
內訓師培訓總結05-25
公司內訓培訓方案08-03
內訓師培訓總結8篇01-09
內訓師培訓工作總結02-28
內訓師培訓心得體會優秀09-22
關于內訓師培訓心得體會04-03
內訓師培訓心得體會范文03-24
內訓師自我介紹04-24
參加內訓師培訓心得體會通用05-30
內訓師培訓心得體會(通用12篇)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