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培訓方案匯編3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科學有序進行,時常需要預先制定一份周密的方案,方案指的是為某一次行動所制定的計劃類文書。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方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師培訓方案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師培訓方案 篇1
為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深化中小學教師培訓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培訓質量的指導意見》(教師〔20xx〕6號)、《東營市“十二五”教育事業發展規劃》、《東營市高素質教師隊伍建設計劃(20xx-20xx年)》等文件精神,結合東營市教師專業化發展實際,東營市教育局依托國家教育行政學院中國教育干部網絡學院實施“教師專業化發展”全員培訓工程,計劃利用三年時間對全市教師進行全員培訓。為保障培訓工作有效實施,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立足于全市教師先進教育理念的學習、引領與創新,通過系統的教育政策和法規學習,先進教育理念的熏陶,業內標桿職業精神的引領,以“教師職業精神引領、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帶動教師主動發展、內化教師自我發展行為”為主題開展遠程培訓,使全市教師不斷提升教育理念,創新課堂教學方法,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引領學生全面發展,體味職業幸福感,傳遞教書育人的正能量,進而造就一批教育專家、教學名師和學科領軍人才,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
二、培訓目標
全市教師通過培訓提高專業化理論水平、提升職業精神境界,增強職業使命感與責任感,從身心兩方面減輕職業倦怠感,提高工作積極性,形成學校發展合力。具體目標如下:
(一)準確掌握教育發展形勢,明晰學校發展核心價值,喚起教師的自我發展意識,并內化為自己的自覺行為,使全體教師的自我發展與學校發展意識相結合,激發全員為學校發展謀利益的責任心。
(二)引領教師職業精神,增強教師職業幸福感,加強教師專業信念,打造積極健康向上的教師心理氛圍,營造合作共贏的團隊文化。
(三)滿足教師專業發展需求,提供普適性的教學實踐技能,在教學實踐活動中產生自我專業發展的需要,同時提升教師信息化課堂教學技術水平,實現教學技能與信息技術的有機融合。
三、培訓對象
(一)各中小學、幼兒園管理人員、專任教師;
(二)各級教育行政管理干部;
(三)各級教研員。
20xx年度東營市教育管理干部高級研修項目學員不在本次培訓之列。
四、培訓計劃
培訓分六期進行,三年完成《東營市“十二五”教育事業發展規劃》中制定的全員教師培訓目標。
總體培訓時間:20xx年3月―20xx年12月。
期數 時間安排 計劃人數 備注
1 20xx.03-20xx.06 20xx 以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幼兒園管理干部、教研員為主
2 20xx.09-20xx.12 4000 以教師為主
3 20xx.03-20xx.06 4000
4 20xx.09-20xx.12 4000
5 20xx.03-20xx.06 4000
6 20xx.09-20xx.11 統籌
五、培訓模式
采取網上研修、專家答疑和現場教學觀摩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網上研修通過中國教育干部網絡學院基礎教育干部培訓平臺開展,專家答疑和現場教學觀摩結合我市實際需求確定,主要提供與專家面對面交流的機會。
六、培訓內容
(一)網絡研修
依據教師專業發展需要,力求形成多元化培訓學習模式,既體現出學校發展和教師成長的共性需求,又考慮教師個性發展的需要;既有理論課程,又有實踐課程;既有工具性課程,又有文化素養課程。課程內容由以下六個模塊組成:
模塊一教育政策和法規武裝:使教師了解國家教育政策、地區教育發展形勢、區域之間教育熱點難點問題、了解依法治校相關法律法規與應對媒體技巧等;
模塊二學校管理創新與文化建設:創新管理體制,加強隊伍建設,規劃學校發展,營造育人文化,引領教師成長,提升辦學水平;
模塊三教師職業精神引領:教育理論、教育教學方法、科學人文素養等,釋放教師的生命激情;
模塊四教師教學能力提升:課堂教學能力、課堂有效提問、課堂教學與信息技術的融合;
模塊五關注學生全面發展:教師專業信念、專業態度以及教師的個性化發展、班主任班級管理、學生心理健康等;
模塊六關注家校合作共管:了解家庭教育對學生成長的重要意義,明確學校及教師在指導家庭教育當中的重要作用,掌握家校合作的理論與方法,構建和諧家校關系,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二)專家答疑與現場教學觀摩
1.專家報告
每期組織1次專家報告。主題涵蓋教育改革發展趨勢、有效課堂教學、教師職業精神、教師心理、課堂教學信息技術化等。
2.現場教學觀摩
本環節采取網上研修成績與學校推薦相結合的原則遴選,每期組織1次,每次限50人。
(三)網上測評結業考試
圍繞每期組織的研修科目和教育實際,通過網上測評考試。
(四)撰寫研修報告
每個學員在培訓結束后需提交一篇不少于3000字的研修報告。
七、學員考核
(一)成績計算
1.網絡課程:占考核權重的40%;
2.結業考試:占考核權重的30%;
3.研修報告:占考核權重的30%。
(二)結業必要條件
1.參訓學員完成以上所有考核環節學習考試任務;
2.每門成績不低于總分的'一半;
3.學習總成績達到70分以上(滿分100分)。
(三)獎懲
1.學員達到結業條件,由國家教育行政學院頒發結業證書,并按有關規定折算繼續教育學分;未達到結業條件,不予結業,繼續教育學分計零分。
2.結業考試未及格者,取消當年評先樹優、職稱晉級資格,本年度考核不得評為優秀等級;給予一次補考機會,補考不及格者,取消兩年評先樹優、職稱晉級資格,兩年考核不得評為優秀等級。
3.研修報告嚴禁抄襲,一經發現,通報批評,并取消當年的評先樹優、職稱晉級資格;本年度考核不得評為優秀等級。
4.按學員研修成績評選優秀學員,并優先安排參加高級研修、海外研修等進一步培訓活動。
八、組織管理
為確保培訓順利進行,國家教育行政學院與東營市教育局雙方均組建領導團隊、工作團隊和專家團隊(含理論專家、實踐專家和項目秘書),負責相關組織管理與實施工作。
教師培訓方案 篇2
一、指導思想
為進一步提高全校廣大教職工的信息技術素養和計算機操作水平,使一線教師應用網絡、遠程教育資源和多媒體技術的水平再上一個新臺階,根據國家教育部《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程方案》和新形勢下對教師素質提高的要求,制定本方案。
二、總體目標
以培養全校教職工的信息技術素養為核心目標,重點培養一線教師應用信息技術進行教育教學的能力。
三、培訓類型
根據培訓對象的實際差異,選擇不同的培訓內容,采取兩種不同層次的培訓類型:
(1)普及型
培訓對象:沒有信息技術基礎的教職工。
培訓目標:通過培訓使他們了解信息技術,能使用計算機等現代信息技術開展日常工作。
(2)提高型
培訓對象:具有一定的信息技術使用知識與技能的教師。
培訓目標:通過培訓,不僅使他們能更新信息技術觀念,擴充信息知識面,完善知識結構,豐富信息技術理論,同時能成為在教學工作中熟練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的授課者。
四、培訓對象
(1)小學部全體在編在崗教職工。
(2)男57歲(含57歲)以上、女52歲(含52歲)以上的教職工可選擇自愿參加。
五、培訓地點
十二中實驗樓四樓多媒體教室。
六、培訓時間
每周一、周五下午第三節,每次一課時,時間如有變化另行通知。
七、培訓組織
(1)培訓工作由教導處負責組織落實。
(2)培訓教師由教導處的陳森同志擔任。
八、培訓要求
(1)培訓對象要按要求按時參加學習,如確有特殊原因不能參加學習的,要提前向主管領導請假。
(2)培訓對象每次參加學習要簽名登記,以便掌握培訓的效果和培訓努力方向。
(3)為保證培訓效果,參加學習的教職工要充分預習。
九、培訓內容
(1)Windows XP操作基礎 -----------1課時
(2)Word 20xx中文字處理-----------3課時
(3)PowerPoint 20xx中文演示文稿---4課時
(4)ExceL 20xx中文電子表格--------5課時
(5)計算機網絡基礎-----------------2課時
以上共計15課時,為普及型課程,大約需要兩個月時間,之后經過測試和籌備,開設提高型課程。
十、培訓測試
教導處將在培訓過程中以適當形式進行測試,以便掌握培訓效果。
教師培訓方案 篇3
根據北碚區教委和區教師進修學院安排,為了使新教師盡快適應新的工作環境,熟悉我校各項制度要求,盡快成長為合格的教師,根據我校師資隊伍建設規劃及學校培訓管理規則要求,結合我校新教師實際情況,特制定學校新教師培訓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提高新教師師德水平為先導,以抓新教師基本功訓練,提高新教師的業務水平和能力為重點,通過自學、講座、指導、檢查等手段,促進新教師思想道德素質和業務文化水平等綜合素質快速提高。
二、組織機構
組長:xxx(校長)
副組長:xxx
組員:xxx
執行機構:教導處德育處
三、培訓目標:
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了解教育政策法規,熟悉教育教學內容;熟悉教育教學常規,掌握現代教育技術;完善專業知識結構,提高履行崗位職責能力;熟悉新課改理念和基本要求,了解校本教研、課題基本的實施方法。
四、培訓重點:教師的職業道德、行為規范,教學教研能力及要求,德育能力及要求。
五、培訓形式:采用統一培訓與實踐相結合、交流座談與個體自學感悟相結合。
六、培訓對象:**年分配到校的新教師。
七、培訓內容及時間
(一)師德修養、日常行為規范培訓(10學時)
基本內容:學習《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規范教育行為的六條規定》,認真學習學校各種管理制度,參加學校組織的師德校本培訓。
目的:師德修養培訓著眼于加強新教師對當代教師職業、教師師德規范、教師職業素質的認識。促使新教師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熱愛學生,熟悉教育政策法規,明確教師日常行為規范。
(二)班主任工作培訓(20學時)
基本內容: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班主任工作常規要求;班主任工作方法經驗等;學科教師育人方法(與學生交流溝通方法、學生思想工作方法等);學科教師課堂管理方法、要求。
目的:德育工作培訓著眼于使新教師樹立育人理念,教師不僅僅是教學,還要肩負育人這一重要職責;著眼于使新教師認識到班主任工作是教師工作的本份,做好班主任工作才能體現一個完美的教師生涯;著眼于使新教師初步掌握班主任工作要求和基本方法。
(三)教學常規培訓(20學時)
基本內容:同興小學教學常規管理系列細則。
目的:通過培訓使新教師具備嚴于律己的意識,熟悉教學常規業務要求并能自覺貫徹于自己的日常工作中。
(四)教育教學研究培訓(10學時)
基本內容:教育教學論文撰寫培訓;校本教研培訓;課題立項、研究培訓。
目的:教育教學研究培訓著眼于使新教師明確教研之于教學的重要性,初步掌握教研的基本方法。
八、培訓要求
1、新教師應把培訓看成自己成長的捷徑,按時參加培訓活動。
2、新教師必須按時參加培訓,不遲到,不早退。因故不能參加者,須向校長請假,并找負責人補課。
3、認真聽課,作好筆記,撰寫心得,為今后的實際教學工作做好鋪墊。
【教師培訓方案】相關文章:
教師培訓方案05-01
教師培訓方案12-03
初中教師培訓方案05-01
教育教師培訓經典方案08-08
教師培訓計劃方案07-27
教師崗前培訓方案04-30
學校教師培訓方案05-01
暑期教師培訓方案05-01
關于教師培訓方案04-30
職業教師培訓方案06-14